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以为是猎人?他才是猎物!-《开局反重力,国家求我造航母》

  京城,西山酒店。

  这里是龙国举办最高级别学术会议的指定场所之一,安保森严,环境清幽。

  研讨会的主会场内,灯光璀璨,空气中弥漫着智慧与咖啡因混合的独特芬芳。

  国内物理学界的泰斗耆宿、中坚力量、青年才俊齐聚一堂。

  他们衣冠楚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谈着关于宇宙、粒子和能量的奥秘。

  秦卫兵的出现,像一滴冷水落入了滚沸的油锅,瞬间让会场入口处的空气安静了半秒。

  他太年轻了,也太非主流了。他没有穿学者们标配的西装或衬衫,只是一身简单的黑色休闲装,气质不像科学家,更像一个刚刚结束野外任务,还没来得及换下作战服的特种兵。

  他身边还跟着一个抱着巨大零食袋、正四处张望的女孩。

  “那就是秦卫兵?轩辕计划的总负责人?”

  “看着比我带的博士生还小。”

  “听说他是个工程天才,但基础理论方面,今天这会可都是硬骨头。”

  窃窃私语声中,秦卫兵却恍若未闻。他就像一头闯入了和平羊群的狮子,看似闲庭信步,实则每一寸肌肉都保持着警惕。

  他的感官过滤掉杂音,捕捉着每一道投向自己的不寻常目光。

  他的目光在会场中扫过,很快就锁定了一个人。

  在会场的前排,一个年轻人正被几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围在中间。

  他身穿一套剪裁合体的灰色西装,脸上挂着学者特有的、谦逊而自信的微笑,正有条不紊地回答着前辈们的提问。他就是文若宇。

  仿佛感受到了秦卫兵的注视,文若宇抬起头,目光跨越人群,与秦卫兵的视线在空中相遇。

  他没有躲闪,而是友好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欢迎一位期待已久的对手。

  “哥哥,那个哥哥在对你笑。”纪九歌扯了扯秦卫兵的衣角,手指准确地戳向会场附带的自助餐区宣传图,眼睛都亮了,“你看,有帝王蟹,还有我最喜欢的巧克力熔岩蛋糕!”

  秦卫兵嘴角微勾,他按下了腕上终端的接受按钮,回复了主办方一条信息。

  然后他对纪九歌说:“好,我们去吃垮他们。但你必须答应我,从现在开始,寸步不离我身边。”

  “嗯!”纪九歌重重地点头,注意力已经完全被美食吸引了。

  研讨会开始,文若宇作为压轴主讲人,走上了讲台。

  他朝台下微微鞠躬,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成为全场焦点。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今天我要与大家探讨的,是一个关于新型等离子体约束的构想。”

  他开始讲解一篇关于逃逸电子的理论。

  他的声音温润而富有磁性,讲解深入浅出。

  他从最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讲起,一步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极其精妙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台下的学者们听得入了神,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

  一些老院士甚至拿出了纸笔,开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推演。

  文若宇的理论太惊艳了,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托卡马克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黑暗角落。

  然而,在会场的角落里。

  秦卫兵的表情却越来越凝重。

  就在文若宇展示其核心公式,那个号称能将约束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的完美模型时,秦卫兵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到了!

  在那件华丽的理论袍子下面,藏着一只致命的虱子!

  在那个看似完美的模型中,文若宇故意留下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理论捷径:一个在特定高能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数学奇点。

  对于普通学者而言,这个奇点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致命漏洞,足以让整个理论崩塌。

  但对于一个真正掌握了轩-马共生算法核心思想的顶尖高手而言,这个奇点却像一个等待被开启的宝藏。

  它暗示着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引入某种特定的非线性混沌效应,来修正这个奇点,从而让整个模型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完美的稳定状态。

  这是一个陷阱,一个只为特定猎物准备的、包装成宝藏的陷阱。

  它在赤裸裸地发问:你看得懂吗?你敢接吗?

  问答环节。

  全场沉默了片刻,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个惊世骇俗的理论中,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问起。

  “我有一个问题,文教授。”

  一个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秦卫兵站起身,会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他没有像其他人预料的那样,去攻击那个明显的奇点漏洞,那太低级了,等于直接掀了桌子。

  他反而精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刺向那个奇点背后的混沌理论基础。

  “文教授,您在模型中引入的非线性项,在处理高能区间的朗道阻尼时,是否考虑过在超高维相空间中,由量子隧穿效应引发的非局域性相干崩塌?”

  “这种崩塌,理论上会导致您的模型在奇点附近,出现不可预测的、指数级的能量耗散。”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超过九成的学者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太深奥了,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等离子体物理的范畴,进入了量子计算和超弦理论的交叉领域。

  然而,讲台上的文若宇,眼中却瞬间爆发出亮光!

  他知道,鱼,上钩了!

  而且是一条远比他想象中更聪明、更强大的大鱼!

  他非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露出了棋逢对手的兴奋笑容。

  他以秦卫兵的问题为起点,在白板上展开了更高维度的思辨。

  “秦总工这个问题,问到了真正的核心!非局域性的相干崩塌,确实是我这个简化模型没有解决的难题。”

  “但是,如果我们参考一下六年前,发表在《龙国物理通讯》增刊上的一篇论文,其中提出的动态拓扑绝缘体概念,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文若宇话锋一转,手中的笔在白板上飞舞。

  “那篇论文的作者认为,通过构建一个动态变化的拓扑场,可以主动驱逐而非被动屏蔽量子隧穿效应。虽然那篇论文是用于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但它的思想,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等离子体约束中来!”

  当文若宇说出《龙国物理通讯》增刊这几个字时,秦卫兵的身体猛地一僵。

  会场上,一位老院士对身边的人低声问:“《龙国物理通讯》增刊?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一篇重要的论文?”

  他的助手立刻在数据库里检索,几秒后,脸色古怪地回报:“老师,找到了。作者……是秦卫兵。发表于六年前,当时他还是个本科生。因为理论过于超前,缺乏实验数据支撑,被所有审稿人打了低分,最终只发表在了几乎没人看的增刊上,总引用次数为零。”

  轰!

  秦卫兵的脑海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那篇论文,是他大学时代最得意、也最遗憾的作品。

  那是他思想火花的第一次迸发,却因为过于超前而被整个学界忽视,是他心中一个尘封已久的、最深的秘密。

  而现在,这个秘密,被文若宇在全国所有顶级物理学家的面前,轻描淡写地揭开了。

  他并非在引用,而是在宣告。

  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秦卫兵:

  我看到了你理论的起点,我知道你思想的源头。我研究你,远比你研究我,要早得多,也深得多。

  在所有人的惊叹和议论声中,只有秦卫兵一个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看着讲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青年学者,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非猎人,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他或许才是从一开始就被瞄准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