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针锋相对(5)-《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

  “关于祁同伟同志兼任主管政法副省长的任命,”沙瑞金见高育良的态度已然松动,达到了他此番谈话的基本目的,便顺水推舟地抛出了这个甜头,“我看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育良书记,回头我就以省委的名义向上级推荐,也省得外面总有些闲言碎语,说我们汉东不重视公安工作,跟不上面的步伐嘛!”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既安抚了高育良,也堵住了潜在的非议。

  “好啊,”高育良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微微颔首,“沙书记考虑得周到。那我就在这里,先代表同伟同志谢谢沙书记的栽培和信任了!”

  祁同伟能解决副省级,对他这个老师而言,也是脸上有光,更能稳固其在政法系统的势力。

  “应该的,都是为了工作嘛!”沙瑞金笑着摆了摆手,气氛显得融洽了许多。

  他趁热打铁,将话题引向了另一项重要的人事布局,“另外,为了积极响应上面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号召,我们省也准备在年后推动相关部门合并精简,优化职能。初步考虑,由国富同志担任省纪委书记,同时兼任新成立的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并负责相关厅局的整合工作。”

  他略作停顿,观察了一下高育良的反应,继续道:“我的意见呢,陈海同志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如今康复归来,应该给予更重的担子。拟由他担任省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兼任常务副厅长,主持日常工作的具体落实。你看如何?”

  这无疑是重用。陈海醒来后不仅官复原职,更是借着机构改革的东风,直接迈入了正厅级干部的行列,并且是在权力即将大幅扩张的监察委担任核心领导职务。

  “还有候亮平同志,”沙瑞金继续点名,“他专业能力突出,办案有冲劲,拟任命为省监察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第一监察室主任,让他到反腐一线去继续锤炼。”

  这一系列安排,是沙瑞金精心筹划的。新成立的监察委员会,整合了反腐败资源,权力和覆盖范围比之前的纪委更大,是他未来整肃吏治、贯彻意志的关键利器。

  将忠诚可靠的陈海放在常务副职的位置上,等于掌握了监察委的实际运作;而将背景特殊、敢于冲撞的侯亮平放在核心业务部门,既能发挥其特长,也是一种有效的制衡和利用。

  毕竟,陈海还要叫他一声哥!

  高育良听得十分仔细,心中快速盘算着利弊。

  对于陈海的提拔,他乐见其成。陈海性格沉稳,原则性强,这次因公负伤更是有功于组织,提拔他合情合理,也能赢得陈岩石老同志一派的好感。

  虽然,陈岩石已经离世!

  至于候亮平……高育良内心轻叹,这个他曾最看好的学生,能力虽有,但比起陈海的沉稳,终究是多了几分不管不顾的锐气和冲动。

  若非他背后站着钟家这棵大树,以他那种办案风格,恐怕早已在复杂的汉东官场碰得头破血流了。

  如今沙瑞金将他放在监察委,其用意,恐怕不乏借他这把“刀”来斩向某些难啃的骨头。

  而对自己的大弟子祁同伟,能如愿解决副省级,兼任公安厅长,总算是在这场博弈中保住并巩固了最关键的一块阵地。

  高育良暗自松了口气,祁同伟的事情已定,他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如何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中“平安落地”了。

  高育良的思绪转向更深处: 沙瑞金今天几乎已经挑明,上面有意要动赵家和赵立春,而他沙瑞金自己,更是野心勃勃地想要借此机会彻底掌控整个汉东。

  然而,动赵立春?这哪里是他高育良这个层面能够决定甚至置喙的事情?那是在更上层博弈的结果。

  不过你沙瑞金想借此整合汉东?胃口倒是不小,只怕汉东这潭水,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也浑得多!这里的利益格局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别说我高育良未必会完全配合,就算是我这里过了,那位一直态度暧昧、背景同样深厚的程度书记,他就真的会答应你沙瑞金如此大刀阔斧地清洗吗?

  高育良端起茶杯,再次品了一口那珍贵的大红袍,茶香氤氲中,他的眼神深邃难测。

  他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回应道:“沙书记,您考虑的这几项人事安排,高屋建瓴,非常合理,也完全符合上面的精神和汉东的实际需要。我个人表示完全赞同,坚决支持沙书记的决定!”

  ”来,喝茶!“沙瑞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小白,给育良书记带的茶包好了吗?“

  说实话,沙瑞金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如果不是拿出自己的老丈人,高育良还不会低头,哪怕是这样,自己也付出了一位副省长作为代价!

  太沉重了!

  等高育良退居二线之后,自己想办法收复这大好河山,好在,再过半年,高育良就要去政协了。

  ”好了,沙书记!“小白拎了个油纸包走了进来递给沙瑞金。

  ”来,育良书记,喝完了再来找我,我这里还有,不够我再去找我老丈顺!“沙瑞金笑着说道。

  ”那就谢谢沙书记了!“高育良接过茶,站了起来:”那就不打扰沙书记了,我先告辞了!”

  对于今天的谈话,高育良可以说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