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取舍之间与稚羽新程-《娱乐圈重生:退圈影后靠娃爆红了》

  华裔导演宋徽递来的剧本,名为《星砂》,在苏晚的案头放了整整一周。这一周里,她反复研读,甚至查找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传说。剧本中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天文学家,在观星过程中感应到天外“星砂”坠落,并从中获得启迪的故事框架,与她体内那源于星辉之力的微妙感应,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这感觉,比当初看到《星骸》时更加玄妙和直接。

  楚言也仔细看完了剧本。他没有过多评价剧本本身,只是在一天晚饭后,两人在花园散步时,淡淡地说了一句:“宋徽的镜头,擅长捕捉灵魂的质地。”

  这句话,让苏晚下定了决心。

  她联系了林薇,正式接下了《星砂》。项目尚在早期筹备阶段,预计要到夏末才会开机,这给了她充足的准备时间。她开始系统地学习基础的天文知识,练习那个时代女子应有的仪态,甚至尝试去理解和触摸“璇玑”那种与星辰沟通的、近乎玄学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她放任体内的星辉之力自然流转,不再刻意约束,只是静静观察和体会它与角色设定之间的奇妙共鸣。

  而楚言,也最终与那位新人导演达成了合作,接下了那部名为《市井》的独立电影。他推掉了所有能推的商业活动,开始更频繁地消失在城市的某些角落,去贴近他即将扮演的那个、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男人的生活。

  这个春天,别墅里的氛围悄然转变。不再仅仅是休憩与陪伴,更增添了几分沉静的、为艺术创作积蓄力量的张力。书房里,苏晚的案头堆满了天文古籍和人物传记;楚言则常常深夜才归,身上有时会带着市井的烟火与疲惫气息。

  暖暖敏锐地察觉到了爸爸妈妈的变化。他们依然爱她,陪她吃饭、给她讲故事,但那种全天候的、密不透风的陪伴减少了。她有些不解,也有些小小的失落。

  在一次苏晚对着镜子练习古代礼仪,反复一个转身动作时,暖暖抱着娃娃站在门口看了好久,才小声问:“妈妈,你也要和爸爸一样,去演很辛苦的戏了吗?”

  苏晚停下动作,走到女儿面前蹲下,看着她清澈中带着一丝不安的眼睛,心中软了一下。她轻轻握住暖暖的小手,认真解释道:“宝贝,爸爸妈妈的工作,就是去体验和讲述不同人的故事。有时候会需要准备得多一些,就像暖暖上小学前,也要先学习拼音和数字一样。但这不代表爸爸妈妈不爱暖暖了,只是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学习’。”

  暖暖似懂非懂,但妈妈温柔的语气和耐心的解释让她安心了不少。她伸出小拇指:“那拉钩钩,爸爸妈妈‘学习’的时候,也要想暖暖。”

  “好,拉钩。”苏晚笑着勾住女儿的小指。

  为了缓解女儿的分离焦虑,也为了迎接她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楚言和苏晚决定,在暖暖正式入学前,全家进行一次短途旅行。

  他们选择了一个距离城市不远的、宁静的江南古镇。没有工作,没有剧本,只有小桥流水,乌篷欸乃。

  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暖暖兴奋地跑来跑去,指着水边的鸭子大呼小叫,苏晚和楚言都感到了久违的彻底放松。楚言甚至租了一条小船,亲自摇着橹,带着母女二人在狭窄的水巷中穿行。暖暖坐在船头,小手划着水,笑声洒满了整条河道。

  【灵魂羁绊】在这山水之间,传递着纯粹的愉悦与安宁。苏晚能感觉到,连体内那活跃的星辉之力,都在这份静谧中变得如同月光般柔和。

  旅行归来,暖暖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她不再黏着爸爸妈妈追问他们工作的事情,反而会像个小大人似的,在自己玩玩具的时候,叮嘱一句:“爸爸妈妈去‘学习’吧,暖暖自己可以。”

  这种转变,让苏晚和楚言既欣慰,又有些许酸涩。孩子的成长,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迈出了大步。

  初夏来临,暖暖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如期举行。

  小小的礼堂里,坐满了家长。暖暖和她的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毕业服,戴着小小的学士帽,像一群蹒跚又神气的小企鹅。当暖暖站在台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稚嫩却认真的声音唱着毕业歌时,坐在台下的苏晚,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身边楚言的手。

  楚言的手掌温暖而稳定,回握住她。他侧头看她,眼神深邃,低声道:“她长大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了无数日夜的陪伴与见证。

  典礼结束,暖暖扑进爸爸妈妈怀里,小脸上满是骄傲:“爸爸妈妈,我毕业啦!”

  “嗯,我们暖暖真棒!”苏晚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楚言则将女儿高高举起,让她骑在自己的肩膀上,声音是罕见的轻松与愉悦:“走,带我们的小学生去吃大餐庆祝。”

  阳光下,父亲肩扛着女儿,母亲挽着丈夫的手臂,一家三口的影子拉得很长,融入了校园外熙攘的人流。

  稚羽已丰,即将离巢,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而作为父母的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并未停下自己追寻的脚步。

  取舍之间,是责任的平衡,亦是爱的升华。

  《市井》与《星砂》的挑战在前方等待,而暖暖的小学时代,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这个家庭的航船,在短暂的休憩和调整航向后,正承载着爱与梦想,驶向下一段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旅程。波澜或许将至,但他们早已做好准备,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