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连绵的第三日,整座碧波屿都笼罩在朦胧水雾中。铃儿坐在廊下,望着檐角滴落的雨珠出神。这是她来到岛上的第二个月,已经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凝神。”
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铃儿立即端正坐好。陆芍不知何时出现在廊下,手中拿着那本《沧浪诀》。
“今日讲水灵之气的运转要诀。”
雨水顺着屋檐流淌,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陆芍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她指尖凝聚出一缕水汽,那水汽在她指间灵活变换着形态。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陆芍演示着灵力运转的轨迹,“修行亦是如此,不可强求。”
铃儿认真听着,小手不自觉地模仿着师父的动作。她最近在修炼上遇到了瓶颈,始终无法将水灵气在体内完整运转一周天。此刻听着师父的讲解,那些困扰她多日的难题似乎渐渐明朗起来。
“你且试试。”陆芍收起功法,目光落在铃儿身上。
铃儿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运转灵力。这一次,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学着像细雨滋润万物般,让灵力缓缓流淌。虽然速度慢了些,但运行得格外顺畅。
“很好。”陆芍微微颔首,“记住这种感觉。”
午后的雨渐渐小了。柳如焰提着食盒大步走来,靴子踩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吃饭了!”她嗓门依旧洪亮,但在陆芍淡淡一瞥后,立刻收敛了些许,“今天有新鲜的银线鱼汤,最适合这种天气了。”
铃儿小声道谢,接过还冒着热气的汤碗。鱼汤熬得奶白,香气扑鼻。她偷偷看了眼师父,见陆芍也端起了碗,这才小口喝起来。
“小铃儿最近修炼得怎么样?”柳如焰一边大口吃着饭菜,一边问道。
“还在练习周天运转……”铃儿声音越来越小。
“急什么!”柳如焰满不在乎地摆手,“我当年光引气入体就花了半年时间。你这速度已经很快了!”
陆芍放下碗筷,看向铃儿:“修行如细雨,润物无声。急躁是大忌。”
铃儿认真点头,将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这些日子以来,她越来越能体会到师父话语中的深意。每次修炼遇到困难时,只要想起师父平静的神情,她就能静下心来继续努力。
雨停时分,墨苓撑着把素色油纸伞来访。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衣裙,发间别着一支玉簪,整个人清雅得如同雨后的荷花。
“路过附近,顺道来看看。”她浅笑着递过一个锦囊,“里面是些安神的香料,适合小孩子用。”
铃儿接过锦囊,小声道谢。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位墨仙子看师父的眼神格外不同,这让她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墨苓确实在暗中观察陆芍。自从上次同行后,她就对这个神秘的女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芍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既清冷孤高,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沧桑感,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陆道友最近可好?”墨苓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陆芍纤细的手指。
“尚可。”陆芍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却难得地没有立即离开。
两人在院中漫步,墨苓说着最近听来的趣闻,陆芍偶尔应一声。铃儿默默跟在后面,小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她注意到墨仙子说话时,视线总是若有若无地落在师父身上,而师父虽然依旧清冷,却没有表现出丝毫不耐。
夜幕降临时,铃儿做了噩梦。她梦见又回到了那个血腥的渔村,黑袍修士狰狞地朝她扑来。惊醒时,她发现自己缩在床角,浑身冷汗。
犹豫再三,她抱着枕头敲响了陆芍的房门。
“师父……我能不能在这里坐一会儿?”她小声问道,眼睛还带着未散的惊恐。
陆芍看了眼她苍白的脸色,侧身让她进来。
铃儿乖巧地坐在榻边的脚踏上,抱着膝盖。屋内很安静,只能听到师父翻阅书卷的细微声响。这声音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陆芍放下书卷,看着熟睡的小徒弟。孩子蜷缩成一团,眉头还微微蹙着,似乎在梦里也不得安宁。她轻轻挥手,一条薄毯盖在了铃儿身上。
窗外,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屋檐,也敲打在陆芍的心上。她想起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无助,想起修炼《阴姹经》时的痛苦挣扎。或许收下这个徒弟,也是给自己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雨夜里,烛火轻轻摇曳。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陆芍轻轻抚平铃儿微皱的眉头,继续翻阅手中的典籍。这一刻,修行路上的孤寂似乎被冲淡了些许。
“凝神。”
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铃儿立即端正坐好。陆芍不知何时出现在廊下,手中拿着那本《沧浪诀》。
“今日讲水灵之气的运转要诀。”
雨水顺着屋檐流淌,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陆芍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她指尖凝聚出一缕水汽,那水汽在她指间灵活变换着形态。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陆芍演示着灵力运转的轨迹,“修行亦是如此,不可强求。”
铃儿认真听着,小手不自觉地模仿着师父的动作。她最近在修炼上遇到了瓶颈,始终无法将水灵气在体内完整运转一周天。此刻听着师父的讲解,那些困扰她多日的难题似乎渐渐明朗起来。
“你且试试。”陆芍收起功法,目光落在铃儿身上。
铃儿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运转灵力。这一次,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学着像细雨滋润万物般,让灵力缓缓流淌。虽然速度慢了些,但运行得格外顺畅。
“很好。”陆芍微微颔首,“记住这种感觉。”
午后的雨渐渐小了。柳如焰提着食盒大步走来,靴子踩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吃饭了!”她嗓门依旧洪亮,但在陆芍淡淡一瞥后,立刻收敛了些许,“今天有新鲜的银线鱼汤,最适合这种天气了。”
铃儿小声道谢,接过还冒着热气的汤碗。鱼汤熬得奶白,香气扑鼻。她偷偷看了眼师父,见陆芍也端起了碗,这才小口喝起来。
“小铃儿最近修炼得怎么样?”柳如焰一边大口吃着饭菜,一边问道。
“还在练习周天运转……”铃儿声音越来越小。
“急什么!”柳如焰满不在乎地摆手,“我当年光引气入体就花了半年时间。你这速度已经很快了!”
陆芍放下碗筷,看向铃儿:“修行如细雨,润物无声。急躁是大忌。”
铃儿认真点头,将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这些日子以来,她越来越能体会到师父话语中的深意。每次修炼遇到困难时,只要想起师父平静的神情,她就能静下心来继续努力。
雨停时分,墨苓撑着把素色油纸伞来访。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衣裙,发间别着一支玉簪,整个人清雅得如同雨后的荷花。
“路过附近,顺道来看看。”她浅笑着递过一个锦囊,“里面是些安神的香料,适合小孩子用。”
铃儿接过锦囊,小声道谢。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位墨仙子看师父的眼神格外不同,这让她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墨苓确实在暗中观察陆芍。自从上次同行后,她就对这个神秘的女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芍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既清冷孤高,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沧桑感,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陆道友最近可好?”墨苓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陆芍纤细的手指。
“尚可。”陆芍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却难得地没有立即离开。
两人在院中漫步,墨苓说着最近听来的趣闻,陆芍偶尔应一声。铃儿默默跟在后面,小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她注意到墨仙子说话时,视线总是若有若无地落在师父身上,而师父虽然依旧清冷,却没有表现出丝毫不耐。
夜幕降临时,铃儿做了噩梦。她梦见又回到了那个血腥的渔村,黑袍修士狰狞地朝她扑来。惊醒时,她发现自己缩在床角,浑身冷汗。
犹豫再三,她抱着枕头敲响了陆芍的房门。
“师父……我能不能在这里坐一会儿?”她小声问道,眼睛还带着未散的惊恐。
陆芍看了眼她苍白的脸色,侧身让她进来。
铃儿乖巧地坐在榻边的脚踏上,抱着膝盖。屋内很安静,只能听到师父翻阅书卷的细微声响。这声音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陆芍放下书卷,看着熟睡的小徒弟。孩子蜷缩成一团,眉头还微微蹙着,似乎在梦里也不得安宁。她轻轻挥手,一条薄毯盖在了铃儿身上。
窗外,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屋檐,也敲打在陆芍的心上。她想起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无助,想起修炼《阴姹经》时的痛苦挣扎。或许收下这个徒弟,也是给自己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雨夜里,烛火轻轻摇曳。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陆芍轻轻抚平铃儿微皱的眉头,继续翻阅手中的典籍。这一刻,修行路上的孤寂似乎被冲淡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