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那半块黑硬如铁的“观音土”饼,最终没能完全下咽。极致的粗糙和难以言喻的土腥霉苦味道,混合着强烈的生理排斥反应,在楚默强行吞下大约三分之一后,引发了一阵无法抑制的、撕心裂肺的剧烈干呕。
他趴在地上,几乎将胆汁都呕了出来,喉咙和食管被摩擦得火辣辣地疼,眼泪鼻涕糊了满脸。胃里那点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坠胀感依旧存在,提醒着他方才那番徒劳而屈辱的努力。
剩下的饼子滚落在地,沾满了尘土,他没有再去捡。
一种更深沉的麻木笼罩了他。连通过吞噬泥土来苟延残喘这条路,似乎都被堵死了。他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仿佛在等待一场早已注定的、缓慢的死亡。
而与此同时,县府后堂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县令吴大人并未像楚默那般陷入绝望的呆滞。恐惧,有时是最好的清醒剂。项王中军那六百石军粮的催命符,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灭顶之灾的近在咫尺。
最初的崩溃和失态过后,求生的本能,或者说,甩锅自保的本能,迅速压倒了其他一切情绪。他不能坐以待毙!项王的军法不会听他辩解官仓为何而空,只会问罪为何交不出粮!
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个罪责。
而这个罪责,绝不能是他吴县令的。
楚默。
那个愚蠢、迂腐、不懂变通、甚至试图用数据顶撞上官、最后像条狗一样摇尾乞怜也无济于事的佐吏楚默。
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完美的替罪羔羊。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经手,所有的“无能”表现,都指向他。最重要的是,他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就像路边的一棵野草,碾死了,也不会有人多问一句。
一丝狠厉和决绝,取代了吴县令眼中的惶恐。他如同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拼命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而那根稻草,必须是将另一个人彻底按入水底。
他吩咐心腹仆役严守门户,不许任何人打扰。然后,他点亮油灯,铺开一方相对精细、专门用于上行文书的木牍,磨墨润笔。
跳跃的灯火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他握着笔,沉吟良久,字斟句酌。
这封文书,至关重要。它必须既能将全部罪责精准地扣在楚默头上,又要显得自己这个县令明察秋毫、忠于王事、只是被下属蒙蔽或拖累,最后还要表现出痛心疾首、勇于纠错的姿态。
笔尖落下,刻刀般的字迹开始在木牍上显现:
【卑职会稽郡吴县县令吴逵,昧死百拜,上禀项王中军幕府并郡守大人:】
开篇极尽谦卑,礼数周到。
【项王神威,扫荡寰宇,军中所需,吴县上下本应戮力效命,倾尽所有,以供大军平叛……】
先表忠心,戴一顶高帽。
【然,近日卑职惊察,本县仓廪竟有巨大亏空!经初步核查,竟短缺粮秣逾千石之巨!此乃动摇国本、贻误军机之滔天大罪!卑职闻之,如遭雷击,惶恐无地!】
点出“惊察”和“初步核查”,暗示自己之前被蒙在鼓里,如今才发现,立刻“惶恐”,姿态做足。
【卑职即刻严查,细究缘由,发现皆因佐吏楚默一人之过!此人履历不清,形迹可疑,或为前朝余孽,心怀叵测!其任仓吏以来,账目混乱,勾连不清,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前任所遗亏空,非但不思弥补,反变本加厉,以致窟窿愈大!】
矛头直指楚默。 “履历不清”、“前朝余孽”是恶毒的猜测,却能有效引发上官疑心。“账目混乱”、“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是定性,虽然毫无实据,但在这种请罪文书中,猜测和断言往往比证据更重要。
【此次上官征粮,卑职本已严令其务必办妥。然该员阳奉阴违,推诿搪塞,先是妄图以虚数假账蒙蔽上官(幸赖司马校尉明察秋毫,未能得逞),后又办事不力,竟致民怨沸腾,险生变乱!其种种行径,非但不能筹集军粮,反而屡屡破坏大计,其心可诛!】
将楚默试图讲道理的行为污蔑为“蒙蔽上官”,将司马校尉的粗暴形容为“明察秋毫”。将民怨归咎于楚默“办事不力”,完全掩盖了自己和军队的横征暴敛。 “其心可诛”四字,可谓杀意凛然。
【今中军令至,卑职虽肝脑涂地,亦难补此巨亏于万一!皆因楚默此獠蛀空仓廪、败坏基业所致!卑职失察,用人不明,罪该万死!然军情如火,不敢稍有隐瞒,故忍痛据实上禀!】
再次强调“皆因楚默”,并将自己摘出来,顶多担个“失察”之罪。 “忍痛据实”显得自己大义凛然。
【伏乞上峰明鉴!速遣干员,锁拿楚默,严刑究问,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以平民愤,以正军法!吴县亏空,卑职定当竭尽全力,另筹他法,虽百死亦不敢再误项王大事!】
核心目的出现:请求上级直接锁拿楚默问罪。 “以儆效尤、以平民愤、以正军法”,帽子扣得极大。最后再次表忠心,承诺“另筹他法”,尽管他自己清楚根本无计可施,但这空头支票必须开出去。
写至此处,吴县令停下笔,仔细检查了一遍文书。言辞恳切,罪责清晰,逻辑通顺,应该能骗过……不,是能说服上官。
他想了想,又拿起另一片较小的木牍,这是要随主文书一同发出的“附件”,是他以县令身份签发的、对楚默的正式逮捕令。上面罗列的罪名更加简洁粗暴:“贪墨军粮,贻误军机,煽动民怨,图谋不轨。”
他甚至……模仿了楚默的笔迹,在几张空白的记账简牍边缘,胡乱写下几个诸如“不足”、“难办”、“奈何”之类的词,又故意滴上几滴墨渍,弄皱卷角,然后将它们作为“楚默消极怠工、心怀怨望”的“物证”,小心地包好。
做完了这一切,他吹干墨迹,小心翼翼地将主文书和“物证”用油布包好,又用细绳捆扎结实。
“吴福!”他压低声音,朝门外呼唤。
一个干瘦精悍、眼神闪烁的中年仆役应声而入,这是他的心腹家奴。
“你立刻动身,”吴县令将油布包郑重递给他,脸色凝重无比,“骑快马,抄小路,务必亲手将此文书送至郡守府!不!直接送去项王中军派驻在郡里的粮秣督办官手中!沿途不得停留,不得与任何人交谈!明白吗?”
“小人明白!”吴福重重点头,将油布包仔细塞入怀中贴身藏好。
“此事若成,你便是救了我全家性命!回来后重重有赏!若是办砸了……”吴县令的眼神骤然变得阴冷。
吴福身体一颤,立刻道:“老爷放心!小人拼死也会送到!”
吴县令挥挥手。吴福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很快,后院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迅速远去,消失在沉沉的夜色里。
听着马蹄声远去,吴县令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瘫坐在席上,额头上全是冷汗。
事情,已经做下了。现在,只剩下等待。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封充满了谎言和构陷的文书上。祈祷上官会相信他的说辞,祈祷楚默会迅速被问罪处死,这样,或许就能暂时转移上官的怒火,让他获得一丝喘息之机,甚至……能让他有机会从那些豪强身上,再榨出点油水?虽然希望渺茫,但总比立刻掉脑袋强。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前衙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依旧蜷缩在墙角、或许正在饥饿和绝望中慢慢死去的年轻佐吏。
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愧疚感,刚刚冒头,就被更强大的、对自身性命的担忧彻底碾碎。
“楚默啊楚默……”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莫要怪我……要怪,就怪这世道,就怪你自己……命不好吧。”
他端起桌上早已冰凉的茶水,猛地灌了一口,试图压下心中那最后一点不安。
冰凉的茶水划过喉咙,带来的不是清醒,而是一种更深的寒意。
后堂内,灯火摇曳,将他独自一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扭曲不定,如同他此刻内心的写照。
【叮!系统检测到高能甩锅行为!技能‘栽赃陷害’熟练度 100。被动成就‘完美替罪羊’已点亮。历史偏差微调:吴县县令吴逵的职业生涯预计延长15天。温馨提示:亲,您的顶头上司似乎找到了比您更优秀的‘生存之道’呢。要学习一个吗?(学费:良心一颗,概不赊欠)】
他趴在地上,几乎将胆汁都呕了出来,喉咙和食管被摩擦得火辣辣地疼,眼泪鼻涕糊了满脸。胃里那点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坠胀感依旧存在,提醒着他方才那番徒劳而屈辱的努力。
剩下的饼子滚落在地,沾满了尘土,他没有再去捡。
一种更深沉的麻木笼罩了他。连通过吞噬泥土来苟延残喘这条路,似乎都被堵死了。他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仿佛在等待一场早已注定的、缓慢的死亡。
而与此同时,县府后堂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县令吴大人并未像楚默那般陷入绝望的呆滞。恐惧,有时是最好的清醒剂。项王中军那六百石军粮的催命符,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灭顶之灾的近在咫尺。
最初的崩溃和失态过后,求生的本能,或者说,甩锅自保的本能,迅速压倒了其他一切情绪。他不能坐以待毙!项王的军法不会听他辩解官仓为何而空,只会问罪为何交不出粮!
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个罪责。
而这个罪责,绝不能是他吴县令的。
楚默。
那个愚蠢、迂腐、不懂变通、甚至试图用数据顶撞上官、最后像条狗一样摇尾乞怜也无济于事的佐吏楚默。
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完美的替罪羔羊。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经手,所有的“无能”表现,都指向他。最重要的是,他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就像路边的一棵野草,碾死了,也不会有人多问一句。
一丝狠厉和决绝,取代了吴县令眼中的惶恐。他如同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拼命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而那根稻草,必须是将另一个人彻底按入水底。
他吩咐心腹仆役严守门户,不许任何人打扰。然后,他点亮油灯,铺开一方相对精细、专门用于上行文书的木牍,磨墨润笔。
跳跃的灯火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他握着笔,沉吟良久,字斟句酌。
这封文书,至关重要。它必须既能将全部罪责精准地扣在楚默头上,又要显得自己这个县令明察秋毫、忠于王事、只是被下属蒙蔽或拖累,最后还要表现出痛心疾首、勇于纠错的姿态。
笔尖落下,刻刀般的字迹开始在木牍上显现:
【卑职会稽郡吴县县令吴逵,昧死百拜,上禀项王中军幕府并郡守大人:】
开篇极尽谦卑,礼数周到。
【项王神威,扫荡寰宇,军中所需,吴县上下本应戮力效命,倾尽所有,以供大军平叛……】
先表忠心,戴一顶高帽。
【然,近日卑职惊察,本县仓廪竟有巨大亏空!经初步核查,竟短缺粮秣逾千石之巨!此乃动摇国本、贻误军机之滔天大罪!卑职闻之,如遭雷击,惶恐无地!】
点出“惊察”和“初步核查”,暗示自己之前被蒙在鼓里,如今才发现,立刻“惶恐”,姿态做足。
【卑职即刻严查,细究缘由,发现皆因佐吏楚默一人之过!此人履历不清,形迹可疑,或为前朝余孽,心怀叵测!其任仓吏以来,账目混乱,勾连不清,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前任所遗亏空,非但不思弥补,反变本加厉,以致窟窿愈大!】
矛头直指楚默。 “履历不清”、“前朝余孽”是恶毒的猜测,却能有效引发上官疑心。“账目混乱”、“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是定性,虽然毫无实据,但在这种请罪文书中,猜测和断言往往比证据更重要。
【此次上官征粮,卑职本已严令其务必办妥。然该员阳奉阴违,推诿搪塞,先是妄图以虚数假账蒙蔽上官(幸赖司马校尉明察秋毫,未能得逞),后又办事不力,竟致民怨沸腾,险生变乱!其种种行径,非但不能筹集军粮,反而屡屡破坏大计,其心可诛!】
将楚默试图讲道理的行为污蔑为“蒙蔽上官”,将司马校尉的粗暴形容为“明察秋毫”。将民怨归咎于楚默“办事不力”,完全掩盖了自己和军队的横征暴敛。 “其心可诛”四字,可谓杀意凛然。
【今中军令至,卑职虽肝脑涂地,亦难补此巨亏于万一!皆因楚默此獠蛀空仓廪、败坏基业所致!卑职失察,用人不明,罪该万死!然军情如火,不敢稍有隐瞒,故忍痛据实上禀!】
再次强调“皆因楚默”,并将自己摘出来,顶多担个“失察”之罪。 “忍痛据实”显得自己大义凛然。
【伏乞上峰明鉴!速遣干员,锁拿楚默,严刑究问,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以平民愤,以正军法!吴县亏空,卑职定当竭尽全力,另筹他法,虽百死亦不敢再误项王大事!】
核心目的出现:请求上级直接锁拿楚默问罪。 “以儆效尤、以平民愤、以正军法”,帽子扣得极大。最后再次表忠心,承诺“另筹他法”,尽管他自己清楚根本无计可施,但这空头支票必须开出去。
写至此处,吴县令停下笔,仔细检查了一遍文书。言辞恳切,罪责清晰,逻辑通顺,应该能骗过……不,是能说服上官。
他想了想,又拿起另一片较小的木牍,这是要随主文书一同发出的“附件”,是他以县令身份签发的、对楚默的正式逮捕令。上面罗列的罪名更加简洁粗暴:“贪墨军粮,贻误军机,煽动民怨,图谋不轨。”
他甚至……模仿了楚默的笔迹,在几张空白的记账简牍边缘,胡乱写下几个诸如“不足”、“难办”、“奈何”之类的词,又故意滴上几滴墨渍,弄皱卷角,然后将它们作为“楚默消极怠工、心怀怨望”的“物证”,小心地包好。
做完了这一切,他吹干墨迹,小心翼翼地将主文书和“物证”用油布包好,又用细绳捆扎结实。
“吴福!”他压低声音,朝门外呼唤。
一个干瘦精悍、眼神闪烁的中年仆役应声而入,这是他的心腹家奴。
“你立刻动身,”吴县令将油布包郑重递给他,脸色凝重无比,“骑快马,抄小路,务必亲手将此文书送至郡守府!不!直接送去项王中军派驻在郡里的粮秣督办官手中!沿途不得停留,不得与任何人交谈!明白吗?”
“小人明白!”吴福重重点头,将油布包仔细塞入怀中贴身藏好。
“此事若成,你便是救了我全家性命!回来后重重有赏!若是办砸了……”吴县令的眼神骤然变得阴冷。
吴福身体一颤,立刻道:“老爷放心!小人拼死也会送到!”
吴县令挥挥手。吴福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很快,后院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迅速远去,消失在沉沉的夜色里。
听着马蹄声远去,吴县令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瘫坐在席上,额头上全是冷汗。
事情,已经做下了。现在,只剩下等待。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封充满了谎言和构陷的文书上。祈祷上官会相信他的说辞,祈祷楚默会迅速被问罪处死,这样,或许就能暂时转移上官的怒火,让他获得一丝喘息之机,甚至……能让他有机会从那些豪强身上,再榨出点油水?虽然希望渺茫,但总比立刻掉脑袋强。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前衙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依旧蜷缩在墙角、或许正在饥饿和绝望中慢慢死去的年轻佐吏。
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愧疚感,刚刚冒头,就被更强大的、对自身性命的担忧彻底碾碎。
“楚默啊楚默……”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莫要怪我……要怪,就怪这世道,就怪你自己……命不好吧。”
他端起桌上早已冰凉的茶水,猛地灌了一口,试图压下心中那最后一点不安。
冰凉的茶水划过喉咙,带来的不是清醒,而是一种更深的寒意。
后堂内,灯火摇曳,将他独自一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扭曲不定,如同他此刻内心的写照。
【叮!系统检测到高能甩锅行为!技能‘栽赃陷害’熟练度 100。被动成就‘完美替罪羊’已点亮。历史偏差微调:吴县县令吴逵的职业生涯预计延长15天。温馨提示:亲,您的顶头上司似乎找到了比您更优秀的‘生存之道’呢。要学习一个吗?(学费:良心一颗,概不赊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