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夫妻夜话,规划未来-《海坛遗梦》

  海坛岛的冬夜静谧无声,窗外的海风轻拂着窗棂,发出细碎的声响。卧室里,煤油灯的暖黄光晕映着墙壁,林守业和苏晚晴并肩坐在床沿,指尖相握,暖意在两人掌心流转。晚晴刚收拾完针线笸箩,指尖还带着丝线的微凉,守业则刚泡好两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灯光。

  “今天镇上又有人来订虎头鞋了,说要给城里的亲戚带,还夸咱绣的海浪纹特别地道。”晚晴抿了口热茶,眼里带着满足的笑意,“没想到我这手艺,也能做成小生意。”

  守业握着她的手紧了紧,指尖摩挲着她指腹的薄茧:“都是你肯下功夫,又有巧思。”他望着窗外隐约的海平线,语气渐渐郑重,“晚晴,这次从南洋回来,我看了岛上的变化,心里有个想法。”

  晚晴抬眸望他,眼里满是信任:“你说,我都听你的。”

  “海坛岛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码头也扩建了,不少外地商人来考察投资。”守业的声音里透着难掩的期许,“我想把咱们的隧道工程队扩大规模,引进更先进的设备,不光接岛上的活,还能承接省内甚至沿海地区的项目。”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想在县城开一家专门的针线活铺子,把你的手艺推广出去,招几个心灵手巧的村里媳妇,你当掌柜的,不用再这么辛苦熬夜赶订单。”

  晚晴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不自觉上扬:“开铺子?还能让村里姐妹一起做?”她一直觉得独自做针线活有些孤单,若是能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既热闹又能帮衬邻里,再好不过。

  “当然。”守业笑着点头,伸手替她拢了拢耳边的碎发,“你的手艺这么好,不能只局限在镇上。等铺子开起来,咱设计些新样式,比如海坛岛特色的绣花包、海浪纹手帕,说不定还能跟着码头的货轮卖到外地去。”

  晚晴低头思忖片刻,轻声说:“扩大工程队要不少钱吧?还有开铺子的租金、材料钱,会不会压力太大?”她向来稳妥,担心步子迈得太急。

  守业早已盘算周全:“工程队这边,之前几个老客户已经答应给我介绍新项目,预付款能周转一部分;开铺子的钱,你这阵子做针线活也攒了些,不够的我再想想办法。”他握住晚晴的手,眼神坚定,“最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努力,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晚晴望着他眼底的光芒,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憧憬:“好!我听你的。”她靠在守业肩头,轻声呢喃,“等晓宇再大些,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就把铺子打理好,你在外跑工程也能放心。”

  “还有晓宇。”守业的声音柔和下来,“他现在上学了,脑子灵光,以后要让他多学知识,不管是想继承工程队,还是想做别的,我们都支持他。”他想起白天送晓宇上学时,儿子指着工程车兴奋的模样,嘴角扬起笑意,“说不定以后,他能设计出比现在更先进的工程设备,为咱海坛岛修更多的路、更多的隧道。”

  晚晴轻轻点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盼:“是啊,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她抬手抚摸着守业的脸颊,指尖带着温柔的暖意,“你在外跑工程,一定要注意安全,别太劳累。家里有我,还有铺子的事,你都不用操心。”

  守业反手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一下:“我知道。有你在,我心里踏实。”他望着煤油灯跳动的火苗,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日子——工程队蒸蒸日上,铺子里生意兴隆,晓宇学业有成,一家人在海坛岛过上了富足安稳的生活。

  窗外的海风渐渐平息,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与煤油灯的光晕交织在一起,温柔而明亮。两人依偎在一起,轻声说着未来的规划,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彼此的信任。夜渐深,灯光依旧明亮,照亮了两人紧握的双手,也照亮了他们共同奔赴的、充满希望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