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皇后指婚-《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荣国府面子,又把“有意”推得干干净净,明摆着是顺了皇后的意。

  皇后听得满意,嘴角漾起一丝笑意:

  “你倒是通透。说起来,我娘家有个侄子姓卫,在翰林院当差,人品学问都好,我正想为他寻门亲事。你觉得,与元春姑娘相配吗?”

  忠顺王妃立刻接话:

  “卫编修的名声,京城里谁不知道?年轻有为,性子又稳重,与元春姑娘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要是成了,真是桩天大的良缘!”

  皇后这才转头看向贾母,凤目微扬。

  贾母哪敢迟疑,连忙起身福礼,笑得满脸褶子:

  “娘娘费心了!卫公子是皇后娘娘看重的人,自然是千好万好,能得这般佳婿,是元春的造化,也是我们荣国府的福气!老身全听娘娘的!”

  皇后点点头,没再问秦可卿的意思,反倒对她招手:

  “可卿过来。”

  秦可卿连忙上前,被皇后拉住手。

  皇后的指尖温温的,带着玉扳指的凉意,细细问起她的胎像:

  “夜里睡得安稳吗?孕吐厉害不厉害?太医开的方子管用吗?”

  句句都是家常话,却透着真切的关怀。

  秦可卿一一回了,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晚辈的温顺。

  “怀第一胎都辛苦,你且放宽心,家里的事能放就放放。”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

  “我让人备了些安胎的药材,都是宫里上好的东西,回头让你带回府去。”

  秦可卿连忙谢恩:

  “谢娘娘体恤,臣妾愧不敢当。”

  “你是嘉善县主,又是我看着顺眼的孩子,跟我客气什么?”

  皇后笑了笑,又叮嘱了几句养胎的忌讳,才让她们出宫。

  刚出坤宁宫,就有太监捧着十几个锦盒跟上来,说是皇后的赏赐,打开一看,里面皆是人参、燕窝、雪莲之类的名贵药材,还有两匹软缎,说是给县主做衣裳的。

  坐上回府的马车,贾母才长长舒了口气,拍着秦可卿的手叹道:

  “还是你沉得住气!皇后娘娘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忠顺王府的亲事是不能成了,卫家这门亲,可是天大的体面!”

  秦可卿抚着小腹,轻轻点头。

  马车刚进荣国府大门,秦可卿扶着宝珠的手下来,见下人们正围着那堆赏赐啧啧称奇,脸上都堆着笑,便知府里的喜气又浓了几分。

  她没多说什么,只让管事将药材送去库房妥善收好,又吩咐厨房炖一盅燕窝给贾母补身子,这才扶着人往里走。

  “今儿这事,亏得你应对得周全。”

  贾母坐在榻上,喝着热茶,语气里满是后怕与庆幸,

  “既没驳了皇后的面子,也没得罪忠顺王府,最要紧的是,忠顺王妃自己说了‘没敢议亲’,将来便是传出去,也挑不出咱们的错处。”

  秦可卿微微一笑:

  “老太太过奖了,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皇后既有了主意,咱们照办就是,至于忠顺王府那边,他们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关节。”

  正说着,李纨带着丫鬟进来回话,见了满桌的赏赐清单,眼睛亮得像星星,笑着打趣:

  “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往后府里的姑娘们,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些了。”

  秦可卿知道她是真心高兴,便让她将卫编修的事跟各房透个气,只说是“皇后娘娘属意的人家”,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而另一边,忠顺王府的气氛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王妃回到正厅,见左右没人,再也绷不住,抬手就将桌上的茶盏扫到地上,瓷器碎裂的脆响在空旷的厅里格外刺耳。

  “什么东西!不过是仗着皇后撑腰,竟把咱们王府的脸面踩在脚下!”

  她胸口起伏,声音发颤,

  “那卫家小子算什么?一个五品编修,也配跟咱们世子比?”

  “够了。”

  一个沉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忠顺王爷缓步走入厅内,玄色蟒袍上的金线在廊下阴影里泛着冷光。

  他挥挥手,让吓傻的下人都退出去,自己则走到主位坐下,慢悠悠地给自己倒了杯茶,仿佛刚才的闹剧与他无关。

  “王爷都知道了?”

  王妃见他神色平静,心里的火气消了些,却仍带着委屈,

  “那秦氏明摆着是得了皇后的话,才敢把咱们王府推出去当筏子!还有那卫家,不就是沾了皇后娘家的光?”

  忠顺王爷呷了口茶,抬眼看向她:

  “皇帝见不得咱们跟勋贵联系,你能怎样?”

  王妃一噎:“可……可咱们世子……”

  “世子的婚事,不急。”

  王爷打断她,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

  “让人查查原定下的世子妃怎么没了?”

  他想起前些日子潜入府中的那道黑影,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更何况,皇后此举,明着是为元春指婚,实则是在敲打他,让他别对贾政动心思。

  “那……就这么算了?”

  王妃不甘心。

  忠顺王爷将茶盏重重顿在案上,茶水溅出些许,在乌木桌面上洇开深色的痕。

  “算了?你当这是后宅争风吃醋,说算就算?”

  他声音陡然转厉,目光如刀刮过王妃,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若不是你急着让世子攀招揽贾家,怎会被皇后抓住由头敲打?”

  王妃被他骂得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再顶嘴——她知道王爷动了真怒,方才那点委屈早被惧意压了下去。

  “你既咽不下这口气,便该知道从哪里下手。”

  忠顺王爷放缓了语气,眼底却依旧冰寒,

  “整日只会摔茶盏,有什么用?”

  王妃这才反应过来,王爷不是真要斥责她,而是在提点。

  她连忙敛衽:“王爷的意思是……”

  “去查。”

  忠顺王爷打断她,扬声唤道,

  “长史何在?”

  廊下立刻传来脚步声,长史躬身入内,垂首侍立:“奴才在。”

  “你亲自去查,”

  王爷指尖点着案面,一字一顿,

  “查清楚前几日暴病亡故的李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用药的方子、经手的大夫、死前见过什么人,一丝一毫都不许放过。若有任何蹊跷,立刻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