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羲和计划!-《科技巅峰:从高考开始》

  “这……这是真的?老杨!你们等离子体所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弄出这么个东西了?”

  江明率先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急切地望向杨蓉。

  杨蓉摇了摇头,语气复杂:“老江,这并非我们等离子体所的成果。”

  这时,一直沉默抽烟的老人家开口了,他用手压了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好了,具体的来源先放一放。在座的各位都是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你们先集中精力,仔细评估一下这份方案的可行性。”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快速翻动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专家急促、低沉的讨论声。

  一个小时,在紧张的研讨中飞快流逝。

  最终,江明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但语气却无比肯定:

  “老人家!经过我们初步的联合评估,这份方案……其内在逻辑严谨,理论推导扎实,对关键难点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我们一致认为,按照这份方案执行,成功的可能性……至少百分之八十!”

  老人家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拍桌子,

  “好!要的就是这个判断!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杨林!”

  “在!”

  “立刻安排保密局,以此方案为基础,启动最高保密等级的项目立项程序,代号……”

  老人家略一沉吟,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团人类梦寐以求的火焰,

  “就叫羲和!追逐太阳之神,恰如其分!”

  “是!”

  江明再也按捺不住,问道:

  “老人家!这份方案,到底是谁提出来的?这里的很多思路,完全是开辟了全新的方向!这位先生在哪里?我们必须当面请教!”

  老人家看着眼前这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此刻却激动得像小学生一样的顶尖学者们,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们啊……别急。等一下签完保密协议,自然会知道。”

  杨林立刻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印着绝密字样和特殊编号的保密协议。

  此刻,没有人再有丝毫犹豫,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对他们而言,能参与到这样一个划时代的项目中,本身就是无上的荣耀。

  签完字,唐院长苦笑着对老人家说:

  “老人家啊,您就别再吊着我们这帮老头子的胃口了!这位提出方案的同志,究竟是何方神圣?”

  老人家终于掐灭了手中的香烟,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后落在了那个一直安静站在角落的年轻人身上,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自豪和调侃:

  “提出这份计划核心方案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人闻言,立刻下意识地环顾四周。

  陈军?他是装备部部长,不懂这个。

  杨蓉?她刚才已经否认了。

  李武?他是军方背景。

  其他几人都是老熟人。

  剩下的……就只有那个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几乎让人忽略的年轻人了!

  唐家印的目光最终锁定在陈奕身上,脸上露出了极其荒谬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都有些结巴了:

  “老人家……您……您该不会是说……是这个小家伙提出来的吧?”

  “哈哈哈!”

  老人家爽朗地大笑起来,肯定地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这个小家伙!陈奕!”

  “什么?”

  “真的是他?”

  会议室内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连李武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老人家似乎觉得震撼还不够,接着又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哦,对了,顺便告诉你们一声。几年前,让你们如获至宝、直接推动了我们高精度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超精密机床,也都这个小家伙提供的。”

  众人再次语塞,看向陈奕的目光从最初的疑惑、审视,变成了彻底的震惊、茫然,以及一种看待非人存在的敬畏。

  唐家印愣了好一会儿,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释然、欣慰和难以言表的激动:

  “原来如此!我早就该想到了!你就是那个被我们两边同时破格提名增选院士,资料却被列为最高机密的小家伙!好!好!好!我们这群老头子,折腾了大半辈子,今天总算是亲眼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后继有人!华夏有幸!民族有幸啊!”

  陈奕面对这位科学界泰斗的盛赞,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回应:

  “唐院长您过奖了,我只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整理和推导工作。”

  老人家收敛了笑容,神色重新变得严肃和认真,他看向陈奕,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小奕,既然方案可行,那么,这个商业原型堆的建设,选址、供应链,这些具体问题你怎么解决?”

  陈奕显然早已深思熟虑,立刻回答道:

  “老人家,选址我认为定在庐州科学岛最为合适,那里已有一定的核聚变研究基础和配套设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于原型堆的详细设计我已经全部完成,这次仓促未能带来。

  供应链方面,最大的挑战在于核心零部件的极端精密加工。

  这需要举国之力,大规模制造一种新型的、超越现有水平的七轴联动增减材一体化智能制造平台。这项技术我可以提供完整的技术指导。”

  他顿了顿,继续清晰地说道:

  “一旦这种顶级加工中心被制造出来,那么超导磁体、真空室等非标零部件和部分核心零件,就有了加工保障。

  理想情况下,集中力量,一年之内可以完成首批这种超精密加工中心的研发与制造。

  但要满足整个羲和项目的需求,至少需要上千台这样的设备投入,才能保证在三到四年内完成所有核心零件的加工制造。

  与此同时,土建与主体结构安装可以同步进行,预计需要两年左右。最后留出一年时间进行全系统的集成和调试。”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关键条件:

  “但是,这个项目离不开我的核心团队。

  里面涉及到的很多跨学科技术,需要他们来解决。”

  老人家听完,不再有丝毫犹豫,他挺直身躯,目光扫视全场,用不容置疑的声音,下达了标志着华夏能源事业进入全新纪元的命令:

  “好!既然如此,我命令!”

  “即日起,羲和项目正式启动!任命陈奕同志,为羲和项目总工程师。”

  “任命楚箫同志,为项目副总工程师。”

  “任命秦璐同志,为项目副总工程师。”

  “任命……”

  “中建集团!立即调集所有精锐工程师、技术工人,开赴庐州科学岛,按照陈奕提供的图纸,即刻开始场地平整与基础设施建设!”

  “中核集团!工程院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相关院所!无条件全力支持羲和项目。”

  “国防科工局!协调全国顶尖装备制造单位,以科工集团为核心,按照陈奕提供的机床图纸和技术标准,立刻组织生产攻关!

  按照战时速度,全力保障超精密复合加工中心的制造任务!”

  “国家能源局!全力保障项目能源供应与后续并网规划!”

  “保密局!对羲和项目实行最高等级保密,所有参与人员严格审查,信息绝对封锁!”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打破壁垒,紧密协作,一切为羲和计划让路!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确保五年点火的军令状,必须完成!”

  老人家斩钉截铁的话语在办公室内回荡,带着国家意志的磅礴力量。

  “是!”

  “保证完成任务!”

  “坚决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