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生日快乐-《我的仕途不靠婚》

  周三清晨的云岭还裹着薄雾,沈清姿把竹制食盒小心翼翼放进帆布包,上面盖着件厚外套——怕寿桃凉了,又怕被周聿提前发现。院外传来电动车的喇叭声,周聿已经载着空竹篮在等,竹篮里垫着油纸,是特意留着放酱肉的。

  “冬令营的收尾表我放你包里了,”周聿帮她把帆布包挂在车把上,“取完物料去酱肉铺,刚好赶在饭点前能吃上热乎的。”他发动电动车时,沈清姿瞥见他手腕上的帆布手环,悄悄把藏在口袋里的银质茶针又攥紧了些。

  到省城的宣传公司时,负责人早已把展会物料码整齐。海报上印着“云岭茶语”的字样,旁边是周聿选的“茶落樱飞”照片,沈清姿的指尖拂过画面,忽然听见周聿说:“团队说宣传片改好了,咱们找个会议室看看?”

  会议室的投影亮起,熟悉的樱林画面出现在幕布上。当最后一幕“云岭茶语,共守初心”淡去,周聿的身影忽然跳了出来——帮老乡修茶枝时沾着泥点的手,和张大爷讨论炒茶温度时认真的侧脸,在樱林里给她递茶勺时带笑的眼。配文缓缓浮现:“致谢每一位守护云岭的人”。

  周聿愣住了,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桌沿。沈清姿坐在他身边,轻声说:“这些都是你在云岭的样子,比任何宣传语都动人。”她顿了顿,把帆布包里的食盒放在桌上,“还有个东西,要给你。”

  打开食盒的瞬间,淡淡的绿茶香混着糯米香飘出来。六个小巧的茶味寿桃摆在里面,樱花碎点缀的桃尖粉嫩嫩的,正中央放着枚银质茶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张阿姨教我做的寿桃,”沈清姿说,“陈静阿姨把周家的茶针给了我,说……说咱们凑在一起才圆满。”

  周聿的喉结动了动,拿起茶针时,指腹触到沈清姿残留的温度。他忽然想起在外交部的那些生日,都是泡面配文件,只有陈静寄来的茶糕能添点暖意。而现在,有亲手做的寿桃,有藏着心意的茶针,还有身边的人——比任何风光都让他踏实。

  “我都忘了今天是我生日。”周聿的声音有点哑,他掰了块寿桃递到沈清姿嘴边,“你做的,得先让你尝尝。”糯米的软混着茶粉的甘,在舌尖化开,沈清姿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觉得所有的悄悄筹备都值了。

  从宣传公司出来,周聿没去酱肉铺,反而牵着沈清姿往老巷走。拐过两个弯,一家挂着“老手艺银饰”的小店出现在眼前。“进去看看,”他推开门,“茶针配个链子,戴在身上才方便。”

  银匠师傅拿着茶针比对时,周聿忽然从背后握住沈清姿的手:“以前总想着用政策帮云岭,现在才明白,没有你,我做的都是空架子。”他看着她的眼睛,“清姿,留在云岭,留在我身边,好不好?”

  沈清姿刚点头,手机就响了——是李婶发来的视频。镜头里,张阿姨和陈静正带着老乡们挂樱花灯笼,张大爷举着写有“生日快乐”的竹牌晃了晃:“周小子,清姿,早点回来吃晚饭!”视频背景里,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风铃响,热闹又温暖。

  从银饰店出来,周聿把串好链子的茶针戴在脖子上,刚好贴着心口的位置。“酱肉铺顺路买了,”他晃了晃手里的油纸包,“还买了两斤糖炒栗子,你路上爱吃。”沈清姿笑着接过栗子,指尖碰到他的手,这次没有躲开。

  返程的电动车上,沈清姿靠在周聿身后,闻着他身上淡淡的茶香和栗子香。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省城的烟火气,却不及云岭的樱香让她安心。“展会的茶样标签,”她忽然说,“咱们把‘共守’两个字印上去吧,既是守云岭,也是守彼此。”

  周聿转头看她,夕阳落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边。“好,”他加重了握车把的手,“以后云岭的每罐茶,都带着咱们的心意。”

  回到云岭时,天色刚擦黑。合作社的院门口挂着樱花灯笼,李婶端着刚炖好的鸡汤迎上来,张阿姨举着刚烤的芝麻烧饼喊:“快进来,长寿面都煮好了!”陈静站在灯影里笑,手里拿着件新织的围巾——还是沈清姿喜欢的浅灰色。

  饭桌上,老乡们轮流给周聿敬酒,张大爷举着茶杯说:“周小子,谢谢你和清姿给云岭带来的好日子,这杯我敬你!”周聿接过茶杯,先敬了张大爷,又敬了陈静,最后转向沈清姿,眼里满是笑意:“这杯,敬我的清姿。”

  饭后,周聿带着沈清姿去樱林。他用手机打开改好的宣传片,幕布投在樱树干上,画面里的两人并肩看茶,画面外的两人并肩站着。“下个月的展会,”周聿握住她的手,“咱们一起去,让全世界都知道云岭的茶,还有云岭的你。”

  樱花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沈清姿摸着周聿脖子上的茶针,忽然想起陈静说的“圆满”。所谓圆满,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生日有寿桃,身边有爱人,家乡有烟火,未来有共同的方向——就像云岭的茶,在合适的时光里,总能泡出最醇厚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