第154章 颍河水战扬威 李俊火攻破敌舟-《李世民重生水浒》

  庐州大捷后,柴承乾的大军沿颍河北上,直指王庆囤积粮草的寿州。颍河乃淮河支流,贯穿淮西腹地,寿州的粮草多从下游的濠州经颍河运来。

  王庆深知颍河的重要性,早在庐州失守后,便派麾下水军统领刘以敬率五千水军、三百艘战船驻守颍河中段的险滩“黑风口”,企图凭水险阻断官军粮道,将柴承乾的大军困在寿州城外。

  “报!黑风口一带水域狭窄,水流湍急,刘以敬将战船横向排列,组成‘水上壁垒’,船上不仅配有投石机、强弩,还在水面下布置了暗桩,我军粮船根本无法通过!”

  斥候的回报让中军帐内的气氛凝重起来。现在柴承乾大军深入淮西,粮草全靠后方转运,而水路正是粮道的重中之重。若粮道被断,柴承乾的大军就会陷入困难。

  此时的大帐之内,柴承乾和岳飞和众位将领正在商量如何攻破刘以敬的大军,确保粮道畅通。

  李俊站出来,语气笃定:“总管,某熟悉颍河水情,黑风口虽险,但水流湍急也有可乘之机。刘以敬的战船多是笨重的楼船,转向不便,某有一计,可用火攻破他的‘水上壁垒’。”

  柴承乾眼中一亮,李俊是最早主动投靠他的人之一,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江州做着水上的‘生意’,如果说自己手下谁的水战能力最强,那一定非李俊莫属。

  柴承乾看着李俊说道:“如果你去进攻,你有多少把握?说说你的计策把。”

  “黑风口上游有一处浅滩,可停泊船只。”李俊走到舆图前,指着颍河上游的位置说道:

  “某可率水军先到浅滩,打造百艘‘火船’——用松木做船身,船上堆满干草、硫磺、火油,船尾系上绳索,外涂泥浆防止提前引燃。待夜间刮东南风时,咱们解开绳索,让火船顺流而下,直冲刘以敬的战船阵列。同时,派两百名水性好的弟兄潜水,破坏敌船的锚链,让他们想退都退不了!”

  柴承乾点头赞许:“此计甚妙!既然你有把握,那么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岳飞率步军在黑风口南岸佯攻,吸引刘以敬的注意力。公孙胜负责调度粮草和所需物资,做好火攻后的转运准备。”

  接下来三日,李俊率水军悄悄抵达颍河上游浅滩,秘密打造火船。士兵们白天砍伐松木,夜间装填火油、硫磺,两百名水性好的士兵则反复练习潜水、砍锚链的动作,确保万无一失。

  而南岸的岳飞,则每日率步军在黑风口下叫阵,只要刘以敬出手,就带兵退去,故意示弱,让刘以敬放松警惕。

  一月之后,李俊战船已经打造好。恰逢东南风如期而至,夜色如墨,颍河水面上只有风声与水流声。李俊站在旗舰上,见风向稳定,下令:“点火!放船!”

  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们点燃火船,干草遇火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硫磺与火油让火势更猛,百艘火船如一条条火龙,顺着湍急的水流直冲黑风口。同时,两百名潜水士兵带着短刀,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向刘以敬的战船游去。

  黑风口的敌船上,刘以敬正与副将饮酒作乐。他见岳飞连日佯攻,以为官军不敢真的进攻水寨,便放松了戒备,连巡逻的士兵都减少了大半。

  直到了望哨惊恐地大喊“火船!好多火船!”,刘以敬才醉醺醺地冲到船边,只见远处的水面上,火龙般的火船正朝自己冲来,他顿时酒醒大半,嘶吼道:“快!调转船头!放箭拦截!”

  可笨重的楼船根本来不及转向,投石机也因角度问题难以击中快速移动的火船。更糟的是,水下的潜水士兵已摸到敌船下方,短刀一挥,锚链应声而断。失去锚链固定的战船在急流中开始打转,有的甚至撞在一起,彻底乱了阵形。

  “轰!”第一艘火船撞上刘以敬的旗舰,火焰瞬间蔓延到船身,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有的跳入水中,有的被大火吞噬。后续的火船接连撞上其他战船,颍河水面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投石机、强弩在火中噼啪作响,士兵的惨叫声、战船的断裂声交织在一起。

  李俊见火攻得手,下令:“水军出击!拿下刘以敬!”早已待命的官军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士兵们手持长刀、长矛,跳上尚未起火的敌船,与王庆军展开厮杀。

  刘以敬想乘小船突围,却被李俊亲自驾船拦住,两人在船头交手,李俊水性卓绝,在摇晃的船上如履平地,没几个回合便将刘以敬打翻在地,生擒活捉。

  天色微亮时,颍河水战终于结束。官军共焚毁敌船一百五十余艘,俘获一百余艘,斩杀王庆军两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彻底打通了颍河粮道。当第一批粮船顺利通过黑风口时,南岸的步军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声音传遍了整个颍河两岸。

  柴承乾登上李俊的旗舰,看着水面上渐渐熄灭的火焰,对李俊道:“此次水战,你立了大功!颍河粮道畅通,寿州便成了孤城,袁朗的末日,不远了。”

  李俊躬身道:“全靠总管信任,属下只是尽了分内之事。接下来,某愿率水军沿颍河继续北上,配合陆军攻打寿州,断了王庆的粮草补给!”

  柴承乾点头:“好!你率水军牵制寿州城外的敌船,岳飞、石宝率陆军逼近寿州城下,咱们水陆夹击,拿下这座粮城!”

  朝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颍河水面上,驱散了夜间的硝烟。李俊的水军战船列着整齐的队形,沿颍河向北进发;南岸的陆军也拔营起寨,朝着寿州的方向前进。

  柴承乾站在旗舰上,望着两支大军的背影,心中清楚:淮西之战的主动权,已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王庆,已陷入了粮草断绝、四面楚歌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