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管理咨询师-《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林夏的指尖划过PPT投影幕布上的营收曲线,将红色预警区间用激光笔圈出。上午九点半,创科公司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的焦香与沉默的压力,CEO张磊的指节因用力攥着笔而泛白,部门主管们的目光在数据与林夏之间来回游移——这家曾经的互联网新锐企业,正面临连续三个季度的用户流失与营收下滑。

  “问题不在渠道,而在产品与用户需求的错位。”林夏关掉营收报表,切换到用户调研数据页,“我们访谈了1200位流失用户,68%反馈‘功能冗余但核心需求未满足’,比如你们主推的‘智能办公套件’,80%用户只用过文档编辑,却要为云存储、项目管理等附加功能付费。”

  张磊身体前倾,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林顾问,您有什么具体方案?我们试过裁员、降预算,可用户还是在走。”他身后的产品总监脸色微变——上个月正是他力排众议,坚持上线了全套付费功能。

  林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开一份竞品分析报告:“看看同行的做法,他们把核心功能免费开放,通过‘基础版 增值服务’的模式分层运营。比如针对小微企业用户,只保留文档协作和轻量存储;针对大企业,再提供定制化的项目管理模块。你们需要做的,是‘减法’而非‘加法’。”他顿了顿,看向产品总监,“不是否定之前的规划,而是让产品更贴近不同用户的真实需求——就像给客户递一杯水,先问清楚他要温水还是凉水,而不是直接端上一杯加了糖的茶。”

  产品总监的肩膀渐渐放松,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林夏知道,管理咨询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帮团队找到自己没看到的盲区——这是他从业十年悟出来的道理,也是他区别于其他咨询师的地方。

  中午十二点,会议暂时结束。张磊拉着林夏去公司食堂吃饭,餐盘里的清蒸鱼还冒着热气,他却没什么胃口:“林顾问,其实我知道产品有问题,但董事会催着盈利,我也是没办法才急着推付费功能。”

  “我理解,”林夏夹了一块鱼肉,“但短期盈利不能以牺牲用户信任为代价。你看这份数据,你们的老用户留存率从去年的75%降到了现在的42%,这些用户才是最有付费潜力的群体。我们可以先做一次老用户召回活动,免费开放核心功能三个月,同时收集他们的需求,再逐步推出增值服务——这样既不会让董事会觉得‘没动作’,也能稳住用户基本盘。”

  张磊眼睛一亮,立刻拿出手机给助理发消息:“让市场部下午开会,按林顾问说的,先做老用户召回方案!”他放下手机,轻松了不少,“说实话,之前找过两家咨询公司,都只给了一堆理论,还是您的方案接地气。”

  林夏笑了笑,没接话。他想起刚入行时,跟着师傅做一个制造业的项目,师傅告诉他:“咨询报告上的每一个字,都要能落地到车间的具体操作里,不然就是废纸。”这句话他记了十年,也践行了十年。

  下午两点,林夏在创科公司的临时办公室整理资料,手机突然震动——是妻子苏晚发来的微信:“女儿幼儿园今天有亲子活动,你能赶回来吗?她昨天特意跟老师说‘爸爸是做大事的,肯定会来’。”后面跟着一张林念画的画,纸上是一个穿西装的小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旁边写着“爸爸陪我玩”。

  林夏心里一酸,看了看日程表——下午四点要和创科的技术团队沟通功能调整方案,晚上还要赶去另一个城市见客户,根本没时间回。他回复:“跟念念说抱歉,爸爸这次实在赶不回去,等周末一定陪她去游乐园,玩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