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北城楼之上,赵天霞举着千里镜。
一直对着北面邓城方向的黑沉夜空。
突然,三道刺目的红色轨迹破开了远处的夜空。
虽远在十四里外,但那特制的信号火箭光芒。
借助于千里镜,依然清晰可见。
其实,哪怕不用千里镜。
城楼上的不少士兵用肉眼,都可以看到了动静。
她缓缓放下千里镜,深吸了一口气。
顺手抄起倚在墙边的两柄香瓜锤。
“信号来了!快!开迎旭门(东城门)!”
“传令各队:头盔缠白布者,皆为友军,是邓大帅的人马——不可误伤!”
“全军出击!”
一道道命令如同惊雷般在城头炸响。
早已在迎旭门后严阵以待的四千精锐顿时杀气冲天。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的转动下缓缓开启。
露出城外蒙古大营星星点点的篝火。
“杀——”
明军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城门,冲在最前的是赵天霞和她亲自统领的四千樊城守军。
孟浩虎率领的一千五百骑马步兵如神兵天降,借着夜色掩护,直扑蒙古大营侧后。
这些将士虽一身清军装束,但每人的头盔上都醒目地缠着一道白布条。
哨塔上的蒙古兵远远望见这队人马,见其服色是友军,初时并未警觉。
待马蹄声渐近,借着营火微光,才有人隐约瞧见那些头盔上飘动的白布,心中方觉有异。
“下面的是哪部人马?”
哨兵探身喝问。
回答他的,是骤然爆发的喊杀声与燧发枪的轰鸣!
孟浩虎一马当先,长刀劈开营门障碍。
养精蓄锐已久的明军如洪流般涌入,马蹄踏处,火枪齐射。
这些蒙古兵,此时大多正在营中酣睡。
尚未反应过来的蒙古兵如割草般倒下。
“敌袭——!是敌军!”
凄厉的警报终于响起。
一名蒙古千户仓促组织抵抗,零星的箭雨向着汹涌而来的马队射去。
然而为时已晚,伪装成清军的明军骑马步兵已如尖刀般插入了大营腹地。
随后,赵天霞和他率领的樊城守军也杀到了。
赵天霞骑着一匹矮脚马,一马当先,双锤翻飞。
瞬间就将两个仓促迎战的蒙古骑兵锤杀于马下。
她身后的明军如狼似虎地冲进营帐。
将还在睡梦中的蒙古士兵杀得措手不及。
白天蒙古骑兵攻城损失也很大。
加上晚上休息,丝毫没有料到明军会晚上偷袭。
很多士兵连盔甲都没穿好。
而且还是内外夹击,很快,阵脚大乱,迅速开始溃散。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孟浩虎的步骑兵此时已经杀透蒙古大营,与赵天霞部顺利会师。
他看到正在指挥作战的赵天霞,立即驱马前来:
“赵将军!孟浩虎奉命来援!”
赵天霞抹去溅在脸上的血迹,朗声道:
“孟将军来得正好!这些蒙古马可是难得的战利品!”
她的目光扫过战场上四处奔逃的蒙古战马,立即下达命令:
“会骑马的弟兄们,立即抢夺战马!不会骑马的随步兵结阵推进!”
明军士兵闻言,顿时精神大振。
这些来自草原的蒙古马体型矫健,是不可多得的良驹。
士兵们三人一组,两人掩护,一人夺马,很快就控制了千余匹惊慌失措的战马。
一个年轻的明军士兵奋力跃上一匹枣红马,那马人立而起,想要将他甩下。
少年死死抓住马鬃,双腿紧紧夹住马腹,终于在同伴的帮助下驯服了这匹烈马。
她亲自挑选了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那马神骏异常,见到生人靠近便扬起前蹄。
赵天霞不慌不忙,一个箭步上前,轻巧地翻身上马。
白马激烈地挣扎着,她却稳坐马背,双手轻轻抚摸着马颈,低声安抚。
说来也怪,那白马在她手下很快就平静下来。
“好一匹照夜玉狮子!”
孟浩虎不禁赞叹道。
明军趁乱在蒙古大营中夺取了千余匹无主的战马。
会骑马的士兵迅速上马,组建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临时骑马步兵队伍,机动力大增;
不会骑马的士兵则紧随其后,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向前推进。
失去战马的蒙古骑兵战力锐减,营盘已陷入无法收拾的混乱。
明军步骑协同,如摧枯拉朽般扫荡着残敌。
此刻,赵天霞与孟浩虎已彻底击溃了清军在东面的围城部队。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清军为围困樊城而拉开的“一字长蛇阵”。
其致命弱点已然暴露——一处被击破,全线都可能动摇。
赵天霞当机立断。
“孟将军,请你率军沿长蛇阵向北急进,持续突击围城清军连营,不容清军重组防线!”
“我领步卒肃清残敌,并立刻通知城中守军,全线出击!”
说罢,她迅速喊来一位传令兵,去樊城报信。
孟浩虎点头同意,他立即率领一千多名的骑马步兵。
沿着清军营垒的分布线迅猛先往北,随后再从西,从围城清军的侧背后席卷而去。
-
张勇正坐在轮椅上,在帐中处理军务,忽然听到营外传来阵阵骚动。
有不少叫嚷和喧哗声。
他烦躁地揉着太阳穴:
今晚是怎么回事?方才才平息了抢粮的风波,怎么又闹起来了?
话音未落,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枪响,紧接着是越来越大的喧哗声。
甚至还有爆炸声响起。
张勇脸色骤变,急忙吩咐亲卫:
快!推我出去看看!
亲卫推着他的轮椅刚出大帐,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营中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奔跑的人影,哭喊声、马蹄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一个亲兵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声音都在发抖:
军门,糟了!全乱了!是明军...明军打进来了!
什么?
张勇又惊又怒。
明军怎么可能...
他的话戛然而止。
只见一队穿着清军绿营衣甲的人群正朝着中军大帐疾冲而来,在火光映照下犹如鬼魅。
此时的绿营驻地已陷入全面混乱。
各种令人心惊的呐喊在夜空中回荡:
绿营将士们!邓州粮草全被烧了!张勇已反!
李副总兵也反了!他们要去杀皇上!
王文山王总兵带着亲兵往御营方向去了!快拦住他们!
这些真假难辨的呐喊让清军阵脚大乱。
溃兵四处奔逃,军官们声嘶力竭地试图维持秩序,却根本无济于事。
拿着火铳的是明军!
有人声嘶力竭地大喊,但随即就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弩箭射倒。
明军士兵神出鬼没,时而从帐篷后闪出用弓弩点射,时而混在溃兵中散布谣言。
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精锐都有一个共同的标识。
每个人的清军缨盔上都系着一条醒目的白布条,在火光下随风飘动。
这是在火箭信号升空后,他们立即系上分别敌我的标记。
弟兄们!撤退无门了!只能杀了鞑子皇帝立功!随我杀啊!
又一阵呐喊从西面传来,引得更多清兵陷入恐慌。
邓名率领的燧发枪队伍,在混乱中如鱼得水。
他们时而高喊左都督张勇反了!。
时而大声散布李副总兵投诚的谣言,让清军完全分不清敌我。
此时的绿营清兵几乎人人自危,生怕旁边站着的人,就是明军或者已经反了的。
甚至已经有好些人,互相指责对方已反,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局面顿时一片大乱。
保护张军门!
亲卫长嘶声呐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新的谣言淹没:
亲兵队也反了!他们在保护张勇这个叛徒!
十余名亲兵勉强结阵,可面对在混乱中来去自如的敌人,他们根本难以分辨。
一个头盔系着白布条的突然从溃兵群中闪出。
燧发枪精准射击,顿时击倒张勇的两名亲兵。
快推军门走!
张勇的亲卫长再次高喊,声音已经嘶哑。
然而为时已晚。
那支小队如入无人之境,转眼间就冲破张勇亲兵的防线,将坐在轮椅上的张勇团团围住。
王总兵已经拿下御营了!弟兄们快去立功啊!
新的呐喊又从东面传来,让残存的清军彻底失去了战意。
为首一人缓步上前,头盔上的白布条格外醒目。
虽然身着清军将领盔甲,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他拿着燧发枪对准了张勇,同时开口问道。
这位可是张勇张都督?
那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威严。
张勇身边的亲兵猛地拔刀,正要上前护主,却听两声枪响,亲兵应声倒地。
另一名亲兵趁机张弓搭箭,还未射出就被侧面闪出的士兵用刀劈倒。
张勇惊恐地看着倒下的亲兵。
耳边还回荡着张勇反了的呐喊声。
他坐在轮椅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
赵天霞并不恋战,而是以极高的速度掠过一个个营盘。
利用速度和冲击力,将清军营地冲的大乱。
与此同时,接到信号的樊城定中门(北城门)大开。
精挑细算的两千精锐守城部队在岳天泽等人的指挥下。
如洪流般涌出,对城外陷入混乱的清军营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反击。
孟浩虎的步骑兵,也从清军围城部队的侧后方纵深突击。
三方打击下,清军的“一字长蛇阵”从东段开始,崩溃迅速蔓延。
西、北两个方向的清军营地,在完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
和东面的情况类似。
虽然有部分人听到外面动静。
此时是深夜,更多的士兵还在休息,并没有身穿盔甲。
紧接着,侧翼与后方接连遭到猛烈打击,指挥系统彻底失灵。
士兵们眼见友军溃败,恐慌情绪瞬间引爆。
很快,兵败如山倒。
整个清军的围城体系,在短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襄阳城外,清军南岸大营。
镶白旗统领觉罗巴哈纳正于帐中独酌,一壶烈酒刚温到火候。
亲兵却踉跄闯入,声音带着惊惶:
“大人!大事不好了!北岸…北岸大营乱了!”
觉罗巴哈纳酒意顿消,掷杯而起,大步冲出营帐,直奔汉水江岸。
驻足南岸,放眼北望,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对岸原本连绵齐整、灯火通明的连营,此刻已陷入一片混乱。
火光在几处营盘冲天而起,喊杀声、铳炮声即便隔着数里地。
也隐隐可闻,在寂静的夜风中显得格外刺耳。
“大帅!”
一名部将指着对岸方向,急声道:
“看火光起处,肯定是樊城那边的明贼出城劫营了!我等是否立刻发兵渡江支援?”
觉罗巴哈纳只觉得一阵头疼,渡江谈何容易?
正当他焦躁之际,只见水师总兵焦乐水也带着几名亲随匆匆赶到岸边。
他此前见完圣驾以后,就已退至南岸,显然也被北岸的变故惊动。
“焦总兵,你来得正好!”
觉罗巴哈纳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忙问道:
“你的水师眼下还有多少船只?能否立刻运送一万大军过江?”
焦乐水闻言,面露难色,他望了望漆黑宽阔的江面。
苦涩地摇头:
“大人,经前番挫折,楼船、战舟尽失,如今…只剩下些舢板小艇。”
“拢共也不过二三十条。只够勉强隔绝监视襄阳和樊城两岸,不让他们传递消息。”
他顿了顿,计算了一下,声音愈发低沉:
“这襄,樊两城之间的汉水宽广,靠这些扁舟小船运兵,莫说一万大军,即便只是四五千人。”
“连同必要的盔甲器械,想要渡过去,恐怕…至少也需两个时辰。”
“而且…绝大部分马匹是绝对无法运送的。”
没有骑兵,没有重装备,数千步兵在暗夜中分批渡江,投入一片混乱的战场……
觉罗巴哈纳望着对岸越来越大的火势,心沉了下去。
-
烛火摇曳,邓城里面的主帅营帐内
岳乐与遏必隆等人正在沙盘前推演明日战事。
帐帘突然被猛地掀开,亲兵未经通报就踉跄闯入,面无人色:
王爷!大事不好!张勇的绿营炸营了!
胡说八道!
岳乐拍案而起,震得桌上令箭哗啦作响。
遏必隆厉声喝问:
张勇何在?让他立刻来见!
话音未落,帐外杀声已如惊雷般炸响。
岳乐与遏必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
二人同时掀帐而出,眼前的景象让久经沙场的岳乐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邓城外围的绿营驻地已是一片火海,冲天火光将夜空染成血色。
无数人影在火光中厮杀,喊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邓州的粮草被烧了啊!
反了吧,鞑子根本不给我们活路!
活捉福临小儿!
张都督反了,跟着张都督杀鞑子啊!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
邓州粮草被烧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岳乐和遏必隆耳边炸响。
二人脸色骤变!
这个消息本该是绝密,除了他们和皇上,还有几位核心将领外,根本无人知晓!
这句话不仅传到了他们耳中,更在八旗营地中迅速扩散。
原本严整的防线出现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许多八旗兵将虽然仍紧握兵器坚守岗位,但眼神中已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慌乱。
这两日来,关于突然开始施行的节省粮草方案的一些讨论的传言。
此刻似乎都在这句话中得到了印证。
这时图海和巴克鲁匆忙赶来,图海脸色铁青:
怎么回事?绿营真反了?
岳乐面色铁青,眼神锐利如鹰,迅速判断局势。
他看得出,骚乱虽起,但尚未蔓延至八旗营区。
还来得及防守。
“图海!巴克鲁!”
岳乐声如寒铁。
“立刻调你本部巴牙喇,封锁连通绿营的所有通道,弓弩火铳预备。”
“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乱兵敢冲击八旗营区,格杀勿论!快去!”
“嗻!”
图海二人领命,飞奔而去。
-
赵天霞勒住战马,目光扫过混乱的战场,却不见岳天泽的身影。
她立即唤来身旁一名亲兵,清晰果断地下达指令:
“速去寻岳将军,传我军令:着他部迅速肃清城下残敌,但切记不可追远。”
“溃“军虽乱,若逼之过甚,恐作困兽之斗。我军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巩固战果。”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汉江对岸的襄阳方向,继续交代:
“再传令,让岳天泽将军务必派遣精锐斥候,严密监视襄阳方向敌军动向。绝不可让对岸清军趁乱渡江而来。”
“另外让岳天泽,设法给襄阳守将项将军传令。”
“让他密切监视襄阳围城清军,如襄阳清军有北渡的动作,可以酌情出城袭扰。”
她凝视着亲兵,语气斩钉截铁:
“速去!一字不得有误。”
她对她的部下随即高呼。
“不要恋战!”
“现在,轮到我们去邓城,去劫虏酋大营了!”
她一勒缰绳,白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
月光下,女将军银甲白马,英姿飒爽,看得明军将士热血沸腾。
“愿随将军死战!”
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随后,临时组建的步骑兵队伍在赵天霞和孟浩虎的率领下。
浩浩荡荡的往北面十多里远的邓城方向而去。。
在他们身后,步兵们握着各种武器,精神抖擞的快步推进。
围城多日,现在是轮到他们反击的时刻了。
所过之处,沿途的抵抗土崩瓦解。
夜色更深了,但战斗还远未结束。
赵天霞望向北方远处火光冲天的邓城外围的清军大营,知道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一直对着北面邓城方向的黑沉夜空。
突然,三道刺目的红色轨迹破开了远处的夜空。
虽远在十四里外,但那特制的信号火箭光芒。
借助于千里镜,依然清晰可见。
其实,哪怕不用千里镜。
城楼上的不少士兵用肉眼,都可以看到了动静。
她缓缓放下千里镜,深吸了一口气。
顺手抄起倚在墙边的两柄香瓜锤。
“信号来了!快!开迎旭门(东城门)!”
“传令各队:头盔缠白布者,皆为友军,是邓大帅的人马——不可误伤!”
“全军出击!”
一道道命令如同惊雷般在城头炸响。
早已在迎旭门后严阵以待的四千精锐顿时杀气冲天。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的转动下缓缓开启。
露出城外蒙古大营星星点点的篝火。
“杀——”
明军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城门,冲在最前的是赵天霞和她亲自统领的四千樊城守军。
孟浩虎率领的一千五百骑马步兵如神兵天降,借着夜色掩护,直扑蒙古大营侧后。
这些将士虽一身清军装束,但每人的头盔上都醒目地缠着一道白布条。
哨塔上的蒙古兵远远望见这队人马,见其服色是友军,初时并未警觉。
待马蹄声渐近,借着营火微光,才有人隐约瞧见那些头盔上飘动的白布,心中方觉有异。
“下面的是哪部人马?”
哨兵探身喝问。
回答他的,是骤然爆发的喊杀声与燧发枪的轰鸣!
孟浩虎一马当先,长刀劈开营门障碍。
养精蓄锐已久的明军如洪流般涌入,马蹄踏处,火枪齐射。
这些蒙古兵,此时大多正在营中酣睡。
尚未反应过来的蒙古兵如割草般倒下。
“敌袭——!是敌军!”
凄厉的警报终于响起。
一名蒙古千户仓促组织抵抗,零星的箭雨向着汹涌而来的马队射去。
然而为时已晚,伪装成清军的明军骑马步兵已如尖刀般插入了大营腹地。
随后,赵天霞和他率领的樊城守军也杀到了。
赵天霞骑着一匹矮脚马,一马当先,双锤翻飞。
瞬间就将两个仓促迎战的蒙古骑兵锤杀于马下。
她身后的明军如狼似虎地冲进营帐。
将还在睡梦中的蒙古士兵杀得措手不及。
白天蒙古骑兵攻城损失也很大。
加上晚上休息,丝毫没有料到明军会晚上偷袭。
很多士兵连盔甲都没穿好。
而且还是内外夹击,很快,阵脚大乱,迅速开始溃散。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孟浩虎的步骑兵此时已经杀透蒙古大营,与赵天霞部顺利会师。
他看到正在指挥作战的赵天霞,立即驱马前来:
“赵将军!孟浩虎奉命来援!”
赵天霞抹去溅在脸上的血迹,朗声道:
“孟将军来得正好!这些蒙古马可是难得的战利品!”
她的目光扫过战场上四处奔逃的蒙古战马,立即下达命令:
“会骑马的弟兄们,立即抢夺战马!不会骑马的随步兵结阵推进!”
明军士兵闻言,顿时精神大振。
这些来自草原的蒙古马体型矫健,是不可多得的良驹。
士兵们三人一组,两人掩护,一人夺马,很快就控制了千余匹惊慌失措的战马。
一个年轻的明军士兵奋力跃上一匹枣红马,那马人立而起,想要将他甩下。
少年死死抓住马鬃,双腿紧紧夹住马腹,终于在同伴的帮助下驯服了这匹烈马。
她亲自挑选了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那马神骏异常,见到生人靠近便扬起前蹄。
赵天霞不慌不忙,一个箭步上前,轻巧地翻身上马。
白马激烈地挣扎着,她却稳坐马背,双手轻轻抚摸着马颈,低声安抚。
说来也怪,那白马在她手下很快就平静下来。
“好一匹照夜玉狮子!”
孟浩虎不禁赞叹道。
明军趁乱在蒙古大营中夺取了千余匹无主的战马。
会骑马的士兵迅速上马,组建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临时骑马步兵队伍,机动力大增;
不会骑马的士兵则紧随其后,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向前推进。
失去战马的蒙古骑兵战力锐减,营盘已陷入无法收拾的混乱。
明军步骑协同,如摧枯拉朽般扫荡着残敌。
此刻,赵天霞与孟浩虎已彻底击溃了清军在东面的围城部队。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清军为围困樊城而拉开的“一字长蛇阵”。
其致命弱点已然暴露——一处被击破,全线都可能动摇。
赵天霞当机立断。
“孟将军,请你率军沿长蛇阵向北急进,持续突击围城清军连营,不容清军重组防线!”
“我领步卒肃清残敌,并立刻通知城中守军,全线出击!”
说罢,她迅速喊来一位传令兵,去樊城报信。
孟浩虎点头同意,他立即率领一千多名的骑马步兵。
沿着清军营垒的分布线迅猛先往北,随后再从西,从围城清军的侧背后席卷而去。
-
张勇正坐在轮椅上,在帐中处理军务,忽然听到营外传来阵阵骚动。
有不少叫嚷和喧哗声。
他烦躁地揉着太阳穴:
今晚是怎么回事?方才才平息了抢粮的风波,怎么又闹起来了?
话音未落,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枪响,紧接着是越来越大的喧哗声。
甚至还有爆炸声响起。
张勇脸色骤变,急忙吩咐亲卫:
快!推我出去看看!
亲卫推着他的轮椅刚出大帐,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营中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奔跑的人影,哭喊声、马蹄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一个亲兵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声音都在发抖:
军门,糟了!全乱了!是明军...明军打进来了!
什么?
张勇又惊又怒。
明军怎么可能...
他的话戛然而止。
只见一队穿着清军绿营衣甲的人群正朝着中军大帐疾冲而来,在火光映照下犹如鬼魅。
此时的绿营驻地已陷入全面混乱。
各种令人心惊的呐喊在夜空中回荡:
绿营将士们!邓州粮草全被烧了!张勇已反!
李副总兵也反了!他们要去杀皇上!
王文山王总兵带着亲兵往御营方向去了!快拦住他们!
这些真假难辨的呐喊让清军阵脚大乱。
溃兵四处奔逃,军官们声嘶力竭地试图维持秩序,却根本无济于事。
拿着火铳的是明军!
有人声嘶力竭地大喊,但随即就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弩箭射倒。
明军士兵神出鬼没,时而从帐篷后闪出用弓弩点射,时而混在溃兵中散布谣言。
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精锐都有一个共同的标识。
每个人的清军缨盔上都系着一条醒目的白布条,在火光下随风飘动。
这是在火箭信号升空后,他们立即系上分别敌我的标记。
弟兄们!撤退无门了!只能杀了鞑子皇帝立功!随我杀啊!
又一阵呐喊从西面传来,引得更多清兵陷入恐慌。
邓名率领的燧发枪队伍,在混乱中如鱼得水。
他们时而高喊左都督张勇反了!。
时而大声散布李副总兵投诚的谣言,让清军完全分不清敌我。
此时的绿营清兵几乎人人自危,生怕旁边站着的人,就是明军或者已经反了的。
甚至已经有好些人,互相指责对方已反,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局面顿时一片大乱。
保护张军门!
亲卫长嘶声呐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新的谣言淹没:
亲兵队也反了!他们在保护张勇这个叛徒!
十余名亲兵勉强结阵,可面对在混乱中来去自如的敌人,他们根本难以分辨。
一个头盔系着白布条的突然从溃兵群中闪出。
燧发枪精准射击,顿时击倒张勇的两名亲兵。
快推军门走!
张勇的亲卫长再次高喊,声音已经嘶哑。
然而为时已晚。
那支小队如入无人之境,转眼间就冲破张勇亲兵的防线,将坐在轮椅上的张勇团团围住。
王总兵已经拿下御营了!弟兄们快去立功啊!
新的呐喊又从东面传来,让残存的清军彻底失去了战意。
为首一人缓步上前,头盔上的白布条格外醒目。
虽然身着清军将领盔甲,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他拿着燧发枪对准了张勇,同时开口问道。
这位可是张勇张都督?
那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威严。
张勇身边的亲兵猛地拔刀,正要上前护主,却听两声枪响,亲兵应声倒地。
另一名亲兵趁机张弓搭箭,还未射出就被侧面闪出的士兵用刀劈倒。
张勇惊恐地看着倒下的亲兵。
耳边还回荡着张勇反了的呐喊声。
他坐在轮椅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
赵天霞并不恋战,而是以极高的速度掠过一个个营盘。
利用速度和冲击力,将清军营地冲的大乱。
与此同时,接到信号的樊城定中门(北城门)大开。
精挑细算的两千精锐守城部队在岳天泽等人的指挥下。
如洪流般涌出,对城外陷入混乱的清军营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反击。
孟浩虎的步骑兵,也从清军围城部队的侧后方纵深突击。
三方打击下,清军的“一字长蛇阵”从东段开始,崩溃迅速蔓延。
西、北两个方向的清军营地,在完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
和东面的情况类似。
虽然有部分人听到外面动静。
此时是深夜,更多的士兵还在休息,并没有身穿盔甲。
紧接着,侧翼与后方接连遭到猛烈打击,指挥系统彻底失灵。
士兵们眼见友军溃败,恐慌情绪瞬间引爆。
很快,兵败如山倒。
整个清军的围城体系,在短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襄阳城外,清军南岸大营。
镶白旗统领觉罗巴哈纳正于帐中独酌,一壶烈酒刚温到火候。
亲兵却踉跄闯入,声音带着惊惶:
“大人!大事不好了!北岸…北岸大营乱了!”
觉罗巴哈纳酒意顿消,掷杯而起,大步冲出营帐,直奔汉水江岸。
驻足南岸,放眼北望,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对岸原本连绵齐整、灯火通明的连营,此刻已陷入一片混乱。
火光在几处营盘冲天而起,喊杀声、铳炮声即便隔着数里地。
也隐隐可闻,在寂静的夜风中显得格外刺耳。
“大帅!”
一名部将指着对岸方向,急声道:
“看火光起处,肯定是樊城那边的明贼出城劫营了!我等是否立刻发兵渡江支援?”
觉罗巴哈纳只觉得一阵头疼,渡江谈何容易?
正当他焦躁之际,只见水师总兵焦乐水也带着几名亲随匆匆赶到岸边。
他此前见完圣驾以后,就已退至南岸,显然也被北岸的变故惊动。
“焦总兵,你来得正好!”
觉罗巴哈纳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忙问道:
“你的水师眼下还有多少船只?能否立刻运送一万大军过江?”
焦乐水闻言,面露难色,他望了望漆黑宽阔的江面。
苦涩地摇头:
“大人,经前番挫折,楼船、战舟尽失,如今…只剩下些舢板小艇。”
“拢共也不过二三十条。只够勉强隔绝监视襄阳和樊城两岸,不让他们传递消息。”
他顿了顿,计算了一下,声音愈发低沉:
“这襄,樊两城之间的汉水宽广,靠这些扁舟小船运兵,莫说一万大军,即便只是四五千人。”
“连同必要的盔甲器械,想要渡过去,恐怕…至少也需两个时辰。”
“而且…绝大部分马匹是绝对无法运送的。”
没有骑兵,没有重装备,数千步兵在暗夜中分批渡江,投入一片混乱的战场……
觉罗巴哈纳望着对岸越来越大的火势,心沉了下去。
-
烛火摇曳,邓城里面的主帅营帐内
岳乐与遏必隆等人正在沙盘前推演明日战事。
帐帘突然被猛地掀开,亲兵未经通报就踉跄闯入,面无人色:
王爷!大事不好!张勇的绿营炸营了!
胡说八道!
岳乐拍案而起,震得桌上令箭哗啦作响。
遏必隆厉声喝问:
张勇何在?让他立刻来见!
话音未落,帐外杀声已如惊雷般炸响。
岳乐与遏必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
二人同时掀帐而出,眼前的景象让久经沙场的岳乐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邓城外围的绿营驻地已是一片火海,冲天火光将夜空染成血色。
无数人影在火光中厮杀,喊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邓州的粮草被烧了啊!
反了吧,鞑子根本不给我们活路!
活捉福临小儿!
张都督反了,跟着张都督杀鞑子啊!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
邓州粮草被烧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岳乐和遏必隆耳边炸响。
二人脸色骤变!
这个消息本该是绝密,除了他们和皇上,还有几位核心将领外,根本无人知晓!
这句话不仅传到了他们耳中,更在八旗营地中迅速扩散。
原本严整的防线出现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许多八旗兵将虽然仍紧握兵器坚守岗位,但眼神中已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慌乱。
这两日来,关于突然开始施行的节省粮草方案的一些讨论的传言。
此刻似乎都在这句话中得到了印证。
这时图海和巴克鲁匆忙赶来,图海脸色铁青:
怎么回事?绿营真反了?
岳乐面色铁青,眼神锐利如鹰,迅速判断局势。
他看得出,骚乱虽起,但尚未蔓延至八旗营区。
还来得及防守。
“图海!巴克鲁!”
岳乐声如寒铁。
“立刻调你本部巴牙喇,封锁连通绿营的所有通道,弓弩火铳预备。”
“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乱兵敢冲击八旗营区,格杀勿论!快去!”
“嗻!”
图海二人领命,飞奔而去。
-
赵天霞勒住战马,目光扫过混乱的战场,却不见岳天泽的身影。
她立即唤来身旁一名亲兵,清晰果断地下达指令:
“速去寻岳将军,传我军令:着他部迅速肃清城下残敌,但切记不可追远。”
“溃“军虽乱,若逼之过甚,恐作困兽之斗。我军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巩固战果。”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汉江对岸的襄阳方向,继续交代:
“再传令,让岳天泽将军务必派遣精锐斥候,严密监视襄阳方向敌军动向。绝不可让对岸清军趁乱渡江而来。”
“另外让岳天泽,设法给襄阳守将项将军传令。”
“让他密切监视襄阳围城清军,如襄阳清军有北渡的动作,可以酌情出城袭扰。”
她凝视着亲兵,语气斩钉截铁:
“速去!一字不得有误。”
她对她的部下随即高呼。
“不要恋战!”
“现在,轮到我们去邓城,去劫虏酋大营了!”
她一勒缰绳,白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
月光下,女将军银甲白马,英姿飒爽,看得明军将士热血沸腾。
“愿随将军死战!”
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随后,临时组建的步骑兵队伍在赵天霞和孟浩虎的率领下。
浩浩荡荡的往北面十多里远的邓城方向而去。。
在他们身后,步兵们握着各种武器,精神抖擞的快步推进。
围城多日,现在是轮到他们反击的时刻了。
所过之处,沿途的抵抗土崩瓦解。
夜色更深了,但战斗还远未结束。
赵天霞望向北方远处火光冲天的邓城外围的清军大营,知道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