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昆虫家-《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清晨,雾气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连绵的山峦。林夏背着沉重的采集箱,踩着湿漉漉的腐殖土,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密林中。作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昆虫学家,这是他第七次来到西双版纳进行野外考察,此行的目标是寻找一种传说中仅分布在雨林核心区的珍稀拟步甲——金斑裂跗甲。

  “林老师,等等我!”身后传来研究生苏晓的喊声,小姑娘额头上布满汗珠,脸上沾着几片树叶,“这雨林也太密了,咱们都走了三个小时了,真的能找到那种甲虫吗?”

  林夏停下脚步,回头等她跟上,顺手帮她拨开挡在面前的带刺藤蔓:“金斑裂跗甲的栖息地很特殊,只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沟谷雨林,而且必须是腐殖质深厚、枯木密集的区域。根据之前的文献记载和当地向导提供的线索,这片区域应该是它们最可能出现的地方。”他从采集箱里拿出水壶,递给苏晓,“再坚持一下,野外考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在‘寻找’和‘等待’中度过。”

  苏晓接过水壶喝了一大口,抹了把汗:“我知道,就是这蚊虫也太厉害了,防蚊液根本不管用。”她撸起袖子,胳膊上布满了红色的包块。

  林夏笑了笑,从背包里拿出一瓶自制的驱虫剂:“试试这个,用艾草和薄荷精油调的,比市面上的防蚊液管用,还没有化学残留。”他指着自己身上,“你看我,基本没被咬。”

  苏晓赶紧接过驱虫剂往身上喷洒,一股清新的草木香弥漫开来。“林老师,您怎么什么都会啊?不仅懂昆虫,还会做驱虫剂。”

  “在野外待久了,自然就学会了。”林夏的目光重新投向密林深处,“昆虫和植物、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想要研究昆虫,就得先了解它们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说话间,林夏的脚步突然顿住,他示意苏晓安静,然后慢慢蹲下身子,手指指向一棵枯树干的裂缝处。苏晓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裂缝里趴着一只指甲盖大小的甲虫,通体乌黑发亮,背部点缀着三对金色的斑点,像撒了一把碎金,正是他们此行要找的金斑裂跗甲。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苏晓激动得差点叫出声,被林夏用眼神制止了。

  林夏从采集箱里拿出一根纤细的软毛刷和一个透明的采集管,小心翼翼地靠近枯树干。他动作轻柔地用软毛刷将甲虫从裂缝中引出,趁着它爬行的瞬间,迅速将采集管扣了上去,然后麻利地盖上带有透气孔的盖子。

  “成功了!”苏晓压低声音欢呼道。

  林夏将采集管举到眼前,仔细观察着里面的甲虫。金斑裂跗甲在管内不安地爬行着,背部的金斑在透过树叶的光斑照射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这是一只雄性成虫,你看它的前足,胫节明显加粗,上面有细密的齿状突起,这是雄性用来争夺配偶的武器。”他将采集管递给苏晓,“好好观察一下,记录下它的形态特征和行为表现。”

  苏晓接过采集管,兴奋地拿出笔记本和相机,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林夏则继续在枯树干周围搜索,很快又找到了三只金斑裂跗甲,其中两只雌性和一只雄性幼虫。

  “太好了,这次收获不小。”林夏将新找到的甲虫分别装入不同的采集管中,“这些样本对于研究金斑裂跗甲的种群结构、繁殖习性和生态适应性都非常有价值。”

  上午十点左右,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夏看了看天色,对苏晓说:“我们找个地方搭建营地,然后开始处理样本。”

  他们在一条小溪边选了一块平坦的空地,林夏熟练地搭建起帐篷,苏晓则负责整理采集到的样本和仪器。营地搭建好后,林夏拿出便携式显微镜和解剖工具,开始对采集到的金斑裂跗甲进行初步处理。

  他先将一只雄性成虫从采集管中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昆虫针轻轻固定住。然后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它的触角、足、鞘翅等部位,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体长、体宽等数据,同时让苏晓做好记录。

  “金斑裂跗甲属于拟步甲科裂跗甲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目前关于它们的研究非常少。”林夏一边操作一边说道,“根据我们目前的观察,它们的鞘翅上有明显的刻点,排列成规则的纵行,这是裂跗甲属的典型特征。而背部的金斑,可能是一种警戒色,用来警告天敌,也可能是雄性之间相互识别的标志。”

  苏晓一边记录一边点头:“林老师,您说它们为什么只生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呢?”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林夏放下手中的工具,“可能是因为这种环境的温度、湿度、食物资源都非常适合它们生存。你看这周围的枯木,里面富含真菌和腐殖质,这很可能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这里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能够为它们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

  处理完样本,已经是中午时分。他们简单吃了点压缩饼干和水果,就又背上采集箱出发了。接下来的几天,林夏和苏晓每天都穿梭在雨林中,扩大搜索范围,采集更多的金斑裂跗甲样本,同时记录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植被类型等。

  在考察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许多其他有趣的昆虫:色彩斑斓的凤蝶在花丛中飞舞,全身翠绿的竹节虫趴在树枝上伪装成枝条,还有会发光的萤火虫幼虫在腐叶间穿梭。林夏都一一给苏晓做了讲解,让她受益匪浅。

  然而,野外考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第五天下午,他们在一片密林中搜索时,突然遇到了暴雨。雨林中的暴雨来得又快又猛,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瞬间就把他们淋成了落汤鸡。

  “快,找个地方避雨!”林夏大喊道,拉起苏晓就往附近的一棵大树下跑。大树的树冠非常茂密,暂时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

  “林老师,我们的采集箱和样本怎么办?”苏晓焦急地问道,雨水已经打湿了采集箱的表面。

  “别担心,采集箱是防水的,样本不会有事。”林夏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等雨小一点,我们就赶紧回营地,不然山路会变得很滑,容易发生危险。”

  暴雨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渐渐变小。林夏和苏晓冒着小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营地赶。山路果然变得泥泞湿滑,苏晓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幸好林夏及时拉住了她。

  “小心点,慢慢来。”林夏扶着苏晓,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野外考察安全第一,千万不能着急。”

  回到营地时,他们浑身都湿透了。林夏赶紧生起一堆火,让苏晓烤干衣服,自己则检查采集到的样本和仪器。幸好采集箱的防水性能很好,样本和仪器都没有受到损坏。

  晚上,雨停了,夜空格外清澈,星星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林夏和苏晓坐在火堆旁,烤着湿透的鞋子和衣服。

  “林老师,您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昆虫学家呢?”苏晓好奇地问道。

  林夏望着远处的山林,陷入了回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