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与做出了决定。他暂时不会靠近她。
既然她已经在这家书店稳定工作了两年多,想必不会轻易离开。他有的是时间,不必急于一时,吓跑这只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到踪迹的、警惕的小鹿。
他以“考察杭城投资环境”为由,在西湖附近一家顶级的酒店式公寓长租了下来,并吩咐京市的助理,非必要不打扰,有重要文件可以加密传送或派人专程送过来。他将自己安顿在了这座她生活的城市。
他选择的“据点”,是“墨香阁”书店斜对面的一家精品咖啡馆,二楼靠窗的位置。这个角度经过他几次微调,最终确定下来——刚好能穿过街道和书店明亮的玻璃窗,望见书店内部收银台附近的一片区域。那里是她最常活动的地方。
第二天,他便早早地坐在了那个固定的位置上,点了一杯黑咖啡,手边摊开一份财经报纸,目光却不受控制地、一次次地飘向对面。
上午十点,书店开门不久。他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擦拭柜台,整理展示架上的书籍,给绿植喷水……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宁静的韵律。
然后,在一个她抬头望向窗外的瞬间,陆时与的心脏猛地一跳,呼吸都屏住了。
他第一次,如此正面、如此清晰地,“看”清了她的脸。
隔着一条不算宽阔但也不窄的街道,透过两层玻璃,她的面容在他眼中并非纤毫毕现,更像一幅笔触细腻、色调柔和的油画。
江南女子特有的白皙肌肤,在书店暖黄的灯光下仿佛透着光。眼睛很大,是漂亮的杏眼,眼神清澈,看东西时很专注。鼻子挺秀,嘴唇的轮廓柔和,颜色是自然的淡粉。她的五官单看或许算不上多么惊艳夺目,但组合在一起,却散发出一种干净、舒服、极其耐看的气质。不是具有攻击性的美,而是像江南的春雨,润物无声,缓缓浸入心田。
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却又奇妙地吻合了某种感觉。
他曾在黑暗中,无数次凭借声音和偶尔的触碰去勾勒她的样貌。他猜想过她应该是清秀的,但没想到是这样一种干净的、书卷气的秀美。她身上没有半分他常见的那些名媛千金的精致与刻意,穿着随意而舒适,浅米色的针织衫,水洗蓝的牛仔裤,外面系着一条带有“墨香阁”字样的素色围裙。长发松松地绾在脑后,几缕碎发随意地垂在颈边和颊侧,脸上看不出什么妆感,至多是打了层薄薄的底妆,显得气色很好。
就是这样一张脸,让陆时与怔怔地看了许久。
原来,她长这样。
原来,在他黑暗世界里唯一清晰的声音,对应的是这样一副温婉宁静的容颜。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满足和更深沉情愫的感觉,在他胸腔里缓缓荡漾开来。像是漂泊已久的船只,终于望见了梦中勾勒过无数次的港湾灯塔,虽然还未靠岸,但那真实存在的光亮,已足以慰藉所有风浪带来的疲惫。
一连几天,他都准时出现在咖啡馆的同一个位置。隔着那条车流不息的街道,隔着那十米左右的距离,他像一个最耐心的观察者,贪婪地、却又小心翼翼地,捕捉着关于她的一切。
他看到她接待顾客时,会微微弯起眼睛,露出浅淡却真诚的笑容;看到她整理高处的书籍时,会下意识地踮一下脚尖,然后轻轻把滑落的碎发别回耳后;看到她空闲时,会捧着一本书坐在收银台后面安静地阅读,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围裙的带子;看到她偶尔和同事交流,侧着头,表情认真,说到有趣处,会用手背轻轻掩一下嘴,肩膀微微耸动,那是她在笑。
这些小习惯,和他失明那四个月里,凭借声音和细微动静感知到的印象——对应。
那个听到有趣事情会掩嘴轻笑的声音,对应的是她此刻肩膀微耸、眉眼弯弯的模样。
那个踮脚拿东西时轻微的呼吸变化,对应的是她此刻微微仰头、脖颈拉出优美弧线的姿态。
那个思考时无意识用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对应的是她此刻卷着围裙带子、指尖缠绕的小动作。
一切都有了清晰的画面。
他也会在独处时,扪心自问,对她,到底是什么感情?
是感激吗?是的,她在他最狼狈时收留了他。
是愧疚吗?毫无疑问,他为当年的不告而别和缺失的“酬劳”深感懊悔。
但仅仅如此吗?
不。
当他隔着一条街,看着她在那个温暖明亮的小小空间里,平静而认真地生活,看着她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带着点可爱的小动作,他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更为复杂、也更为深刻的情愫。
那是一种混合了强烈保护欲、难以言说的心疼、以及日益清晰的……喜欢。
他渴望能走近她,不是以偿还恩情的方式,而是以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身份,去了解她,去保护她,去参与她未来的生活。他想要抹去她可能因他而生的任何一丝阴霾,想要让她脸上永远保有此刻这种宁静而满足的神情。
这情愫,在长达五年的寻找中早已深种,在此刻日复一日的凝视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再也无法忽视。
他坐在咖啡馆的窗边,看着对面书店里,那个系着围裙、身影忙碌的温寻,眼神深邃而专注。
十米的物理距离,或许很近。
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五年多的时光,和一个他不知该如何开口的解释。
他并不急于立刻跨越。能够这样安静地看着她,确认她安好,于此刻的他而言,已是一种失而复得的、近乎奢侈的幸福。
至于下一步……他需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一个不会惊吓到她,也能让他有机会,重新走进她生命里的时机。
既然她已经在这家书店稳定工作了两年多,想必不会轻易离开。他有的是时间,不必急于一时,吓跑这只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到踪迹的、警惕的小鹿。
他以“考察杭城投资环境”为由,在西湖附近一家顶级的酒店式公寓长租了下来,并吩咐京市的助理,非必要不打扰,有重要文件可以加密传送或派人专程送过来。他将自己安顿在了这座她生活的城市。
他选择的“据点”,是“墨香阁”书店斜对面的一家精品咖啡馆,二楼靠窗的位置。这个角度经过他几次微调,最终确定下来——刚好能穿过街道和书店明亮的玻璃窗,望见书店内部收银台附近的一片区域。那里是她最常活动的地方。
第二天,他便早早地坐在了那个固定的位置上,点了一杯黑咖啡,手边摊开一份财经报纸,目光却不受控制地、一次次地飘向对面。
上午十点,书店开门不久。他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擦拭柜台,整理展示架上的书籍,给绿植喷水……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宁静的韵律。
然后,在一个她抬头望向窗外的瞬间,陆时与的心脏猛地一跳,呼吸都屏住了。
他第一次,如此正面、如此清晰地,“看”清了她的脸。
隔着一条不算宽阔但也不窄的街道,透过两层玻璃,她的面容在他眼中并非纤毫毕现,更像一幅笔触细腻、色调柔和的油画。
江南女子特有的白皙肌肤,在书店暖黄的灯光下仿佛透着光。眼睛很大,是漂亮的杏眼,眼神清澈,看东西时很专注。鼻子挺秀,嘴唇的轮廓柔和,颜色是自然的淡粉。她的五官单看或许算不上多么惊艳夺目,但组合在一起,却散发出一种干净、舒服、极其耐看的气质。不是具有攻击性的美,而是像江南的春雨,润物无声,缓缓浸入心田。
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却又奇妙地吻合了某种感觉。
他曾在黑暗中,无数次凭借声音和偶尔的触碰去勾勒她的样貌。他猜想过她应该是清秀的,但没想到是这样一种干净的、书卷气的秀美。她身上没有半分他常见的那些名媛千金的精致与刻意,穿着随意而舒适,浅米色的针织衫,水洗蓝的牛仔裤,外面系着一条带有“墨香阁”字样的素色围裙。长发松松地绾在脑后,几缕碎发随意地垂在颈边和颊侧,脸上看不出什么妆感,至多是打了层薄薄的底妆,显得气色很好。
就是这样一张脸,让陆时与怔怔地看了许久。
原来,她长这样。
原来,在他黑暗世界里唯一清晰的声音,对应的是这样一副温婉宁静的容颜。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满足和更深沉情愫的感觉,在他胸腔里缓缓荡漾开来。像是漂泊已久的船只,终于望见了梦中勾勒过无数次的港湾灯塔,虽然还未靠岸,但那真实存在的光亮,已足以慰藉所有风浪带来的疲惫。
一连几天,他都准时出现在咖啡馆的同一个位置。隔着那条车流不息的街道,隔着那十米左右的距离,他像一个最耐心的观察者,贪婪地、却又小心翼翼地,捕捉着关于她的一切。
他看到她接待顾客时,会微微弯起眼睛,露出浅淡却真诚的笑容;看到她整理高处的书籍时,会下意识地踮一下脚尖,然后轻轻把滑落的碎发别回耳后;看到她空闲时,会捧着一本书坐在收银台后面安静地阅读,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围裙的带子;看到她偶尔和同事交流,侧着头,表情认真,说到有趣处,会用手背轻轻掩一下嘴,肩膀微微耸动,那是她在笑。
这些小习惯,和他失明那四个月里,凭借声音和细微动静感知到的印象——对应。
那个听到有趣事情会掩嘴轻笑的声音,对应的是她此刻肩膀微耸、眉眼弯弯的模样。
那个踮脚拿东西时轻微的呼吸变化,对应的是她此刻微微仰头、脖颈拉出优美弧线的姿态。
那个思考时无意识用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对应的是她此刻卷着围裙带子、指尖缠绕的小动作。
一切都有了清晰的画面。
他也会在独处时,扪心自问,对她,到底是什么感情?
是感激吗?是的,她在他最狼狈时收留了他。
是愧疚吗?毫无疑问,他为当年的不告而别和缺失的“酬劳”深感懊悔。
但仅仅如此吗?
不。
当他隔着一条街,看着她在那个温暖明亮的小小空间里,平静而认真地生活,看着她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带着点可爱的小动作,他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更为复杂、也更为深刻的情愫。
那是一种混合了强烈保护欲、难以言说的心疼、以及日益清晰的……喜欢。
他渴望能走近她,不是以偿还恩情的方式,而是以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身份,去了解她,去保护她,去参与她未来的生活。他想要抹去她可能因他而生的任何一丝阴霾,想要让她脸上永远保有此刻这种宁静而满足的神情。
这情愫,在长达五年的寻找中早已深种,在此刻日复一日的凝视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再也无法忽视。
他坐在咖啡馆的窗边,看着对面书店里,那个系着围裙、身影忙碌的温寻,眼神深邃而专注。
十米的物理距离,或许很近。
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五年多的时光,和一个他不知该如何开口的解释。
他并不急于立刻跨越。能够这样安静地看着她,确认她安好,于此刻的他而言,已是一种失而复得的、近乎奢侈的幸福。
至于下一步……他需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一个不会惊吓到她,也能让他有机会,重新走进她生命里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