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淮王一路护送,不留名-《恶母换子吸血?真嫡女重生杀疯了》

  有了淮王令牌,宋清宁顺利出城。

  踏雪很快,也很听话。

  耳边疾风呼啸。

  多年战场经验,她察觉身后有人,骑着马,始终距离她一里地的距离。

  也许同是深夜赶路的,宋清宁没多在意。

  太平郡是京城外第一大郡。

  宋清宁大致能算到张娘子已经到了这里,却不知住在哪家客栈,只能一家家找。

  郡守府。

  谢玄瑾深夜来访,郡守如坐针毡。

  淮王进府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他将今天进城人的名册找来。

  此时,谢玄瑾浏览着名册。

  看到名册上“张氏”二字,谢玄瑾停下视线,“如意客栈。”

  郡守立即闻弦知意,“王爷找的人在如意客栈?对方叫什么,臣亲自去请……”

  谢玄瑾不打算出面。

  吩咐郡守几句,郡守领命下去。

  宋清宁本以为找张娘子要费些时间,却没想到从第一家客栈出来,一辆马车就停在她面前。

  “宋二姑娘。”

  马车上,张娘子带着侍女叫住宋清宁,像是知道她在找她,“咱们赶紧回京。”

  “好。”宋清宁没有多言。

  一车一马,立即折返。

  回到京城,已经是下半夜。

  宋清宁带着张娘子进侯府,没有惊动任何人。

  东正院,陆氏一直守在床前。

  看到宋清宁回来,她木然的眼忽然有了神采,“宁儿,陈妈妈她中途醒来过一次,之后又晕厥,一直没再醒,宁儿,陈妈妈她……”

  陆氏担心。

  刚才望着她,担忧的想说什么,可她说不出话。

  陆氏知道陈妈妈要说什么。

  正是如此,她才更加自责。

  陈妈妈是替她受罪。

  “大伯母,这是张娘子。”宋清宁握着陆氏的手,陆氏的手冰凉。

  陆氏吃惊的看向随宋清宁进门的妇人。

  张娘子朝陆氏点头,随即吩咐侍女药儿准备给陈妈妈看诊。

  “她吃了什么?”张娘子开口问。

  陆氏抓着宋清宁的手,她内心挣扎,最终到隔间拿出一个碗,“陈妈妈她喝了一碗莲子汤。”

  陈妈妈晕厥后,她便将碗收了起来。

  张娘子检验了碗里残留。

  “看来是了,此毒名唤相思子,曾在先帝后宫出现过,十分刁钻。”

  “若是量少,连经验老道的太医也查不出,但日积月累,却能不知不觉的拖垮人的身体,神不知鬼不觉的要人性命。”

  “这碗里的剂量不少,足以让人卧床不起,陈妈妈有心悸的旧疾,才会昏迷不醒。”

  陆氏心中骇然。

  她震惊这药竟和宫廷有关。

  同时陆氏的心又像是被人用刀子狠狠剜了一坨肉。

  嫣儿每月一送的莲子汤,她不敢再往下细想。

  “张娘子,求你救救陈妈妈。”陆氏要跪下,却被张娘子扶起。

  “夫人宽心,我可以救她。”

  张娘子安抚陆氏。

  随后给陈妈妈服下一颗药丸,写下药方,交给侍女药儿去药堂拿药。

  做完这一切,天还未亮。

  宋清宁将张娘子安置在院中的房间休息。

  虽还未替陆氏看诊,但宋清宁已经肯定了之前的猜测。

  陆氏之所以身体久病不愈,是和那“莲子汤”有关。

  一定是柳氏的手笔!

  可宋清嫣知道吗?

  宋清宁不确定,却笃定前世她死时,宋清嫣一定是知道的。

  宋清宁不知不觉握紧了拳头,望着张娘子,“那相思子,若服了很多年,身体还能恢复吗?”

  张娘子垂眸,没有回答。

  刚才她扶侯夫人那一下,略微把脉,便知侯夫人服相思子已经许多年。

  情况并不乐观。

  沉默让人揪心。

  宋清宁仿佛又感受到前世听闻一家人惨死时,那种锥心之痛。

  痛过之后,心中的愿望更加明确。

  宋清宁就要跪地,张娘子惊慌阻止,“宋将军,你怎能跪我?”

  “请娘子您务必救她。”宋清宁眼眶泛红,从怀中拿出一枚耳坠。

  张娘子微怔。

  两年前,她带着侍女去幽城采一味珍稀药材。

  误入敌军营地。

  被抓后,宋清宁只身救下她们主仆二人。

  之后,她便给了宋清宁这枚耳坠,承诺以后还她一条命。

  一年前,她又去幽州,听说宋清宁受了一次很严重的伤,差点丢命。

  她诧异她竟没传信让她来救命。

  更对这个小姑娘生出了几分钦佩。

  一个多月前,宋清宁第一次传信找她,让她来京城,她就知道她该是遇到了棘手的事。

  此时又拿出这枚耳坠,张娘子心知侯夫人对宋清宁重要。

  “我尽力。”

  张娘子接过耳坠。

  宋清宁松了一口气。

  张娘子说尽力,必然是有希望的。

  宋清宁安置好张娘子,临走时,突然想起什么。

  “今晚在太平郡,你怎么知道我在找你?”宋清宁很是疑惑。

  张娘子诧异她这么问,“不是你让人送信到了如意客栈?”

  宋清宁:“???”

  她哪里送过什么信?

  联系起出城后,和回京路上,那个一直跟在她后面一里地的马蹄声。

  宋清宁脑中闪过一抹身影——谢玄瑾!

  是他吗?

  她被这猜测吓到了。

  但又觉得不可能。

  堂堂淮王,借给她出城令牌,又给她安排了马,出乎意料的善良已经让她震惊。

  一路护送……宋清宁觉得很魔幻。

  宋清宁突的想起覃伯的话:

  【二姑娘要谢就谢王爷。】

  她是要感谢他,顺道归还出城令牌和踏雪。

  宋清宁牵着马,到达淮王府外时,天才刚亮。

  覃伯一夜未睡。

  一盏茶前,终于等到王爷回府。

  听到门房通传宋二姑娘外府门外,覃伯立即将她迎了进来,一边走,一边探问,“二姑娘,家中病人没什么大碍了吧?”

  “已经无碍了。”

  “那就好,那就好,二姑娘,我家王爷他……”

  覃伯说到此,就看到刚去马厩拴马归来的谢玄瑾,下意识叫住他,“王爷!”

  宋清宁抬头,看到谢玄瑾。

  他风尘仆仆,像是一夜赶路。

  宋清宁再次想到那个跟了她一路的人,以及那个猜测,此时,她重新审视那猜测的可能性。

  “王爷,您是出门?”宋清宁大着胆子问。

  “嗯。”谢玄瑾顺着她的话,应声道。

  不想让宋清宁知道昨晚他一直跟在她身后。

  他有心隐瞒,哪知身边有个“没眼力见”的管家。

  覃伯眨了眨眼,纯澈又无邪,“王爷,您是糊涂了,您明明刚回府,怎么是出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