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秋后算账-《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

  陈默和小仆役沿着那条偏僻的小路,像两只被猎鹰惊扰的土拨鼠,在荒野中艰难跋涉了两天。渴了喝点脏兮兮的溪水,饿了挖点苦涩难咽的草根,偶尔幸运地找到几颗野果,便是天大的恩赐。仆役的脸上早已没了血色,眼神呆滞,只是机械地跟着陈默。陈默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饥饿和疲惫让他头晕眼花,脚下的每一步都如同踩在棉花上。

  他一度怀疑,是不是系统出了BUG,打算让他以这种最原始、最折磨的方式活活饿死在这荒郊野岭,完成这一世的轮回。那倒也算是一种新颖的死法。

  【叮!检测到宿主产生消极怠工情绪。系统运行正常,死亡结算流程严谨,不支持“饿死BUG”这种缺乏戏剧性的结局。请宿主积极寻找更有价值的终结方式,为您的轮回履历增添光彩。温馨提示:前方两里,或有“转机”。】

  系统的提示音总是这么不合时宜,却又精准地指向某个方向。陈默已经没力气吐槽了,他拉着几乎要虚脱的仆役,朝着系统提示的方向挪动。

  果然,穿过一片枯树林,眼前出现了一条略显像样的土路,更重要的是,路边有一个小小的、破败的亭舍。亭舍的烟囱里,竟然还飘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炊烟!

  对于两个濒临饿死的人来说,这缕炊烟不啻于天堂的召唤。他们用尽最后的力气,跌跌撞撞地扑向亭舍。

  亭舍里只有一个须发皆白、老眼昏花的亭父(秦汉时负责道路治安和接待的小吏),正在用一口破陶釜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粟米粥。看到两个衣衫褴褛、形如饿殍的人闯进来,老头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要去摸墙角的木棍。

  “老丈……行行好……给口吃的……”陈默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他掏遍了全身,也只摸出几枚早已失去购买力、且在此地毫无用处的河南国劣钱。

  老亭父眯着眼打量了他们半晌,或许是看他们实在可怜,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颤巍巍地盛了两碗几乎全是汤水的粥给他们。“吃吧吃吧,这世道……唉。”

  陈默和仆役也顾不得烫,几乎是抱着碗灌了下去。那点可怜的米汤下肚,虽然远不足以填饱肚子,但至少让冰冷的四肢恢复了一丝暖意,意识也清晰了不少。

  “老丈,这里是何处?离新郑多远?”陈默喘息着问道。

  老亭父摇了摇头:“这儿是阳翟地界啦,归颍川郡管。新郑?可不敢去哟!听说前几天乱得很,大王兵败,彭越的人打进去了,杀人放火……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果然,新郑已经易主。陈默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破灭了。他现在是河南国的逃官,而河南国已经名存实亡。天下之大,似乎真的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听起来不止一骑。老亭父脸色一变,慌忙示意陈默他们躲到亭舍后面的草料堆里去。“快躲起来!可能是乱兵或者盗匪!”

  陈默心中一紧,拉着仆役刚藏好,几匹马就停在了亭舍外。来的并非乱兵,而是几个穿着黑色吏服、腰佩短刀的人,为首的是一个面色冷峻的矮壮汉子,看打扮像是郡一级的令史或者捕盗掾。

  “老丈,可见过形迹可疑的外乡人?”矮壮令史声音洪亮,带着官府的威严。

  老亭父吓得连连摆手:“没……没有……官爷,这兵荒马乱的,哪有什么外乡人……”

  令史锐利的目光扫过亭舍,忽然定格在刚才陈默他们喝粥时不小心洒在地上的一小片水渍上,又看了看灶台旁多出来的两个空碗。他冷笑一声:“哦?那你一个人,用两个碗?”

  老亭父顿时语塞,脸色惨白。

  令史不再理会他,对手下使了个眼色。两个吏员立刻开始搜查,很快就把面如死灰的陈默和小仆役从草料堆里揪了出来。

  “你们是什么人?从何处来?验传何在?”令史厉声问道。

  陈默心知躲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在下……乃是客居新郑之人,因战乱逃出,验传……遗失了。”他不敢透露自己河南王客卿的身份,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令史上下打量着他,虽然陈默此刻狼狈不堪,但细皮嫩肉,言谈举止间还残留着一丝与普通庶民不同的气质。令史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布画像,展开对照了一下。

  那画像颇为粗糙,但眉宇间,竟与陈默有五六分相似,旁边还写着几个字:“逆犯默先生,河南王门客。”

  陈默的心彻底沉了下去。申阳的动作好快!或者说,追捕他的命令,早在他随军出征前,可能就已经从新郑发出了!自己这个“替罪羊”,是早就被预定好的。

  “默先生,等你很久了。”令史收起画像,皮笑肉不笑地说,“河南王有令,缉拿通敌叛国之逆犯默某归案!绑了!”

  几个吏员如狼似虎地扑上来,用粗糙的麻绳将陈默捆了个结结实实。小仆役吓得大哭,也被一并绑了。老亭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叮!宿主成功触发主线任务“王的审判”。任务目标:体验一场程序正义荡然无存的甩锅大会。任务奖励:成就“专业背锅侠” 1,历史偏差微调 0.1%。系统友情解说:看,这就是试图在垃圾堆里种花的代价,不仅花没开,还被垃圾主人怪你把垃圾堆弄乱了。】

  陈默被推搡着押出亭舍,绑在一匹驮马的后面。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吓得瑟瑟发抖的老亭父,心中并无怨恨,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这乱世,一个小人物的善意,往往招致的就是灾祸。

  他被押解着,不是往新郑方向,而是朝着阳翟城而去。路上,从押解他的吏员口中,他断断续续得知了一些消息:申阳果然没有死,他带着残部逃到了阳翟,依托颍川郡的城墙暂时安顿下来。而新郑,确实已经被彭越占据。

  如今的申阳,地盘只剩下阳翟等寥寥几座孤城,兵马损失殆尽,夹在楚、汉、以及彭越等大大小小势力的缝隙里,如同风中之烛。他的失败,总需要有人来负责。而陈默这个曾被他赏识又被他抛弃的客卿,这个曾提出“种田流”的“异端”,这个与汉使有过往来的“可疑分子”,无疑是最完美的替罪羊。

  押解队伍没有进入阳翟城,而是直接去了城西的一处军营——如今已是申阳最后的栖身之所。军营里气氛压抑,士兵们面带菜色,眼神惶恐,毫无斗志。他们看到被押解进来的陈默,不少人投来麻木或好奇的目光。

  陈默被直接扔进了一个阴暗潮湿的临时牢房——其实就是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土坑。里面已经关了几个人,看衣着像是之前新郑城里的低级官吏或者小军官,想必也是各种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看到陈默进来,有的漠然,有的则露出同病相怜的惨笑。

  小仆役被关在了隔壁。陈默靠在冰冷的土墙上,听着外面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和远处申阳行营里隐约传来的、属于失败者的喧嚣,心中一片平静。

  该来的,总会来。这第九世的终点,终于要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是以这种“审判”的形式。他倒是有些好奇,申阳会如何编排他的罪名,这场甩锅大戏,又会以怎样的闹剧形式收场。

  牢房里弥漫着霉味和绝望的气息。但陈默却觉得,这里比外面那个疯狂而危险的世界,反而要安全一些。至少,在这里,死亡是明确的,是可以预期的。而外面,是无尽的、充满恶意的未知。

  他闭上眼睛,等待着最后的“秋后算账”。或许,对于他这个“理想主义的炮灰”来说,被自己曾试图拯救的体系审判并处决,是最具讽刺意味,也最合乎逻辑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