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倏忽而过。各团将领皆已严格按照标准,从原部及自愿留营的士卒中,精心挑选出了麾下三千精锐。整个大营氛围为之一变,少了几分冗杂,多了几分精悍之气。
临行前,朱明再次召集所有将领,做最后的安排与嘱托。
厅堂之内,众将肃立,目光皆聚焦于主位之上的朱明。他环视一周,脸上带着一丝淡笑,开口问道:“诸位,麾下士卒皆已挑选完毕,对亲自拣选出来的兄弟,可还满意?”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交谈声和些许自豪的笑声。张飞咧着大嘴,瓮声道:“主公放心!俺老张挑的都是能跟俺一起冲阵的好汉子!”魏延、太史慈等人也纷纷点头,显然对自己麾下的新兵员素质颇为认可。
待众人交流片刻,朱明抬手示意安静,脸色转为肃然,语气也变得凝重起来:“满意便好!但需牢记,这些士卒,皆是随我等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兄弟!并非尔等私产!”
他目光锐利,缓缓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尤其在一些以勇猛甚至粗豪着称的将领身上略有停留:“对待手下士卒,需有耐心,要懂得包容!切莫以为身居团长之位,便可对士卒颐指气使,动辄打骂体罚!我要的是一支上下同心、如臂使指的强军,而非一支充斥着怨气、仅靠军纪高压维持的队伍!”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番话深入众将之心,随后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能将你们提至团长之位,亦能将你们撤下去!尔等麾下将士中,未必没有能力出众、更胜于尔等者!望诸位皆能保持本心,恪尽职守,军中,永远需要竞争,也需要敬畏!”
这番敲打,如同重锤擂鼓,让一些心中略有骄矜之气的将领悚然一惊,连忙收敛心神,垂首称是。
见效果达到,朱明话锋一转,开始宣布最重要的人事安排。
“下面,宣布留守扬州之将领名单!其余未在名单之内者,悉数随我返回云梦泽驻防!”
他朗声道:“扬州之地,新附不久,山越虽平,然宵小或存,且需防备外部觊觎。故此,留重兵六万驻守!此地军务,暂由张梁代行军长之职,同时兼任其本部团长!”
选择张梁,是朱明深思熟虑的结果。留守将领中,既有太史慈、王平、乐进等本部嫡系,亦有华雄、李傕、郭汜等西凉旧将,更有杨奉、韩暹、刘辟、黄邵等大批新归附的黄巾渠帅。人员构成复杂,派系隐约可见,若非威望足够高、身份足够重者,难以服众,协调指挥。张梁身为昔年黄巾军三巨头之一的“人公将军”,地位尊崇,勇猛善战,其威望足以压制各方,是目前最合适的临时统帅人选。
“另,以周瑜、鲁肃、徐庶三人为随军军师,参赞军务,辅佐张梁将军。政务方面,仍由王朗太守统揽会稽郡事宜。”
接着,他念出了留守的团长名单:“太史慈、王平、乐进、华雄、李傕、郭汜、杨奉、韩暹、马忠、赵云(待其归来)、张闿、张燕(待其归来)、李进、张辽(待其归来)、赵凡、刘辟、黄邵。连同张梁将军,以上十八位将领,务必同心协力,守好我会稽基业!”
“末将领命!”被点到名字的将领齐声应诺,张梁更是出列,抱拳沉声道:“梁必不负主公重托,定使会稽稳如泰山!”
朱明点头,继续叮嘱:“留守诸将,对麾下将士需勤加操练,万不可因暂无大战而懈怠!山越虽平,但仍有一些小部落藏身深山密林之中,你们仍不可不妨。亦可派各团前往剿抚历练一番。此番精简,予尔等的皆是优中选优的精锐部众,若他日有战,拉出去却打得一塌糊涂,颜面何存?军法何存?”
“谨遵主公教诲!”众将凛然。
“此外,”朱明看向王朗和鲁肃,“王太守,子敬,需劳烦你二人,在会稽郡内,择适宜之地,划出大片田亩,实行军屯之制。各团单独划分一块地域,农忙时垦荒屯田,自给自足;闲时严格操练,不误战备。营房建设、安置事宜,亦由各团自行负责,你二人从旁协调辅助即可。待我回到云梦泽,留守之军亦依此例执行。”
“朗(肃)遵命。”王朗与鲁肃拱手领命。此举既能减轻后勤压力,又能使军队保持劳作,不至荒废,确是良策。
诸事安排完毕,朱明便令甘宁、周泰、蒋钦三人前去准备船只,负责将同返云梦泽的六万将士及他们的装备辎重,通过水路运送回去。数万人的大转移,非一日之功,需得提前筹备。
而在启程之前,朱明尚有几件琐事需处理。首要便是与陆康的交易。他派人前去周异住处寻正在拜访故友的陆康,准备交割那五万三千俘虏。至于陆康言明的购俘银两尚未运到,朱明倒并不担心。以他如今之势,陆康乃至整个陆家,都绝无胆量贪墨这笔款项,除非他们想直面朱明的雷霆之怒。
至于向其他闻风而动的江东世家出售剩余俘虏之事,朱明则全权委托给了王朗、周瑜和鲁肃处理。他们或是本地太守,或是江东名士,人情练达,由他们出面周旋,远比朱明亲自处理更为妥当,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让朱明略感意外的是,在处理此事时,鲁肃自己也出面,以市价购买了一万俘虏,言明是用于充实家族田庄劳力。朱明得知后,哭笑不得,欲将银钱退还给鲁肃,以示优待。不料鲁肃却执意不肯,正色道:“主公,肃既为臣下,更应恪守规矩。鲁家虽非顶级豪富,比不上江东顾陆朱张四大世家,却也颇有资财。此乃公事买卖,一是一,二是二,若因肃之身份便特殊对待,恐开不良先例,久之则风气败坏矣。”
闻听此言,朱明心中更是高看鲁肃一眼,此公果然公私分明,胸怀坦荡,便不再坚持,由他去了。
临行前,朱明再次召集所有将领,做最后的安排与嘱托。
厅堂之内,众将肃立,目光皆聚焦于主位之上的朱明。他环视一周,脸上带着一丝淡笑,开口问道:“诸位,麾下士卒皆已挑选完毕,对亲自拣选出来的兄弟,可还满意?”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交谈声和些许自豪的笑声。张飞咧着大嘴,瓮声道:“主公放心!俺老张挑的都是能跟俺一起冲阵的好汉子!”魏延、太史慈等人也纷纷点头,显然对自己麾下的新兵员素质颇为认可。
待众人交流片刻,朱明抬手示意安静,脸色转为肃然,语气也变得凝重起来:“满意便好!但需牢记,这些士卒,皆是随我等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兄弟!并非尔等私产!”
他目光锐利,缓缓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尤其在一些以勇猛甚至粗豪着称的将领身上略有停留:“对待手下士卒,需有耐心,要懂得包容!切莫以为身居团长之位,便可对士卒颐指气使,动辄打骂体罚!我要的是一支上下同心、如臂使指的强军,而非一支充斥着怨气、仅靠军纪高压维持的队伍!”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番话深入众将之心,随后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能将你们提至团长之位,亦能将你们撤下去!尔等麾下将士中,未必没有能力出众、更胜于尔等者!望诸位皆能保持本心,恪尽职守,军中,永远需要竞争,也需要敬畏!”
这番敲打,如同重锤擂鼓,让一些心中略有骄矜之气的将领悚然一惊,连忙收敛心神,垂首称是。
见效果达到,朱明话锋一转,开始宣布最重要的人事安排。
“下面,宣布留守扬州之将领名单!其余未在名单之内者,悉数随我返回云梦泽驻防!”
他朗声道:“扬州之地,新附不久,山越虽平,然宵小或存,且需防备外部觊觎。故此,留重兵六万驻守!此地军务,暂由张梁代行军长之职,同时兼任其本部团长!”
选择张梁,是朱明深思熟虑的结果。留守将领中,既有太史慈、王平、乐进等本部嫡系,亦有华雄、李傕、郭汜等西凉旧将,更有杨奉、韩暹、刘辟、黄邵等大批新归附的黄巾渠帅。人员构成复杂,派系隐约可见,若非威望足够高、身份足够重者,难以服众,协调指挥。张梁身为昔年黄巾军三巨头之一的“人公将军”,地位尊崇,勇猛善战,其威望足以压制各方,是目前最合适的临时统帅人选。
“另,以周瑜、鲁肃、徐庶三人为随军军师,参赞军务,辅佐张梁将军。政务方面,仍由王朗太守统揽会稽郡事宜。”
接着,他念出了留守的团长名单:“太史慈、王平、乐进、华雄、李傕、郭汜、杨奉、韩暹、马忠、赵云(待其归来)、张闿、张燕(待其归来)、李进、张辽(待其归来)、赵凡、刘辟、黄邵。连同张梁将军,以上十八位将领,务必同心协力,守好我会稽基业!”
“末将领命!”被点到名字的将领齐声应诺,张梁更是出列,抱拳沉声道:“梁必不负主公重托,定使会稽稳如泰山!”
朱明点头,继续叮嘱:“留守诸将,对麾下将士需勤加操练,万不可因暂无大战而懈怠!山越虽平,但仍有一些小部落藏身深山密林之中,你们仍不可不妨。亦可派各团前往剿抚历练一番。此番精简,予尔等的皆是优中选优的精锐部众,若他日有战,拉出去却打得一塌糊涂,颜面何存?军法何存?”
“谨遵主公教诲!”众将凛然。
“此外,”朱明看向王朗和鲁肃,“王太守,子敬,需劳烦你二人,在会稽郡内,择适宜之地,划出大片田亩,实行军屯之制。各团单独划分一块地域,农忙时垦荒屯田,自给自足;闲时严格操练,不误战备。营房建设、安置事宜,亦由各团自行负责,你二人从旁协调辅助即可。待我回到云梦泽,留守之军亦依此例执行。”
“朗(肃)遵命。”王朗与鲁肃拱手领命。此举既能减轻后勤压力,又能使军队保持劳作,不至荒废,确是良策。
诸事安排完毕,朱明便令甘宁、周泰、蒋钦三人前去准备船只,负责将同返云梦泽的六万将士及他们的装备辎重,通过水路运送回去。数万人的大转移,非一日之功,需得提前筹备。
而在启程之前,朱明尚有几件琐事需处理。首要便是与陆康的交易。他派人前去周异住处寻正在拜访故友的陆康,准备交割那五万三千俘虏。至于陆康言明的购俘银两尚未运到,朱明倒并不担心。以他如今之势,陆康乃至整个陆家,都绝无胆量贪墨这笔款项,除非他们想直面朱明的雷霆之怒。
至于向其他闻风而动的江东世家出售剩余俘虏之事,朱明则全权委托给了王朗、周瑜和鲁肃处理。他们或是本地太守,或是江东名士,人情练达,由他们出面周旋,远比朱明亲自处理更为妥当,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让朱明略感意外的是,在处理此事时,鲁肃自己也出面,以市价购买了一万俘虏,言明是用于充实家族田庄劳力。朱明得知后,哭笑不得,欲将银钱退还给鲁肃,以示优待。不料鲁肃却执意不肯,正色道:“主公,肃既为臣下,更应恪守规矩。鲁家虽非顶级豪富,比不上江东顾陆朱张四大世家,却也颇有资财。此乃公事买卖,一是一,二是二,若因肃之身份便特殊对待,恐开不良先例,久之则风气败坏矣。”
闻听此言,朱明心中更是高看鲁肃一眼,此公果然公私分明,胸怀坦荡,便不再坚持,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