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斗城的街巷比记忆中更热闹些。唐凡背着行囊走在青石板路上,两侧商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香料铺的甜香、酒楼的酒香混着行人的笑语,织成鲜活的人间烟火气。他收敛着魂力,乌金长袍换了身更低调的青布衣衫,看起来就像个初到都城的寻常魂师,只有指尖偶尔掠过袖中那枚刻着三足金乌的玉佩时,才会想起岔路口红裙女子的身影。
按照父亲唐啸的指引,他穿过两条热闹的街巷,拐进一条僻静的石板路。路的尽头,一座素雅的宅院静静矗立,朱红色的木门上挂着块匾额,题着“月轩”二字,笔锋温润,却透着几分不俗的气韵。门前没有守卫,只有两株玉兰树亭亭玉立,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平添几分雅致。
唐凡走上前,轻轻叩了叩门环。没过多久,门内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一位身着素白长裙的侍女打开门,见他面生,却依旧礼貌地问道:“公子请问找谁?”
“在下唐凡,前来拜访月轩轩主,是家父唐啸让我来的。”唐凡拱手行礼,语气恭敬。他知道姑姑唐月华在天斗城声望极高,月轩更是以琴艺、礼仪闻名,自然不敢失了礼数。
侍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原来是轩主的客人,轩主已吩咐过,若有名唤唐凡的公子前来,可直接带入。公子请随我来。”
跟着侍女走进月轩,院内的景致更显雅致。青石铺就的小径旁种满了兰草与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琴音——不远处的凉亭里,正有位女子端坐抚琴,琴声清越,如流水般淌过庭院。
唐凡的脚步下意识慢了些,目光却被凉亭旁的一间琴室吸引。那间屋子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到屋内靠墙摆着十几张古琴,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是常被打理的珍品。他自幼在昊天宗长大,见惯了锤与火,却对这清雅的琴器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尤其是当目光落在最里面那张七弦古琴上时,心脏竟莫名跳快了几分。
那琴身是深褐色的,琴尾刻着几株兰草,琴弦泛着淡淡的银光,虽静置在那里,却似有灵气流转。唐凡的思绪突然飘回前世——那时他还是个痴迷金庸武侠的现代人,最爱看《笑傲江湖》的电影,尤其迷恋那首《沧海一声笑》,为此特意找老师学了古琴,对着谱子练了大半年,指尖磨出的茧子,与如今练锤留下的薄茧重叠在一起,竟有种跨越时空的恍惚。
他想起自己便是因偶然得到《天龙宝录》,在研究其中武学奥秘时意外穿越到这个世界,成为唐啸之子。如今在这异世的月轩,竟遇到让他心头一动的古琴,这份缘分,仿佛早已注定。
“公子?”侍女见他驻足不前,轻声提醒。
“抱歉,我先去琴室看看,稍后便去见月华姑姑。”唐凡回过神,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不等侍女回应,便轻轻推开了琴室的门。
屋内很安静,只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琴上,暖得像前世午后的书房。唐凡径直走到那张刻着兰草的古琴前,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冰凉的触感传来,却让他心头一热。他慢慢坐下,调整好坐姿,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琴弦上——没有丝毫犹豫,熟悉的旋律顺着指尖流淌而出。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他开口轻唱,声音不算高亢,却带着几分历经世事的通透。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经历在这一刻交织,金庸笔下的江湖豪情,与斗罗大陆的魂师纷争,竟在这曲《沧海一声笑》里找到了共鸣。琴弦震颤,琴音时而激昂如浪涛拍岸,时而洒脱如清风拂面,配上他略带沙哑却格外真诚的歌声,瞬间填满了整个琴室,又顺着门缝飘出,漫过庭院。
凉亭里抚琴的女子早已停下了动作,目光怔怔地望向琴室方向;路过的侍女们也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就连院外偶尔经过的行人,也被这独特的琴音与歌声吸引,驻足在门外。
琴室门外,一道红裙身影悄然伫立。胡列娜原本是办完庚辛城的事,想顺路来天斗城来月轩听听琴艺——她曾听比比东提起过月轩轩主的琴艺高超,却没想到刚走到巷口,就听到了这令人心折的琴声。她循着声音走来,看到琴室里那个青衫背影时,眼底瞬间亮起星星——是羲子凡!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他。平日里的羲子凡,或是带着几分疏离的沉稳,或是看向她时带着几分紧张的认真,可此刻,他坐在琴前,指尖流转间,竟有种看透世事的洒脱与豪情。那首歌的歌词她听不懂“世上潮”“天知晓”是什么意思,却能从琴音与歌声里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快意,让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意境。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唐凡的歌声依旧,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跳跃。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没注意到门外的动静,直到一曲终了,最后一个琴音消散在空气中,他才缓缓睁开眼,长舒了一口气,心头积压的疲惫与纷争带来的压抑,竟在这一曲中消散了大半。
“好!好一个‘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一阵清脆的掌声传来,唐凡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子站在门口,眉眼间与唐啸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温婉,周身透着书卷气与优雅,正是他的姑姑唐月华。她身后跟着几位月轩的学生,个个眼中满是惊叹,还有些学生小声议论着:
“这琴艺也太厉害了吧!比咱们学的那些曲子更有气势!”
“刚走了个唐银公子,琴艺就够惊艳了,怎么又来个这么厉害的?”
“他唱的词好奇特,却莫名好听,到底是哪路大神啊?”
唐月华走进琴室,目光落在唐凡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却更多的是欣赏:“凡儿,你居然还通音律。不仅实力不俗,竟还有这般琴艺与心境。”她刚才在庭院里听完整首曲子,虽不知歌词深意,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洒脱与豪情,这份心境,连许多修炼多年的魂师都未必拥有。
唐凡站起身,拱手行礼:“侄儿羲子凡,见过姑姑。刚才一时兴起,在此抚琴,打扰了月轩的清净,还望姑姑恕罪。”他刚才察觉到了胡列娜的气息,于是改口称自己为羲子凡。
“无妨,无妨。”唐月华只是愣了一下,便明白了,于是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那张古琴上,“这张‘墨兰琴’是我早年偶然所得,琴音清越,却因曲调难寻,许久没人弹奏了,今日能听到这般妙曲,倒也没有辱没了它。”她顿了顿,又问道:“你刚才唱的那首歌,叫什么?词意洒脱,意境深远,是你自己所作吗?”
唐凡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回姑姑,这曲子叫“沧海一声笑”,是晚辈偶然从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并非自己所作。只是觉得意境相合,便记了下来,今日见此古琴,一时兴起便弹唱了出来。”他总不能说这是前世地球的歌曲,只能找个“古籍”的借口。
唐月华倒也不疑有他,只点了点头:“不管出自何处,都是难得的好曲子。你既喜欢古琴,又有这般天赋,不如在月轩多住些日子,我教你些琴艺技巧,或许能让你对这曲子有更深的理解。”
“多谢姑姑!”唐凡心中一喜,连忙道谢。他本就想向姑姑学习琴艺,既能修补自己被毁灭深渊影响的心境,也能在这纷争乱世中寻得一份宁静,如今姑姑主动提出,自然求之不得。
站在门外的胡列娜听到这里,眼底的光芒更亮了。她原本只是顺路过来,此刻却不想离开了——能每天听到羲子凡弹这首《沧海一声笑》,就算多待些日子,好像也不错。她悄悄往后退了退,打算先不打扰唐凡与唐月华,等晚些时候再找他。
唐月华似乎察觉到了门外的动静,目光扫过门口,看到那抹红裙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有点破,只笑着对唐凡说:“既然来了,就先随我去住处安顿下来。月轩的规矩不多,你只需随心便好,想学琴时便来琴室,想四处看看也无妨。”
“是,姑姑。”唐凡应下,目光又落在那张墨兰琴上,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琴弦的触感。他知道,在月轩的这段日子,或许会成为他这段奔波旅程中,最宁静、最难忘的时光。
跟着唐月华走出琴室,路过庭院时,那些月轩的学生依旧好奇地望着他,小声议论着,却没有上前打扰。唐凡微笑着点头致意,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院门外,正好看到那抹红裙消失在巷口,他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看来,天斗城的日子,会比他想象中更热闹些。
安顿好住处后,唐凡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琴室。墨兰琴依旧静静地摆在那里,阳光依旧温暖。他再次坐下,指尖落在琴弦上,这一次,没有急着弹奏《沧海一声笑》,而是轻轻拨动琴弦,感受着琴音的变化。他知道,姑姑唐月华的琴艺高深,能在这里学习,不仅是对琴艺的提升,更是对心境的磨砺——在未来的纷争中,这份宁静与洒脱,或许会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
按照父亲唐啸的指引,他穿过两条热闹的街巷,拐进一条僻静的石板路。路的尽头,一座素雅的宅院静静矗立,朱红色的木门上挂着块匾额,题着“月轩”二字,笔锋温润,却透着几分不俗的气韵。门前没有守卫,只有两株玉兰树亭亭玉立,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平添几分雅致。
唐凡走上前,轻轻叩了叩门环。没过多久,门内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一位身着素白长裙的侍女打开门,见他面生,却依旧礼貌地问道:“公子请问找谁?”
“在下唐凡,前来拜访月轩轩主,是家父唐啸让我来的。”唐凡拱手行礼,语气恭敬。他知道姑姑唐月华在天斗城声望极高,月轩更是以琴艺、礼仪闻名,自然不敢失了礼数。
侍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原来是轩主的客人,轩主已吩咐过,若有名唤唐凡的公子前来,可直接带入。公子请随我来。”
跟着侍女走进月轩,院内的景致更显雅致。青石铺就的小径旁种满了兰草与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琴音——不远处的凉亭里,正有位女子端坐抚琴,琴声清越,如流水般淌过庭院。
唐凡的脚步下意识慢了些,目光却被凉亭旁的一间琴室吸引。那间屋子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到屋内靠墙摆着十几张古琴,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是常被打理的珍品。他自幼在昊天宗长大,见惯了锤与火,却对这清雅的琴器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尤其是当目光落在最里面那张七弦古琴上时,心脏竟莫名跳快了几分。
那琴身是深褐色的,琴尾刻着几株兰草,琴弦泛着淡淡的银光,虽静置在那里,却似有灵气流转。唐凡的思绪突然飘回前世——那时他还是个痴迷金庸武侠的现代人,最爱看《笑傲江湖》的电影,尤其迷恋那首《沧海一声笑》,为此特意找老师学了古琴,对着谱子练了大半年,指尖磨出的茧子,与如今练锤留下的薄茧重叠在一起,竟有种跨越时空的恍惚。
他想起自己便是因偶然得到《天龙宝录》,在研究其中武学奥秘时意外穿越到这个世界,成为唐啸之子。如今在这异世的月轩,竟遇到让他心头一动的古琴,这份缘分,仿佛早已注定。
“公子?”侍女见他驻足不前,轻声提醒。
“抱歉,我先去琴室看看,稍后便去见月华姑姑。”唐凡回过神,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不等侍女回应,便轻轻推开了琴室的门。
屋内很安静,只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琴上,暖得像前世午后的书房。唐凡径直走到那张刻着兰草的古琴前,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冰凉的触感传来,却让他心头一热。他慢慢坐下,调整好坐姿,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琴弦上——没有丝毫犹豫,熟悉的旋律顺着指尖流淌而出。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他开口轻唱,声音不算高亢,却带着几分历经世事的通透。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经历在这一刻交织,金庸笔下的江湖豪情,与斗罗大陆的魂师纷争,竟在这曲《沧海一声笑》里找到了共鸣。琴弦震颤,琴音时而激昂如浪涛拍岸,时而洒脱如清风拂面,配上他略带沙哑却格外真诚的歌声,瞬间填满了整个琴室,又顺着门缝飘出,漫过庭院。
凉亭里抚琴的女子早已停下了动作,目光怔怔地望向琴室方向;路过的侍女们也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就连院外偶尔经过的行人,也被这独特的琴音与歌声吸引,驻足在门外。
琴室门外,一道红裙身影悄然伫立。胡列娜原本是办完庚辛城的事,想顺路来天斗城来月轩听听琴艺——她曾听比比东提起过月轩轩主的琴艺高超,却没想到刚走到巷口,就听到了这令人心折的琴声。她循着声音走来,看到琴室里那个青衫背影时,眼底瞬间亮起星星——是羲子凡!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他。平日里的羲子凡,或是带着几分疏离的沉稳,或是看向她时带着几分紧张的认真,可此刻,他坐在琴前,指尖流转间,竟有种看透世事的洒脱与豪情。那首歌的歌词她听不懂“世上潮”“天知晓”是什么意思,却能从琴音与歌声里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快意,让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意境。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唐凡的歌声依旧,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跳跃。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没注意到门外的动静,直到一曲终了,最后一个琴音消散在空气中,他才缓缓睁开眼,长舒了一口气,心头积压的疲惫与纷争带来的压抑,竟在这一曲中消散了大半。
“好!好一个‘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一阵清脆的掌声传来,唐凡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子站在门口,眉眼间与唐啸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温婉,周身透着书卷气与优雅,正是他的姑姑唐月华。她身后跟着几位月轩的学生,个个眼中满是惊叹,还有些学生小声议论着:
“这琴艺也太厉害了吧!比咱们学的那些曲子更有气势!”
“刚走了个唐银公子,琴艺就够惊艳了,怎么又来个这么厉害的?”
“他唱的词好奇特,却莫名好听,到底是哪路大神啊?”
唐月华走进琴室,目光落在唐凡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却更多的是欣赏:“凡儿,你居然还通音律。不仅实力不俗,竟还有这般琴艺与心境。”她刚才在庭院里听完整首曲子,虽不知歌词深意,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洒脱与豪情,这份心境,连许多修炼多年的魂师都未必拥有。
唐凡站起身,拱手行礼:“侄儿羲子凡,见过姑姑。刚才一时兴起,在此抚琴,打扰了月轩的清净,还望姑姑恕罪。”他刚才察觉到了胡列娜的气息,于是改口称自己为羲子凡。
“无妨,无妨。”唐月华只是愣了一下,便明白了,于是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那张古琴上,“这张‘墨兰琴’是我早年偶然所得,琴音清越,却因曲调难寻,许久没人弹奏了,今日能听到这般妙曲,倒也没有辱没了它。”她顿了顿,又问道:“你刚才唱的那首歌,叫什么?词意洒脱,意境深远,是你自己所作吗?”
唐凡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回姑姑,这曲子叫“沧海一声笑”,是晚辈偶然从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并非自己所作。只是觉得意境相合,便记了下来,今日见此古琴,一时兴起便弹唱了出来。”他总不能说这是前世地球的歌曲,只能找个“古籍”的借口。
唐月华倒也不疑有他,只点了点头:“不管出自何处,都是难得的好曲子。你既喜欢古琴,又有这般天赋,不如在月轩多住些日子,我教你些琴艺技巧,或许能让你对这曲子有更深的理解。”
“多谢姑姑!”唐凡心中一喜,连忙道谢。他本就想向姑姑学习琴艺,既能修补自己被毁灭深渊影响的心境,也能在这纷争乱世中寻得一份宁静,如今姑姑主动提出,自然求之不得。
站在门外的胡列娜听到这里,眼底的光芒更亮了。她原本只是顺路过来,此刻却不想离开了——能每天听到羲子凡弹这首《沧海一声笑》,就算多待些日子,好像也不错。她悄悄往后退了退,打算先不打扰唐凡与唐月华,等晚些时候再找他。
唐月华似乎察觉到了门外的动静,目光扫过门口,看到那抹红裙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有点破,只笑着对唐凡说:“既然来了,就先随我去住处安顿下来。月轩的规矩不多,你只需随心便好,想学琴时便来琴室,想四处看看也无妨。”
“是,姑姑。”唐凡应下,目光又落在那张墨兰琴上,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琴弦的触感。他知道,在月轩的这段日子,或许会成为他这段奔波旅程中,最宁静、最难忘的时光。
跟着唐月华走出琴室,路过庭院时,那些月轩的学生依旧好奇地望着他,小声议论着,却没有上前打扰。唐凡微笑着点头致意,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院门外,正好看到那抹红裙消失在巷口,他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看来,天斗城的日子,会比他想象中更热闹些。
安顿好住处后,唐凡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琴室。墨兰琴依旧静静地摆在那里,阳光依旧温暖。他再次坐下,指尖落在琴弦上,这一次,没有急着弹奏《沧海一声笑》,而是轻轻拨动琴弦,感受着琴音的变化。他知道,姑姑唐月华的琴艺高深,能在这里学习,不仅是对琴艺的提升,更是对心境的磨砺——在未来的纷争中,这份宁静与洒脱,或许会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