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县城的展销会-《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家具生意渐渐走上正轨,订单排到了一个月后。但陈山河清楚,双河堡子和红旗公社的市场容量有限,要想做大,必须走出去。

  机会很快来了。

  这天,陈山河去公社邮电所给林业局吴局长寄一封感谢信(维持关系很重要),顺便买报纸。在最新的《松江日报》上,他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下周末,县工人文化宫将举办一场“轻工产品展销会”,旨在活跃市场,方便群众,欢迎各类集体和个体经营者报名参加。

  展销会!

  陈山河的眼睛瞬间亮了!这可是个绝佳的宣传和销售平台!能把他的家具直接展示给县城的消费者!县城人的消费能力和审美眼光,可比公社强多了!

  他立刻记下报名地址和截止日期,发现就在明天!时间紧迫!

  他二话不说,骑上服务队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日头就往县里赶。三十多里路,蹬得他浑身大汗,但心里却像有一团火在烧。

  赶到县轻工业局指定的报名处,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一个戴着眼镜的办事员正准备锁门。

  “同志!等等!我要报名参加展销会!”陈山河急忙喊道。

  办事员推了推眼镜,打量着一身汗、穿着朴素的陈山河,皱了皱眉:“个体户?”

  “对!红旗公社农业生产服务队的!”陈山河赶紧递上介绍信。

  办事员看了看介绍信,又看看陈山河:“展销会主要是面向县里的国营和集体厂子,个体户……名额有限,而且需要审核。你这服务队,主要展销什么产品?”

  “家具!木制家具!”陈山河连忙从随身带的破帆布包里,掏出几张他画的家具图样和几张黑白照片(他特意花钱请人给做好的家具拍了照),“您看,这是我们的产品,组合柜、沙发、写字台……”

  办事员接过图样和照片,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刚想习惯性地拒绝,目光却顿住了。照片上的家具,款式简洁新颖,线条流畅,跟他平时见的那些笨重老式的家具很不一样。

  “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办事员语气带着怀疑。

  “千真万确!都是我们服务队的木匠纯手工打造!用料扎实,做工精细!”陈山河语气自信。

  办事员又仔细看了看照片,尤其是那张带软垫的沙发和可以折叠的餐桌,确实有点意思。他沉吟了一下。这次展销会,上面要求要有点新意,不能老是脸盆暖壶搪瓷缸子那老几样。这几个家具,说不定能让人眼前一亮。

  “嗯……样子倒是挺新鲜。”办事员态度缓和了些,“不过,展位费二十块,自带展品和布置,而且不能影响其他单位。你能接受吗?”

  “能!完全能接受!”陈山河一口答应。二十块展位费,虽然肉疼,但值得投入!

  办事员终于点了点头,拿出登记表:“行吧,给你登记上。展位比较偏,在角落,你自己好好布置。下周六早上八点前,必须布置好!”

  “谢谢同志!一定准时!”陈山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填表交钱。

  拿到那张盖着红印的参展证,陈山河如获至宝。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展位,更是一个通向更广阔市场的敲门砖。

  接下来的几天,服务队后院像上了发条。陈山河挑选了最新颖、做工最好的几件家具:一个带玻璃拉门的组合柜、一张折叠餐桌、两把扶手椅、还有一个小巧的床头柜。他亲自监督打包,用稻草和旧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运输是个大问题。最后,他花了“巨资”,雇了公社运输队一辆带篷的卡车,约定好展销会前一天晚上出发,凌晨赶到县里布置。

  李杏枝用新买的的确良布,连夜赶制了几块漂亮的桌布和沙发套,还绣上了简单的花纹。郑怀古虽然嘴上没说啥,但也默默地把几件家具的铁质合页、拉手擦得锃亮。

  出发前一晚,陈山河几乎没睡。他反复检查要带的东西,在心里模拟着展销会上的说辞。

  “山河哥,早点歇着吧。”李杏枝把一件干净的中山装递给他,眼里有担忧,更有鼓励。

  “嗯,就睡。”陈山河握住她的手,“家里和铺子,你多照看。”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载着家具和希望的卡车,驶离了双河堡子,向着县城方向驶去。

  车厢里,陈山河靠着冰冷的家具,看着窗外逐渐泛白的天色,心情如同这黎明前的黑暗,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对光明的强烈期盼。

  县城,我来了!展销会,将是他和她的家具,第一次在更大的舞台上亮相!

  逆袭的脚步,正在加速迈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