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这是多么短暂的时间啊!就像烧红的烙铁一般,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神经上,让我感到一阵刺痛。沈默崔鹏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门口,留下我独自一人面对这片令人窒息的犯罪现场。
周围的同事们依然忙碌着,他们或检查物证,或研究监控录像,或分析死亡时间,但他们的眼神却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一种疏离和审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怀疑和不信任,仿佛我就是那个最大的嫌疑人。
物证、监控身形、死亡时间……这些线索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正慢慢地收紧,勒住我的脖颈,让我几乎无法呼吸。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每一个证据都可能决定我的命运。
然而,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恐慌和屈辱,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沈默崔鹏说得对,我需要证据,需要找到那个真正的“老阴魂”,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摄像头。它安静地待在书架旁的缝隙里,仿佛在窥视着整个客厅。
我缓缓地走到书架旁,再次凝视着那个被发现的缝隙。这个摄像头的放置角度异常刁钻,它巧妙地避开了人们的视线,却又能够完美地覆盖客厅的主要区域。显然,这是凶手精心设计的,他不仅知道这个位置,还故意让摄像头拍下整个作案过程。
“这个摄像头,”我快步走到正在取证的技侦同事身边,焦急地问道,“能确定它的安装时间吗?”
同事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摄像头的设备型号,然后仔细检查了一下缝隙周围的灰尘。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对我说:“这种微型摄像头的待机时间并不长,从这灰尘覆盖的程度来看,它的安装时间应该不会太久,最多不超过一周。”
一周内……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曾经进入过陈法医的家,并在这个隐蔽的位置安装了摄像头。这个人要么是陈法医的熟人,要么就是拥有高超开锁技巧的人。
“查一下陈法医家近一周的访客记录,还有楼道监控……”我话刚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连忙停住了。这里是老式小区,楼道监控设备时好时坏,未必能提供有效的记录。
“已经在调了。”同事点点头,“另外,存储卡里的视频是唯一的,没有其他记录。凶手很谨慎。”
唯一的记录,详细地展现了整个杀人过程以及他/她如何巧妙地栽赃陷害。这显然是一场精心策划、设计好的“表演”。
我缓缓走到尸体旁边,目光再次落在地毯上那一堆石膏粉和金属碎屑上。通过视频,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凶手是如何蹲下身子,将这些东西故意放置在那里的。
为什么会是石膏粉呢?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了。第一次是在纺织厂仓库,而现在又出现在这里。这绝对不可能是随意的选择。
“石膏粉……”我低声呢喃着,脑海中飞速地搜索着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筑?雕塑?医学(固定用)?还是其他的什么用途呢?
突然间,一个模糊的念头如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我想起了当年王强伤人案的卷宗,其中有一个细节曾被提及……王强最初与赵明远发生冲突的地点,竟然是在一个正在装修的店铺门口,而当时地上洒满了……装修用的石膏粉!
难道……
我猛地转身,想去找沈默崔鹏确认这个细节,却看到他正站在门口,和一个穿着便装、神色匆匆的中年男人低声交谈。那是局里负责内部监察的负责人。
沈默崔鹏听完对方的汇报,脸色更加难看,他朝我这边看了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然后对监察负责人点了点头。
我心里一沉。内部调查已经启动了,而且速度很快。
不能再等了。
我避开众人的视线,走到客厅角落,拿出手机。我不能调用局里的资源,只能靠自己过去积累的一些“私交”。
我拨通了一个号码,对方是一个开锁匠,也是我的线人之一,消息灵通,尤其对城西一带三教九流的人物很熟。
“老猫,帮我查个人。”我压低声音,“外号‘老阴魂’,真名可能叫李春生,很多年前混城西的,后来消失了。我要知道他最近有没有露过面,或者,有没有人听说过他的消息。”
“老阴魂?”老猫在电话那头咂咂嘴,“这名字可有些年头没听人提了。行,我帮你问问,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尽快。”我挂了电话,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我又翻出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在通讯公司工作的朋友。犹豫了一下,还是拨了过去。
“帮我个忙,查两个号码最近一周,尤其是昨天的通话记录和基站定位。一个是我自己的,另一个……是沈默崔鹏队长的。”我说出这句话时,感觉脸颊有些发烫。调查自己的上司,这是大忌,但我必须知道,在那些死亡时间段里,沈默崔鹏到底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的不信任是双向的,我同样需要排除他的嫌疑——或者,找到他的破绽。
朋友在那边沉默了几秒,显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陆离,你确定?这要是被查到……”
“我确定。后果我自己承担。”我咬牙道。
“好吧,等我消息。”
挂了电话,我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觉汗水已经浸湿了内衣。二十四小时,分秒必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勘察还在继续,但似乎没有突破性的发现。沈默崔鹏和监察负责人谈完后,就一直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没有再跟我说话,也没有限制我的行动,但那无形的隔离墙已经竖起。
几个小时之后,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我赶紧拿起来看,发现是老猫给我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很短,只有寥寥几个字:
【有人说,半个月前,在“老码头”酒吧见过一个像“老阴魂”的人,但不确定。酒吧老板可能知道点啥。】
看到这条短信,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老码头”酒吧的样子。那是城西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各种人都有,治安也不太好。我不禁有些好奇,“老阴魂”怎么会出现在那种地方呢?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复老猫一条短信,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收到,谢了。】
就在我刚刚发送完短信的时候,通讯公司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我点开一看,原来是一张截图和一段文字。截图显示的是我的手机号码的定位信息,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我的位置,除了单位和宿舍之外,并没有去过其他异常的地方。
而文字内容则是关于沈队的手机号码的定位信息。朋友告诉我,昨天深夜,沈队的基站信号出现在了城西工业区的边缘,靠近观澜台水塔附近,并且在那里停留了大约半小时。更巧合的是,这个时间和我收到那个匿名短信的时间非常接近。
我的呼吸骤然停止。
沈默崔鹏……昨天深夜,去过观澜台水塔附近?在那个我收到匿名短信,指引我们去纺织厂仓库的时间点?
他去那里做什么?他为什么没提?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难道他……
我猛地抬头,看向依旧站在窗边的沈默崔鹏。他的侧影在雨幕映衬下,显得格外深沉难测。
如果……如果他就是那个“老阴魂”?或者,他和“老阴魂”有联系?他撕掉报告,他给我戴上手铐,他一次次将嫌疑引向我……这一切,是不是都是在掩盖他自己?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让我手脚冰凉。
但逻辑上呢?他有动机吗?他和当年的王强案有什么关系?卷宗里并没有提到他。
不对……我忽然想起,当年王强伤人案发生时,沈默崔鹏好像还只是另一个分局的普通刑警,并未直接参与此案。但他和赵明远……似乎是警校同期!
如果他是为了替同期好友赵明远报仇……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
就在这时,沈默崔鹏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缓缓转过身。他的视线穿过忙碌的人群,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
他朝我走了过来。
每一步,都像踩在我的心跳节拍上。
他停在我面前,目光扫过我还没来得及锁屏的手机屏幕——上面正是朋友发来的,关于他号码定位的截图。
他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四周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
周围的同事们依然忙碌着,他们或检查物证,或研究监控录像,或分析死亡时间,但他们的眼神却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一种疏离和审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怀疑和不信任,仿佛我就是那个最大的嫌疑人。
物证、监控身形、死亡时间……这些线索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正慢慢地收紧,勒住我的脖颈,让我几乎无法呼吸。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每一个证据都可能决定我的命运。
然而,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恐慌和屈辱,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沈默崔鹏说得对,我需要证据,需要找到那个真正的“老阴魂”,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摄像头。它安静地待在书架旁的缝隙里,仿佛在窥视着整个客厅。
我缓缓地走到书架旁,再次凝视着那个被发现的缝隙。这个摄像头的放置角度异常刁钻,它巧妙地避开了人们的视线,却又能够完美地覆盖客厅的主要区域。显然,这是凶手精心设计的,他不仅知道这个位置,还故意让摄像头拍下整个作案过程。
“这个摄像头,”我快步走到正在取证的技侦同事身边,焦急地问道,“能确定它的安装时间吗?”
同事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摄像头的设备型号,然后仔细检查了一下缝隙周围的灰尘。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对我说:“这种微型摄像头的待机时间并不长,从这灰尘覆盖的程度来看,它的安装时间应该不会太久,最多不超过一周。”
一周内……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曾经进入过陈法医的家,并在这个隐蔽的位置安装了摄像头。这个人要么是陈法医的熟人,要么就是拥有高超开锁技巧的人。
“查一下陈法医家近一周的访客记录,还有楼道监控……”我话刚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连忙停住了。这里是老式小区,楼道监控设备时好时坏,未必能提供有效的记录。
“已经在调了。”同事点点头,“另外,存储卡里的视频是唯一的,没有其他记录。凶手很谨慎。”
唯一的记录,详细地展现了整个杀人过程以及他/她如何巧妙地栽赃陷害。这显然是一场精心策划、设计好的“表演”。
我缓缓走到尸体旁边,目光再次落在地毯上那一堆石膏粉和金属碎屑上。通过视频,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凶手是如何蹲下身子,将这些东西故意放置在那里的。
为什么会是石膏粉呢?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了。第一次是在纺织厂仓库,而现在又出现在这里。这绝对不可能是随意的选择。
“石膏粉……”我低声呢喃着,脑海中飞速地搜索着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筑?雕塑?医学(固定用)?还是其他的什么用途呢?
突然间,一个模糊的念头如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我想起了当年王强伤人案的卷宗,其中有一个细节曾被提及……王强最初与赵明远发生冲突的地点,竟然是在一个正在装修的店铺门口,而当时地上洒满了……装修用的石膏粉!
难道……
我猛地转身,想去找沈默崔鹏确认这个细节,却看到他正站在门口,和一个穿着便装、神色匆匆的中年男人低声交谈。那是局里负责内部监察的负责人。
沈默崔鹏听完对方的汇报,脸色更加难看,他朝我这边看了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然后对监察负责人点了点头。
我心里一沉。内部调查已经启动了,而且速度很快。
不能再等了。
我避开众人的视线,走到客厅角落,拿出手机。我不能调用局里的资源,只能靠自己过去积累的一些“私交”。
我拨通了一个号码,对方是一个开锁匠,也是我的线人之一,消息灵通,尤其对城西一带三教九流的人物很熟。
“老猫,帮我查个人。”我压低声音,“外号‘老阴魂’,真名可能叫李春生,很多年前混城西的,后来消失了。我要知道他最近有没有露过面,或者,有没有人听说过他的消息。”
“老阴魂?”老猫在电话那头咂咂嘴,“这名字可有些年头没听人提了。行,我帮你问问,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尽快。”我挂了电话,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我又翻出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在通讯公司工作的朋友。犹豫了一下,还是拨了过去。
“帮我个忙,查两个号码最近一周,尤其是昨天的通话记录和基站定位。一个是我自己的,另一个……是沈默崔鹏队长的。”我说出这句话时,感觉脸颊有些发烫。调查自己的上司,这是大忌,但我必须知道,在那些死亡时间段里,沈默崔鹏到底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的不信任是双向的,我同样需要排除他的嫌疑——或者,找到他的破绽。
朋友在那边沉默了几秒,显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陆离,你确定?这要是被查到……”
“我确定。后果我自己承担。”我咬牙道。
“好吧,等我消息。”
挂了电话,我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觉汗水已经浸湿了内衣。二十四小时,分秒必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勘察还在继续,但似乎没有突破性的发现。沈默崔鹏和监察负责人谈完后,就一直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没有再跟我说话,也没有限制我的行动,但那无形的隔离墙已经竖起。
几个小时之后,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我赶紧拿起来看,发现是老猫给我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很短,只有寥寥几个字:
【有人说,半个月前,在“老码头”酒吧见过一个像“老阴魂”的人,但不确定。酒吧老板可能知道点啥。】
看到这条短信,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老码头”酒吧的样子。那是城西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各种人都有,治安也不太好。我不禁有些好奇,“老阴魂”怎么会出现在那种地方呢?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复老猫一条短信,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收到,谢了。】
就在我刚刚发送完短信的时候,通讯公司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我点开一看,原来是一张截图和一段文字。截图显示的是我的手机号码的定位信息,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我的位置,除了单位和宿舍之外,并没有去过其他异常的地方。
而文字内容则是关于沈队的手机号码的定位信息。朋友告诉我,昨天深夜,沈队的基站信号出现在了城西工业区的边缘,靠近观澜台水塔附近,并且在那里停留了大约半小时。更巧合的是,这个时间和我收到那个匿名短信的时间非常接近。
我的呼吸骤然停止。
沈默崔鹏……昨天深夜,去过观澜台水塔附近?在那个我收到匿名短信,指引我们去纺织厂仓库的时间点?
他去那里做什么?他为什么没提?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难道他……
我猛地抬头,看向依旧站在窗边的沈默崔鹏。他的侧影在雨幕映衬下,显得格外深沉难测。
如果……如果他就是那个“老阴魂”?或者,他和“老阴魂”有联系?他撕掉报告,他给我戴上手铐,他一次次将嫌疑引向我……这一切,是不是都是在掩盖他自己?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让我手脚冰凉。
但逻辑上呢?他有动机吗?他和当年的王强案有什么关系?卷宗里并没有提到他。
不对……我忽然想起,当年王强伤人案发生时,沈默崔鹏好像还只是另一个分局的普通刑警,并未直接参与此案。但他和赵明远……似乎是警校同期!
如果他是为了替同期好友赵明远报仇……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
就在这时,沈默崔鹏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缓缓转过身。他的视线穿过忙碌的人群,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
他朝我走了过来。
每一步,都像踩在我的心跳节拍上。
他停在我面前,目光扫过我还没来得及锁屏的手机屏幕——上面正是朋友发来的,关于他号码定位的截图。
他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四周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