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来都来了-《开在心间的花》

  244 来都来了

  “您好,文老师,我是《逆光舞台》的场务蔡佳宜,您叫我小蔡就行。”

  从大厅里走出来一个小个子女孩,热情地接待了文竹,“录制快开始了,我带您进去。”

  文竹跟着她进了大楼。

  “您之前来过我们这儿吗?”女孩领着文竹一路往里走。

  这栋演播大楼文竹不是第一次来,之前也接过这边的拍摄任务。

  “来过。”文竹说,“不过作为观众还是第一次。”

  “那您一会儿可得好好感受感受,今天录制的厅是咱们这里最大的厅,可以同时容纳1000多名现场观众。”

  “那确实很大。”文竹附和道。

  难怪李黎秋提前一天还能帮她把晓云安排进观众席。

  文竹:“今天现场有这么多人吗?”

  “那没有。今天观众就三四百人,剩下都是乐队的选手,像我这样的工作人员和您这样的嘉宾。”

  文竹觉得三四百人也挺多的,不过人多有人多的好处,至少不会被注意到。

  “挺好。”文竹点了点头。

  但在演播厅落座后,文竹发现自己失策了。

  嘉宾席正对着舞台,位于明星嘉宾和主持人的正后方,文竹一抬眼就看见了正前方的2台主机,更不要提侧方机位、移动机位和高空摇臂机位了。

  环顾一圈后,文竹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这个位置被360°无死角地盯上了。

  她突然打起了退堂鼓,但来都来了……

  此时此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李黎秋提前通个气。

  -竹子:跟他们导演组讲一下,后期剪辑尽量别放点我的镜头。

  -秋秋:干嘛?你今天没化妆?

  事实上,文竹今天不但化妆了,还化的格外认真。

  她原本想着等吴漾早点回来,两人好好聊一聊,顺便把昨天不欢而散的约会补上。

  但整整一天,他都没有只言片语。

  承诺的早点下班也压根没影。

  这一次,文竹没有像以前那样,精心打扮后又默默卸掉妆容,换回衣服,而是选择出现在这个演播厅。

  文竹发了张自拍给李黎秋,作为对她提问的回答。

  -秋秋:哇。今天又美出新高度了~你这样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吧?那些摄像师一个比一个会找美女。

  -竹子:金主开口也就一句话的事。

  文竹一进演播厅就看到了印着李黎秋公司的物料,她不觉得自己的请求对李黎秋而言是难事。只要自己别坐太中间就好了。

  想到这儿,文竹赶紧挪到了嘉宾席的最边上。

  -秋秋:这年头哪个人不赶着蹭热度,求曝光率,这些都是银子啊。你这样就是跟钱过不去。

  文竹没再回复她了。

  她自从结婚后,基本不打理自己的社交账户了,除了几条关于工作室宣传推广的内容,她已鲜少在网络平台上当活人。

  文竹也知道流量为王的时代,曝光率等于金钱。

  过去几年,她便是这么实践的,也收益颇丰。

  但她就是厌倦了这种拍着雷同的照片,费尽心思迎合市场和粉丝的生活。

  也许是有了足够的经济底气,所以她开始听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美女,介意我坐这儿吗?”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打断了文竹的思绪。

  文竹看了一眼剩余的空席位,开口道,“不好意思,有人了。”

  她不想因为这不知身份的人增加曝光几率。

  男人停下正在挪椅子的手,在与文竹一座之隔的地方落座。

  “美女你是哪个乐队的家属?以前没见过你。”男人越过空位和文竹搭讪。

  文竹:“不是。普通观众。”

  “普通观众该在那儿吧。”男人指了指舞台下方的场地。

  文竹礼貌微笑,并不答话。

  见文竹不太愿意搭理自己,男人收了声,转为和其他人闲聊。

  “那美妞是谁家属?”

  “不认识啊。怎么?看上人家了 。”

  “哪能啊?”男人又朝文竹那边看了一眼,“指不定是哪家的小嫂子。”

  “万一不是呢?你要上啊?”

  “有点难撩。”

  “你这意思,不难撩你就要上了?”

  耳边传来阵阵私语,文竹动了离开的心思。

  总导演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录制快开始了。

  文竹刚站到一半的身体又坐了下去。

  开场秀是一首经典摇滚老歌的改编,表演者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音乐明星。

  文竹都能叫出名字,但谈不上喜欢。现场有顶级混响和灯光加持,为节目增色不少。

  一曲终了,观众们反应热烈,给足了排面。

  文竹觉得自己选错了地方,她应该下去和大家一起蹦,而不是以作壁上观的姿态坐在这儿。

  文竹看着人头攒动的观众区,觉得如果在那儿,也许能找回一些以前看音乐节的欢畅。

  -

  主持人开口说话了。

  刚听完自我介绍,文竹便笑了。

  坐在主持席位上的不是谢筱雨还能是谁呢?

  文竹看她从容不迫、诙谐幽默地介绍起台上的专业评委,突然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等她念完口播,文竹和观众一起送上了掌声。

  因为多了谢筱雨这位老朋友,文竹不再惦记着离开,渐渐投入场上的表演,也慢慢了解了赛制。

  《逆光舞台》是一款进行乐队挑战的音乐综艺,节目的核心概念是乐队必须“成为对手”,演绎彼此的音乐人格。根据这一核心理念,又细分为好几种不同的竞赛模式。

  今天这场录制是7进5,会有5支乐队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之后是总决赛,最终名次就会揭晓。

  “表演完毕,请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投票。倒数10秒。”谢筱雨开始控场,“好,投票结束。我们一会儿再揭晓答案,先请嘉宾席的朋友们点评一下。”

  谢筱雨转过头,在嘉宾席搜索台本里指定的乐手。

  目光撞上文竹的一瞬间,谢筱雨大脑当场宕机。

  迟疑一会儿后,谢筱雨准确说出了乐手的名字。

  场务将话筒递给了文竹旁边的旁边的旁边的男人。

  文竹这才知道,原来嘉宾席的这些人都是此前被淘汰的乐队的乐手。

  男人说了一长串后,谢筱雨看了一眼提词器,笑着问道:“你觉得你来改编会比他们好吗?”

  话音刚落,起哄声此起彼伏。

  文竹看热闹般笑了起来,这节目组挺会制造话题的。

  观众反应镜头立刻捕捉到了这个笑,摄像小哥满足地笑了起来。

  素材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