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草药济世-《白马大祭师》

  正月初十,春节的喜庆渐渐淡去,山寨里的百姓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整理农具,准备春耕;有的在修补房屋,应对即将到来的春雨;还有的在进山砍柴,储备足够的柴火。而在山寨西侧的草药区,却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培训班”正在这里举行。

  马泽站在草药区的空地上,身前摆放着数十种草药样本,每种样本都种在一个特制的木盆里,木盆旁插着一块小木牌,上面用墨笔写着草药的名字、功效和用法。二十名对医术感兴趣的流民围在马泽身边,他们中有年轻的小伙子,也有中年妇女,每个人都带着认真的神情,有的还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炭笔,准备记录马泽说的话。

  “大家静一静,我们现在开始。”马泽清了清嗓子,拿起一株长势茂盛的草药,这草药的叶子呈锯齿状,顶端开着一朵紫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将草药举到众人面前,说道:“大家看,这种草药叫做圣灵草,是我们白马山特有的草药,也是我们医祭院最常用的草药之一。它不仅能驱邪,还能疗伤——把它晒干后煮水喝,能治疗风寒感冒,缓解咳嗽和发烧;把它捣碎后敷在伤口上,能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最重要的是,它适应能力强,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壤,在白马山的坡地上就能种植,而且生长速度快,种下后两个月就能收获。大家学会了种植方法,以后家里有人感冒受伤,就不用再特意跑一趟医祭院了,自己在家就能处理。”

  马泽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圣灵草的叶片和花朵,详细讲解着如何辨别圣灵草,如何采摘,以及采摘后的处理方法。众人听得很认真,有的还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圣灵草的叶片,感受着叶片的质地。一名名叫王二的流民,之前在河北是个郎中,因为战乱才逃到山寨,他看着圣灵草,眼中满是惊喜,激动地说:“马祭师,这种草药真是神奇!我以前在河北行医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草药。它的功效比普通的甘草还要好,要是能在其他地方推广种植,肯定能救很多人,尤其是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

  马泽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王二兄弟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编印了一本《魂草疗愈方》,里面详细记载了圣灵草和其他二十多种常用草药的种植方法、功效和用法,还画了草药的图样,方便不识字的人辨认。”说着,他从身后的竹筐里拿出几本装订好的书,书的封面是用粗布做的,上面写着“魂草疗愈方”四个字。“接下来,我会派人把这本书送到陇右的武都、文州、成州等各州府,让更多的百姓能学会用草药自疗小病,减少因缺医少药而丧命的情况。”

  王二接过一本《魂草疗愈方》,翻开书页,里面的字迹工整,图样清晰,不仅有草药的样子,还有煮药的步骤和药膏的制作方法。他忍不住赞叹道:“马祭师,您真是用心了!有了这本书,就算是不懂医术的人,也能学会用草药治病。”

  众人纷纷点头,都对马泽充满了敬佩。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里,马泽又陆续讲解了甘草、当归、金银花、柴胡等常用草药的辨别和用法,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制作简单的药膏——他将晒干的圣灵草和当归研磨成粉,加入适量的猪油,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煮,搅拌均匀后倒入瓷碗中,冷却后就成了能治疗外伤的药膏。众人围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步骤,有的还主动帮忙递东西,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

  除了推广草药种植,马泽还决定扩大医祭院的规模,接收各州府送来的学徒。正月十五这天,第一批学徒从武都、文州等地赶来,一共十五人,他们中有当地有名的郎中,也有对医术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有两名是州府官员推荐来的子弟。马泽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住处和学习资料,还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上午,学徒们在医祭院的课堂里学习草药知识和魂草疗愈术的基础理论,由马泽和医祭院的其他祭师轮流授课;下午,学徒们在医祭院实习,跟着医祭师们为百姓看病,学习如何诊断病情、如何配药;晚上,马泽会亲自留在医祭院,为学徒们解答疑问,讲解白天遇到的疑难病例。

  一名来自文州的学徒,名叫刘医,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在文州行医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但对魂术疗愈一窍不通。在学习了半个月后,他在一次为百姓诊治风寒时,尝试着用马泽教的魂术,配合圣灵草煮的汤药,没想到效果比以前好很多,患者第二天就退烧了。刘医激动地找到马泽,感慨地说:“马祭师,您的医术真是高明!以前我只会用普通的草药治病,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尤其是邪术引起的疫病,就束手无策,只能看着患者受苦。现在学会了魂草疗愈术,不仅能治疗普通的疾病,还能应对邪术,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病,就能救更多的人了。”

  马泽笑着拍了拍刘医的肩膀:“刘兄过奖了。我教你们医术,不是为了让你们当官发财,也不是为了让你们出名,而是为了让你们能守护自己家乡的百姓。白马山寨的医祭院再大,也只能照顾到山寨的百姓,只有你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传授给更多的人,才能让‘护民医道’传遍整个西北,让更多的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再因为缺医少药而受苦。”

  刘医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马祭师放心,我学成之后,一定会回到文州,把魂草疗愈术传授给更多的郎中,让文州的百姓都能受益。”

  在马泽的努力下,圣灵草的种植很快推广到了陇右的各个州府。武都州府的百姓在州官的组织下,开垦了两百亩荒地专门种植圣灵草,到了夏天,草药丰收,百姓们不仅用它来治疗小病,还将多余的草药晒干后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文州的郎中们学会了魂草疗愈术后,还自发地组织了“义诊队”,深入偏远的山村,为百姓们看病送药,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魂草疗愈方》也成了西北百姓的“救命书”,被广泛传抄,有的州府还专门派人将书刻印成册,免费发放给百姓。很多百姓因为这本书,学会了用草药自疗小病,减少了就医的麻烦和费用。

  这日,武都州府的官员李谦派人给马泽送来一封信。信中写道:“马祭师台鉴,自圣灵草在武都推广种植以来,百姓们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今年冬天的疫病比往年少了六成,百姓们都感念马祭师的恩情,纷纷让下官向您道谢。下官已下令,在武都再开垦三百亩地种植圣灵草,并计划在明年春天,派二十名郎中前往白马山寨学习魂草疗愈术,还望马祭师不吝赐教。”

  马泽拿着信,来到圣灵寺的议事堂,将信递给班哲和阿彪。班哲看完信后,笑着说:“马泽师兄,你做得很好。医术是守护百姓的重要力量,你把‘护民医道’传遍西北,让这么多百姓受益,这是比打胜仗更有意义的事。”

  阿彪也点头附和:“是啊,以前我们只能在山寨里守护百姓,现在有了马泽师兄的草药和医术,更多地方的百姓都能得到帮助,这才是真正的‘护民安世’。”

  马泽看着两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能为百姓做些实事,我就满足了。以后,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更多的草药,完善魂草疗愈术,让更多的百姓能受益,让‘护民医道’传遍天下。”

  此时的草药区,圣灵草长势正旺,紫色的小花在阳光下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微风拂过,草药叶轻轻晃动,仿佛在为马泽的心愿祝福,也在预示着“护民医道”将在西北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