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渣滓-《别慌,饿不死我!》

  下午上课前,我打开的手机监控里,终于看到了刘翠云的样子。

  她左胳膊吊着,一只手端了个饭碗从厨房出来,往正屋里去。

  监控在大门外,只能看到这些,进入正屋之前就是监控死角了。

  我不是没想过母慈子孝,在妈妈年老的时候好好照顾她的场景。

  但是,前提是,母慈。

  在我有限的生命历程里,我从她身上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

  曾经支撑我的那些玻璃渣里找到的糖,比如在家里多煮了几个鸡蛋的时候,分一个给我吃,其实更像是施舍,而不是母爱。

  就像盼盼姐说的,那不是养育之恩,哪怕养条狗,家里炖肉的时候,也会赏它一块骨头。

  盼盼姐说过,我以前在家里做的那些,足够偿还她的那点施舍了。

  更何况,他们是实实在在想过要了我的命的。

  所以现在再看这个曾经我很渴望能够分给我一点点爱的人,我的心里,是遗憾更多的。

  我遗憾的不再是她爱不爱我,而是她即使现在真的转变态度来爱我,我也不需要了。

  童年不需要成年后去治愈,已经过去的苦难,不需要再困住眼前的自己。

  所以,我不存在会不会对她心软,因为不在意,甚至我在她身上没有哪怕对一个陌生人的心疼。

  嗯,因为我没把她当陌生人。

  她是仇人,我觉得她自作自受,我觉得无论在她身上发生什么都是命运给她的惩罚,就得她受着。

  我好像试图在说服自己。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我心里还是那么的不舒服。

  我理解我的遗憾不只是童年需要的爱没有被满足,也无法被弥补,而是,我该仇恨她。

  可是她受了伤、生活艰难,自作自受,活该,苦难重重,我并不会因为这些感到补偿、高兴、痛快、爽感。

  我感到更多的,是难受……

  我宁可不知道这个人任何消息,就这样在生活中忽略掉她的所有消息。

  而不是,看到她受苦,命运给她惩罚也好,不给也好,我不想做她人生的观众,我只想此生与她再无瓜葛。

  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太久了,何老师站在我身边都没发现,她开口说话的时候我才惊醒过来。

  “贺老师这是哪里?这房子看着不像是Z省这边的风格,这也太破了,还住着人啊?”

  我赶紧调整了情绪,把语气调整轻松:“这是我老家……”

  何老师比较震惊:“贺老师,你竟然不是本地人?!”

  我笑笑:“不是,我是G省的。”

  何老师拿着书准备走人:“那真看不出来,口音也没有,气质也不像,更像本地人……

  你这家里,也是真够穷的啊,你有兄弟姐妹没啊?以后养老压力大的。

  啊?这是谁?你妈吗?这穿的……也是,你刚毕业,等有能力了再给家里改善……”

  何老师后面这话说的,已经更像是在说服她自己了。

  因为,我现在的生活,虽然也算是拮据的,我日常的消费,跟这边的同龄人比,还是低的,但是跟视频里破败的贫困区比起来,那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直觉何老师在得知监控里是我家,那个穿着破烂的女人是我妈开始,就对我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可能已经觉得我不孝顺,毕业后只管自己享受,不管家里老人。

  但是,我不知道该怎样为自己解释。

  上课铃响了,何老师带着满肚子的话去上课去了。

  我也拿着书,去了四班。

  成熟的标志就是心里有事,也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今天我四班晚托,何老师在三班。

  教学节奏这么快,一旦课程开始,我就没有时间可以闲聊了。

  马上元旦,元旦后还有不到两周时间就期中考试了,扣除元旦假期和周末,真正的上学日就那么几天。

  六下的新课已经开始上了。

  虽然提前了半个月就通知家长提前采购或者借下学期的课本,但是还是有十来个学生课本都没到位。

  老师焦虑,学生拉胯,其实这么赶着提前上几节新课效果并不好。

  但是付老师是有经验的,朱老师也教过六年级,他们俩都同意,必然是有他们的道理的。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是这么操作的。

  我也尽力跟上。

  晚托的时候给几个古诗默写不过关的孩子加餐。

  跟词语听写不过关的,几乎就是同一批人。

  三班下午就听过了,孙亦航也在重听范围。

  这孩子接受能力虽然不强,多少还是有点韧劲儿的,今天再次听写词语的时候,只错了四个了。

  古诗默写,也只是多了几个同音错别字。

  晚托之前趁着课间,我又给他们几个重新听写了,孙亦航重听写的效果不错,除了最后一首古诗的最后一句,问号写成了句号,其他没错误了。

  我表扬了孙亦航,让其他几个总是不改正的孩子向孙亦航学习,孙亦航非常骄傲,经过思郑旁边的时候,还拍拍胸膛。

  思郑悄悄给他一个大拇指。

  这小哥俩,真好。

  放学到清校还有一点时间,在四班我会自在点,因为家长都比较配合。

  我提前在班级群里跟家长打了招呼,有五个孩子我要留下来再过一遍古诗和日积月累内容。

  家长们都在群里说“贺老师辛苦了”。

  我没有时间一一回复,尽快又给孩子过了一遍。

  寒潮侵袭,教室里人走得差不多了,连空气温度都低了几分。

  我再次跟孩子们强调了词语和古诗过关的重要性,嘱咐他们回去再把错误的地方反复记一下,检查了一遍教室门窗,群里通知家长孩子出来了,才关了灯往办公室走。

  在三班门口碰到何老师,她也留了几个孩子,刚把娃们放走,两个人相视一笑,一起去办公室收拾了东西,向大门口走去。

  何老师跟我最近一样,坐公交上下班。

  走到门口的时候竟然看到帆哥在等我。

  “你不是说今天不回来吃晚饭的吗?等多久了啦?怎么不给我发微信?”

  “旁边一起等孩子的家长说了,贺老师给娃开小灶呢,我可不敢微信打扰你,怕被家长们围攻,哈哈。”

  帆哥很自然地把我的包接过去,我赶紧把帆哥介绍给何老师。

  何老师看着帆哥身后的车,打量了我们俩,笑了笑算是招呼了:“车子挺好的……嗯……我先回去了,节后见……”

  帆哥也发现了不对劲儿。

  “你说的特别有担当的班主任?刚看到我还好的,笑容满面,后来好像是想到什么了,突然有点嫌弃我们的意味,怎么回事?因为这车子吗?这车你不都开了好久了,她见过的吧?”

  我叹气:“说来话长,何老师今天眼里的我,是上完大学发达了,抛弃了穷困潦倒的妈的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