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儿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当即也就没哭了,楚言在后面给他做了个嘴型,歪理。萧霖可不管那么多,歪理有用就行。
林清叶照例给楚言了一匣子粉色珍珠,今年还多了一匣子白色珍珠,说是可以浔儿玩,珠子个个光滑圆润,可见是挨个挑选过的,楚言自然是笑纳了。
他在京都给他们买的东西,也早就搬到了刘家,只等他们回来便可一观。
刘成照样还是一人一双纯金手镯,楚言是麻木了,浔儿倒是挺喜欢的,整日戴着,后来楚言看他在地上挖土都带着,导致镯子里都是泥土 ,
就给他摘了,换了一对银手镯,这样,看着舒服多了。
就是这几日突然沉迷用泥土建房子,就和狗蛋出去玩了一上午,回来就和誉儿待在桃树底下不回来,
一会儿指挥笙一去提水,一会儿让笙四来帮他们挖土,最后还让十二一起过来和他玩。
楚言制止了,架不住那几个大人惯着,罢了,随便吧,他这会儿坐在葡萄树下和林清叶一起吃着葡萄,可太舒服了,至于小崽儿,就在家里玩土罢了,又不能怎么样。
然而两个心大的阿爹没想到九月的太阳还是这么毒,晒了两日,晒伤了,浔儿的皮肤好一点,就是晒红了,过了两三日就蜕皮好了,倒是誉儿,晒的两个颜色。
把林清叶吓得赶紧将儿子带回去,敷珍珠粉,看看能不能白回来,小孩儿还是白点好看。
刘武倒是不在意这些,只要身体健康就行,不过既然林清叶看中他自然也是放在心上的。
就这样在家里多住了十日,九月初十,楚言他们出发了,还是先去府城,接上罗淮一同出发。
越往后面越要下雪,再者楚言坐不了船,便还是坐的马车。
林清叶他们将楚言送到县城,就没送了,毕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到达府城已然是九月二十二了,趁着现在天气正好,在府城住了一日,补充了物资,一行人便出发了。
罗淮此次前往,依旧是一个人,萧政没问,他自己倒是说想等在京都稳定了再说,何况父母年迈,如今家里的田地越发多了,便更不愿意离家太远。
而且他大哥还说要在家里盯着族中人,听说之前就有族人打着罗淮的幌子去地主乡绅家里打秋风的。
这下子可把他大哥气坏了,他弟弟这么久的好名声,就这样被人毁了,他直接去找了族长,说若是管不了,酿成大祸,他们家是肯定不会管的。
族长这才开始管制了些,毕竟之前他也是沾了光的,这上下打点,他也从中吃点回扣。
最后还是罗淮回去说,他熟读律法,便是打着他的幌子,被查出,他顶多是失职,若是正主,重则流放,轻则挨板子,让族中人自己想想。
这下子都收敛了不少,虽说还是有贪小便宜的,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嘛,太过也不好。
就这件事情,他都当成课业讲给了浔儿,结果浔儿没两天就回来给楚言讲了,讲的时候贺子木在,那整个队伍都知道了。
罗淮就觉得那之后其他人看他都怪怪的,浔儿还给罗淮说,“老师,我阿爹说老师适合做铁面无私的清汤大老爷,老师,清汤大老爷是什么意思?”
罗淮也诧异,清汤大老爷?笑了笑,说道,“没什么,继续听课。”
那天楚言说的时候是给萧霖说的,谁承想被浔儿听到了,之后就老是在他面前念叨,搞得整个队伍又知道了。
前些天尴尬的是罗淮,这几日尴尬的是楚言,不过人家那是正面的,他这是奇怪的。
偏偏浔儿那小崽子还来问他,为啥是清汤大老爷不是麻辣大老爷,他喜欢吃麻辣的。
楚言说了,要两天不和他说话。
萧霖只觉得他带了两个小孩儿,怎么办呢,都哄着呗。
*
天气好的时候走的快,后来下雪速度就降下来了,不过好歹在十一月二十到了京都。
罗淮到了京都之后,便麻烦萧霖他们将他送到了自己租的宅子里,如今总不好在住在宁园的。
楚言倒是觉得无所谓,不过也知道此事不可强求,便罢了。
罗淮说,等年后在正式上课,让浔儿这些时日就在家里好好玩。
楚言他们到的时候还早,便先带着浔儿,和萧霖一起去了陆府。
当天晚上就在陆府用膳了,萧政他们没来,家里也有厨娘,想吃什么,大厨房吩咐一声即可,又或者是领了米面菜蔬,在院里小厨房做饭也行。
不过萧政他们院子的小厨房也就是平常做个宵夜。
楚言还给陆恒带了他前些日子泡的果酒,说是等过年的时候开封尝尝,酿的时日不长,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陆恒一听是楚言亲手酿的,哪还有不喜欢的,便是不好喝也好喝的。
也给其他人准备了礼品,不过也都是些华县的小玩意儿,也是个心意罢了。
席间陆恒也听说浔儿拜了罗淮为师,没说什么,本来他是想请江晋元的,不过罗淮倒也不错,也就罢了。
用完膳回去的路上,浔儿便睡着了,到府里都是萧霖抱回去的,放到床上,见人睡的熟,便没有打扰他。
第二天,楚言亲自送浔儿去段府小住几日,送到和凌霜意说了会话,用了午膳才回来的,他这几日正好查一下账,也顾不上浔儿。
萧政则是第二日就和罗淮去翰林院递交了信物,顺便领了官服回来,等到下个月就开始正式当值了。
还未到下个月的时候,段府有了一件好事,段时莘段大人升职了,如今已然是刑部尚书了,官居正二品大员。
萧霖还特意去送了礼,毕竟是拜亲家,总得走动的。
段府这几日上门恭喜的人虽多,但段时莘真正收下礼的却只是几位,毕竟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段时莘虽说是升了官,但是他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变化,若说变化,那也是下值之后就回家了,很少应酬了,问就是要回去陪孙儿。
因为浔儿,他和夫人、和儿子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所以他还是很高兴的。
十二月初,萧政一大早就去了翰林院,他以为自己去的挺早的,没想到罗淮,顾初斓都已经到门口了,赶紧也跟着一起进去了。
楚言这几日查完账,想着明年要去落海城,便去了一趟陆府,上次也没有细说,这次便将事情都说了。
陆恒听完楚言说的话,看着在一旁和陆眠玩的浔儿,说道,“那浔儿呢?”
楚言说道,“这次山高路远,浔儿便不带了,就让他在家里,反正阿政他们在家,何况还有舅舅舅母,浔儿你们就你们照顾着些。”
陆夫人闻言拉过楚言的手,“你这孩子,说这些话干什么,便是你不说,我和你舅舅也定会好好照看的。”
陆恒说道,“你四表哥去年年底去了芒城,之前听说你父兄是从芒城过去落海城的,之前也来了信,说是也在往落海城去了,你们明年去的时候,就去找找你四表哥,这两年他一直在找寻下落,肯定比你们一去什么都知道强些。”
楚言鼻子有些酸涩,“多谢舅舅舅母,那四表哥今年又不回来过年了吗?”
陆夫人一听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笑着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你五表哥过两日还要去外地查账呢,今年也不在家里过年。”
楚言还是很感动,毕竟舅舅舅母对他是真的好。
在陆家待了一天,晚上用完膳才回去,第二天,陆谨还送了信来,说明年他走的时候,他来给楚言准备出发所需的东西。
昨天晚上没见着陆谨,年底户部事忙,便是二表哥陆还都不在,吏部也是,忙的很,幸而今年各部都来了新人,稍比去年要轻松些。
三表哥陆泽也是,京都的各家铺子,都是他在经手,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都只有几位嫂子哥夫,还有孩子们,就连陆离都是在外忙完才回来。
浔儿现在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可神气了,一张宣纸,每个字写的特别大,三个字差点没放下,楚言笑话了他一番,然后他就说他要去找他六叔叔,他六叔叔肯定会夸他。
然后楚言就给他套车,让他去,结果还没出院子,他爹回来了,就拿着纸抱着他爹的腿,“爹爹,阿爹说我的字不好看,可是浔儿还小啊。”
楚言就站在廊下看他告状,“喂,臭小子,你阿爹我可没说你的字不好看啊。”
浔儿转过身控诉道,“阿爹没说,可是阿爹笑话我。”
萧霖这会儿打开浔儿的字,看了一眼,说实话还不错,不过他还是说道,“你写成这样还不让人笑了?再说了,你阿爹笑,也不是笑话你,只是高兴,我们浔儿还不到四岁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浔儿说道,“真的吗?”
楚言咳了一声,“当然了,我们浔儿是最聪明的小孩儿。”
浔儿一下子就不气了,小跑过去就要楚言抱,楚言将他抱起身,“哎哟,阿爹的宝宝,怎么这么可爱啊。”
萧霖看着和好的父子俩,拿着儿子新写的字,想着这字他得留着。
“阿爹,浔儿想吃水晶汤圆,阿爹给浔儿做好不好。”浔儿撒娇道。
楚言看向萧霖,又看回怀里的小崽儿,“好,不过你爹爹要给阿爹烧火才行。”
见二人都看向自己,萧霖哪还有不应的,笑着答应道,“好,爹爹来烧火。”
“那你还要去找你六叔叔吗?”楚言问道。
浔儿抱着楚言的脖子,“浔儿改天再去吧。”
楚言拍了下他的屁股,“小屁孩。”
*
今年过年,是在宁园,他们自己过的年,还有罗淮,毕竟他家就两个小厮,厨娘都还是楚言给他找了个适合的人。
后来想着他今年又不回去,就将人一大早就请了过来,说今年在宁园过年了。
年前萧霖宁青阁的铺子也差不多修葺好了,是一个二层的小楼,靠近护城河,有些像宁州城的布局,却比宁州城的大,萧霖还是请了说书先生,隔两日就说一篇文章,其余时候说的大多是一些画本小说。
不过楚言不让说书先生一些太离谱的话本,别到时候京都的大家小姐听了些不着调的话本,被人骗了可不太好。
不过诗词文章,家里倒是挺多的,不说萧政,便是罗淮顾初斓他们的文章都很不错,很多学子应该也会很喜欢听。
年后,浔儿照例还是先去段家住了几日,之后又去了陆家住了几日,还跟着陆还去了他夫郎的娘家住了一晚上,听说和陆眠玩的很好。
楚言也不管,他想回家了,自然会回来,再一个,过些时日,他和萧霖若是去了落海城,浔儿留在京都,总得适应一下吧。
上元节之后,萧政又开始当值,贺子树又开始了每日送他去翰林院,下午去门口接的日子,偶尔浔儿还跟着去接他二叔,然后磨着人给他买吃的。
楚言说了几次,没用,就只好说让别给他买糖就行了,小孩子吃多了坏牙。
萧政和贺子树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大多给他买的都是一些坚果或者果脯,浔儿也不挑,只要给他买,他就很开心了,主要是是为了出来玩,可以跟着贺子树,贺子树对他很是包容,简直是要啥给啥。
二月初六,宁青阁开张,各路亲朋好友都送了贺礼,萧霖也都一一笑纳了,掌柜,账房都是楚言从其他铺子要过来的,都是陆恒给他准备的人,自然都是一些算账的好手。
至于小二,都是新买的人,之前在酿酒坊就新买了一批人,贺子林在泞州城训练的一批护卫,这会都放在了城外的庄子。
反正那是楚言的产业,也不存在什么问题,贺子林送完人待了几日泞州城,顺便还将其他几个宁青阁的银子给萧霖送来,等到铺子开张,贺子林才回去。
林清叶照例给楚言了一匣子粉色珍珠,今年还多了一匣子白色珍珠,说是可以浔儿玩,珠子个个光滑圆润,可见是挨个挑选过的,楚言自然是笑纳了。
他在京都给他们买的东西,也早就搬到了刘家,只等他们回来便可一观。
刘成照样还是一人一双纯金手镯,楚言是麻木了,浔儿倒是挺喜欢的,整日戴着,后来楚言看他在地上挖土都带着,导致镯子里都是泥土 ,
就给他摘了,换了一对银手镯,这样,看着舒服多了。
就是这几日突然沉迷用泥土建房子,就和狗蛋出去玩了一上午,回来就和誉儿待在桃树底下不回来,
一会儿指挥笙一去提水,一会儿让笙四来帮他们挖土,最后还让十二一起过来和他玩。
楚言制止了,架不住那几个大人惯着,罢了,随便吧,他这会儿坐在葡萄树下和林清叶一起吃着葡萄,可太舒服了,至于小崽儿,就在家里玩土罢了,又不能怎么样。
然而两个心大的阿爹没想到九月的太阳还是这么毒,晒了两日,晒伤了,浔儿的皮肤好一点,就是晒红了,过了两三日就蜕皮好了,倒是誉儿,晒的两个颜色。
把林清叶吓得赶紧将儿子带回去,敷珍珠粉,看看能不能白回来,小孩儿还是白点好看。
刘武倒是不在意这些,只要身体健康就行,不过既然林清叶看中他自然也是放在心上的。
就这样在家里多住了十日,九月初十,楚言他们出发了,还是先去府城,接上罗淮一同出发。
越往后面越要下雪,再者楚言坐不了船,便还是坐的马车。
林清叶他们将楚言送到县城,就没送了,毕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到达府城已然是九月二十二了,趁着现在天气正好,在府城住了一日,补充了物资,一行人便出发了。
罗淮此次前往,依旧是一个人,萧政没问,他自己倒是说想等在京都稳定了再说,何况父母年迈,如今家里的田地越发多了,便更不愿意离家太远。
而且他大哥还说要在家里盯着族中人,听说之前就有族人打着罗淮的幌子去地主乡绅家里打秋风的。
这下子可把他大哥气坏了,他弟弟这么久的好名声,就这样被人毁了,他直接去找了族长,说若是管不了,酿成大祸,他们家是肯定不会管的。
族长这才开始管制了些,毕竟之前他也是沾了光的,这上下打点,他也从中吃点回扣。
最后还是罗淮回去说,他熟读律法,便是打着他的幌子,被查出,他顶多是失职,若是正主,重则流放,轻则挨板子,让族中人自己想想。
这下子都收敛了不少,虽说还是有贪小便宜的,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嘛,太过也不好。
就这件事情,他都当成课业讲给了浔儿,结果浔儿没两天就回来给楚言讲了,讲的时候贺子木在,那整个队伍都知道了。
罗淮就觉得那之后其他人看他都怪怪的,浔儿还给罗淮说,“老师,我阿爹说老师适合做铁面无私的清汤大老爷,老师,清汤大老爷是什么意思?”
罗淮也诧异,清汤大老爷?笑了笑,说道,“没什么,继续听课。”
那天楚言说的时候是给萧霖说的,谁承想被浔儿听到了,之后就老是在他面前念叨,搞得整个队伍又知道了。
前些天尴尬的是罗淮,这几日尴尬的是楚言,不过人家那是正面的,他这是奇怪的。
偏偏浔儿那小崽子还来问他,为啥是清汤大老爷不是麻辣大老爷,他喜欢吃麻辣的。
楚言说了,要两天不和他说话。
萧霖只觉得他带了两个小孩儿,怎么办呢,都哄着呗。
*
天气好的时候走的快,后来下雪速度就降下来了,不过好歹在十一月二十到了京都。
罗淮到了京都之后,便麻烦萧霖他们将他送到了自己租的宅子里,如今总不好在住在宁园的。
楚言倒是觉得无所谓,不过也知道此事不可强求,便罢了。
罗淮说,等年后在正式上课,让浔儿这些时日就在家里好好玩。
楚言他们到的时候还早,便先带着浔儿,和萧霖一起去了陆府。
当天晚上就在陆府用膳了,萧政他们没来,家里也有厨娘,想吃什么,大厨房吩咐一声即可,又或者是领了米面菜蔬,在院里小厨房做饭也行。
不过萧政他们院子的小厨房也就是平常做个宵夜。
楚言还给陆恒带了他前些日子泡的果酒,说是等过年的时候开封尝尝,酿的时日不长,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陆恒一听是楚言亲手酿的,哪还有不喜欢的,便是不好喝也好喝的。
也给其他人准备了礼品,不过也都是些华县的小玩意儿,也是个心意罢了。
席间陆恒也听说浔儿拜了罗淮为师,没说什么,本来他是想请江晋元的,不过罗淮倒也不错,也就罢了。
用完膳回去的路上,浔儿便睡着了,到府里都是萧霖抱回去的,放到床上,见人睡的熟,便没有打扰他。
第二天,楚言亲自送浔儿去段府小住几日,送到和凌霜意说了会话,用了午膳才回来的,他这几日正好查一下账,也顾不上浔儿。
萧政则是第二日就和罗淮去翰林院递交了信物,顺便领了官服回来,等到下个月就开始正式当值了。
还未到下个月的时候,段府有了一件好事,段时莘段大人升职了,如今已然是刑部尚书了,官居正二品大员。
萧霖还特意去送了礼,毕竟是拜亲家,总得走动的。
段府这几日上门恭喜的人虽多,但段时莘真正收下礼的却只是几位,毕竟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段时莘虽说是升了官,但是他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变化,若说变化,那也是下值之后就回家了,很少应酬了,问就是要回去陪孙儿。
因为浔儿,他和夫人、和儿子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所以他还是很高兴的。
十二月初,萧政一大早就去了翰林院,他以为自己去的挺早的,没想到罗淮,顾初斓都已经到门口了,赶紧也跟着一起进去了。
楚言这几日查完账,想着明年要去落海城,便去了一趟陆府,上次也没有细说,这次便将事情都说了。
陆恒听完楚言说的话,看着在一旁和陆眠玩的浔儿,说道,“那浔儿呢?”
楚言说道,“这次山高路远,浔儿便不带了,就让他在家里,反正阿政他们在家,何况还有舅舅舅母,浔儿你们就你们照顾着些。”
陆夫人闻言拉过楚言的手,“你这孩子,说这些话干什么,便是你不说,我和你舅舅也定会好好照看的。”
陆恒说道,“你四表哥去年年底去了芒城,之前听说你父兄是从芒城过去落海城的,之前也来了信,说是也在往落海城去了,你们明年去的时候,就去找找你四表哥,这两年他一直在找寻下落,肯定比你们一去什么都知道强些。”
楚言鼻子有些酸涩,“多谢舅舅舅母,那四表哥今年又不回来过年了吗?”
陆夫人一听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笑着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你五表哥过两日还要去外地查账呢,今年也不在家里过年。”
楚言还是很感动,毕竟舅舅舅母对他是真的好。
在陆家待了一天,晚上用完膳才回去,第二天,陆谨还送了信来,说明年他走的时候,他来给楚言准备出发所需的东西。
昨天晚上没见着陆谨,年底户部事忙,便是二表哥陆还都不在,吏部也是,忙的很,幸而今年各部都来了新人,稍比去年要轻松些。
三表哥陆泽也是,京都的各家铺子,都是他在经手,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都只有几位嫂子哥夫,还有孩子们,就连陆离都是在外忙完才回来。
浔儿现在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可神气了,一张宣纸,每个字写的特别大,三个字差点没放下,楚言笑话了他一番,然后他就说他要去找他六叔叔,他六叔叔肯定会夸他。
然后楚言就给他套车,让他去,结果还没出院子,他爹回来了,就拿着纸抱着他爹的腿,“爹爹,阿爹说我的字不好看,可是浔儿还小啊。”
楚言就站在廊下看他告状,“喂,臭小子,你阿爹我可没说你的字不好看啊。”
浔儿转过身控诉道,“阿爹没说,可是阿爹笑话我。”
萧霖这会儿打开浔儿的字,看了一眼,说实话还不错,不过他还是说道,“你写成这样还不让人笑了?再说了,你阿爹笑,也不是笑话你,只是高兴,我们浔儿还不到四岁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浔儿说道,“真的吗?”
楚言咳了一声,“当然了,我们浔儿是最聪明的小孩儿。”
浔儿一下子就不气了,小跑过去就要楚言抱,楚言将他抱起身,“哎哟,阿爹的宝宝,怎么这么可爱啊。”
萧霖看着和好的父子俩,拿着儿子新写的字,想着这字他得留着。
“阿爹,浔儿想吃水晶汤圆,阿爹给浔儿做好不好。”浔儿撒娇道。
楚言看向萧霖,又看回怀里的小崽儿,“好,不过你爹爹要给阿爹烧火才行。”
见二人都看向自己,萧霖哪还有不应的,笑着答应道,“好,爹爹来烧火。”
“那你还要去找你六叔叔吗?”楚言问道。
浔儿抱着楚言的脖子,“浔儿改天再去吧。”
楚言拍了下他的屁股,“小屁孩。”
*
今年过年,是在宁园,他们自己过的年,还有罗淮,毕竟他家就两个小厮,厨娘都还是楚言给他找了个适合的人。
后来想着他今年又不回去,就将人一大早就请了过来,说今年在宁园过年了。
年前萧霖宁青阁的铺子也差不多修葺好了,是一个二层的小楼,靠近护城河,有些像宁州城的布局,却比宁州城的大,萧霖还是请了说书先生,隔两日就说一篇文章,其余时候说的大多是一些画本小说。
不过楚言不让说书先生一些太离谱的话本,别到时候京都的大家小姐听了些不着调的话本,被人骗了可不太好。
不过诗词文章,家里倒是挺多的,不说萧政,便是罗淮顾初斓他们的文章都很不错,很多学子应该也会很喜欢听。
年后,浔儿照例还是先去段家住了几日,之后又去了陆家住了几日,还跟着陆还去了他夫郎的娘家住了一晚上,听说和陆眠玩的很好。
楚言也不管,他想回家了,自然会回来,再一个,过些时日,他和萧霖若是去了落海城,浔儿留在京都,总得适应一下吧。
上元节之后,萧政又开始当值,贺子树又开始了每日送他去翰林院,下午去门口接的日子,偶尔浔儿还跟着去接他二叔,然后磨着人给他买吃的。
楚言说了几次,没用,就只好说让别给他买糖就行了,小孩子吃多了坏牙。
萧政和贺子树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大多给他买的都是一些坚果或者果脯,浔儿也不挑,只要给他买,他就很开心了,主要是是为了出来玩,可以跟着贺子树,贺子树对他很是包容,简直是要啥给啥。
二月初六,宁青阁开张,各路亲朋好友都送了贺礼,萧霖也都一一笑纳了,掌柜,账房都是楚言从其他铺子要过来的,都是陆恒给他准备的人,自然都是一些算账的好手。
至于小二,都是新买的人,之前在酿酒坊就新买了一批人,贺子林在泞州城训练的一批护卫,这会都放在了城外的庄子。
反正那是楚言的产业,也不存在什么问题,贺子林送完人待了几日泞州城,顺便还将其他几个宁青阁的银子给萧霖送来,等到铺子开张,贺子林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