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礼物与手搓大业-《科技巅峰:从高考开始》

  第二天中午,刚结束《航空发动机原理》专业课,陈奕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正准备去食堂解决午饭,口袋里的手机就震动起来。

  拿出来一看,是陈曦。

  “喂,姐?”

  “小奕子!赶紧的,到学校西门来一趟!”陈曦的声音带着一丝邀功的得意。

  “啊?去西门干嘛?”

  “废话!当然是给你送礼物啊!给你宝贝妹妹的生日礼物,本小姐已经帮你搞定了!快过来拿!”陈曦语速飞快。

  陈奕有些惊讶:“这么快?你昨天才说的。”

  “那当然!你老姐我办事,效率杠杠的!今天上午特地翘了两节课去给你张罗的!赶紧的,我下午还有课呢!”

  挂了电话,陈奕只好改变方向,慢悠悠地晃向北航西门。

  远远地就看到陈曦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毛线帽,站在门口东张西望,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袋子。

  “这儿呢!”陈曦看到他,用力挥了挥手。

  陈奕走过去,陈曦把那个印着优雅字体的袋子塞到他手里。

  陈奕接过来,看到袋子上的品牌标志——Van Cleef & Arpels。

  他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个深蓝色的硬质首饰盒,质感极佳。

  他有些愕然地抬头看向姐姐:“项链?”

  “对啊!”

  陈曦一脸“这还不明显吗”的表情,

  “表白神器!寓意多好啊,把你‘锁’住!”

  陈奕顿时无语,扶额道:

  “我的亲姐……你到底是哪只耳朵听到我说要表白了?我就是让你帮忙参考个生日礼物!”

  陈曦撇撇嘴,一副“我信你才怪”的样子:

  “得了吧你,发小生日你舍得送这个?我告诉你,这可是我昨晚软磨硬泡让老爸帮忙的,他动用关系连夜让人从巴黎专柜买的,坐最早一班飞机送回来的!是VC&A最顶级的Collection,限量款!我自己都舍不得买呢!这份心意,你自己掂量掂量!”

  陈奕看着手里沉甸甸的盒子,能想象到老爸和老姐为了这份礼物花费的心思,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确实没想这么快表白,但这份礼物……似乎也确实超出了“普通朋友”的范畴。

  “行吧行吧,谢了老姐。”

  陈奕把盒子小心地收好,“退下吧。”

  “嘿!你小子!”

  陈曦一听,柳眉倒竖,跳起来就给了陈奕一个结实的爆栗,

  “翅膀硬了是吧?敢这么跟你姐说话!找打!”

  “哎哟!”

  陈奕捂着脑袋,赶紧认怂,

  “错了错了!我亲爱的姐姐,您最好最漂亮最善良了!您路上注意安全,慢点开车~”

  “这还差不多!”

  陈曦满意地哼了一声,又叮嘱了一句,“好好把握机会啊,小子!”

  这才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车。

  送走风风火火的老姐,陈奕摸了摸口袋里那个小盒子,心情有些复杂。

  他在校门口随便买了份煎饼果子,一边啃一边琢磨。

  【这下好了,礼物是够分量了,可这寓意……到时候怎么送出去?直接给?会不会太突兀?】

  他啃着煎饼,脑子里乱糟糟的。

  下午没课,他决定暂时把这份甜蜜的烦恼抛到脑后,先去实验室推进他的“手搓”大业。

  三下五除二吃完简易午餐,陈奕再次来到了他那间宝贝实验室。

  换上深蓝色的工装,戴上防护镜、安全帽和手套,他整个人气质瞬间变得专注而沉稳。

  他将之前成功制备的特种材料毛坯,用行车吊装到大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

  固定、校准、输入预先编写好的加工程序……庞大的机床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开始对床身基础件进行初步的粗加工。

  看着刀具按照预设路径精准地切削着金属,火花四溅,陈奕站在安全线外,抱着胳膊,自言自语地规划着后续步骤:

  “粗加工完成以后,还得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然后才是精加工。精加工完了,最关键、最考验手艺的精密刮研……”

  “唉,这玩意儿可不是数控机床能搞定的,必须得找两位经验丰富的八级钳工老师傅来亲手打磨才行。

  靠我自己这点三脚猫功夫,估计能把导轨给刮废了……得让外公或者曹校长帮忙物色一下人才行。”

  粗加工需要时间,陈奕设定好监控参数,便暂时离开了嘈杂的加工区。

  趁着熔炼的间隙,陈奕没有休息。

  他脱下沾了些许灰尘的工装,换上全套的防静电洁净服,经过风淋室除尘,走进了隔壁要求更高的超净车间。

  这里与外面粗犷的加工车间截然不同,空气经过多层过滤,洁净度极高,温度湿度都严格控制。

  那台崭新的ASML NXT:1980Di光刻机如同一位沉睡的精密艺术品,静静地放置在车间中央。

  他走到那台光刻机前,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光有硬件还不够,软件才是发挥其潜力的关键。

  他打开专用的工程电脑,连接上光刻机的控制系统,开始一行行地编写、优化控制程序。

  他要突破这台DUV光刻机原有的设计限制。

  通过优化激光脉冲控制、掩模版对准算法、浸没系统流体动力学模型等等,尽可能地将它的加工精度推向28纳米的极限水平。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代码和参数。

  他一边写,一边忍不住小声吐槽,仿佛在跟这台机器对话:

  “光源稳定性还得再提百分之五……啧,这原来的热补偿模型也太粗糙了……”

  “对准精度理论上还能压榨出几个皮米……试试这个新算法……”

  “好了,这下扫描步进和同步控制的延迟应该能降到最低了……”

  他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了代码的世界里。

  不知过了多久,一段核心程序优化完毕,他伸了个懒腰,看着屏幕上运行成功的提示,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站起身,拍了拍光刻机冰冷的金属外壳,脸上露出一个带着点无奈又充满自豪的笑容,自言自语地总结道:

  “好家伙,我这可真是……不仅要手搓机床,现在连手搓芯片的程序都得自己来了。为了搞点好东西,我可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