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梅影疑云-暗香浮动-《疑难杂案》

  齐王府书房内,一片静谧。齐王朱翊钧端坐在书桌前,他的面容被烛光映照得有些模糊,但那嘴角挂着的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却清晰可见。

  沈默站在书桌前,他的身姿挺拔,却微微低垂着头,似乎不敢与齐王对视。他前来“请教婚礼仪制”,然而此刻的气氛却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齐王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份密报上,那是关于永嘉侯府近期活动的报告,来源不明。他的指尖轻轻点着密报,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沈大人,”齐王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本王这未来的岳家,近来可是风头正劲啊。”

  沈默连忙躬身说道:“殿下说笑了。永嘉侯府世代忠良,承蒙皇恩浩荡,自然是备受瞩目。”

  齐王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有些突兀。他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忠良?但愿如此吧。本王只希望,大婚之时,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

  他的话中似乎别有深意,沈默心中一紧,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着镇定。

  齐王顿了顿,接着说:“听说……皇寺那位伺候过端慧皇姨婆的老嬷嬷,近来凤体欠安?”

  他的话语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沈默心中了然,齐王这是话中有话,他既想借永嘉侯府的势力,又担心被卷入其中,更想借明镜司之手,敲打甚至清除未来岳家那些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隐患”。

  “下官定当确保京?安宁,不负圣恩,亦不负殿下期望。”沈默恭敬回答,双方达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离开齐王府后,崔鹏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经过长时间的盯梢,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京城最大的“瑞芸绣坊”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这个绣坊每个月都会固定接收一批来自永嘉侯府别院的特殊丝线。

  崔鹏觉得这很不寻常,于是他对绣坊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绣坊里有几位手艺最好的绣娘,她们的背景异常干净,干净得让人怀疑。而且,这些绣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非常喜欢佩戴一种香气持久的梅花形香囊。

  崔鹏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他大胆地推测道:“毒可能就浸在丝线里,或者藏在香囊中。这些绣娘接触的都是高门女眷,有很多机会下手。”

  然而,就在崔鹏准备进一步调查的时候,留守皇寺的差役突然发来了一份密报。原来,那位知情的孙老嬷嬷突然上吐下泻,病情十分严重。太医诊断后,认为这是一种急症,但情况非常危急。

  沈默看到这份密报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梅花社”为了灭口而采取的行动。他当机立断,下令道:“全力救治孙嬷嬷!同时,封锁皇寺,严查所有进出的人等!尤其是那些送药、送食的人,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

  皇寺内,原本静谧祥和的氛围被突如其来的紧张气氛所笼罩。一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明镜司的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鬼魅一般穿梭于寺院的各个角落,严密控制着厨房和药房,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沈默面色凝重,亲自守在孙嬷嬷的病榻前,寸步不离。

  老太医满头大汗地施针用药,竭尽全力想要稳住孙嬷嬷的病情。经过一番忙碌,孙嬷嬷的呼吸终于稍微平稳了一些,但她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毫无血色。

  “是……是‘慢梅香’……”孙嬷嬷突然睁开双眼,仿佛用尽全身力气一般,紧紧抓住沈默的衣袖,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沈默心头一紧,连忙凑近孙嬷嬷,轻声问道:“嬷嬷,您说什么?‘慢梅香’是什么?”

  孙嬷嬷的嘴唇颤抖着,断断续续地说道:“她们……她们来了……娘娘……侯爷……报仇……”

  沈默的眉头越皱越深,他意识到孙嬷嬷话中有话,但此时的孙嬷嬷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每说一个字都显得异常艰难。

  “嬷嬷,您慢慢说,到底是谁来了?娘娘和侯爷又是怎么回事?”沈默耐着性子,继续追问。

  孙嬷嬷的目光渐渐变得迷离,她似乎回忆起了一些久远的事情,声音也越发微弱:“当年……端慧皇贵妃……并非自然病逝……而是与……今上的生母……有关……”

  沈默心中一震,他当然知道端慧皇贵妃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当年她在宫中的地位并不高。难道说,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孙嬷嬷喘息了几下,接着说道:“永嘉侯府……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梅花社’……是端慧皇贵妃入宫前……家族就已培养的暗卫……”

  沈默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终于明白了孙嬷嬷的意思。原来,这一切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的恩怨情仇。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瓦片响动!这声音虽然细微,但在这寂静的夜晚却显得格外突兀。

  “有刺客!”崔鹏一直在屋顶警戒,立刻厉喝追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以风驰电掣之势掠过寺院的高墙。那黑影的速度快如闪电,仿佛轻烟一般,瞬间便消失在了高墙之后。

  崔鹏见状,心中一惊,连忙紧追不舍。他身形如电,在京城的屋脊上如履平地,与那道黑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

  与此同时,在寺院的另一处,一名低着头的小太监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快步走向孙嬷嬷的禅房。这小太监面色苍白,脚步匆匆,似乎有什么急事。

  “站住!”突然,一声断喝传来,小太监猛地停住了脚步。他抬起头,只见沈默站在前方,一脸威严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是何人?为何如此匆忙?”沈默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小太监,“这碗参汤又是给谁送去的?”

  小太监被沈默的气势所慑,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回答道:“回大人,这是御药房吩咐我送来给嬷嬷补气的……”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突然间,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猛地将手中的参汤朝沈默泼去,同时,他的袖中滑出一根细如牛毛的毒针,如闪电般直刺向孙嬷嬷!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但沈默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他虽然心中一惊,但并未慌乱。只见他身形一闪,侧身躲开了泼来的参汤,同时,他的官袍袖中如同变戏法一般,滑出一把尺子,准确无误地将那根毒针格开!

  那太监一击不中,显然有些吃惊,但他毫不恋战,瞬间便扭身朝着窗户撞去,显然是想趁机逃脱!

  “留下!”沈默出手如电,擒拿手锁向其肩关节!

  那太监身形诡异一扭,竟似无骨,滑脱开来,反手又是一把毒粉洒出!

  沈默屏息急退。趁此间隙,刺客已跃出窗外。

  但就在刚才交手瞬间,沈默扯下了对方腰间一块不起眼的木牌——那是永嘉侯府低级仆役的出入腰牌!虽然常见,但在此刻,意义非凡!

  另一边,崔鹏一路紧追不舍,但那黑影刺客却如鬼魅一般,在京城错综复杂的巷道中左拐右拐,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如此,崔鹏也并非毫无所获——在激烈的打斗中,他成功地撕下了对方一截衣袖。

  当他定睛一看时,不禁大吃一惊。那衣袖之下,露出的竟是一段纤细的手腕,然而这手腕上却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显然是长期握刀所致。更令人惊讶的是,那手腕上还戴着一个银丝缠绕的梅花镯,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崔鹏心中暗忖:“这杀手,竟然是个女子!”

  与此同时,孙嬷嬷虽然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但所幸并未受伤,性命无虞。而那块被刺客遗落的腰牌,以及崔鹏手中的梅花镯,无疑成为了指向永嘉侯府的铁证。

  然而,当沈默将这些证据秘密呈报给皇帝时,皇帝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那些证物,便将其搁置一旁。

  “朕知道了。”他摩挲着那块腰牌,眼神深邃,“永嘉侯治家不严,纵仆行凶,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道轻描淡写的处罚,却让沈默心中猛地一沉。他忍不住抬头,目光与皇帝交汇,只见皇帝抬手制止了他,似乎并不想让他继续说下去。

  沈默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轻易地放过那些涉事之人。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恍然大悟。

  “沈爱卿,有些事,水落石出未必是好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利害关系,朕心里有数。”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透露出一种深谋远虑的气息。

  沈默凝视着皇帝,从他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复杂的意味。那是一种权衡利弊、深思熟虑的神情,让沈默意识到皇帝并非没有察觉到事情的真相,而是在考虑更深远的影响。

  皇帝接着说道:“明镜司做得很好,但接下来,这件事情就交给朕吧。你们……去查查齐王送来的那批西域香料,据说里面混了些不该有的东西。”

  沈默心中一凛,他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皇帝这是在转移视线,将众人的注意力从之前的事件上引开,同时也是在保护明镜司,避免他们被卷入更深的旋涡。而让明镜司去调查齐王送来的香料,无疑是皇帝在进行更深层次的布局。

  沈默躬身道:“臣,遵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沉重。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他感到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更深的沉重。

  皇帝的棋盘上,所有人都不过是棋子而已。永嘉侯府、“梅花社”、齐王、明镜司……甚至可能包括皇帝自己,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被摆布。而那场即将到来的大婚,恐怕也不会如表面上那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