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提前过六一-《爱意不满》

  当校长在周一升旗仪式后,宣布为了给高三学子减压并提前送上毕业祝福,学校决定在下周五举办“高三毕业生六一欢送会”,要求每班至少出三个节目时,整个高三方阵先是死寂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喧哗。

  “卧槽?!六一?!学校终于疯了?”王鹏第一个没忍住,嗓门洪亮。

  “欢送会?我现在只想被欢送进考场!”赵晓峰仰天长叹。

  “还出节目?我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大哥!”这是无数黑眼圈同学的心声。

  教室里更是炸开了锅。

  齐悦抓着程安妤的胳膊疯狂摇晃:“安安!六一诶!虽然很离谱但好像有点意思!我们要不要出个节目?跳个女团舞?啊啊啊那个《queencard》我练了好久!”

  程安妤被她晃得头晕,无奈道:“悦悦,我四肢不协调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从小除了学习就是帮家里干活,哪有什么闲钱和精力去学才艺。

  “也是哦……”齐悦蔫了一下,又立刻复活,“那我们可以搞个合唱?或者诗朗诵?总不能啥也不干吧!”

  前排,林怡之已经微微挺直了背脊,眼神里闪过一丝志在必得。她从小学习钢琴和芭蕾这种场合正是她大放异彩的好机会,她的目光,不经意地飘向了窗外,似乎想捕捉隔壁班某个清冷的身影。

  沈图南挠着头,一脸苦恼:“节目?我除了会打篮球和唱歌,还会啥?”他偷偷瞄程安妤,心里盘算着能不能搞个情侣对唱什么的……虽然宝宝可能一巴掌把他拍飞。

  江亦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仿佛周围的喧嚣与他无关,出节目…浪费时间,有这功夫不如多做几套题。

  陈舟行则已经开始温和地组织:“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们集思广益。”他脸上挂着标准的班长式微笑,心里却在快速筛选哪些节目既能让班级出彩,又能……增加他和某个人的互动机会。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班主任俞书兰抱着两个大纸箱,踩着高跟鞋“哒哒”地走进了教室。

  瞬间,所有人噤声,条件反射地坐直,以为压力姐又要来一顿考前动员加思想教育。

  没想到,俞书兰把纸箱往讲台上一放,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底下一张张紧张又稚嫩的脸,语气是罕见的,甚至带着一点点……别扭的温和?

  “吵什么吵?节目的事情文艺委员负责,都积极点!”她先板着脸说了一句,随即指了指纸箱,“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嗯,算是六一礼物吧。”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声音比平时低了一些:“切好的西瓜,可乐,还有薯片,不够吃自己再去领。”

  同学们都愣住了,有点不敢相信。

  俞书兰看着他们,沉默了几秒才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你们出生的第一个六一,是你们父母给你们过的。这高中最后一个六一……算是我这个班主任,给你们过的。”

  她说完,像是有点不习惯这种温情场面,迅速恢复了平时的严厉:“都别愣着了!各组组长上来分!吃完赶紧看书!距离高考还有二十来天!别以为有个活动就能松懈!”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和骚动。组长们蜂拥而上,瓜分着西瓜、可乐和薯片。

  程安妤分到一瓣红彤彤的西瓜,冰凉的,甜丝丝的汁水在嘴里化开。她看着讲台上那个依旧板着脸,却悄悄背过身去整理粉笔盒的俞老师,心里突然涌上一股酸酸涩涩的热流。

  这个总是用高压和严厉督促他们的老师,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笨拙地表达着那份藏在心底的关怀和不舍。

  齐悦啃着西瓜,凑过来小声说:“没想到压力姐还有这一面……怪感人的。”

  连平时最皮的赵晓峰,都默默地把分到的最大一瓣西瓜,放到了俞书兰的讲台上。

  节目筹划中的暗流

  随着欢送会消息的落实,各班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

  一班文艺委员林薇忙得脚不沾地,到处征集节目。齐悦果然拉着几个女生报了那个《queencard》的舞,每天放学后在空教室练得热火朝天。

  林怡之毫无疑问地报了一个钢琴独奏曲目暂定肖邦的《夜曲》,优雅又彰显格调。她练习的时候,总会恰好选择靠近二班窗户的琴房。

  程安妤自己,除了被拉进诗朗诵,似乎也别无选择。她看着周围同学或多或少的才艺,心里那点因为贫困而深藏的自卑,又悄悄冒了头。她会的,好像只有拼命学习。

  课间,程安妤去水房,正好听到两个二班的女生在聊天。

  “咱们班节目定了没?”

  “好像陆延舟要上台?”

  “真的假的?!他那种冰山会表演节目?!”

  “不知道,听班长说的,好像是个什么……乐器独奏?具体不清楚,他嘴严得很。”

  程安妤心里微微一动。陆延舟……会乐器?

  回到家,她跟哥哥提起欢送会的事,程景笑正低头给她修自动铅笔,闻言头也没抬:“嗯,知道了。”

  “哥哥,你们班出什么节目啊?”程安妤好奇。

  程景笑手上动作不停,语气平淡:“不知道,没关注。” 他对这种集体活动向来缺乏热情,有那时间不如多刷两道题或者多兼一份职。

  程安妤看着哥哥专注的侧脸,把“陆延舟好像要表演”这句话咽了回去。她隐约觉得,哥哥和陆延舟之间,有种互不打扰的默契,或者说……互不相容的磁场。

  初夏的风带着一丝燥热,吹动着教室的窗帘。黑板上倒计时的数字在减少,而一场名为欢送的青春插曲,正在高考的巨大帷幕下悄然筹备。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为这即将落幕的高中时代,留下最后一点鲜活的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