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扒赵东来的警服(3)-《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

  “赵局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张树立目光锐利地盯着赵东来,也拉过一把椅子,稳稳地坐在了赵东来的正对面,形成了一种对峙的态势。

  与此同时,他放在裤袋里的手指,极其隐蔽地按下了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笔的开关。

  对于纪委工作人员来说,每一台录音设备都有严格的编号和管理制度,他料定赵东来即便再嚣张,也绝不敢公然抢夺这种记录在案的取证设备。

  “张书记,这里没有外人,明人不说暗话。”赵东来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试图营造一种密谋的氛围,“就在我来这个观察室之前,李达康书记刚刚被沙瑞金书记叫去谈话了!而且,不是在省委办公室,是在一个非常私密的地方进行的。”

  他特意强调了“私密”二字,暗示着谈话内容的重要性以及沙李之间可能存在的特殊沟通。

  “哦?沙书记找李书记谈话?”张树立眉毛挑了挑,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然后呢?这就是你赵东来局长敢公然动手抢夺、甚至意图销毁重要举报材料的理由?”

  他毫不客气地将话题拉回原点,点明赵东来行为的严重性。

  “张书记,我们平时在工作上交往不算多,但说到底,我们都是为达康书记工作的,都是他的老部下。”赵东来换上了一副苦口婆心的语气,试图进行说服,“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理应统一立场,站在同一条船上,共同维护大局的稳定啊!内部起了纷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赵局长,”张树立的声音冷了下来,“你的意思,是让我对欧阳菁收受蔡成功二百万元贿赂的事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赵局长,那可是二百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是严重的职务犯罪!”

  “不至于,不至于,张书记您言重了!”赵东来连忙摆手,努力淡化事情的严重性,“欧阳菁同志至今并没有承认收受贿赂嘛!这里面肯定有误会。分明就是蔡成功临时资金不便,又不懂这些奢侈品,托欧阳菁同志帮忙代买的嘛!同志之间帮个忙,怎么能上升到受贿的高度呢?”

  “赵局长!”张树立几乎要被他的诡辩气笑了,“我们都不是三岁小孩了!且不说欧阳菁一个银行的副行长,凭什么要自降身份去给一个商人代买这些私人物品?就算是代买,那么东西呢?那个价值八万六的包呢?那十几万的服饰和化妆品呢?我们从蔡成功的住处、公司,到欧阳菁的家和办公室,乃至可能存放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搜查过了,到现在,一件实物都没有找到!你们警方找到了吗?你有什么凭证能证明‘代买’这个说法是真的呢?”

  他连珠炮似的发问,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

  “那张书记,您又有什么凭证能百分之百地证明,这就一定不是代买呢?”赵东来开始狡辩,玩起了逻辑游戏,“既然双方都没有找到那些所谓的‘实物’,那么仅凭蔡成功前后矛盾的口供,恐怕也很难给欧阳菁同志定罪吧?法律上讲求的是证据链完整,疑罪从无啊,张书记,您说是这个道理吧?”他试图用法律原则来将住张树立。

  “呵呵呵……”张树立发出一阵冰冷的、充满嘲讽意味的笑声,他看着还在强词夺理的赵东来,缓缓地说道,“赵局长,任你,或者欧阳菁,如何巧舌如簧,玩弄字眼,也无法改变一个基本事实:那四张属于蔡成功母亲的银行卡,里面的钱,的的确确、一分不少地流入了欧阳菁的消费记录里。这是铁证!至于‘代买’这个荒唐的借口,以及它背后试图掩盖的权钱交易本质,无论你们如何否认,它都客观存在!”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因为赵东来的威胁或“感情牌”而有丝毫动摇。

  “张书记!你这就是在扣帽子,搞有罪推定!”赵东来猛地站起身,声音也冷了下来,带着强烈的质问意味,“俗话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你们现在所谓的‘赃物’——那些奢侈品,一件都没有找到!实物不知所踪,仅凭一些消费流水和蔡成功那小子反复无常的口供,你就如此武断地判定一位处级干部收受了二百万元的巨额贿赂?这合乎办案程序吗?这合理吗?!”

  他指着张树立,语气变得极其强硬:“我郑重保留向省公安厅、向市委主要领导反映你张树立同志在此案中乱扣帽子、罔顾事实、违规办案的权利!你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调查!”

  “随便!你爱向谁反映就向谁反映!”张树立心中冷冷一笑,毫不在意地回敬道。

  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纪委书记了。

  前不久,因为丁义珍的出逃和“11.6”大风厂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他作为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硬生生替市委、替李达康背了一个大大的处分,党内严重警告。

  而同样负有一定责任的孙连城,仅仅被训勉谈话了事。张树立心里清楚,要不是孙连城背后有省委常委、吕州市委书记程度这尊大佛罩着,一个记过处分绝对是跑不了的。

  反正自己因为这个处分,政治前途也已经蒙上了厚厚的阴影,眼看再进一步无望,

  甚至这个纪委书记的位置都未必能坐得稳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如果能在离任前,抓住机会把李达康拉下马,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结果,就算扳不倒,也能狠狠出一口恶气!

  他看着赵东来怒气冲冲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不免升起一股复杂的唏嘘。

  就“11.6”大风厂事件而言,首当其冲应该被问责的,明明应该是主管社会治安、维稳工作的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赵东来!

  可结果呢?

  赵东来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竟然屁事没有,全身而退,所有的板子都结结实实地打在了他张树立和孙连城的身上!这口气,他如何能咽得下去?

  赵东来铁青着脸,大步流星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室,“砰”地一声重重甩上门。巨大的怒火在他胸中翻腾,他一把抓起办公桌上那只心爱的紫砂茶杯,狠狠地摔向地面!

  “啪——!”

  一声脆响,精致的紫砂茶杯瞬间四分五裂,碎片和未凉的茶水、茶叶溅得到处都是,浓郁的茶香混合着一种暴戾的气息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老板?!”一直守在外间的联络员李秘书听到里面巨大的动静,吓得立刻推门冲了进来。

  当他看到满地狼藉和脸色阴沉得可怕的赵东来时,大惊失色。

  在他的印象里,局长虽然身材高大威猛,但平日里总是温文儒雅,极有涵养,很少如此失态地大发雷霆。

  “李秘书!进来,把门关好!”赵东来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坐那儿!”

  “老板,您先消消气,我这就收拾一下。”李秘书看着地上狼藉的茶杯碎片和溅得到处都是的茶水,没敢坐下,说着就准备转身出去拿清扫工具。

  “什么老板?!说了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赵东来心头的火气还没完全消下去,没好气地呵斥道,“你过来!这些东西一会儿再弄!”

  “好的,局长!”李秘书吓了一跳,连忙停下脚步,恭敬地站到赵东来桌前。他是李达康的远房侄儿,也是赵东来从林城带过来的绝对亲信,两人是天然的政治盟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蔡成功那边,审讯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赵东来揉了揉眉心,将话题拉回正事。

  “还是老一套说辞,”李秘书立刻汇报,“一口咬定是山水集团联合京州城市银行的欧阳行长给他设局,坑了他的地和钱,把他逼上了绝路。翻来覆去就是这些,问细节就推说记不清或者说都是丁义珍、欧阳菁经手的。局长,这家伙滑头得很,要不要……给他上点手段?不然很难撬开他的嘴。”

  “胡闹!原则上绝对不允许!”赵东来立刻挥手否定,“刑讯逼供是高压线,现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绝不能授人以柄。”他顿了顿,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困惑和探寻,“小李,你说……达康书记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他有没有给你透什么底?”

  李秘书闻言,先是小心翼翼地拿起赵东来桌上那个幸存的茶杯,走到一旁重新泡了一杯热茶,恭敬地放在他面前,然后才压低声音说道:“局长,不瞒您说,昨天晚上我特意去家里拜访了达康书记。”

  “哦?达康书记有什么指示?”赵东来立刻坐直了身体,神情专注起来。

  “达康书记的情绪……还算稳定。”李秘书斟酌着用词,“他说,欧阳行长在银行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经手过的资金数以百亿计,但从来没有出过半点经济上的差错,这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说她工作上因为能力问题、或者决策失误,存在一些渎职行为,他相信组织调查,该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诿。但是,”李秘书加重了语气,“如果说她个人收受贿赂,他绝对不相信!他要求我们纪委,还有我们公安系统,必须秉公执法,彻查清楚,一定要还事实一个真相,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能放过任何有问题的人!”

  赵东来听完,缓缓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明白了……达康书记这是希望我们稳住,既要查,又要掌握好分寸和方向。”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欧阳菁主要由市纪委那边负责,我们不好过多插手。但蔡成功这个关键人物,可是明确由我们市局主审的!”

  “局长,您的意思是……”李秘书似乎有些领悟。

  “蔡成功的嘴太硬,背后可能还有人指点,省检察院那边也盯着,我们强攻未必效果好。”赵东来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换个突破口。大风厂那个工会主席,郑西坡!他才是当时工人持股的代表,股权转让协议他是签了字的!从他那里,或许能打开缺口!你立刻去安排,找个合适的理由,‘请’郑西坡回来协助调查,态度要‘客气’点,但问题要问得‘仔细’点!”

  “明白!局长,我这就去安排!”李秘书立刻站起身,眼中露出了然的神色。

  “别急,先坐下,”赵东来示意他稍安勿躁,补充道,“动作要快,但要自然,不要搞得大张旗鼓。重点问清楚他当初为什么同意签字,蔡成功到底给了他什么承诺,或者……他是否察觉到了什么异常。这个人,可能是解开蔡成功谎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