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晚晴熬汤,寄往海外-《海坛遗梦》

  暮色像一块柔软的灰布,慢悠悠盖过青瓦屋檐,庭院里的梧桐树影被残阳拉得又细又长,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最后一点暖光,坠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院角的竹篱笆上,几朵迟开的牵牛花还在倔强地绽放,粉紫色的花瓣沾着暮色,透着几分温柔的寂寥。

  晚晴轻手轻脚地推开晓宇的房门,小家伙抱着布老虎睡得正香,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小嘴巴微微嘟着,偶尔发出一两声梦呓。她俯下身,小心翼翼地为儿子掖好被角,指尖触到温热的被褥,嘴角不自觉地漾起柔和的笑意,眼底满是宠溺。“乖宝,好好睡。”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语,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梦中的蝴蝶。

  转身走出房间,晚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快步走进飘着烟火气的厨房。昏黄的油灯挂在房梁上,摇曳的光线下,案板早已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上面整齐码着备好的食材:一小锅提前泡发的干贝,颗颗饱满莹润;几根肥嫩的玉米,外皮还带着新鲜的水汽;还有从市集精心挑来的新鲜排骨,每一块都剁得大小均匀,泛着淡淡的粉色。

  “守业在海外定是辛苦极了,这干贝玉米排骨汤最是滋补,也耐存放。”晚晴系上浆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指尖轻轻抚过冰凉的排骨,眼神瞬间变得缱绻又牵挂,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往灶膛里添了几块干柴,火苗“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映得她脸颊暖融融的,也照亮了眼角未干的细碎泪光。

  先将排骨冷水下锅,加几片生姜去腥,晚晴站在灶台边,一手扶着锅沿,一手轻轻搅动画圈,目光紧紧盯着水面。待水沸泛起一层浮沫,她迅速拿起漏勺,小心翼翼地将浮沫撇干净,动作娴熟又细致。而后将排骨捞入厚重的砂锅,倒入足量的清水,再放入干贝与切好的玉米段,盖上砂锅盖时,还特意用布巾擦了擦锅盖边缘,确保密封严实,才用文火慢慢熬煮。

  厨房里很快弥漫开食材的鲜香,汤汁在砂锅中“咕嘟咕嘟”翻滚,冒出细密的热气,将窗玻璃熏得模糊一片,映出晚晴守在灶台边的身影。她搬来一个小板凳坐下,借着摇曳的灯光,拿出晓宇白天磨破的衣角,穿针引线缝补起来。银针在她手中灵巧地穿梭,指尖偶尔被针尖扎到,她只是轻轻吸一口气,皱一下眉头,又继续低头缝制,脑海里全是丈夫守业在海外奔波的模样——离家已有半载,连一封家书都要辗转许久才能收到,不知他吃得好不好,睡得安不安。

  夜半时分,汤终于熬好了。晚晴关火的瞬间,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院外的蛐蛐都停了鸣叫。汤色乳白醇厚,排骨软烂脱骨,干贝的鲜与玉米的甜完美交融,光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她取来提前备好的粗陶汤罐,双手裹着布巾,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浓汤盛入,动作慢而稳,生怕洒出一滴。待汤汁稍凉后,她又用干净的棉纸仔细密封好罐口,一层又一层,仿佛这样就能将思念牢牢锁在里面。

  “得包得严实些,不然路远颠簸,怕是要洒了。”晚晴喃喃自语,又用厚实的棉絮仔细包裹住汤罐,放进一个结实的木盒里,外面再缠上几层麻绳,缠到第三圈时,她还特意打了个牢固的死结,双手用力拉了拉,确认不会松动,才松了口气,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做完这一切,天已蒙蒙亮,东方泛起一抹浅浅的鱼肚白,透过窗棂洒进厨房,照亮了她疲惫却满足的脸庞。晚晴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肩膀,走到书桌前,铺开信纸,提笔写下几行字:“守业亲启,天气转凉,记得添衣。此汤滋补,闲暇时加热饮用,莫要太过劳累,家中一切安好,晓宇乖顺,勿念。妻晚晴字。”字迹娟秀工整,每一笔都饱含着深深的惦念,写到“勿念”二字时,笔尖顿了顿,一滴墨晕开,像是她没忍住落下的泪。

  清晨的阳光渐渐明亮起来,洒在庭院的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晚晴抱着沉甸甸的木盒,脚步轻快地走向镇上的驿站,蓝布衣裙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只执着的蝶。驿站老板刚打开门,见她来了,笑着打招呼:“晚晴妹子,又来寄东西给当家的?”

  “张老板早!”晚晴抬起头,脸上露出腼腆又温柔的笑容,眼角的细纹因笑意愈发明显,“麻烦您帮我尽快寄到海外,这是熬的汤,怕坏了。”

  张老板接过木盒,掂量了掂量,打趣道:“这里面装的可是满满的牵挂啊!放心,我给你走最快的线路,保准完好无损送到。”

  “多谢张老板!”晚晴连忙道谢,从口袋里掏出银两,不仅付了运费,还额外多给了一些,“麻烦您多费心,一定要妥善保管。”

  “好说!”张老板爽快应下。

  晚晴站在驿站门口,望着张老板将木盒小心翼翼地放进储物间,才转身离去。微风拂过,带着汤的余温与淡淡的花香,飘向遥远的海外。那罐浓汤里,装着的不仅是食材的鲜美,更是一个妻子对丈夫沉甸甸的爱与牵挂,跨越山海,只为送到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