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前往大唐-《我的秘境是万界中心》

  大唐世界,长安皇宫,两仪殿。

  接到长乐公主的紧急禀报,言明那位神秘莫测、执掌一界的“万衢界主”陆怀瑾即将首次正式来访,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们深知,这位存在的态度与来意,将直接影响大唐与那万衢界未来的关系走向,甚至关乎国运。

  为此,宫廷内外进行了一番虽不张扬却极其精心的准备。

  两仪殿内被特意放好的熏香,一应器物擦拭得光可鉴人,

  既保持了皇家威仪,又不显过分奢靡,以免落了刻意炫耀的口实。

  除了帝后与长乐,仅有两位最受信任、口风极紧的内侍在旁伺候,确保此次会面的绝对机密。

  当殿内预设区域的空间泛起微不可察的涟漪,

  陆怀瑾那熟悉而又带着超然物外气息的身影由虚化实,悄然显现时,殿内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早已盛装等候的长乐公主立刻上前,依照预先反复推敲的礼仪,姿态优雅地盈盈一拜,声音清越而不失恭敬:

  “长乐恭迎陆先生驾临大唐。”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陆怀瑾,见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稍安。

  陆怀瑾目光温和,虚扶一下,微笑道:“公主殿下不必多礼。”

  他的视线随即越过长乐,投向从那张象征着天下至高权柄的御座上站起身来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李世民今日未着繁复的朝服,而是一身更为亲和却不失威重的常服,

  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有帝王的雍容,也流露出对客人的重视。

  长孙皇后凤冠霞帔,立于其身侧,仪态万方,眼神中带着审视与好奇,却又不失母仪天下的温婉。

  陆怀瑾步履从容,上前几步,姿态不卑不亢,拱手一礼,声音清晰地回荡在静谧的大殿中:

  “在下陆怀瑾,冒昧来访,见过大唐皇帝陛下,皇后娘娘。”

  他的气度自然流露,既有对一方雄主的尊重,

  亦带着自身作为万衢界主的独特气场,并未因身处皇宫大殿而有丝毫局促。

  但内心中早已兴奋起来:

  “卧槽!这就是传说中的两仪殿?活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这气场…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天可汗,压迫感拉满啊!

  旁边那位就是千古贤后了吧,气质真好…啧,稳住,哥们儿现在好歹也是个‘界主’,逼格不能掉!”

  李世民朗声一笑,声音洪亮,打破了初次见面的微妙寂静,他亲自从御阶上走下两步,以示礼遇:

  “陆先生乃世外高人,能屈尊驾临,使我大唐蓬荜生辉,何来冒昧之说?快,请上座!”

  这一番举动,既展现了帝王的胸怀,也明确表达了对于这次会面,

  对于陆怀瑾此人,大唐持着欢迎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长孙皇后并未多言,但心中暗赞:

  “陛下此举甚妥,此子目光清正,观之可亲,兕子能得他喜爱,确是我儿福气。

  若真能与之建立稳固往来,于大唐而言,福泽深远。”

  一番得体的寒暄与引见后,殿内气氛融洽了不少。

  只见陆怀瑾右手随意在空中一拂,语气平和:

  “陛下,初次正式拜访,一点小小的礼物,不成敬意,此物或许对大唐的百姓能有些许裨益。”

  只见微光荡漾,一个半人高的竹编箩筐凭空出现,稳稳落在殿中地面上。

  箩筐里堆得满满当当,全是黄褐色、沾着湿润泥土的块茎,散发出一股混合着泥土与植物根茎的清新气息。

  这份量,这出场方式,让见惯世面的帝后眼底都掠过一丝惊异。

  长孙皇后稳住心神,柔声询问:“陆先生,此物看似质朴,不知有何玄机?”

  “此物名唤‘土豆’。”陆怀瑾拍了拍箩筐边缘:

  “不挑地,耐贫瘠,沙地旱田都能长,从种下到收获,约莫百日。”

  他稍作停顿,迎着李世民骤然锐利的目光,抛出关键:

  “若风土适宜,耕作得法,一亩之地,产二三十石应属平常。”

  “砰!”

  李世民霍然起身,袖袍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也浑然不觉。

  他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筐不起眼的块茎,呼吸明显粗重起来,殿内侍立的两位侍者也都屏住了呼吸。

  二三十石!在这个亩产三石便算丰年的时代,这个数字不啻于惊雷!

  这意味着饥荒将成为历史,意味着仓廪实而天下安,意味着大唐的国祚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坚实根基!

  “先生…此言当真?”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

  “千真万确。”陆怀瑾颔首:

  “此物耐储存,可充主食,做法多样。若能推广,可活人无数。”

  李世民缓缓坐下,深吸一口气,再看向陆怀瑾时,眼中已满是郑重与感激。

  他推开欲上前收拾碎瓷的侍者,对着陆怀瑾郑重拱手:

  “先生今日所赐,非是珍宝,实乃社稷之基!朕,代天下苍生,拜谢先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怀瑾侧身避礼,从容道:

  “陛下言重了,此物能惠及百姓,便不负其用。

  况且陆某此来,更想与大唐建立长久往来,于万衢界中,互通有无。”

  他顺势说明来意:

  “我在万衢界开辟了一处商业区域,旨在连通诸界,促进贸易。

  如今基础设施已然完备,特来大唐,希望能邀请一些有特色、有实力的商家入驻。

  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乃至美食文化,在其它世界定然大受欢迎。

  同样,其他世界的独特物产与技艺,也可流入大唐,丰富百姓生活,促进百工技艺进步。”

  陆怀瑾此言一出,李世民眼中顿时迸发出难以抑制的向往之色。

  他身为帝王,胸怀四海,此刻想象着大唐的物产将通过这条神奇商路,流向诸天万界,心中便激荡不已。

  “先生此议,真乃令人神往!”李世民抚掌赞叹,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期盼:

  “若能令大唐之物华天宝,经先生之手,流转于万界之间,使我盛唐风华远播,实乃千古佳话!”

  随即流露出务实的一面,关切地问道:

  “只是不知,在那万衢界中租赁此等铺面,所需几何?租金又以何种方式支付?”

  陆怀瑾见他态度积极,便笑着给出了极具诚意的条件:

  “陛下放心,为表诚意,也助大唐商号顺利起步,所有入驻的商铺,前三个月租金全免。”

  他特意顿了顿,让这个优厚的条件被充分理解,然后才继续道:

  “三个月后,具体的租金、管理细则以及各类费用的缴纳方式,

  都已在交易手册中详细列明,交易手册已传入长乐的储物空间中。

  届时一切按章程办理,公平公正,童叟无欺,陛下可先行研读,若有不明之处,随时可与我沟通。”

  听闻竟有三个月免租之期,脸上喜色更浓。

  “先生考虑竟如此周到!免租三月,此情朕铭记于心!”

  李世民声音洪亮,畅快之情溢于言表:

  “如此,朕更无顾虑了!长乐!”

  “儿臣在。”

  长乐公主立刻应声。

  “此事便由你全权督办!”李世民果断下令:

  “即刻会同户部、将作监及少府监,遴选宫中及民间最具特色、品质最上乘的物产。

  无论是蜀锦吴绫、越瓷邢窑,还是顾渚紫笋、湖州狼毫,亦或是精巧的金银器、玉雕…

  务必组建一支能彰显我大唐气象的皇家商队,首批入驻万衢界!”

  “儿臣领旨!”长乐公主声音坚定,深知责任重大,更感使命光荣。

  正事商议已定,殿内气氛愈发融洽。

  又闲谈片刻,饮过一盅茶后,陆怀瑾便起身拱手,准备告辞:

  “陛下,皇后娘娘,公主殿下,万衢界中尚有琐事需处理,今日便不多打扰了。”

  李世民闻言,立刻站起身来,神情恳切地挽留:

  “先生何须如此匆忙?不如在宫中用过膳再走,也让朕稍尽地主之谊。”

  “陛下盛情心领,”陆怀瑾微笑着婉拒:

  “只是界中初建,百事待兴,实在不便久留,来日方长。

  待万宝街开业,陛下若有闲暇,亦可亲临一观,届时再与陛下把酒言欢不迟。”

  听闻陆怀瑾邀请他日后亲临万衢界,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也不再强求,点头道:

  “既然如此,朕便期待那日了。”

  随即转向身旁内侍,吩咐道:

  “去将前几日高昌进贡的那批‘火浣布’,还有内库中那株三百年的老山参,

  以及东海郡上贡的‘夜明珠’取一斛来,再备上些宫中秘制的养元丹、灵芝膏。”

  内侍领命,匆匆而去,不多时,便带着几名宫人,捧着几个锦盒与一只小巧的玉斛返回。

  李世民亲自指着这些物品,对陆怀瑾道:

  “先生赠我大唐活民无数之神物,区区俗礼,聊表谢意,万望先生莫要推辞。”

  他一一介绍:

  “此乃‘火浣布’,遇火不焚,反能洁净如新,虽不及先生仙家手段,也算稀罕;

  这株老参,勉强可用来补益元气;夜明珠些许,可供照明把玩;

  还有这些丹药膏方,皆是太医院精心配制,或于先生平日调养有些微末用处。”

  陆怀瑾打眼一看,便能感受到那老山参蕴含的充沛药力,火浣布材质奇特,夜明珠宝光莹莹,绝非俗物。

  他心知这是李世民投桃报李,展现大唐的诚意与底蕴,便不再客气,袍袖一拂,将所有礼物收入储物空间之中。

  “陛下厚赐,却之不恭,陆某便收下了。”他拱手致谢,随即笑道:

  “待他日大唐商号在万衢界开业,我定当备份厚礼,以为庆贺。”

  李世民见陆怀瑾爽快收下,龙颜大悦,亲自与长孙皇后、长乐公主一同将陆怀瑾送至殿门处。

  空间再次泛起微澜,陆怀瑾的身影在帝后一家的目送下,缓缓消散于两仪殿中。

  直到那涟漪彻底平复,李世民才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妻女,又望向那筐安静的土豆,感慨道:

  “通天之能,活民之德,交易之诚…此真乃天佑大唐,赐下之机缘也!

  长乐,与万衢界通商之事,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儿臣明白!”

  长乐公主郑重应下,心中已然开始勾勒万衢界中,“大唐商号”金字招牌亮起时的辉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