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美人迟暮-《开在心间的花》

  孙芮翎的写真拍摄并没有文竹预想中那么顺利。

  一则,孙芮翎对这本自传十分重视,对照片中自己的状态要求极高。

  二则,文竹对拍摄要求也高,不肯轻易将就。

  按照原本的设想,孙芮翎扮上擅长的旦角妆容,在摄影棚咔咔一顿拍就完事。

  但这种定妆照式的拍摄不符合文竹的预期,她觉得孙芮翎的情感与状态都游离在角色之外。

  拍摄推进速度很慢。

  孙芮翎也察觉到这一点,她觉得主要原因是自己年纪大了,已不是年轻时的身段、容颜与状态。

  “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比不得年轻时候了。”

  孙芮翎有些沮丧,望着镜子里松松垮垮的脸兀自叹息。

  时间对女人是很残忍的,用一道道皱纹换走她们脸上的胶原蛋白,完全不理会女人高喊着的不公平。

  诚然,美人迟暮是一桩令人揪心的遗憾。

  但文竹从来不觉得只有年轻才有资格美。

  “孙老师,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年龄上。”文竹试图沟通,“您的气质与状态比一般同龄女性要好很多。有道是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十几二十岁的您有十几二十岁的美,但如果我们今天的拍摄是为了复刻那时候的美,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您直接找一些以前的老照片出来,比让我重新拍摄有意义多了。”

  文竹不疾不徐,但孙芮翎听得出她话里有话,在极力用一种顾及自己感受的方式表达她对自己的不满。

  孙芮翎也听够了文竹一次次地说“再来一张”,她忍不住问:“那你到底觉得我哪里不好?”

  文竹看向孙芮翎。

  面前的女人一大早就来了戏剧院,经历了2个小时的上妆、绷头、贴片、穿戏服,对今天的拍摄严阵以待。

  文竹不忍让她失望。

  “您给我唱两句吧。”文竹说。

  孙芮翎怔住了,“清唱吗?”

  她好些年不上台了,只偶尔在家中会哼唱两句。

  今日她全副武装,若只是如往常那般哼唱,终究不合适。

  隐隐有丝竹管弦之声从隔壁排练室传来,文竹心中微动,望向孙芮翎。

  孙芮翎也看明白了文竹的无声询问。

  她确实可以开口去隔壁请求演奏人员,但隔壁正在排练,那里有更年轻更风华正茂的杜丽娘。

  她的出现,免不了一场比较。

  她这个年纪了,外形、身段、嗓音均早已不复当年,她的骄傲不允许她那么做。

  文竹看出她的顾虑,却不理解。

  孙芮翎身上包袱太重,而镜头加剧了她的包袱,让她整个人状态更差。

  “您先坐一会儿。我们不着急拍了。”

  文竹请孙芮翎坐下,自己也拉了个椅子坐在她面前。

  “你抽烟吗?”文竹问。

  孙芮翎说:“不抽,嗓子对我们很重要。”

  闻言,文竹将水杯递给孙芮翎。“先润润。”

  “那您平时还会做些什么保护嗓子?您水杯里泡的这是胖大海?还有什么?”

  “是甘草。”孙芮翎喝了一口水,和文竹闲话了起来。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文竹问了很多问题,孙芮翎渐渐放下了包袱。

  当话题进行到年轻时第一次登台时,孙芮翎的情绪浓度上升。

  文竹知道是时候了,拿出相机按了几下快门。

  “怎么这时候拍?”孙芮翎很意外,有些手足无措,“我在说话,也没站起来,不好看的。”

  “很好看。而且很自然。”文竹向孙芮翎展示了刚拍的照片。

  照片里的孙芮翎神情认真,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与隐隐的忧伤,她正在回忆十八岁那年的春天。

  如果站着拍不好,谁说不能坐着拍呢。

  “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春!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隔壁传来其他演员的唱词。这段《游园惊梦》,孙芮翎曾唱过太多次,字字句句以融入了她的骨血中。

  她起先是继续坐着,跟着吟唱唱词。

  渐渐地,她站了起来,和着远远的丝竹声,与隔壁的昆剧演员在不同的空间,同步唱起了这一段。

  文竹干净搬开椅子,随后举着相机对准孙芮翎。

  隔壁的表演不知何时结束了,而孙芮翎这边还在继续。

  一曲罢,有人敲响了摄影棚的大门。

  两人抬眼看去,一个女孩款款走来。

  “您是孙老师吗?我问剧院工作人员,他们说是您借用了摄影棚。”

  女孩正是在隔壁排练的杜丽娘,她身着常服,未施粉黛,一张脸素净小巧,看着只有20岁左右。

  姑娘表达了对孙芮翎的崇拜,称自己第一次看《游园惊梦》,就是多年前在江南园林看孙芮翎的表演,从此种下了一颗种子。

  那一场戏孙芮翎记得。

  她的杜丽娘算不上多突出,所以无缘成为梨园中人人称颂的名家。因此,年轻时候的孙芮翎经常会接一些非正式场合的演出邀约。

  “一周后是我第一次在剧院的大舞台登台,老师您如果得空,一定要来指点一二。”女孩说。

  孙芮翎点头应允。

  女孩又注意到拿着相机的文竹,邀请文竹届时为自己拍一组定妆照和舞台照。

  文竹张了张嘴,便听见女孩说:“这张演出对我意义重大,如果能和孙老师用同一个摄影师,我会很高兴。”

  临近年关,安城已经慢慢有一些婚礼跟拍开始找上文竹。

  回安城,花一整天拍三四百一场的婚礼跟拍。

  在这里,花两三个小时拍上千元一次的个人写真。

  摆在文竹面前的选项一目了然,文竹选了后者。

  报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竹喜欢尝试新的拍摄领域,渴望拥有不一样的拍摄体验。

  “好。我们留个联系方式。”文竹同意了。

  对全新拍摄体验的渴望让她一时忘了在h市的生活成本有多高。

  上午半天的拍摄结束,孙芮翎准备去卸妆,被文竹阻止。

  “我查到附近有个景点,里面有古戏台。您妆造做到这个程度了,我们可以拍点外景。”

  孙芮翎在文竹身上看到了一种自己年轻时的劲头,点头应允。

  待两人顶着寒风走到古戏台附近,文竹才觉得自己草率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表示速战速决。

  孙芮翎毕竟五十多岁的人了,即使有暖宝宝加持,顶着寒风在风中拍了半个多小时照片,当晚便产生了轻微的感冒症状。

  她们的拍摄计划毫不意外地出了意外。

  别的没什么,只是文竹心疼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