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数日,几乎是日夜兼程,戚广陵跟李初静回到平关的时候两人都是狼狈不堪,神形憔悴。
两人留在平关,本来是准备先休息一日在前往前线。
可就在他俩刚进平关半个时辰后,前线再度传来急报,言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自北而来,正在戚家前两天刚刚清理下来的黄坝城。
戚广陵闻言睡意瞬间消退,他弹坐而起,急声问前来汇报的士兵:“哪个势力的队伍?可有告知对方我们是领了朝廷命令前来清理城郡的?”
士兵恭身回话:“回少主的话,前面兄弟送来的消息说,那支队伍虽然人数众多,大队伍中人员驳杂,没有统一队服,且能明显看出来队伍中各成几派。”
也就是说,应该不是某一方势力在直面朝廷的大旗。
戚广陵脸色不大好看,虽说队伍松散容易攻克,但他明白,越是小势力越生不起直面朝廷队伍的胆子。
这些零散组成的队伍之间互相戒备,信任不多,却还是能聚集在一起,很难让人不怀疑背后有别有用心者在煽风点火,把这些队伍聚集起来。
这支万人队伍,只看数量已经能对戚家和诛狼军造成压力,可它很大概率只是一支来探路的先驱部队。
李初静睡眼朦胧,脚步都还在打晃地冲进戚广陵的房间,咋咋呼呼的张嘴就问:“戚广瑞,怎么打?”
戚广陵本来一路上就在思考戚家的处境,肚子里一直憋着火气,看李初静摩拳擦掌的样子,立马咬牙开口:“狠狠地打,把对面打得片甲不留,才能杜绝后面不断的试探骚扰!”
有先驱队伍来试探,戚家应对程度如何,也决定了后续即将面对的队伍是个什么实力。
戚家跟诛狼军训练有素,绝对不是这支松松散散的万人队伍通过人数就能挑战的。
戚广陵猜测,背后挑事的人就是想探探戚家跟诛狼军的底,或者说,试试看如果发生战争,朝廷会不会派人支援。
背后的势力不一定是镇北王,平关以北的区域看似已经荒无人烟,但真正游走其中才知道,越是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越容易滋生罪恶。
那些趁乱发展的势力不在少数,戚家跟诛狼军奉命北御,地盘一旦被收回,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将无处遁形。
他们肯定会着急的,这一天的会到来戚广陵心中有数,之前戚广瑞已经提点过他。
李初静有些犹豫,她一路上可是亲耳听到戚广陵念叨着什么“身怀重宝为何还要畏畏缩缩”之类的话的。
她明白戚广陵说的狠狠地打,可不止是士兵互搏的战斗。
她迟疑开口:“那我们要回山谷调遣战斗物资吗?”
“回!”
李初静眼睛闪了闪,她只犹豫了一瞬,就咬牙开口:“行,那就抓紧速度出发吧!”
她不是戚清淮,要考虑戚家处境,也不是扈千阳,要顾虑树大招风。
她是十三岁的李初静,习武不过一年,凭借日复一日的打磨练就一身人人夸赞的本领,能掌控狼群,声名渐起的李家少主!
少年人的孤勇和意气风发,是世界上最难控制的东西。
两个少年一拍即合,当即就带着狼群返回了山谷。
前方有战,山谷中不似以往的热闹,除了落班回来一支二百人的队伍守护,其余青壮都上了战场。
戚广陵一回山谷,就叫了他的心腹小金刚队伍开始清点物资,阵仗之大,很快就引来了留守的苏青和姜堰。
姜堰看戚广陵擦木仓配子弹,李初静握着炸药包做投掷动作熟悉手感,俩孩子身上那谈天的战意,大有要把北地踏平的架势。
他心里一惊,连忙上前:“广瑞!”
戚广陵看着来人心头一虚,有种要去做坏事但被家长抓包的感觉。
可很快他就定住了心神。
他不认为他是去做坏事,他只是觉得,戚家不该在如之前一样畏首畏尾。
姜堰眼神老辣,走近的功夫已经把戚广陵的眼神变化全都看在了眼里,他惊讶于戚广陵的坚定,心中越发不安。
他没有训斥,走近之后只问:“你可知道这些东西一旦明面上露面,之后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境况?”
戚广陵很快点头:“师父,我知道的。”
这些宝贝明面上出现,整个大乾都会为之震动。
敌对势力的围剿打压都还不是大问题,那些本身无关紧要的势力也会因此前仆后继,想要从戚家手中扣出重宝。
哪怕是如今看似作为诛狼军后台的朝廷,估计也会忍不住垂涎,从而生出别样的心思。
戚家跟诛狼军很有可能群狼环绕。
姜堰眉头皱得死紧:“那你可有思考过,等情况真到了那般地步,你该如何应对?”
戚清淮一直藏着掖着,虽说看上去窝囊憋屈了些,但不可否认,戚家因此得到了足够的时间发展。
他也不是全然不展露,像李家、诛狼军这些建立了信任的势力,戚清淮才会展露戚家的底气,从而让一条船上的人越发有信心,越发团结一致。
姜堰认为戚清淮做得就很好,在给戚家一些时间,借着这次北御的由头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扩张地盘,收拢势力。
用不了多久戚家就能滚雪球一样成为足以让大乾势力不敢轻易触碰的庞然大物,没必要在这个时间就暴露自己。
可戚广陵眼底却浮现一丝奇异的光彩。
他微微扬着下巴,问姜堰:“师父觉得诛狼军和李家选择戚家是因为什么?如今城下叫阵的队伍敢上门挑衅,又是因为什么?”
姜堰目光一顿。
他教导戚广陵这么长时间,对这孩子的性子也是摸得透彻,戚广陵一言他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扈千阳选择戚家,是因为对戚清淮本身就存在滤镜,在后续的相处中他确认曾经的不败将军是真的有勇有谋,确定了戚家绝非池中之物。
李家同样。
如果戚家不够强,李长风脱离李家之后大概率会另起炉灶,他甘心带着班底投奔戚家,从一方势力之主变成听人调遣的左膀右臂,同样因为他认可戚家的实力。
两人留在平关,本来是准备先休息一日在前往前线。
可就在他俩刚进平关半个时辰后,前线再度传来急报,言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自北而来,正在戚家前两天刚刚清理下来的黄坝城。
戚广陵闻言睡意瞬间消退,他弹坐而起,急声问前来汇报的士兵:“哪个势力的队伍?可有告知对方我们是领了朝廷命令前来清理城郡的?”
士兵恭身回话:“回少主的话,前面兄弟送来的消息说,那支队伍虽然人数众多,大队伍中人员驳杂,没有统一队服,且能明显看出来队伍中各成几派。”
也就是说,应该不是某一方势力在直面朝廷的大旗。
戚广陵脸色不大好看,虽说队伍松散容易攻克,但他明白,越是小势力越生不起直面朝廷队伍的胆子。
这些零散组成的队伍之间互相戒备,信任不多,却还是能聚集在一起,很难让人不怀疑背后有别有用心者在煽风点火,把这些队伍聚集起来。
这支万人队伍,只看数量已经能对戚家和诛狼军造成压力,可它很大概率只是一支来探路的先驱部队。
李初静睡眼朦胧,脚步都还在打晃地冲进戚广陵的房间,咋咋呼呼的张嘴就问:“戚广瑞,怎么打?”
戚广陵本来一路上就在思考戚家的处境,肚子里一直憋着火气,看李初静摩拳擦掌的样子,立马咬牙开口:“狠狠地打,把对面打得片甲不留,才能杜绝后面不断的试探骚扰!”
有先驱队伍来试探,戚家应对程度如何,也决定了后续即将面对的队伍是个什么实力。
戚家跟诛狼军训练有素,绝对不是这支松松散散的万人队伍通过人数就能挑战的。
戚广陵猜测,背后挑事的人就是想探探戚家跟诛狼军的底,或者说,试试看如果发生战争,朝廷会不会派人支援。
背后的势力不一定是镇北王,平关以北的区域看似已经荒无人烟,但真正游走其中才知道,越是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越容易滋生罪恶。
那些趁乱发展的势力不在少数,戚家跟诛狼军奉命北御,地盘一旦被收回,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将无处遁形。
他们肯定会着急的,这一天的会到来戚广陵心中有数,之前戚广瑞已经提点过他。
李初静有些犹豫,她一路上可是亲耳听到戚广陵念叨着什么“身怀重宝为何还要畏畏缩缩”之类的话的。
她明白戚广陵说的狠狠地打,可不止是士兵互搏的战斗。
她迟疑开口:“那我们要回山谷调遣战斗物资吗?”
“回!”
李初静眼睛闪了闪,她只犹豫了一瞬,就咬牙开口:“行,那就抓紧速度出发吧!”
她不是戚清淮,要考虑戚家处境,也不是扈千阳,要顾虑树大招风。
她是十三岁的李初静,习武不过一年,凭借日复一日的打磨练就一身人人夸赞的本领,能掌控狼群,声名渐起的李家少主!
少年人的孤勇和意气风发,是世界上最难控制的东西。
两个少年一拍即合,当即就带着狼群返回了山谷。
前方有战,山谷中不似以往的热闹,除了落班回来一支二百人的队伍守护,其余青壮都上了战场。
戚广陵一回山谷,就叫了他的心腹小金刚队伍开始清点物资,阵仗之大,很快就引来了留守的苏青和姜堰。
姜堰看戚广陵擦木仓配子弹,李初静握着炸药包做投掷动作熟悉手感,俩孩子身上那谈天的战意,大有要把北地踏平的架势。
他心里一惊,连忙上前:“广瑞!”
戚广陵看着来人心头一虚,有种要去做坏事但被家长抓包的感觉。
可很快他就定住了心神。
他不认为他是去做坏事,他只是觉得,戚家不该在如之前一样畏首畏尾。
姜堰眼神老辣,走近的功夫已经把戚广陵的眼神变化全都看在了眼里,他惊讶于戚广陵的坚定,心中越发不安。
他没有训斥,走近之后只问:“你可知道这些东西一旦明面上露面,之后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境况?”
戚广陵很快点头:“师父,我知道的。”
这些宝贝明面上出现,整个大乾都会为之震动。
敌对势力的围剿打压都还不是大问题,那些本身无关紧要的势力也会因此前仆后继,想要从戚家手中扣出重宝。
哪怕是如今看似作为诛狼军后台的朝廷,估计也会忍不住垂涎,从而生出别样的心思。
戚家跟诛狼军很有可能群狼环绕。
姜堰眉头皱得死紧:“那你可有思考过,等情况真到了那般地步,你该如何应对?”
戚清淮一直藏着掖着,虽说看上去窝囊憋屈了些,但不可否认,戚家因此得到了足够的时间发展。
他也不是全然不展露,像李家、诛狼军这些建立了信任的势力,戚清淮才会展露戚家的底气,从而让一条船上的人越发有信心,越发团结一致。
姜堰认为戚清淮做得就很好,在给戚家一些时间,借着这次北御的由头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扩张地盘,收拢势力。
用不了多久戚家就能滚雪球一样成为足以让大乾势力不敢轻易触碰的庞然大物,没必要在这个时间就暴露自己。
可戚广陵眼底却浮现一丝奇异的光彩。
他微微扬着下巴,问姜堰:“师父觉得诛狼军和李家选择戚家是因为什么?如今城下叫阵的队伍敢上门挑衅,又是因为什么?”
姜堰目光一顿。
他教导戚广陵这么长时间,对这孩子的性子也是摸得透彻,戚广陵一言他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扈千阳选择戚家,是因为对戚清淮本身就存在滤镜,在后续的相处中他确认曾经的不败将军是真的有勇有谋,确定了戚家绝非池中之物。
李家同样。
如果戚家不够强,李长风脱离李家之后大概率会另起炉灶,他甘心带着班底投奔戚家,从一方势力之主变成听人调遣的左膀右臂,同样因为他认可戚家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