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温存与隐忧-《我的仕途不靠婚》

  周聿的归来,像一股暖流注入了沈清姿冰冷已久的生活。

  那晚失控的拥抱与哭泣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而黏稠的新阶段。

  周聿手臂的伤需要定期换药,沈清姿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这个任务。

  她从医药箱里拿出碘伏和纱布,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指尖避开伤口周围泛红的皮肤,蘸了碘伏的棉签轻轻擦拭时,还会下意识地放慢速度。

  周聿安静地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 —— 那里还残留着那晚哭肿的痕迹,像两片沾了水汽的蝶翼。

  偶尔药水刺激到伤口,他会微微蹙眉,喉结轻滚一下,却始终一言不发。

  直到沈清姿缠完纱布,抬头问他 “疼吗?”,他才缓缓摇头,声音很轻:“不疼。”

  他们开始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

  不再是沈清姿独自对着冷掉的饭菜,而是她下班回家后,会系上围裙,简单炒两三个小菜 —— 青椒肉丝、番茄炒蛋,都是家常口味。

  周聿会坐在餐桌旁等她,有时翻看手机里的工作邮件,有时看着她在厨房忙碌的背影。

  他话不多,却会把她夹到碗里的青椒默默吃掉,哪怕之前她知道他不爱吃青椒;

  也会在她盛汤时,顺手把她手边的筷子摆好。

  夜晚,主卧的床不再是沈清姿一个人的领地。

  周聿搬回了主卧,起初两人各占床的两侧,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界限。

  但深夜睡眠中,总会有不经意的碰触 —— 他翻身时手臂搭在她的腰上,她踢被子时腿脚蹭到他的小腿。

  不再有之前的瞬间僵硬和迅速撤离,反而在朦胧的睡意里,会下意识地往对方身边靠一点,那点细微的温度,带来一丝隐秘的安心。

  他们甚至有了超出工作范围的交流。

  周末早上,沈清姿煮了小米粥,端给周聿时,他喝了一口,平淡地说:“汤咸了。”

  沈清姿愣了一下,才想起盐放多了,刚想道歉,他却又舀了一勺,慢慢喝完:“下次少放半勺。”

  晚上看电视,新闻里提到欧洲某国外交动态,沈清姿下意识地问:“这里面是不是有能源博弈的因素?”

  周聿放下手里的书,言简意赅地解释:“主要是天然气供应协议到期,双方在价格上有分歧。”

  说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 认可她能看到新闻背后的逻辑。

  这种平静的温情,几乎让沈清姿产生错觉:

  仿佛他们不是契约婚姻,而是历经磨难后更加亲密的寻常夫妻。

  她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安稳里,刻意忽略心底那丝不安 ——

  周聿之后会回非洲吗?还是会有新的外派任务?

  她自己的 “优秀年轻干部实践锻炼计划”,还能按原计划推进吗?

  那些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现实问题,没因这次生死考验消失,只是被暂时掩盖了。

  周聿似乎也享受这段休整期。

  他脸上的线条比在非洲时柔和了些,眉宇间的凌厉淡了许多。

  虽然白天还要去部里撰写述职报告、接受问询,回到公寓后,那股迫人的低压气场却消散了。

  有时他会站在阳台,靠着栏杆看城市夜景,手里拿着一杯温水,不知在想什么。

  沈清姿不会打扰他,只是远远看着他的背影 ——

  路灯的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可温存的泡沫,终究易碎。

  几天后的周末,沈清姿帮周聿整理从使馆带回来的书籍和文件 —— 大多是外交理论着作,还有一些非涉密的会议纪要。

  整理到最底下时,她无意间从一本《外交谈判策略》里,掉出了一份折叠的内部参考材料。

  封面标题赫然写着:《驻欧洲某国使团高级外交官配偶情况与协助外交工作指引》。

  沈清姿的手猛地一顿,指尖瞬间发凉。

  她捡起材料,指尖捏着纸边,指节微微发白 ——

  高级外交官配偶、协助外交工作……

  一个模糊却心惊的预感,像冷水一样浇在她心上,瞬间冲散了之前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