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沐家探工坊-《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青黛也连忙道谢,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抖。

  她从前在家时,也曾见过父亲的同僚,可那些人看她的眼神,不是贪婪就是轻视,唯有贾政的目光,清澈而坦荡,让她莫名觉得安心。

  这般年轻有为,又这般温文尔雅,若是能得他垂怜,或许就能脱离这火坑吧?

  念头刚冒出来,她又连忙掐灭——自己不过是罪臣之女,怎配得上这样的人物?

  旁边的李清廉见两个姑娘对着贾政脸红心跳,忍不住打趣:

  “存周,看来你比我这老头子招人待见啊!这些姑娘可是头回对客人这么客气。”

  贾政眉头微蹙,没接话,只是抬手示意姑娘们喝茶,目光依旧落在窗外。

  晚儿和青黛却被这话臊得满脸通红,头埋得更低了,可心里那点隐秘的期盼,却像春日的嫩芽,悄悄冒了头。

  她们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能这样挨在他身边喝杯茶,已是难得的机缘,只盼着这席能长些,再长些。

  酒过三巡,包厢内的气氛渐渐热络。

  李清廉喝得面红耳赤,挥手让身旁的姑娘退到一旁斟酒,自己则凑到贾政身边,借着酒意压低了声音:

  “存周,有句话,老哥得跟你说道说道。”

  贾政正端着酒杯沉思,闻言侧过头,见李清廉神色严肃,不似玩笑,便也敛了神色:

  “尚书大人请讲。”

  他心里一动,猜想着李清廉或许要提成本方案的事,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酒杯。

  “注意沐家。”

  李清廉吐出三个字,目光扫过对面正与姑娘闲聊的赵振,声音压得更低,

  “这家人最近动作太频,借着贾家的旗号四处走动,不像是只做布料生意的样子。”

  贾政眉头微蹙,面上却不动声色:

  “哦?尚书大人听说了什么?”

  他早已派人盯着沐家,却没想到李清廉也察觉到了异样,看来沐家确实有些高调过了头。

  李清廉呷了口酒,语气带着几分凝重:

  “坊间都在传,沐家是北静郡王王妃的母族。那王妃可不是省油的灯,心思玲珑得很,又深沉,听说郡王府不少事都是她在背后拿主意。”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贾政心上。

  他一直盯着沐家与女真的往来,倒没太留意王妃这条线。

  若王妃在背后操盘,那沐家的动作就绝非“谋利”那么简单了。

  “尚书大人的意思是,沐家的事,与郡王府有关?”

  “十有八九。”

  李清廉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笃定,

  “不然就凭沐家一个普通官宦之家,哪敢大借贾家旗号闯东北?还不是有郡王府在背后撑腰。”

  贾政心头一凛,瞬间反应过来。

  北静郡王水溶的心思,京城里稍有分量的官员都知道——看似闲散,实则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对朝堂权柄虎视眈眈。

  只是素来与各家都刻意保持距离,从不得罪,也从不让人摸清底细。

  “郡王向来谨小慎微,怎会贸然让沐家出头?”

  “这就说不准了。”

  李清廉叹了口气,

  “或许是想借沐家探探朝廷的口风,或许是想借着与女真的交易敛财养兵。”

  “不管是哪一样,咱们都得防着点。”

  他顿了顿,拍了拍贾政的肩膀,

  “这话是老哥的善意提醒,你心里有数就行。”

  贾政看着李清廉真诚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暖意。李清廉虽平日里爱开玩笑,关键时刻却很靠谱。

  “多谢尚书大人提醒,下官记下了。”

  他知道,李清廉这话若传出去,难免会得罪郡王府,能特意告知,已是冒着风险的交情。

  “你我同朝为官,又是同僚,理当互相照应。”

  李清廉笑了笑,语气又轻松了些,

  “再说,工部刚接了锻造任务,可不能出岔子。要是沐家真闹出什么事,牵连到贾家,你这工部左侍郎的位子也坐不安稳。”

  贾政深以为然。

  他端起酒杯,对着李清廉举了举: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这杯酒,下官敬您。”两人碰了碰杯,一饮而尽。

  一旁的赵振察觉到两人的谈话不对劲,放下酒杯凑过来:

  “尚书大人,存周,你们在聊什么机密呢?也让我听听。”

  李清廉连忙打哈哈:

  “没什么,就是聊些工部的琐事。你刚要去吏部上任,可得好好准备,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说着,给赵振满上酒,

  “来,咱们再喝一杯,祝你在吏部步步高升!”

  赵振虽觉得蹊跷,却也知道不该多问,只能笑着应下。

  包厢内重新恢复了喧闹,姑娘们的软语娇声萦绕在耳边,可贾政的心思早已飘远。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里暗自盘算——沐家、王妃、北静郡王,这三者缠在一起,背后定然藏着不小的阴谋。

  水溶向来谨慎,此次让沐家出面,怕是有更大的图谋。

  “看来,得再盯紧些沐家了。”

  贾政低声自语,眼神里闪过一丝厉色。

  李清廉的提醒来得及时,若真等沐家闹出乱子,再想收场就晚了。

  他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液入喉,却半点暖意也无——这京城的水,看来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第二日天刚亮,贾政便换上便于行动的闲服,带着两名管事直奔工部工坊。

  刚进工坊大门,叮叮当当的锻造声便扑面而来,熔炉里的火光映得人脸通红,工人们各司其职,推着铁料的、操控锻造机的、打磨兵器的,一派忙碌景象。

  “侍郎大人,您来了!”

  工坊监工连忙迎上来,躬身引路,

  “您昨日吩咐的成组技术方案,我们已经在弯刀作坊试行了,效率确实提了些。”

  贾政点点头,目光却扫过堆积如山的铁料堆,指尖轻轻敲了敲身旁的铁锭,沉声道:

  “铁料的成色怎么样?最近采购的批次,都验过了吗?”

  他心里始终记着李清廉提醒的沐家与郡王府之事,如今深入工坊,那些关于走私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都验过了,都是上等精铁,跟之前的批次一样。”

  监工连忙回道,递上验料的账本。

  贾政翻看着账本,眉头却渐渐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