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红烧牛肉面-《我的秘境是万界中心》

  相较于父皇沉浸在震撼与深思中的凝重,一旁的兕子却全然是另一番没心没肺的快活模样。

  她像是忽然记起了最重要的宝贝,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亮。

  立刻弯下腰,用两只白嫩的小手颇为费力的抱起一桶红烧牛肉面,紧紧搂在胸前。

  那桶身几乎挡住了她小半张脸,她却努力仰起头,小脸因用力而微微泛红,口齿不清却异常认真地向着李世民强调:

  “锅锅说,这个…叫面面!香香!”

  李世民闻言,接过那轻飘飘、材质古怪的“桶”。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桶身,竟还配有文字,详细说明了食用方法与保存期限,其详尽程度让人一眼便知其该如何使用。

  “倒是有趣。”

  这等自述其能的“器物”,令他再次感到惊异。

  “依照此法,速去备来。”

  李世民将面桶递给身旁侍立的内侍,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内侍不敢怠慢,小心捧着面桶,依照桶身上的文字说明,命人取来滚水,小心翼翼的注入桶中,再盖上那同样古怪的盖子。

  不多时,一股浓郁霸道的奇异香气便从桶盖边缘逸散开来。

  这混合了油脂、肉香与未知香料的气味,强烈的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嗅觉。

  与大唐饮食中清淡雅致的风味截然不同,却带着一种原始而直接的诱惑力。

  李世民微微动容,长孙皇后也不由以袖掩鼻,眼中惊异更甚,低声道:

  “这香气…好奇特,竟引得人食指大动。”

  稍待片刻,内侍恭敬的将泡好的面桶呈上。

  李世民揭开盖子,只见金黄卷曲的面条浸润在棕红色的浓郁汤液中,几片似是肉干的点缀物已然软化,香气更是扑鼻而来。

  他取过银箸,试探性的挑起几根面条,那油润弹滑的质感再次让他感到新奇。

  尝了一口,眉头先是微蹙,随即舒展开来。

  这味道咸香厚重,口感独特,虽与宫廷膳食的精致路数大相径庭,却别有一番风味。

  “观音婢,你也尝尝。”李世民将面桶推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优雅的尝了一小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新奇的光芒:

  “味道确实奇特,这汤底尤为浓郁。”

  看着父母都吃了,兕子在一旁急得直拉李世民的衣角:

  “阿耶,兕子也要!兕子也要面面!”

  李世民看着眼巴巴的小女儿,又看了看地上还剩下的九桶面,朗声一笑:

  “好!今日便借兕子带回的仙家珍馐,与尔等共尝!”

  他随即对内侍吩咐道:

  “将其余几桶也按此法泡制,分赐太子承乾、青雀(李泰)、恪儿、治儿…让他们也见识见识此等新奇之物。”

  吩咐完后,见女儿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手中的面碗,那小模样可怜又可爱,不由莞尔。

  他小心地从碗中挑起几根吹凉的面条,柔声哄道:

  “来,兕子张嘴,小心烫。”

  兕子立刻乖巧的张开小嘴,将面条吸溜进去。

  下一秒,她圆溜溜的眼睛幸福地眯成了月牙,小脑袋满足地晃来晃去,奶声奶气地欢呼:

  “好次!阿耶,面面好好次!”

  那雀跃的模样,仿佛吃到了世间最珍贵的佳肴,方才那点小委屈早已烟消云散。

  投喂了小兕子后,李世民的目光再次回到地上的篮子之中。

  他俯身,双手分别拿起了那包精细食盐和另一瓶尚未开封的“剑南春”白酒。

  李世民的目光继而落在那些真正让他心绪难平的物品上。

  他首先拿起那瓶白酒,入手便觉不同。

  瓶身竟是用纯净无瑕的琉璃所制,通透得能清晰看见其中微微晃动的琼浆。

  轻轻摇晃瓶身,只见瓶内酒液瞬间翻涌起细密如雪、持久不散的酒花,其晶莹剔透、不见丝毫杂质的模样,远胜他宫中任何藏酒。

  随后,他的手指捻起那包食盐。依照上面所示的方法,他小心撕开一道小口,将些许颗粒倒入掌心。

  那盐细腻如雪,洁白无瑕,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他伸出指尖沾了一点放入口中,一股纯粹而强烈的咸味瞬间在味蕾上绽放,毫无寻常青盐的苦涩与杂质之味。

  “竟是如此纯净的盐…”

  李世民低声惊叹,身为帝王,他太清楚这等品质的盐意味着什么。

  在大唐,盐铁官营乃是国策,盐利更是国库岁入的重要支柱。

  民间所用之盐,多含有杂质,色味不佳,而宫中御用之青盐已是顶尖,却仍远不及手中之物纯净。

  若能得此制盐之法,或是能稳定获取此等精盐,不仅能让百姓受益,更能使盐利倍增,充盈国库!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近年来,对外用兵、安抚灾民、营建宫室,哪一项不需要巨额钱粮?

  国库时常捉襟见肘,这是他作为帝王最深切的隐忧之一。

  而眼前这雪白的盐,还有那琉璃瓶中美酒所代表的、远超时代的工艺,无疑指向了一条解决之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的目光在那些来自秘境的“薄礼”上久久流连,心中的震撼逐渐被一个更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所取代:

  这位“秘境之主”陆怀瑾,能随手拿出琉璃瓶、绝世美酒、纯净如雪的精盐,以及种种闻所未闻的珍馐美物。

  其富庶与神通,已然深不可测,自己虽富有四海,身为大唐天子,但寻常的金银珠玉、绫罗绸缎,在这等人物眼中,恐怕与瓦砾尘土无异。

  他眉头紧锁,国库虽不充裕,但内帑之中,奇珍异宝亦不在少数。

  前朝流传下来的孤本字画?名家真迹?还是宫内巧匠精心打造的极品器物?

  亦或是…皇家才能享用的某些特殊贡品?

  李世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对方展现出的层次太高,使得他竟难以揣测其喜好与需求。

  这种无法掌控、无法权衡的感觉,对于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他来说,极其难受。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正心满意足的舔着糖果、抱着那个空面桶的小兕子,李世民眼中蓦地一亮。

  是了,这位陆先生对兕子似乎格外喜爱和宽容,所赠之物也多是孩童喜爱的吃食玩物,或许…突破口就在兕子身上。

  他将小兕子轻轻抱到膝上,语气尽可能放得平和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兕子,那位‘陆哥哥’除了给你好吃的,还喜欢什么呀?他那里,还缺不缺什么好玩的东西?”

  小兕子正专注于手里的糖果纸,闻言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小脑袋:

  “锅锅那里…有好多好多兕子没见过的好东西呀!”

  她的小脑袋瓜里,显然无法理解“缺什么”这种概念。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

  从孩子这里,恐怕问不出更深层的东西了。

  “罢了,”李世民轻叹一声,心中已有决断:

  “下次兕子再去,便让她带上几样朕亲自挑选的礼物。

  不必言明是交易,只说是大唐的回礼,感谢他对兕子的照拂。

  一来全了礼数,二来…也可借此试探一下那位陆先生的反应,看他对我大唐的何物感兴趣。”

  “观音婢,你觉得,让兕子带一套你宫里那套‘九霄环佩’琉璃茶具,再配上几饼今年的顾渚紫笋新茶,如何?”

  这套茶具虽也是琉璃所制,但比起对方那纯净无瑕的琉璃瓶,工艺上或许略显逊色,却胜在造型典雅,是大唐宫廷雅器的代表。

  而顾渚紫笋乃是此时的名茶,或可让对方尝尝大唐的风味。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

  “陛下思虑周详,以此投石问路,既不显刻意,也显我大唐诚意。”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稍定。

  他将希望寄托在了下次的“回礼”上,也寄托在了小兕子这天真的“信使”身上。

  只盼那位神秘的秘境之主,能对他们大唐的“土仪”略感一丝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