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会计——账册里的微光-《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林夏把第七本凭证装订成册时,装订机的金属压杆在虎口留下道红痕。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将她的影子钉在堆满账册的文件柜上,像幅褪色的剪影。桌上的《企业会计准则》被翻得卷了边,第38页关于“金融工具确认”的条款旁,她用蓝笔圈出的重点已经洇开,像滴落在宣纸上的墨。

  “林会计,这个月的增值税报表总提示校验错误。”实习生小秦抱着笔记本电脑凑过来,屏幕上的红色报错框像只瞪圆的眼睛。女孩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钞机的油墨,是早上盘点库存现金时蹭到的,当时她红着脸说:“原来真钞的金属线会变色啊。”

  林夏接过电脑的动作顿了顿,指尖触到触摸板上的温度。她点开增值税申报系统的后台日志,发现进项税额明细表的第17行多了个小数点——是销售部报销的差旅费,老周把住宿费560元写成了56.0元。她想起上周在茶水间,老周对着计算器叹气,说女儿的钢琴课又要交学费了。

  “把小数点往后挪一位,”林夏演示着修改数据,“申报系统对数字敏感,多一个点少一个点都会报错。”她忽然注意到小秦的笔记本封面画着卡通计算器,按键上写着“诚信”“严谨”,是用荧光笔写的,在日光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走廊里传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响,财务部总监张姐抱着文件夹站在门口,西装套裙的下摆沾着雨痕——早上她去税务局递交资料,回来时被暴雨淋了半湿。“林夏,审计组明天就到,”张姐把文件夹拍在桌上,纸张碰撞声惊得小秦瑟缩了下,“往来账款的函证都发出去了吗?特别是那笔欠了三年的应收账款。”

  林夏从文件柜里抽出函证回执,牛皮纸信封上盖着各地税务局的红章,像朵盛开的红梅。“大部分都回来了,”她翻到最后一页,指尖在“未回复”三个字上顿住,“只有供应商A公司的还没到,我昨天打了三个电话都没人接。”

  张姐的眉头拧成个疙瘩,手指在文件夹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必须在审计组来之前搞定,那笔钱要是收不回,今年的坏账准备又要多提五百万。”她忽然压低声音,“董事长下个月要做融资,财报不能出任何纰漏。”

  林夏把A公司的往来账册抽出来,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三年前的交易明细。那时她刚入职,跟着老会计李姐核对这笔款项,李姐用红笔在摘要栏写着“注意合同附加条款”,字迹被岁月磨得发淡,像句模糊的谶语。她想起李姐退休那天,把这本账册交给她时说:“数字会骗人,但人心不会,做会计的得有副明辨是非的眼睛。”

  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是采购部的老王:“小林,上周买的办公电脑怎么还没报销?供应商天天催付款。”他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我都把发票交上去半个月了,你们财务部效率能不能高点?”

  林夏翻开报销台账,发现老王的发票夹在第37页,审批人签字处还是空的——张姐去税务局前交代过,超过五千元的支出要董事长签字。她抓起电话想解释,听筒里却传来忙音,大概是老王挂了电话。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雨点打在玻璃上,像无数根手指在叩门。

  “林会计,现金盘点表做好了。”小秦把表格递过来,上面的数字用红笔写着“账实相符”,“就是……少了五毛钱。”实习生的手指绞着衣角,“我找了半天没找到,要不我赔吧?”

  林夏看着表格上的数字,想起早上盘点时,小秦蹲在地上数硬币,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不用赔,”她在盘点表的备注栏写着“长款五毛,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五毛钱说不定哪天就自己冒出来了,会计账上可不能随便多出来钱。”她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职时,盘现金少了十块,李姐笑着说:“没事,说不定是被哪张发票压住了,做会计的得沉得住气。”

  雨停的时候,审计组的预审函到了。快递单上的寄件人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赵经理,林夏认得他的字迹——去年审计时,他在工作底稿上写的“建议加强内控”,笔锋锋利得像把刀。她拆开快递,发现附件里有张便签,赵经理用铅笔写着:“重点关注存货跌价准备,上次发现的周转缓慢问题解决了吗?”

  林夏拉开最底层的文件柜,里面是存货盘点的原始记录。去年审计时,仓库里积压了批过期的原材料,价值三十万,当时董事长说“先挂着,说不定能处理掉”,结果直到现在还堆在那里,像座沉默的冰山。她摸着账本上的灰尘,忽然觉得那些数字变得沉重起来,压得手指发疼。

  “林会计,A公司回电话了!”小秦举着电话跑过来,脸上带着惊喜,“他们说下周就付款,还道歉说最近在搬家,没看到函证。”

  林夏接过电话时,手心有些汗。A公司的财务经理在那头絮絮叨叨地解释,说公司换了新地址,旧函证可能寄丢了。她盯着账册上的合同编号,忽然想起李姐写的“附加条款”,赶紧翻到合同复印件的最后一页——果然,上面写着“若逾期付款,需按日支付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字迹清晰得像昨天才写的。

  “王经理,按合同约定,这笔钱逾期三年,违约金大概是二十五万,”林夏的声音很平静,指尖在计算器上敲出清脆的声响,“连同本金一起付过来就行,我们会开相应的发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王经理结结巴巴的声音:“还……还有违约金?我们老板没说啊……”

  “合同上写得很清楚,”林夏把合同编号报给他,“你们法务部应该看过的。”她挂了电话,发现小秦正瞪大眼睛看着她,像在看什么神奇的事。“做会计的,不仅要会算账,还要记得住合同条款,”她笑着揉了揉实习生的头发,“这可是李姐教我的。”

  傍晚整理审计资料时,林夏发现老王的报销发票上,规格型号栏写着“笔记本电脑”,但附的采购清单上却是“平板电脑”。她抓起电话打给老王,对方支支吾吾地说:“哎呀,都差不多嘛,反正都是办公用。”

  “不一样,”林夏翻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电脑的折旧年限是三年,平板是两年,而且单价超过五千要计入固定资产,这可不能混为一谈。”她听见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声,大概是老王在找采购清单。

  挂了电话,小秦忽然说:“林会计,你是不是得罪了很多人啊?”实习生的眼睛里带着担忧,“他们好像都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