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失败的 “偶遇”-《我的仕途不靠婚》

  周聿站在原地,目光黏着沈清姿转身的背影。

  浅灰色的西装外套,肩线挺括得像她这个人,没半点松弛,连背影都透着一股不容分说的利落。他的指尖无意识地蜷了蜷,指甲蹭过西装裤的布料,留下一道极淡的印子 —— 他不甘心。

  就这么结束?明明昨天夜里,他还在办公室对着日历反复圈画,算准了她今天汇报的时间;明明出门前,他对着镜子练了三遍打招呼的语气,就怕露了怯。

  深吸一口气,他压下心底翻涌的局促,胸腔里的心跳得有点急,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快步上前两步,鞋底蹭过大理石地面,发出一声极轻的 “吱呀”,他赶紧收住脚,又慢半拍调整步伐,尽量让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些。

  嘴角扯了扯,想带出点熟稔的笑意,却怕太刻意,最后只落得个温和的弧度。声音放得平缓,甚至特意压低了几分,怕惊扰了什么似的:“沈书记,”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怀里的文件袋上,又快速移开,“来京汇报工作?”

  沈清姿的脚步顿了顿。

  她侧过身看他,长睫微抬,眼底先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 —— 那讶异很轻,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粒细沙,不过是瞳孔微缩了半秒,转瞬就被一层职业性的平静彻底覆盖。怀里的文件袋被她指尖捏得更紧了些,边角原本有些软塌,此刻却挺得笔直,显然,她的心思还没从汇报的事上抽离。

  “是的,周司长。” 她的回答依旧简短,没有多余的延伸,连尾音都收得干净,没半点拖泥带水。

  目光也只是礼貌地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秒 —— 就一秒,像例行公事的扫过,然后便重新落回文件袋上,指尖甚至还轻轻摩挲了一下袋口的标签,像是在确认里面的材料有没有放错。

  周聿见状,心里那点刚沉下去的局促又冒了上来,他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话题递出去,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轻松,想拉近距离:“听说您这次汇报的,是生态产业项目?” 他顿了顿,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是他熬了两个晚上找的 “突破口”,“之前给县委办发过一份,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案例,或许…… 能给项目提供点参考。”

  说到 “生态补偿机制” 时,他特意放慢了语速,每个字都咬得清晰,眼神里藏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 —— 那案例是他从一堆外文资料里扒出来的,特意挑了和云岭地形相似的区域,连夜翻译成中文,还标注了重点,就盼着能借这个话题,多聊两句。

  可话还没说完,沈清姿就轻轻抬了抬手。

  那动作很轻,手指纤细,指尖微微弯曲,带着客气的疏离,却干脆地打断了他的话。她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表,银色的表盘在灯光下闪了一下,指针刚过九点十分,秒针 “嗒嗒” 地走,声音不大,却像敲在周聿的心上。

  “多谢周司长关心,” 她的语气依旧平和,没有丝毫波澜,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距离感,像初冬的风,不冷冽,却没温度,“案例我们后续会查阅。”

  顿了顿,她的目光从表盘移开,落在走廊尽头的会场方向,那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干部往里走:“不过现在得赶去会场做准备,汇报会还有半小时开始,不便多聊,先失陪了。”

  话音刚落,她微微颔首示意,动作标准得像演练过千百遍,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跟上了那位年轻干部的脚步,步幅均匀,没有半分停顿,浅灰色的衣角在风里轻轻晃了一下,很快就融入了走廊尽头的人群,甚至没再回头看他一眼。

  周聿的话卡在喉咙里。

  后半句 “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找我” 还悬在舌尖,就被硬生生咽了回去,喉咙发紧,像堵了一团温吞的棉花,有点闷,又有点疼。他僵在原地,双脚像被钉在了大理石地面上,看着沈清姿的背影一点点变小,最后彻底消失在人群里 —— 那抹浅灰,挺拔又决绝,没有半分留恋。

  他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

  手机壳是旧的,边缘有点磨损,是去年去云岭调研时买的。刚才还在想,要是她愿意多聊两句,就顺势提一句,想了解云岭项目的最新细节,甚至还在心里过了一遍提问的语气,怕太唐突。

  现在看来,全是多余的念头。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他提前半小时来蹲守,在大堂的咖啡角站了快二十分钟,假装看菜单,眼睛却一直盯着电梯口,手里的美式凉了都没喝一口;他在脑海里反复演练对话,从 “打招呼” 到 “聊案例”,再到 “提云岭”,每一个环节都想好了应对的话;他精心准备的 “共同话题”,像捧着一颗热乎的糖,想递到她面前。

  可在她客气又疏离的态度面前,这些都像一张被揉皱的纸,苍白又无力。

  大堂里的咖啡香气依旧飘着,是浓郁的焦糖味,之前闻着还觉得暖,现在却透着一股冷意;水晶灯的光依旧亮着,灯光洒在大理石地面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却照得他的影子有些狼狈 —— 影子被拉得很长,歪歪扭扭地贴在地面上,像他此刻的心情。

  他只觉得浑身发僵,从肩膀到指尖,都透着冷,连手指尖都在微微发麻。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场所谓的 “偶遇”,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他想拉近的距离,早已被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堵死,像一堵厚厚的墙,连一丝缝隙都没留下。

  那种无力感,比在外交谈判桌上遭遇僵局更甚 —— 谈判尚有周旋的余地,有话术,有让步,有再争取的机会;而此刻,他面对的,是沈清姿毫不回头的背影,是 “无力回天” 的现实。

  他缓缓收回目光,落在冰凉的大理石地面上。

  地面很光滑,能清晰地映出他的样子 —— 头发有点乱,是刚才快步走时蹭的;西装领口有点歪,是刚才紧张时无意识扯的;眼底还有点红,是没睡好的缘故。

  原来,不是他没准备好。

  是他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她早已不需要他的 “参考”,她的团队有足够的能力整理案例;她更不需要他刻意制造的交集,她的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当当,没空想无关的人和事。

  她的世界,早已没有了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