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六年正月廿三,河北大地尚未褪去残冬的萧瑟,完颜宗翰麾下五万金军已如饿狼般扑过边境。铁蹄踏处,村庄化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沿途州县的宋军望风而逃。
金军的“拐子马”如旋风般席卷平原,重骑兵的铁蹄碾碎了田垄,步兵则沿途劫掠杀戮,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烟火冲天。河北百姓的哭喊声与金军的狞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乱世悲歌。
“报!金军前锋绕过沧州,直逼河间府!”斥候连滚带爬冲入河间府衙,声音带着哭腔,“城外的几个庄子,全被金军烧了,百姓死伤无数!”
府衙内,孙安正紧锣密鼓地部署防务,听闻消息,手中的令旗猛地攥紧,指节泛白。自收到柴承乾从江南发来的急报,他便知金军南下已成定局,数月来日夜加固城防,组织百姓操练乡勇,可面对金军的雷霆攻势,心中仍压着千斤重担。
“传令下去!所有士兵登城固守,百姓青壮年协助搬运滚木礌石,老弱妇孺迁入内城躲避!”孙安厉声下令,“告诉弟兄们,河间府是河北的门户,丢了河间,我们的老巢大名府就会暴露在金军的铁骑之下!”
话音刚落,城外已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完颜宗翰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阵前,看着河间府坚固的城墙,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小小河间,也敢螳臂当车!传令,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次日黎明,金军的攻城战正式打响。数十架云梯同时架上城墙,“拐子马”在城下往来驰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金军士兵悍不畏死,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攀爬,城墙上的河北军士兵拼死抵抗,滚木礌石倾泻而下,热油顺着城墙流淌,烫得金军士兵惨叫连连。
孙安手持双剑,在城墙上亲自督战,斩杀了数名爬上城墙的金军士兵。可金军兵力实在雄厚,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如潮水般袭来,双方在河间陷入苦战,城墙上的战斗异常激烈。
“顶住!给我顶住!”孙安怒吼着,手臂被箭矢划伤,鲜血顺着刀柄流下,却依旧带兵死死守着城墙。
由于孙安的提前准备和来自沧州的柴家庄私兵,现在河间府城共有守军两万,而且粮食充足,武备充沛。金军虽然出动了五万大军,但是面对河间却依然很难南下。
就在河间战斗正在胶灼之际,远处突然扬起漫天尘土,一支精锐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旗帜上的“卢”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是卢将军!援军到了!”城墙上的河北军士兵见状,齐声欢呼,士气大振。
卢俊义率一万骑兵日夜兼程,从江南驰援河北,先在黄河沿岸做了布防,又在大名府补充了五千骑兵,终于在金军攻城的第四天赶到了河间。
卢俊义手持黄金矛,一马当先冲入金军阵中,黄金矛所到之处,金军士兵纷纷倒地。“完颜宗翰!你的对手来了!”卢俊义高声叫阵,声音震彻旷野。
与此同时,沧州知府李助也率五千大军赶来支援。他早已按柴承乾的叮嘱,在沧州囤积了大量粮草与军械,得知河间告急,当即亲率主力驰援。
“孙将军,我来助你!”李助下令,将带来的床子弩、投石机迅速架设起来,对着金军阵中猛烈轰击。
内外夹击之下,金军的攻势瞬间翻转。完颜宗翰没想到河间府的抵抗如此顽强,更没想到援军来得如此迅速,心中又惊又怒。他亲自率军冲向前线,试图突破防线,却被卢俊义拦住。两人激战数十回合,完颜宗翰的狼牙棒虽刚猛,却始终不敌卢俊义的黄金矛,渐渐落入下风。
孙安趁机率军从城内杀出,与卢俊义、李助的部队汇合,三路大军对金军形成合围之势。河北军士兵士气如虹,奋勇杀敌,金军阵脚大乱,开始节节败退。
完颜宗翰看着溃退的士兵,又看了看河间府坚固的城墙与河北军悍不畏死的气势,心中暗叹:“河北军战力之强,远超预期,柴承乾果然早有准备。”他深知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当即下令:“撤!”
金军如潮水般退去,沿途丢弃了大量的军械与粮草。卢俊义与孙安、李助商议后,并未追击。他们知道金军实力仍在,穷寇莫追。
河间府的城墙上,河北军士兵们欢呼雀跃,却也个个疲惫不堪,身上沾满了血污。孙安看着城外狼藉的战场,以及远处逃难归来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卢将军,李先生,多谢二位及时支援,否则河间府今日便要落入金军之手。”
卢俊义摇头:“都是为了守护河北,不必言谢。接下来,咱们要尽快加固城防,清点伤亡,补充粮草,防备金军来年再来。”
李助也点头附和:“我已让人将沧州的粮草运往河间,咱们互为犄角,定能守住河北。”
此时,汴梁城内却一片慌乱。徽宗得知金军南下,河北告急,吓得不知所措,连忙召集大臣商议。蔡京等人只会一味求和,主张割地赔款,却无一人提出有效的御敌之策。他们全然不知,正是柴承乾的提前布局与河北军的顽强抵抗,才挡住了金军的铁蹄,为大宋争取了喘息之机。
河间府内,孙安、卢俊义、李助正在清点战果。此次大战,河北军伤亡一万余人,却成功挡住了金军五万大军的进攻,斩杀金军一万余人,缴获大量军械粮草。孙安看着手中的战报,心中对柴承乾愈发敬佩:“若不是将军提前提醒,做好准备,咱们恐怕早已败北。”
卢俊义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完颜宗翰虽退,但明年必定会卷土重来。咱们必须抓紧时间整军备战,才能在下次大战中取胜。”
春风掠过河间府的城墙,吹走了战场上的血腥气,却吹不散河北军将士心中的警惕。他们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还在等待着他们。
金军的“拐子马”如旋风般席卷平原,重骑兵的铁蹄碾碎了田垄,步兵则沿途劫掠杀戮,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烟火冲天。河北百姓的哭喊声与金军的狞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乱世悲歌。
“报!金军前锋绕过沧州,直逼河间府!”斥候连滚带爬冲入河间府衙,声音带着哭腔,“城外的几个庄子,全被金军烧了,百姓死伤无数!”
府衙内,孙安正紧锣密鼓地部署防务,听闻消息,手中的令旗猛地攥紧,指节泛白。自收到柴承乾从江南发来的急报,他便知金军南下已成定局,数月来日夜加固城防,组织百姓操练乡勇,可面对金军的雷霆攻势,心中仍压着千斤重担。
“传令下去!所有士兵登城固守,百姓青壮年协助搬运滚木礌石,老弱妇孺迁入内城躲避!”孙安厉声下令,“告诉弟兄们,河间府是河北的门户,丢了河间,我们的老巢大名府就会暴露在金军的铁骑之下!”
话音刚落,城外已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完颜宗翰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阵前,看着河间府坚固的城墙,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小小河间,也敢螳臂当车!传令,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次日黎明,金军的攻城战正式打响。数十架云梯同时架上城墙,“拐子马”在城下往来驰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金军士兵悍不畏死,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攀爬,城墙上的河北军士兵拼死抵抗,滚木礌石倾泻而下,热油顺着城墙流淌,烫得金军士兵惨叫连连。
孙安手持双剑,在城墙上亲自督战,斩杀了数名爬上城墙的金军士兵。可金军兵力实在雄厚,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如潮水般袭来,双方在河间陷入苦战,城墙上的战斗异常激烈。
“顶住!给我顶住!”孙安怒吼着,手臂被箭矢划伤,鲜血顺着刀柄流下,却依旧带兵死死守着城墙。
由于孙安的提前准备和来自沧州的柴家庄私兵,现在河间府城共有守军两万,而且粮食充足,武备充沛。金军虽然出动了五万大军,但是面对河间却依然很难南下。
就在河间战斗正在胶灼之际,远处突然扬起漫天尘土,一支精锐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旗帜上的“卢”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是卢将军!援军到了!”城墙上的河北军士兵见状,齐声欢呼,士气大振。
卢俊义率一万骑兵日夜兼程,从江南驰援河北,先在黄河沿岸做了布防,又在大名府补充了五千骑兵,终于在金军攻城的第四天赶到了河间。
卢俊义手持黄金矛,一马当先冲入金军阵中,黄金矛所到之处,金军士兵纷纷倒地。“完颜宗翰!你的对手来了!”卢俊义高声叫阵,声音震彻旷野。
与此同时,沧州知府李助也率五千大军赶来支援。他早已按柴承乾的叮嘱,在沧州囤积了大量粮草与军械,得知河间告急,当即亲率主力驰援。
“孙将军,我来助你!”李助下令,将带来的床子弩、投石机迅速架设起来,对着金军阵中猛烈轰击。
内外夹击之下,金军的攻势瞬间翻转。完颜宗翰没想到河间府的抵抗如此顽强,更没想到援军来得如此迅速,心中又惊又怒。他亲自率军冲向前线,试图突破防线,却被卢俊义拦住。两人激战数十回合,完颜宗翰的狼牙棒虽刚猛,却始终不敌卢俊义的黄金矛,渐渐落入下风。
孙安趁机率军从城内杀出,与卢俊义、李助的部队汇合,三路大军对金军形成合围之势。河北军士兵士气如虹,奋勇杀敌,金军阵脚大乱,开始节节败退。
完颜宗翰看着溃退的士兵,又看了看河间府坚固的城墙与河北军悍不畏死的气势,心中暗叹:“河北军战力之强,远超预期,柴承乾果然早有准备。”他深知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当即下令:“撤!”
金军如潮水般退去,沿途丢弃了大量的军械与粮草。卢俊义与孙安、李助商议后,并未追击。他们知道金军实力仍在,穷寇莫追。
河间府的城墙上,河北军士兵们欢呼雀跃,却也个个疲惫不堪,身上沾满了血污。孙安看着城外狼藉的战场,以及远处逃难归来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卢将军,李先生,多谢二位及时支援,否则河间府今日便要落入金军之手。”
卢俊义摇头:“都是为了守护河北,不必言谢。接下来,咱们要尽快加固城防,清点伤亡,补充粮草,防备金军来年再来。”
李助也点头附和:“我已让人将沧州的粮草运往河间,咱们互为犄角,定能守住河北。”
此时,汴梁城内却一片慌乱。徽宗得知金军南下,河北告急,吓得不知所措,连忙召集大臣商议。蔡京等人只会一味求和,主张割地赔款,却无一人提出有效的御敌之策。他们全然不知,正是柴承乾的提前布局与河北军的顽强抵抗,才挡住了金军的铁蹄,为大宋争取了喘息之机。
河间府内,孙安、卢俊义、李助正在清点战果。此次大战,河北军伤亡一万余人,却成功挡住了金军五万大军的进攻,斩杀金军一万余人,缴获大量军械粮草。孙安看着手中的战报,心中对柴承乾愈发敬佩:“若不是将军提前提醒,做好准备,咱们恐怕早已败北。”
卢俊义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完颜宗翰虽退,但明年必定会卷土重来。咱们必须抓紧时间整军备战,才能在下次大战中取胜。”
春风掠过河间府的城墙,吹走了战场上的血腥气,却吹不散河北军将士心中的警惕。他们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还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