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

  贵族们脸色煞白,家奴们紧握兵器,掌心渗出冷汗。

  “还等什么?给我上!宰了他们!”颜家老祖咆哮道。

  无人敢动。

  雨化田嘴角微扬:“怎么,不敢了?”

  诸葛亮的声音突然响起,沉稳有力,立刻吸引了所有奴仆和六国贵族的注意。

  他的举止从容,令人难以忽视。

  “诸位皆是颜家的奴仆吧?无须惧怕我们,真正该怕的,是颜家以及欺压百姓的贵族。”

  “今日我等奉东郡郡守赢零殿下之命,前来清算这些贵族隐匿的田产。”

  听闻赢零之名,奴仆们的手微微发颤。

  郡守乃大秦重臣,与赢零为敌,便是与大秦为敌,唯有死路一条。

  “东郡桑海城中,这些贵族瞒报了真实的田亩数目。”

  “你们身为颜家奴仆,想必知晓他们私藏的田地足有万亩之巨。”

  “不只颜家,桑海城内其余贵族同样藏匿田产。”

  “赢零殿下身为大秦皇子、东郡郡守,欲将这些田地分给无地可耕的贫苦百姓。”

  分贵族之田,予无地之民?

  手持兵器的奴仆们眼中燃起一丝光亮。

  若他们亦能分得田地,那该多好?可身为奴籍,他们只能任由贵族欺压。

  诸葛亮察觉到他们的期盼,缓缓道:

  “你们也想分田,是吗?如那些无产的百姓一般?”

  “你们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若非逼不得已,谁愿为奴?”

  “皆是血肉之躯,为何他们高高在上,而你们却要俯首帖耳?”

  “赢零殿下体恤你们的处境,因而除了分田之令,亦颁布了释奴之令。”

  “东郡境内,任何贵族、门阀、世家不得蓄奴,旧有奴籍一律废除,只可雇佣,不可奴役。”

  “如今你们自由了,凡无产无业者,皆可分得田地。”

  三百奴仆浑身一震,难以置信。

  赢零殿下竟废除了奴籍,还要赐予他们田地?这是真的吗?若真如此,苦日子便到头了。

  颜家贵族闻言,又惊又怒。

  颜家老祖厉声喝道:

  “莫信他们!诸国皆行奴制,你们如何翻身?他们是在诓骗你们!杀了他们!”

  奴仆们望向诸葛亮,眼中满是犹疑。

  他们渴望这是真的,但分田释奴之事,前所未闻。

  “你们当真未骗我们?”一名持棍的奴仆鼓起勇气问道,“世上岂会有如此好事?”

  “若不信我,也该信赢零殿下。”诸葛亮早有准备,取出两张盖有郡守官印的告示,“此乃即将张贴的政令,分田与释奴,皆有官印为证。”

  “此刻,若欲摆脱奴籍、分得田地,便放下兵器。”

  “否则,视为谋逆。”

  三百奴仆中,仅有少数识得字,认得那官印。

  “千真万确,告示是真的!郡守大人要分田地,要废奴籍,上有郡守官印!”

  “他们未骗我们,这些都是真的!”

  识字的奴仆激动高呼,其余奴仆闻言,纷纷露出震撼与动容之色。

  东郡郡守赢零殿下真要分田释奴,并非虚言。

  既然如此,他们何必再为贵族卖命?

  方才询问诸葛亮的汉子率先丢下手中的木棍。

  啪嗒!

  木棍落地的清脆声响,如惊雷般在奴仆们心中炸开,也让六国贵族脸色骤变。

  有了开头,便有接二连三的跟随者

  仆役们接连放下兵刃,自发为诸葛亮一行让出通道。

  诸葛亮审视着眼前场景,微微颔首。

  解放奴仆的政令已见成效,一纸文书便瓦解了仆役的抵抗,不费一兵一卒,更唤醒了他们反抗压迫的决心。

  最高明的策略不战而胜,赢零殿下能构想出分田令与释奴令,实乃当世奇才。

  虽然这两项政令前所未有,施行必将遭遇重重阻碍。

  但诸葛亮深信

  只要在东郡成功推行,天下百姓与奴仆必将期盼赢零的拯救。

  东郡,将成为动荡时局中民心归附的灯塔。

  从未见过曙光,尚可忍耐黑暗;

  既见曙光,怎能甘愿重返深渊?

  雨化田愣住了。

  三百多名仆役同时放下武器的场面,令他心神震动。

  他原已准备血战一场,却未动用一刀一剑。

  只因赢零的释奴令给了他们希望,众人便停止抵抗。

  谋略之功,远超武力。

  公子当真高深莫测,难怪极少亲自出马。

  雨化田忽然感到失落跟随公子左右,自己恐怕难有施展身手的机会了。

  你们疯了!他们是冒牌的!根本不是郡守亲随,官印和政令全是假的!

  颜家老祖厉声嘶吼,六国贵族见仆役缴械,肝胆俱裂。

  完了

  零底败了!

  诸葛亮冷冽的目光扫过这群贵族,对幽冥卫下令:

  押解这些贵族,另按名册捉拿颜家所有罪犯,押往公审!

  幽冥卫奉命行事,将颜家六十余名罪犯悉数羁押。

  速去小圣贤庄!请颜路先生、伏念先生救命!

  颜家老祖面如死灰,被拖出府邸时拼命呼喊,将小圣贤庄视作最后希望。

  诸葛亮未加阻拦,任其求援。

  即便小圣贤庄来人又能如何?

  岂能抵挡浩浩民心?

  若敢阻挠公审,儒家百年声誉必将毁于一旦,遭世人唾弃。

  若想亲眼目睹贵族受审,可随我等前往小圣贤庄对面街巷。”

  诸葛亮转向那三百余名缴械仆役。

  他觉察这些人反抗意志尚未坚定若真正觉醒,听闻释奴令时便该痛击贵族。

  究其原因,仍是心存疑虑,不敢轻信。

  既然如此,便让这些仆役、让东郡百姓明白:

  赢零殿下,誓要开创天下大同之世!

  去小圣贤庄门前公审贵族?

  三百仆役面面相觑,恍若梦境。

  从贵族被捕至今,一切仍显得那般虚幻。

  在小圣贤庄正门公开审判这些六国贵族?

  雨化田注视着诸葛亮,脸上浮现诧异神情。

  正是,就在小圣贤庄大门前,堂而皇之示众。”

  诸葛亮唇角微扬:我倒要瞧瞧,那些伪君子谁敢阻拦?

  话音刚落。

  诸葛亮大步流星离开颜家府邸,亲自押送六国贵族前往小圣贤庄门前。

  从颜家到小圣贤庄,需途经桑海城最繁华的东市主街。

  街道两侧商铺密集,商贩聚集。

  诸葛亮、雨化田率领着被押解的贵族队伍,加上三百余名随从,形成了一支惹人瞩目的奇特行列。

  他们甫一出现便吸引整条街的目光。

  那不是城里赫赫有名的六国贵族吗?

  怎会被秦军押解?

  路人窃窃私语,对眼前景象充满困惑。

  这些贵族平日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就在议论声中,随行人员高声宣告

  115章

  东郡六国宗室私藏良田千顷,赢零殿下欲将其分予贫苦农户。”

  今日小圣贤庄当众断案,昔日受屈者可前往见证。”

  孔明毫不遮掩分田之策。

  此乃赢零殿下旨意务使万民知晓。

  消息传开,长街先寂后沸。

  当真如此?

  赢零殿下真要分豪强田地与我等?

  虽难以置信,然眼前押解之豪族队伍作不得假。

  无论信与不信,众人皆欲亲往一观。

  此关乎切身利害。

  未几时。

  小圣贤庄门前已是摩肩接踵。

  除孔明一行外,更有数千黎民齐聚。

  黄金火骑兵不得不列阵维持,以防生乱。

  孔明当即升堂问案。

  若再拖延,恐生变故。

  庄内却是一片死寂。

  师尊,六国宗室何罪至此?

  唯望师尊能劝谏赢零殿下。”

  颜路长跪于地,向荀卿乞求。

  颜路,汝可知所言何意?

  荀卿面沉如水:若非殿下顾念老朽颜面,百家论道时汝已命丧黄泉。”

  且看门前楹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汝身为儒生,可曾践行半句?

  眼中只见豪强,可曾见饿殍遍野?

  这些年将你禁足庄内读书,竟使你不识民间疾苦。”

  师尊,弟子知百姓困顿,墨农二家门徒便是明证。”

  颜路辩道:然六国宗室为何遭此对待?

  执迷不悟。”

  荀卿正欲呵斥,伏念匆匆入内,带来两则消息。

  颜路师弟,赢零殿下已查封六国宗室田产,汝颜氏首当其冲,被玄甲军羁押。”

  颜路闻言色变,叩首哀求:

  师尊开恩!小圣贤庄弟子多出身六国宗室,此乃我门根基啊!

  若失此根基,何来莘莘学子?

  孔圣有教无类,以化万民。

  真正根基在黎庶,非在豪强。”

  荀卿目中尽是失望。

  颜路尚欲争辩,伏念又道:

  另有大秦铁骑押解颜氏等百余六国宗室至庄前,将当众审判。”

  此刻庄外围观者已逾千人。”

  颜路骇然,荀卿亦惊。

  众人急赴庄门,目睹毕生难忘之景。

  小圣贤庄外,赢零与孔明毫不避讳设公审于此,直面桑海百姓与儒家众贤。

  庄门开启时,儒家弟子皆被那人山人海之景震慑。

  伏念、颜路、子房及荀卿赶至,亦为之动容。

  原本开阔的街衢此刻被两三千民众堵得水泄不通,且人数仍在剧增。

  颜路目力过人,当即认出被玄甲军押解的颜氏老祖。

  师尊,他们究竟犯何大罪?

  简直有辱圣贤之道!

  颜路心神大乱,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

  可眼前发生的景象,却让他终身难忘。

  父老乡亲们,在下乃东郡太守赢零公子座下幕僚诸葛亮。”

  今日在此公审桑海城六国遗族,请诸位亲眼看看这些人的累累恶行。”

  这位想必大家都认得桑海城六国贵族之首,颜氏家主颜雄。”

  诸葛亮声音清晰入耳,场中霎时鸦雀无声。

  颜氏一族犯下七大罪:

  其一,隐瞒真实田亩数目;

  其二,私造兵器甲胄;

  其三,收买朝廷命官;

  其七,草菅人命,荼毒乡里。”

  诸葛亮将幽冥卫查实的罪证逐条宣读,锐利目光直刺颜雄:以上皆为颜氏全族所犯之罪。

  而这位家主更是亲手杀害多名无辜,玷污府中侍女后抛尸灭迹。”

  围观百姓神情肃穆。

  这些常年受欺压的平民,对颜氏的恶行与这位家主的丑态再熟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