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病重王夫人-《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鎏金蟠龙柱在墙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贾政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后颈的冷汗顺着脊梁滑进官服,

  皇帝杨佑翻弄奏折的沙沙声,此刻听来宛如催命符。

  “贾政,”

  皇帝突然开口,狼毫笔重重搁在砚台上,朱砂墨汁溅出星星点点,

  “朕思来想去,秦可卿这婚事,还得你多费心。”

  贾政猛地抬头,烛火晃得他眼前发花:

  “陛下恕罪!臣...... 臣斗胆进言,可卿姑娘与臣已有诸多流言,恐......”

  “所以朕才要你给个说法!”

  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震得奏章纷飞,

  “你三番两次救她于水火,不是缘分是什么?”

  他眯起眼睛,目光如刀,

  贾政心中 “咯噔” 一下,脱口而出:

  “陛下明鉴!贾蓉乃臣侄儿,与秦氏年岁相当?若将可卿许配与他,岂不......”

  “岂不又成一桩大新闻?”

  皇帝冷笑,指尖划过案头的密报,

  “你与她肌肤相亲,却想推给侄儿,当朕是傻子?”

  贾政浑身如坠冰窖,额头重重磕在地上:

  “臣知罪!只是臣已有发妻王氏,万不能......”

  “王氏?”

  皇帝突然起身,龙袍扫过满地奏折,

  “你且说说,王氏往宫里送的十万两银子,究竟买的什么官?”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

  贾政只觉耳边轰鸣,眼前浮现出王夫人不敢说话的脸。

  原来皇帝今日召见,醉翁之意不在秦可卿,而在敲打贾家与王家的盘根错节。

  “陛下!臣妻绝无此意!定是奸人构陷......”

  “够了!”

  皇帝一脚踢翻脚边的痰盂,瓷片飞溅,

  “朕念在贾家世代忠良,不忍重罚。”

  他俯身逼近,龙涎香混着酒气扑面而来,

  “秦可卿,你必须娶。至于王氏......”

  他直起身子,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腰间的九龙玉佩,

  “夏守忠,听说贾夫人是病了?”

  一直在桌子边站立的中年太监躬身回道,

  ”启禀陛下,听说是很严重!“

  贾政如遭雷击,猛地抬头:“陛下......”

  “回去吧。” 皇帝拖长尾音,目光扫过窗外漆黑的夜空。

  从皇宫出来时,夜幕已完全笼罩神京城。

  贾政坐在马车上,望着街边高悬的灯笼,只觉恍如隔世。

  阿福小心翼翼地递来披风:

  “老爷,右侍郎府传来消息,黑市铜料已谈妥......”

  “嗯啊。”

  贾政揉着发疼的太阳穴,他还没有完全熟悉这个世界,就碰到了如此事件。

  皇宫里面绝对有大恐怖,让他在里面时刻都感觉到了压抑,就是不知道跟太虚幻境比起来如何。

  “你找人今夜去作坊盯着,务必寸步不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

  荣国府内,贾母正对着佛龛上香,檀香袅袅中,贾政的脚步声惊动了她。

  “老二,”

  她转过身,浑浊的目光落在儿子惨白的脸上,

  “皇帝召见,究竟所为何事?”

  贾政跪在蒲团上,将皇帝赐婚秦可卿、处置王夫人的旨意缓缓道来。

  佛堂内一片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

  “竟至于此?”

  贾母手中的佛珠突然绷断,翡翠珠子滚落满地,

  “她虽管家偶有疏漏,可毕竟是......”

  “母亲,”

  贾政叩首在地,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砖,

  “这是陛下给贾家留的最后一条活路。若不从,只怕......”

  他想起养心殿内那满地狼藉,想起皇帝话里话外对王家的不满,

  “只怕连贾元春在宫里,都要受牵连。”

  贾母瘫坐在太师椅上,半晌才缓缓开口:

  “去叫你媳妇来吧。”

  王夫人被唤来,原以为是饶恕了自己。

  见贾政进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老爷今日回来得早,可是......”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看清丈夫眼中的怜悯与决绝。

  “夫人,”

  贾政扶着桌沿,指甲几乎掐进木头里,

  “陛下有旨......”

  他将皇帝的旨意复述一遍,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钝刀,割着他的心。

  王夫人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算盘 “哗啦” 散落一地。

  “不可能...... 陛下怎能如此?我王家......”

  “王家?”

  贾政突然苦笑出声,笑声中带着怜悯,

  “夫人可知,如今王家自身难保。陛下今日明里说的是你我,暗里......”

  他闭上眼,不愿说出那个可怕的猜测,

  “暗里是要敲打王子腾。”

  王夫人踉跄着坐下,她的声音空洞得可怕,

  “所以,我活不成了?”

  “只有两条路?”

  “要么改名做妾,苟且偷生;要么...... ”

  贾政无言以对,只能转过身去。

  王夫人突然发出一阵狂笑,笑声凄厉如夜枭:

  “好个陛下!好个荣国府!我王家千辛万苦将我嫁入贾家,到头来......”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双眼一翻,直直向后倒去。

  “夫人!” 贾政慌忙抱住她瘫软的身体。

  这次是真病了!

  是夜,荣国府上下乱作一团。

  之后三日,太医进进出出,贾母在荣庆堂指挥上下,贾政每日上值后会前去探望。

  城西大柳树巷的卖糖葫芦的老汉,贾政已经见过,对方确是前朝工部尚书,

  京郊外,自己的三五个庄子上也有作坊,能够打造兵器,料不用管,只需出钱。

  擦,贾政下巴都要惊呆了,这玩意的料都有!

  手眼通天啊!

  不过这价格也是极黑,比工部对外价格要高一倍!

  就这贾政也得捏着鼻子把这批兵器总量的二成给对方,只能吃下这么多。

  这算下来,回到工部起码得报损耗两成!

  难怪赵振说按照惯例,工部制作兵器的数量只有上报数量的三四成,工期紧的话两成都没有。

  就这还不保证质量!

  虽然不担心工期了,但是贾政仍然强压作坊加大生产量,

  贾家刚把把柄放在皇帝手里,心理有些虚,他贾政还没活够呢!

  作坊内对于贾政的三班倒颇有微词,在贾政派小厮日夜监工之后,直接将其比作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