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燧发手枪-《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大年初一的早上,他等到了王妃说的那个人。

  只是这个人他见过,不是什么从外面来的人。

  而是王府里负责照看煤炉的老伙计常六。

  常六看着四十上下,常年围着沾着炭灰的粗布围裙,双手布满老茧,指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黑渍,脸上沟壑纵横,带着几分常年守在炉边的烟火气。

  他见了应元正,局促地搓了搓手,弯腰行了个礼,声音带着点沙哑:“世子,王妃让小的来见您,说您有活计要交代。”

  应元正盯着他看了片刻,确认自己没看错。

  据他听到的消息,这位常师傅在王府待了快十年,每日天不亮就去后院添煤、看炉,话不多,存在感低得像院角的老树。

  应元正从前见过他,也只当他是个普通的杂役。

  “常师傅请进。” 应元正压下心头的惊讶,侧身让他进屋。

  他犹豫片刻,终于将桌上的燧发短手枪图纸指给他看。

  “您看看这个,母妃说您能做?”

  常六走到桌前,眼神瞬间变了。

  方才的局促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峻的专注。

  他没立刻伸手,而是俯身细细打量图纸上的枪管弧度、扳机结构,连火药池的尺寸标注都没放过。

  嘴里还低声念叨着:“这枪管得用熟铁反复锻打,不然容易炸膛……扳机的弹簧得够劲,还得小巧……”

  过了一会儿,他才抬头看向应元正,语气比之前沉稳了些。

  “殿下,这物件叫‘手枪’?图纸画得细,就是这火药池的密封性得再改改,不然刮风下雨容易受潮。”

  应元正是留了几个小‘隐患’,这算其中一个。

  “常师傅……懂火器?”

  常六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腼腆,搓了搓手回答,“小的年轻时候在军器局当过学徒,专做鸟铳的枪管,后来局里出了点事,才来王府谋了份看炉的活计。

  王妃知道小的有这手艺,平时府里修个铁器、锻个小零件,都是找小的。”

  应元正眉梢微动,在军器局工作,下一份工作却是看炉的?

  这理由……谁信啊。

  但他还是装作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

  他指着图纸,加重语气,“常师傅,这枪要做得小巧,能藏在袖筒里,射程不用太远,但得精准。

  您能先做一把样品吗?”

  常六重重点头,“能。熟铁府里库房就有,弹簧得小的自己琢磨着打,约莫十日能做出第一把样品。”

  “这么快?”

  常六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一起,“煤房后面有个小锻炉,平时没人去,小的可以夜里开工。”

  应元正连忙制止,“那也不用,做这个要隐蔽,不着急。”

  常六点头:“小的明白。”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应元正叮嘱。

  常六再次行礼,将图纸仔细折好,贴身收进怀里,依旧是那副不起眼的杂役模样。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背影,应元正忍不住感叹。

  ‘王妃也太恐怖了,连王府的煤炉旁都藏着这样的好手。’

  【这就是在暗处的好处吧。】

  暂时放下了这件事,应元正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给皇帝的回信已发,给林婉仪的年礼也已送。

  接下来这段时间,他就等着常六的手枪了。

  他原本以为常六肯定会再来问他,实际上这十天,对方根本没有出现。

  ‘这也太自信了吧。’

  【可能是高手。】

  十天后,常六再度现身。

  他双手捧着一物,恭敬呈上,“殿下,这是您要的东西。”

  应元正看到后,心头一震。

  那是一把精巧的燧发短手枪,外形与图纸几乎一致,细节却多有优化

  “殿下可去校场试射。”常六语气平静。

  应元正问他,“你试过了吗?”

  常六摇头:“小的不敢擅动。”

  应元正当即带着他前往了校场。

  他找到负责校场的人,命他取来弹丸,又备好靶子。其中特意加了皮甲与铁盔,以测威力。

  趁着对方准备的时候,他将手枪当着常六的面拆开,查看里面的部件。

  【作为手工来说,这精度相当可以了。】

  ‘更厉害的是,他还改动了我留下的那些瑕疵。’

  应元正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就该把“针式底火”“金属弹壳”“膛线”这些难题也交给他试试。’

  【宿主,人家只是扫地僧,不是神仙。】

  ‘万一可以呢?反正又不是量产,再说让扫地僧看炉是不是有点浪费人才了。’

  应元正看向常六,由衷赞道:“常师傅,你可真厉害。”

  常六却严肃的摇头,“殿下这话可说早了,要一会儿看了效果才知道。”

  应元正没想到他这么认真。

  等到靶子都摆好了,他迅速将手枪装好,亲自装弹试射。

  应元正平时也和刘健他们一起练习燧发枪,但短枪后坐力不同,他连射五发,才中靶心。

  随后几发渐入佳境,子弹精准击穿皮甲,深深嵌入铁盔。

  ‘命中率随距离衰减,但十步内足以致命。’

  ‘装填也便捷,发热可控,远超预期!’

  他将枪递给常六,“你来试试?”

  常六略一迟疑,接过枪,动作却极为熟练。

  应元正一看他的姿势就知道,肯定是老手。

  等他收枪后,应元正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常六却反问,“不知殿下想要什么效果?小的做的……可还合您心意?”

  应元正点头,“当然!非常好!”

  “你自己觉得呢?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常六思索了片刻,缓缓摇头,“……小的已经尽力改动了,但这整体结构非常好,没有什么是我能改的地方。”

  他抬眼看向应元正,目光诚恳而深沉。

  “能绘出此图之人,眼界与技艺,皆远在小的之上。”

  应元正赶紧说:“常师傅言重了。你所修正之处,恰是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你,图纸终究只是纸上虚物。”

  他顿了顿,“只是……我这里还有另一套构想,不知您是否愿意一试?”

  对方眼睛一亮,“殿下请讲!小的纵然才疏,也愿竭尽全力!”

  应元正便给他说了那三个难题。

  还特别嘱咐,此事极难,不求速成,也不强求结果。

  可常六仿佛没听见后面的话。

  只是盲目的点头,思绪早已飞出去了。

  应元正只能让他先回去,自己拿着手枪去找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