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穿越之我是精灵王》

  从嵩山峻极峰下来时,午后的阳光正烈,把山路晒得发烫。林木抱着装有人工导管的箱子走在最前,箱壁贴着的脉生草标本碎片,还在隐隐泛着淡绿光——那是早上引气时残留的灵气,即便过了几个小时,依旧没完全散掉。

  “按地脉分布图来看,黄河三门峡段刚好和三条地脉分支交叉,像条‘灵气引流渠’。”周研究员跟在后面,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地图,指尖在“黄河”二字上反复划过,“要是能在河边找到地脉接口,把地下灵气引到沿岸,不出半年,这一带的草木就能先旺起来,说不定还能试着种灵气水稻!”

  果儿提着装有灵植藤的竹篮,篮底垫着沾了瑶池水的湿布,灵植藤的叶片在布下轻轻舒展,根须时不时探出篮缝,像在迫不及待地“嗅”外界的灵气。“嵩山的枢纽引气率能到45%,要是黄河的地脉接口没被屏障封死,引气率说不定能更高——毕竟水是灵气的‘载体’,顺着黄河流,能把灵气带得更远。”

  三人没歇脚,直接驱车往黄河三门峡赶。车子驶离山区,路边的景色渐渐从青翠的树林变成低矮的灌木丛,再到黄河岸边的滩涂地,空气里的湿度越来越高,还混着股淡淡的土腥味。等车子停在岸边的空地上时,天已经擦黑,夕阳把河面染成了金红色,薄雾像轻纱一样裹着远处的山峦,连河水流动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悠远。

  “先搭帐篷,明天一早探测。”林木跳下车,刚打开后备箱,就被一阵风吹得打了个哆嗦——河边的风带着水汽,比山里凉多了。周研究员已经迫不及待地掏出检测仪,对着河面按下开关,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行数据:“灵气浓度0.48J/,地脉波动频率1.2Hz,存在明显的灵气泄漏迹象!”

  “真有地脉接口!”果儿眼睛一亮,蹲下身把竹篮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掀开湿布——灵植藤的叶片瞬间亮了几分,根须像有生命般朝着河水的方向延伸,藤条上的绒毛泛着淡绿光,像是在“指引”方向。“接口在水下,离岸边不远,大概十米左右的深度,灵气正顺着水流往岸上散,只是散得太慢,都被泥沙吸走了。”

  当晚,三人在岸边搭了两顶帐篷,周研究员还在帐篷外装了个简易的灵气监测仪,屏幕上的数值时不时跳动一下,证明夜间的地脉波动依旧稳定。睡前,林木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小果在那头兴奋地说:“林木哥哥,树苗今天长了两片新叶!它说能感觉到西北方向的灵气变多了,是不是你们在嵩山引气成功啦?”

  “是呀,等我们在黄河找到地脉接口,引更多灵气出来,让树苗长得更快。”林木笑着回应,挂了电话后,心里却隐隐有些期待——黄河作为华夏的“母亲河”,要是真能借它的力引气,主世界的灵气复苏,说不定能迈出一大步。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没散,三人就已经醒了。周研究员熬了锅热粥,就着咸菜吃了两口,便提着检测仪往河边跑;果儿则从竹篮里取出几根长势最好的灵植藤,用剪刀剪成半尺长的小段,每段都裹了点瑶池水凝胶,方便扎根;林木脱了鞋,卷起裤腿,露出的小腿沾了点岸边的细沙,冰凉的水汽顺着裤脚往上钻,却让他精神一振。

  “我先下水探探深浅,你们在岸边盯着仪器。”林木刚走两步,脚下的泥沙突然轻微震动了一下——不是水流冲击的晃动,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像有什么庞大的东西在河底翻身。他立刻顿住脚步,指尖凝起一缕淡绿灵气,轻轻渗入脚下的土壤——很快,一股微弱却绵长的气息顺着灵气传回来,不是地脉的温润感,而是带着股“陈旧”的滞涩,像存放了千年的古木,既虚弱又顽强。

  “不对劲!水下有东西!”林木猛地后退一步,声音惊动了岸边的两人。周研究员赶紧跑过来,把检测仪的探头贴在水面上,屏幕上瞬间出现一个巨大的轮廓,边缘还带着微弱的生物电波,“体型太大了!至少有两米宽!是活的,但不是普通的鱼或龟——你看这生物电波的频率,和带着灵气的生物一致!”

  果儿也蹲下身,将一根灵植藤的根须插进岸边的土壤里,灵气顺着藤条传入水中——没过几秒,灵植藤的叶片突然剧烈颤动起来,根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水下轮廓的方向生长,藤条上还泛起了淡蓝色的微光,像是在和水下的东西“打招呼”。

  就在这时,平静的河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涟漪的中心慢慢凸起,一个巨大的背甲从水中缓缓升起——背甲的颜色是深褐色的,上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纹路,像天然形成的上古符文,有些纹路里还嵌着细小的贝壳和鹅卵石,边缘挂着墨绿色的水藻,水藻上沾着厚厚的泥沙,一看就在河底埋了不知道多少年。

  “这……这是乌龟?”周研究员瞪大了眼睛,手里的检测仪差点掉在地上——那背甲的直径至少有两米,露出水面的脑袋比篮球还大,脖子上的皮肤皱巴巴的,像晒干的树皮,眼睛浑浊得像蒙了层水雾,却在看向果儿手里的灵植藤时,闪过一丝极淡的金光,像火星落在枯草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乌龟”缓缓抬起头,脖子伸得老长,目光先是落在灵植藤上,又慢慢扫过林木三人,沙哑的声音突然从它嘴里传来,像两块生锈的石头在摩擦,每说一个字都透着吃力,却带着股岁月沉淀的厚重:“灵……灵植藤的气息……纯得像上古的灵气……多少年了……三千年?还是五千年?没闻过这么干净的灵气了……”

  林木心里一震——这竟然是个妖精!而且是活了至少几千年的上古妖物!能在灵气匮乏的现代存活下来,绝对不简单。他赶紧走上前,对着老龟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前辈您好,我们是来探测黄河地脉的,无意打扰前辈清修,还望前辈海涵。”

  “地脉……”老龟的头轻轻晃动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茫,又很快变得清明,“你们能感应到地脉?还能培育出带灵气的灵植……看来,这世道是真的要变了?不像我们那时候,灵气说收就收,连个招呼都不打……”

  它说着,庞大的身躯慢慢从水里爬出来,四肢踩在沙滩上,留下深深的脚印,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质感,像是在挪动一块千年的巨石。“我叫玄渊,是黄河龟族的最后一个了。从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在这,看着黄河变浑,看着灵气变少,看着族群里的老伙计们一个个要么躲进地脉深处沉睡,要么就慢慢耗死……”

  “大禹治水的时候?”果儿惊讶地捂住嘴,手里的灵植藤差点掉在地上,“那前辈岂不是活了四千多年?”

  玄渊的头轻轻点了点,目光投向黄河深处,眼神里满是落寞:“那时候的黄河,水是清的,能看到河底的卵石,灵气顺着水流飘,河边的草长得比人高,鱼虾一蹦就能跳过石头,好多都开了灵智,跟着我们族群学吐纳。那时候的修士也多,经常来河边取水练气,还会跟我们龟族换灵草,日子过得多热闹……”

  它顿了顿,声音变得更低沉:“可大概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你们说的汉朝吧,灵气突然开始变少。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地脉出了问题,族群里的老族长带着我们去地脉深处看,才发现地下的灵气被一层‘薄壳’裹住了,像被关在笼子里,漏出来的只有一点点。老族长说,这是‘天’要收灵气,因为用灵气的人太多了,修士只顾着自己突破,妖精只顾着自己修行,没人管天地的死活,所以‘天’要‘管一管’,让灵气‘歇一歇’。”

  “天收灵气?”林木心里猛地一紧,之前在武当山和嵩山的猜测,似乎被玄渊的话印证了一半,却又多了新的疑问,“前辈,您知道‘天’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是因为修行者太多,消耗了太多灵气吗?”

  玄渊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具体的我也不清楚,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老族长说,‘天’有‘规矩’,就像黄河要顺着河道流,要是人非要改道,就会淹了庄稼。灵气也是一样,要是用得太狠,天地就会‘生病’,所以‘天’要把灵气收起来,等‘病’好了再放出来。可谁知道,这一收就是两千多年,再也没放出来过……”

  周研究员听得入了迷,手里的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笔尖都快把纸戳破了。他忍不住问:“前辈,您说的地脉接口,是不是就在这水下十米处?我们想把那里的灵气引到岸上,让周围的草木长得更好,您看可以吗?会不会惊动您说的‘天’?”

  玄渊的目光落在周研究员手里的检测仪上,又看了看果儿手里的灵植藤,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那接口是我们龟族当年发现的,是黄河流域为数不多没被‘薄壳’封死的接口,灵气能顺着水流漏出来一点。你们要引气也可以,只是别用太烈的法子——那‘薄壳’看着软,其实硬得很,要是用力撞,说不定会把接口彻底封死,到时候连这点灵气都漏不出来了。”

  果儿立刻从竹篮里取出一根改良过的灵植藤,藤条上的导管已经长得很粗,她还特意在根部裹了层瑶池水凝胶,能增强破障能力。“前辈放心,我们不用蛮力,用灵植藤的根须慢慢钻,灵植藤的灵气纯,不会惊动‘薄壳’。”她说着,蹲下身,将灵植藤轻轻放在岸边的水里,浇上少量瑶池水——藤条立刻有了反应,根须像细针一样扎进水中,朝着地脉接口的方向延伸,叶片上的绿光越来越亮。

  玄渊看着灵植藤,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它慢慢挪动身体,靠近灵植藤,鼻子轻轻嗅了嗅,声音里带着点渴望:“这藤子的灵气……和上古的灵草很像……能不能给我一点?我太久没吸过这么纯的灵气了,壳里存的气都快耗光了……”

  林木心里一软,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少量瑶池水——这是特意留着应急的。他走到玄渊面前,将瓶子递过去:“前辈,这是瑶池水,里面有纯灵气,您要是不嫌弃,就喝一点。”

  玄渊的眼睛亮了起来,小心翼翼地低下头,用舌头舔了舔瓶口的瑶池水——刚碰到水,它的眼睛就眯了起来,背甲上的纹路竟泛出了淡淡的金光,连沙哑的声音都清楚了些:“好……好水!这是昆仑瑶池的水吧?当年老族长说过,瑶池水是天地间最纯的灵水,能滋养灵气……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喝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玄渊满足的样子,林木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前辈,您在黄河待了这么久,有没有听说过‘星坠’或者‘天枢移位’的事?我们之前以为是星坠导致灵气变少,后来才发现不是。”

  玄渊舔了舔嘴唇,慢慢回忆:“星坠……好像有过一次,大概在两千多年前,那天晚上天特别红,有个大星星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东海那边,震得黄河都晃了晃。但那时候灵气已经开始少了,所以不是星坠的原因。至于天枢移位……老族长说过,天上的星星管着地上的地脉,天枢星移了,地脉就会乱,可那也是灵气少了之后的事,是‘果’,不是‘因’。”

  “那您知道怎么才能让‘薄壳’消失,把地脉里的灵气彻底放出来吗?”果儿追问,眼睛里满是期待。

  玄渊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老族长临终前,把我叫到身边,说黄河拐弯的地方,有个‘龟族石窟’,是我们族群存东西的地方,里面有块上古龟甲,刻着老祖宗记的事,说不定有解开‘薄壳’的法子。只是后来黄河改道,石窟被泥沙堵了,还有当年族群留下的禁制,我老了,没力气去挖,也没灵气破禁制……”

  “龟族石窟!”林木心里一震,这绝对是找到灵气封印真相的关键!“前辈,您能告诉我们石窟的具体位置吗?我们有灵植藤和瑶池水,说不定能打开禁制,挖出龟甲!”

  玄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它抬起头,朝着黄河下游的方向指了指:“就在前面那个大拐弯的地方,水下三十米深,有块刻着龟纹的大石头,石头后面就是石窟。只是你们要小心,那禁制是用龟族的灵气布的,只有纯灵气才能破,别用带杂质的灵气,不然会触发禁制,把石窟封得更死。”

  周研究员立刻掏出地图,在黄河拐弯的位置画了个圈,兴奋地说:“我们明天就去!我带了水下探测仪,能找到那块龟纹石!只要能拿到龟甲,说不定就能知道‘天’收灵气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开薄壳的方法!”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把黄河染成了暗红色,薄雾又开始在河面上聚集。玄渊趴在沙滩上,背甲上的纹路还在泛着微光,它看着灵植藤的根须慢慢扎进地脉接口,声音里带着点欣慰:“要是你们真能解开薄壳,让灵气回来,我就能把族群里沉睡的老伙计们叫醒,再看看当年热闹的黄河……”

  林木蹲下身,轻轻摸了摸玄渊的背甲,触感冰凉却坚硬,像一块经历了千年风霜的石头。“前辈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等灵气回来,黄河会变回您记忆里的样子,您的族群也会回来的。”

  当晚,灵植藤的引气就有了效果——周研究员的检测仪显示,岸边的灵气浓度已经升到了0.65J/,连周围的野草都挺直了腰杆,叶片泛着淡淡的绿光。果儿还在灵植藤周围布了个简易的聚灵阵,能让灵气散得更慢,顺着黄河往下游飘。

  睡前,林木又给家里打了电话,小果在那头欢呼:“林木哥哥!树苗说黄河方向的灵气变多了!它的根须都往那边伸了!缘缘还在围着树苗转圈,好像知道有好消息一样!”

  挂了电话,林木望着河面上的月光,心里满是期待——龟族石窟里的上古龟甲,说不定藏着解开天道规则改变的关键。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天”收灵气的真正目的,不知道薄壳背后的真相,但至少,他们又多了一条线索,多了一个上古妖物的盟友。

  河风吹过帐篷,带着灵植藤的淡香和黄河的水汽,远处的河水缓缓流淌,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新的故事,正随着灵植藤的根须,慢慢扎进地脉深处,朝着真相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