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象与许万才正在南充城头对着一幅川北舆图低声商议。
李国英恐怕认定我军必取保宁。
袁象的手指在地图上保宁的位置重重一点。
但此刻保宁必有重兵把守,强攻必陷僵局。
许万才沉吟片刻,对着南充及南充周围画了个圈:
将军,南充守军如此薄弱,城防残破,显然嘉陵江西岸不是清军粮道要害。
不错。
袁象若有所思。
若我是李国英,绝不会将粮草囤于这般易攻难守之地附近。
许万才忽然想起什么,手指指着合州附近的嘉陵江和渠江交汇处:
将军可还记得,当初咱们从重庆北上时,在合州以东的渠江口,清军水师很不对劲?”
“又是调船又是布防,紧张得很。而之前我们一路而来,清军船只都是避之不及。
袁象眼神一亮:
是了。当时只觉得他们过分谨慎,如今想来...莫非渠江这条水路有什么名堂?
许万才的手指顺着渠江往下滑,停在渠江中游的广安:
广安这地方,把着渠江要道,水陆四通八达。若是李国英要找个地方转运粮草...这里最合适不过。
而且,
袁象接话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恍然。
若广安真是粮道要害,就能解释为何渠江口的清军那般紧张。
记得咱们的船队经过时,他们连一艘巡逻船都不敢放出江心,恐怕是生怕咱们突然转道杀进渠江!
他想起当时情景:
渠江两岸旌旗林立,清军战船龟缩在港口内,只敢远远监视。
而西边的合州城更是城门紧闭,守军在城头严阵以待,显然是在提防明军登陆攻城。
许万才点头:
正是。清军在渠江布防如此严密,反倒露了破绽。
二人相视一眼,心中都已了然。
袁象点头道:
不管是不是,都值得一探。若能断其粮道,重庆之围自解!
许万才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广安之策,正当其时。只是,如何能瞒天过海?
袁象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
他对着地图沉思半响道:
有了,我们给他来个 ‘金蝉脱壳’ !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许将军,你今日便率领船队,拔营起寨,大张旗鼓,继续沿嘉陵江北行!”
“做出我全军北上,志在必得保宁的姿态。务必让清军的哨探看得清清楚楚!
那将军您?
许万才已然猜到。
我亲率麾下三千水师陆战队,即刻于嘉陵江东岸登陆!
袁象语气铿锵。
所有佛郎机、虎蹲炮等轻便火炮,全部卸船,装上我们带来的备用车轮,由骡马拖曳。”
“剩下的两千弟兄随船北上,归许将军节制。
他环视众将,继续道:
如此一来,许将军带着两千弟兄和全部战船北上,吸引清军注意。”
“我这三千陆战精锐,摇身一变,便是一支携带轻型炮队的快速陆师!
许万才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妙处:
将军此计大妙!我军五千余人分作两路,主力战船吸引敌军视线,真正的杀招却从陆路直插其腹心。
他话锋一转,正色道:
只是...将军虽勇略过人,但对我长江水师陆战队的编制和战法尚没有完全熟悉。”
“末将请命,让水师陆战队统领严骁随将军同行。此人熟知陆战队战法,麾下将士也都信服于他。
袁象闻言,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欣然接受:
许将军考虑周全。我正需要这样一位熟悉部队的将领相助。
许万才当即召来严骁。
这是个三十出头、面色黝黑的将领,举手投足间透着水师将领特有的精干。
严骁统领,
许万才郑重交代。
袁将军此行,你须尽心辅佐。陆战队的一切调度,悉听袁将军将令。
严骁肃然抱拳:
末将明白!定当竭尽全力,助将军建功!
袁象笑道:
有严统领相助,此行必能马到成功。兵贵精不贵多,这三千陆战队都是精挑细选的锐士。”
“只要隐秘行动,足以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给李国英来个措手不及!
此计可谓大胆至极!
完全摒弃了明军的水师优势,转而进行一场纯粹的内陆奔袭战。
许万才见安排妥当,这才拱手肃然:
末将领命!定将保宁方向的清军,牢牢吸在江上!
命令下达,南充城内外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在严骁的指挥下,水师陆战队的士卒们熟练地检查着陆战所需的铠甲、兵刃与火铳。
他们虽是水师编制,但平日严格训练水陆两栖作战,此刻毫无滞涩。
工匠们则在严骁安排的士卒协助下,将一门门数百斤重的轻型火炮从战舰上卸下。
稳稳地固定在特制的炮车架上,套上征调来的健壮骡马。
之后,许万才的船队开始升帆起锚,逆流而上。
樯橹如林,声势浩大,毫不掩饰其北上的意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日下午,在许万才船队出发约两个时辰后。
袁象在严骁的辅佐下,率领三千陆战精锐,随身携带着十余天的干粮。
连同数十门炮车,已悄然在南充嘉陵江东岸十里处完成集结。
严骁向前来送行的许万才最后行礼:
统领放心,末将定当护得袁将军周全!
袁象翻身上马,对严骁点头示意。
在严骁的带领下,部队没有走大路,而是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一头扎进了川北连绵的丘陵地带。
这是一场对意志和体力的严峻考验。
队伍专挑小路、山路行进,以避开清军可能的耳目和关卡。
沉重的炮车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进极为困难,时常需要士卒们前拉后推,喊着号子才能越过陡坡。
遇到溪流,还需临时伐木搭桥。
袁象身先士卒,与普通士兵一样步行。
严骁紧随其后,不时根据地形特点调整行军序列。
他对袁象解释道:
将军,陆战队平日训练就注重山地行军,这些弟兄们最擅长在这种地形作战。
袁象赞许地点头,同时对将士们高呼:
弟兄们,加把劲!我们多走一步,重庆的弟兄就早一刻解围!我们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少流一滴血!
队伍昼伏夜出,尽量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掩护。
沿途偶尔遇到小股清军哨探或乡勇,均在严骁指挥的前锋精锐迅速无声地解决,确保消息不走漏。
-
重庆城外,清军大营的气氛日益凝重。
李国英站在重庆的攻城舆图前。
目光死死盯住那座三面环水的山城。
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如同两条天然的护城河,将重庆紧紧拥抱。
而王兴统领的明军长江水师剩余的战船,就游弋在这两条江上,如同移动的炮台堡垒。
这才是他真正的眼中钉、肉中刺!
每当清军试图从陆路发起强攻,逼近江岸区域时。
明军战舰便会靠近射击,侧舷火炮齐鸣,致命的实心弹瞬间足以覆盖整个滩头。
清军的攻城器械在明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屡次化为碎片。
冲锋的士卒在江岸阵地前死伤一地,却始终无法在对方水师火炮覆盖范围内建立起稳固的进攻据点。
重庆这座山城,就像一只蜷缩在江心的刺猬,让他无处下口。
强攻伤亡太重了,围困也已经失败了...
李国英远望着江面上往来如织的商船,声音里透着疲惫。
原本他料想重庆城内储备已将见底,谁知伪明水师一来,竟然打开了水路缺口。
他清楚地记得,半月前还见城中炊烟稀疏,如今却是炊烟袅袅不绝。
那些挂着各色商号的漕船、货船,在明军战船的护卫下。
明目张胆地驶入重庆码头,卸下一袋袋粮米、一捆捆军械。
而他们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
李国英气的胡须发抖。
看着他们把物资运进去,看着守军士气一天天恢复!
最可气的是,前日他派出一支敢死队试图拦截商队。
结果巡弋的明军战舰一次射击,就把他的小船轰得七零八落。
如今商船们更是有恃无恐,简直把嘉陵江和长江当成了自家水道。
副将在一旁低声道:
大帅,这样下去,咱们的围城恐怕...
李国英猛地抬手止住他的话,眼中布满血丝。
耗费一月,粮草辎重消耗无数,折损上万精锐,若就此退兵,他如何向朝廷交代?
他个人的威望也将一落千丈。
他真的不甘心!
就在李国英对着重庆城防图苦思破局之策时,一名亲兵急匆匆入帐禀报:
大帅,阿尔津率领的水师,三日前,在青居梁被伪明水师大败,近乎全军覆没。
李国英猛地抬头,大怒道:
“阿尔津人在何处?”
亲兵回禀道。
他在营外...负荆请罪”
“他还有脸来见本帅?让他滚进来!
话音刚落,只见阿尔津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踉跄着走进大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末将无能,致使水师惨败,特来向大帅请罪!
请罪?
李国英冷笑一声,抓起案上的军报狠狠摔在阿尔津面前。
你可知道这一仗,葬送了我军多少战船?多少精锐水卒?说!到底怎么回事!
阿尔津涕泪交加,将青居梁之战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
当听到明军佯装搁浅、暗中疏通航道时,李国英的拳头越握越紧;
听到钩拒船反制火攻时,他额角青筋暴起;
听到两岸伏兵齐出时,他终于忍无可忍,一脚踢翻面前的案几:
蠢货!明摆着的诱敌之计,你也敢往里钻?!
末将...末将以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阿尔津伏地不敢抬头。
战机?这是送死!
李国英怒极反笑。
不等军令擅自出击,损兵折将,按律当斩!
阿尔津伏地不敢抬头。
帐内几名满人将领见状,连忙上前劝解:
大帅息怒!阿尔津也是一心求战,虽败犹勇啊!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大帅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国英强压怒火,深吸一口气。
他深知朝廷内部的复杂,尤其在满汉关系微妙的当下。
严惩一个满洲高级将领确实阻力重重。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妥协:
罢了!
他最终挥了挥手。
念在你往日战功,暂免死罪。革去水师统领之职,戴罪立功!
待阿尔津谢恩退下后,李国英重新审视战报,忽然眼前一亮:
等等...你方才说,明军是用钩拒船破了你的火攻?
正是如此。
阿尔津连忙躬身回答。
他们的钩拒船进退有度,专克火船...
妙啊!
李国英突然抚掌大笑,在帐中来回踱步。
你这一败,倒是让本帅想明白了!火攻!任他明军水师再厉害,终究是木头船,最怕的就是火攻!
阿尔津面露困惑:
可是大帅,末将的火船确实无功而返...
蠢材!
李国英猛地转身,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
你那几十艘火船,对付明军数十艘战船,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明军的钩拒船数量有限,若是同时有成百上千艘火船顺流而下,他们拦得住一艘两艘,拦得住千百艘吗?
他越说越兴奋,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这就好比用瓢舀水,一瓢两瓢自然无济于事。但若是开闸放洪,任他有多少瓢也都无济于事!
阿尔津这才恍然大悟,连连叩首:
大帅英明!是末将愚钝!
李国英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嘉陵江上:
传令下去,立即征调所有可用船只,准备火攻之物。本帅要让王兴的水师,都化作这嘉陵江上的点点渔火!
他指着地图对众将解释道:
明军水师倚仗舰炮之利,我们便反其道而行。待东南风起之夜,以火船顺流而下,直扑其锚地!”
“届时风助火势,任他多少战舰,都要化为灰烬!
不过此计尚需时日准备。
李国英沉吟道。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袁象的动向。阿尔津,你最后见到袁象时,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回大帅,明军船队继续北上,必是往保宁去了!
就在这时,又一封急报送达:
南充失守!明军战船继续北上,大有奔袭保宁之势!
李国英脸色阴沉地在帐中踱步。
南充的丢失是在他的预料之内。
但是保宁是他的根本,绝不容有失;
但重庆围城一个多月,就此放弃实在不甘。
传令!
他终于下定决心。
本帅亲率两万精锐即刻北上,驰援保宁!总兵王遵旨听令!
一员魁梧将领应声出列:
末将在!
着你统领剩余兵马,继续围困重庆。待火船准备就绪,便按计行事,务必重创明军水师!
末将遵命!
李国英恐怕认定我军必取保宁。
袁象的手指在地图上保宁的位置重重一点。
但此刻保宁必有重兵把守,强攻必陷僵局。
许万才沉吟片刻,对着南充及南充周围画了个圈:
将军,南充守军如此薄弱,城防残破,显然嘉陵江西岸不是清军粮道要害。
不错。
袁象若有所思。
若我是李国英,绝不会将粮草囤于这般易攻难守之地附近。
许万才忽然想起什么,手指指着合州附近的嘉陵江和渠江交汇处:
将军可还记得,当初咱们从重庆北上时,在合州以东的渠江口,清军水师很不对劲?”
“又是调船又是布防,紧张得很。而之前我们一路而来,清军船只都是避之不及。
袁象眼神一亮:
是了。当时只觉得他们过分谨慎,如今想来...莫非渠江这条水路有什么名堂?
许万才的手指顺着渠江往下滑,停在渠江中游的广安:
广安这地方,把着渠江要道,水陆四通八达。若是李国英要找个地方转运粮草...这里最合适不过。
而且,
袁象接话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恍然。
若广安真是粮道要害,就能解释为何渠江口的清军那般紧张。
记得咱们的船队经过时,他们连一艘巡逻船都不敢放出江心,恐怕是生怕咱们突然转道杀进渠江!
他想起当时情景:
渠江两岸旌旗林立,清军战船龟缩在港口内,只敢远远监视。
而西边的合州城更是城门紧闭,守军在城头严阵以待,显然是在提防明军登陆攻城。
许万才点头:
正是。清军在渠江布防如此严密,反倒露了破绽。
二人相视一眼,心中都已了然。
袁象点头道:
不管是不是,都值得一探。若能断其粮道,重庆之围自解!
许万才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广安之策,正当其时。只是,如何能瞒天过海?
袁象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
他对着地图沉思半响道:
有了,我们给他来个 ‘金蝉脱壳’ !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许将军,你今日便率领船队,拔营起寨,大张旗鼓,继续沿嘉陵江北行!”
“做出我全军北上,志在必得保宁的姿态。务必让清军的哨探看得清清楚楚!
那将军您?
许万才已然猜到。
我亲率麾下三千水师陆战队,即刻于嘉陵江东岸登陆!
袁象语气铿锵。
所有佛郎机、虎蹲炮等轻便火炮,全部卸船,装上我们带来的备用车轮,由骡马拖曳。”
“剩下的两千弟兄随船北上,归许将军节制。
他环视众将,继续道:
如此一来,许将军带着两千弟兄和全部战船北上,吸引清军注意。”
“我这三千陆战精锐,摇身一变,便是一支携带轻型炮队的快速陆师!
许万才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妙处:
将军此计大妙!我军五千余人分作两路,主力战船吸引敌军视线,真正的杀招却从陆路直插其腹心。
他话锋一转,正色道:
只是...将军虽勇略过人,但对我长江水师陆战队的编制和战法尚没有完全熟悉。”
“末将请命,让水师陆战队统领严骁随将军同行。此人熟知陆战队战法,麾下将士也都信服于他。
袁象闻言,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欣然接受:
许将军考虑周全。我正需要这样一位熟悉部队的将领相助。
许万才当即召来严骁。
这是个三十出头、面色黝黑的将领,举手投足间透着水师将领特有的精干。
严骁统领,
许万才郑重交代。
袁将军此行,你须尽心辅佐。陆战队的一切调度,悉听袁将军将令。
严骁肃然抱拳:
末将明白!定当竭尽全力,助将军建功!
袁象笑道:
有严统领相助,此行必能马到成功。兵贵精不贵多,这三千陆战队都是精挑细选的锐士。”
“只要隐秘行动,足以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给李国英来个措手不及!
此计可谓大胆至极!
完全摒弃了明军的水师优势,转而进行一场纯粹的内陆奔袭战。
许万才见安排妥当,这才拱手肃然:
末将领命!定将保宁方向的清军,牢牢吸在江上!
命令下达,南充城内外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在严骁的指挥下,水师陆战队的士卒们熟练地检查着陆战所需的铠甲、兵刃与火铳。
他们虽是水师编制,但平日严格训练水陆两栖作战,此刻毫无滞涩。
工匠们则在严骁安排的士卒协助下,将一门门数百斤重的轻型火炮从战舰上卸下。
稳稳地固定在特制的炮车架上,套上征调来的健壮骡马。
之后,许万才的船队开始升帆起锚,逆流而上。
樯橹如林,声势浩大,毫不掩饰其北上的意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日下午,在许万才船队出发约两个时辰后。
袁象在严骁的辅佐下,率领三千陆战精锐,随身携带着十余天的干粮。
连同数十门炮车,已悄然在南充嘉陵江东岸十里处完成集结。
严骁向前来送行的许万才最后行礼:
统领放心,末将定当护得袁将军周全!
袁象翻身上马,对严骁点头示意。
在严骁的带领下,部队没有走大路,而是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一头扎进了川北连绵的丘陵地带。
这是一场对意志和体力的严峻考验。
队伍专挑小路、山路行进,以避开清军可能的耳目和关卡。
沉重的炮车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进极为困难,时常需要士卒们前拉后推,喊着号子才能越过陡坡。
遇到溪流,还需临时伐木搭桥。
袁象身先士卒,与普通士兵一样步行。
严骁紧随其后,不时根据地形特点调整行军序列。
他对袁象解释道:
将军,陆战队平日训练就注重山地行军,这些弟兄们最擅长在这种地形作战。
袁象赞许地点头,同时对将士们高呼:
弟兄们,加把劲!我们多走一步,重庆的弟兄就早一刻解围!我们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少流一滴血!
队伍昼伏夜出,尽量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掩护。
沿途偶尔遇到小股清军哨探或乡勇,均在严骁指挥的前锋精锐迅速无声地解决,确保消息不走漏。
-
重庆城外,清军大营的气氛日益凝重。
李国英站在重庆的攻城舆图前。
目光死死盯住那座三面环水的山城。
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如同两条天然的护城河,将重庆紧紧拥抱。
而王兴统领的明军长江水师剩余的战船,就游弋在这两条江上,如同移动的炮台堡垒。
这才是他真正的眼中钉、肉中刺!
每当清军试图从陆路发起强攻,逼近江岸区域时。
明军战舰便会靠近射击,侧舷火炮齐鸣,致命的实心弹瞬间足以覆盖整个滩头。
清军的攻城器械在明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屡次化为碎片。
冲锋的士卒在江岸阵地前死伤一地,却始终无法在对方水师火炮覆盖范围内建立起稳固的进攻据点。
重庆这座山城,就像一只蜷缩在江心的刺猬,让他无处下口。
强攻伤亡太重了,围困也已经失败了...
李国英远望着江面上往来如织的商船,声音里透着疲惫。
原本他料想重庆城内储备已将见底,谁知伪明水师一来,竟然打开了水路缺口。
他清楚地记得,半月前还见城中炊烟稀疏,如今却是炊烟袅袅不绝。
那些挂着各色商号的漕船、货船,在明军战船的护卫下。
明目张胆地驶入重庆码头,卸下一袋袋粮米、一捆捆军械。
而他们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
李国英气的胡须发抖。
看着他们把物资运进去,看着守军士气一天天恢复!
最可气的是,前日他派出一支敢死队试图拦截商队。
结果巡弋的明军战舰一次射击,就把他的小船轰得七零八落。
如今商船们更是有恃无恐,简直把嘉陵江和长江当成了自家水道。
副将在一旁低声道:
大帅,这样下去,咱们的围城恐怕...
李国英猛地抬手止住他的话,眼中布满血丝。
耗费一月,粮草辎重消耗无数,折损上万精锐,若就此退兵,他如何向朝廷交代?
他个人的威望也将一落千丈。
他真的不甘心!
就在李国英对着重庆城防图苦思破局之策时,一名亲兵急匆匆入帐禀报:
大帅,阿尔津率领的水师,三日前,在青居梁被伪明水师大败,近乎全军覆没。
李国英猛地抬头,大怒道:
“阿尔津人在何处?”
亲兵回禀道。
他在营外...负荆请罪”
“他还有脸来见本帅?让他滚进来!
话音刚落,只见阿尔津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踉跄着走进大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末将无能,致使水师惨败,特来向大帅请罪!
请罪?
李国英冷笑一声,抓起案上的军报狠狠摔在阿尔津面前。
你可知道这一仗,葬送了我军多少战船?多少精锐水卒?说!到底怎么回事!
阿尔津涕泪交加,将青居梁之战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
当听到明军佯装搁浅、暗中疏通航道时,李国英的拳头越握越紧;
听到钩拒船反制火攻时,他额角青筋暴起;
听到两岸伏兵齐出时,他终于忍无可忍,一脚踢翻面前的案几:
蠢货!明摆着的诱敌之计,你也敢往里钻?!
末将...末将以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阿尔津伏地不敢抬头。
战机?这是送死!
李国英怒极反笑。
不等军令擅自出击,损兵折将,按律当斩!
阿尔津伏地不敢抬头。
帐内几名满人将领见状,连忙上前劝解:
大帅息怒!阿尔津也是一心求战,虽败犹勇啊!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大帅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国英强压怒火,深吸一口气。
他深知朝廷内部的复杂,尤其在满汉关系微妙的当下。
严惩一个满洲高级将领确实阻力重重。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妥协:
罢了!
他最终挥了挥手。
念在你往日战功,暂免死罪。革去水师统领之职,戴罪立功!
待阿尔津谢恩退下后,李国英重新审视战报,忽然眼前一亮:
等等...你方才说,明军是用钩拒船破了你的火攻?
正是如此。
阿尔津连忙躬身回答。
他们的钩拒船进退有度,专克火船...
妙啊!
李国英突然抚掌大笑,在帐中来回踱步。
你这一败,倒是让本帅想明白了!火攻!任他明军水师再厉害,终究是木头船,最怕的就是火攻!
阿尔津面露困惑:
可是大帅,末将的火船确实无功而返...
蠢材!
李国英猛地转身,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
你那几十艘火船,对付明军数十艘战船,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明军的钩拒船数量有限,若是同时有成百上千艘火船顺流而下,他们拦得住一艘两艘,拦得住千百艘吗?
他越说越兴奋,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这就好比用瓢舀水,一瓢两瓢自然无济于事。但若是开闸放洪,任他有多少瓢也都无济于事!
阿尔津这才恍然大悟,连连叩首:
大帅英明!是末将愚钝!
李国英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嘉陵江上:
传令下去,立即征调所有可用船只,准备火攻之物。本帅要让王兴的水师,都化作这嘉陵江上的点点渔火!
他指着地图对众将解释道:
明军水师倚仗舰炮之利,我们便反其道而行。待东南风起之夜,以火船顺流而下,直扑其锚地!”
“届时风助火势,任他多少战舰,都要化为灰烬!
不过此计尚需时日准备。
李国英沉吟道。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袁象的动向。阿尔津,你最后见到袁象时,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回大帅,明军船队继续北上,必是往保宁去了!
就在这时,又一封急报送达:
南充失守!明军战船继续北上,大有奔袭保宁之势!
李国英脸色阴沉地在帐中踱步。
南充的丢失是在他的预料之内。
但是保宁是他的根本,绝不容有失;
但重庆围城一个多月,就此放弃实在不甘。
传令!
他终于下定决心。
本帅亲率两万精锐即刻北上,驰援保宁!总兵王遵旨听令!
一员魁梧将领应声出列:
末将在!
着你统领剩余兵马,继续围困重庆。待火船准备就绪,便按计行事,务必重创明军水师!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