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脂粉新方秘生财-《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

  钟粹宫的晨雾还未散尽,沈静姝已坐在窗边,指尖捻着一朵晒干的凤仙花,目光落在桌上的瓷碗上。碗中是昨夜熬制的玫瑰膏,色泽艳红,却带着几分浑浊,散发着淡淡的酸败味——这是宫里妃嫔常用的胭脂原料,虽天然,却易脱妆、保质期短,且颜色单调,无非是朱红、桃红几色。

  “小主,这玫瑰膏又坏了?”晚晴端着温水进来,见她蹙眉,便知又在为脂粉的事烦心。自上次宸嫔失势后,沈静姝虽赢得了喘息之机,却也越发清楚,后宫之中,无钱寸步难行。赏赐宫人、打点太监、打探消息,哪一样都离不开银钱。皇帝的赏赐时有时无,且多是首饰绸缎,难以变现,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财源。

  沈静姝点点头,将凤仙花放下:“这玫瑰膏熬制时需用蜜蜡调和,却不耐存放,夏日常不过三日便会变质。且上色不均,涂在脸上发闷,若是出汗,更是一塌糊涂。”她脑中忽然闪过现代的化妆品知识——古代胭脂水粉多为天然原料直接研磨或熬制,缺乏乳化和防腐工艺,这便是症结所在。

  “若是能改良一番呢?”沈静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用杏仁油做基底,调和玫瑰汁与朱砂,再加入少量蜂蜡乳化,既能让颜色更服帖,又能延长保质期。至于颜色,可加入不同的天然染料,比如紫草取紫,栀子取黄,便能调出更多花色。”

  晚晴听得一头雾水:“杏仁油、乳化?小主说的这些,奴婢听都没听过。”

  “不难,”沈静姝笑着解释,“杏仁油可从杏仁中压榨提取,蜂蜡是寻常之物,至于乳化,不过是将油与水充分混合,用竹筷反复搅拌便是。”她当即吩咐晚晴,去御膳房讨些杏仁、蜂蜡,又让小禄子悄悄从宫外采买紫草、栀子、朱砂等原料——小禄子是她入宫后收服的心腹太监,为人机灵,且有宫外的亲戚可以接应,是秘密办事的绝佳人选。

  接下来几日,钟粹宫的偏殿成了临时的“制香坊”。沈静姝先将杏仁浸泡去皮,放在石臼中捣烂,再用纱布包裹挤压,果然榨出了清澈的杏仁油。接着,她将玫瑰花瓣用清水煮沸,过滤出浓艳的花汁,加入少量朱砂调色,再倒入杏仁油和切碎的蜂蜡,用竹筷不停搅拌。

  起初并不顺利,油与水始终分离,玫瑰汁浮在表面,颜色浑浊。沈静姝想起现代的乳化原理,便让晚晴将混合物隔水加热,一边加热一边快速搅拌,果然,原本分离的油和水渐渐融合,形成了细腻的膏体,色泽艳而不妖,散发着淡淡的玫瑰清香。

  “成了!”晚晴看着瓷碗中细腻光滑的胭脂膏,惊喜地叫道。沈静姝用指尖蘸了一点,涂在手腕上,颜色均匀服帖,比宫中常用的胭脂清爽许多,且不易脱落。她又用同样的方法,加入紫草调出雅致的藕荷色,加入栀子调出明媚的鹅黄色,一共做出三种花色,分别装入小巧的白瓷盒中,贴上简单的花笺标记。

  “这胭脂比宫里的好太多了!”晚晴爱不释手,“若是拿出去卖,定然有人抢着要。”

  “不可声张,”沈静姝连忙叮嘱,“此事若是被人知晓,定会说我不安分守己,私下营商,惹来祸端。我们需找个可靠的渠道,悄悄变现。”她想到小禄子宫外的亲戚——一位在京城开胭脂铺的张老板,为人精明且守口如瓶,正是合适的人选。

  当晚,沈静姝让晚晴将三盒胭脂交给小禄子,嘱咐道:“你悄悄出宫,将这胭脂交给张老板,就说这是独家配方,问他愿不愿意代售。一盒胭脂,就按五两银子的价格,他若是同意,便约定好交接方式,利润我们与他三七分,他三我们七。”

  五两银子一盒的胭脂,在京城已是天价——寻常胭脂不过几钱银子一盒,但沈微澜自信,这改良后的胭脂,无论质地还是颜色,都远超市面上的产品,定能吸引达官贵人的家眷。

  小禄子领命而去,第二日清晨便悄悄返回,脸上带着喜色:“小主,成了!张老板见了胭脂,当即拍板同意,说这胭脂比京城最好的‘醉春坊’还要好,五两银子一盒定能畅销。他还说,今日便先订十盒,让我们尽快备好,他会让人在宫门外的柳树下交接,用暗号联系。”

  沈静姝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立刻与晚晴加紧制作。她们白天装作打理花草,晚上便在偏殿忙碌,用了三日时间,赶制出十盒胭脂,依旧是三种花色,每种花色各三盒,多出来的一盒留给晚晴自用。

  交接那日,小禄子借着出宫采买的机会,将胭脂藏在装药的锦盒中,顺利带出宫去。傍晚时分,小禄子返回,带回了五十两银子,还有张老板的口信,说胭脂一上架便被抢空,多位夫人预定,希望能多供些货,且愿意将价格提高到六两银子一盒。

  “五十两!”晚晴看着桌上沉甸甸的银子,眼睛都亮了。这对她们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足够钟粹宫上下数月的用度,更重要的是,这是她们第一次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银子,无需仰人鼻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静姝也松了口气,将银子分成两份,一份妥善收好,另一份取出十两,递给小禄子:“这是你的辛苦费,往后还要多劳烦你。”又取出五两递给晚晴:“你也辛苦了,这些银子你自己收好,买些喜欢的东西。”

  小禄子和晚晴连忙推辞,沈静姝却坚持道:“这是你们应得的。往后我们的生意做大了,好处还多着呢。”两人见状,只得收下,心中对沈微澜更加忠心——跟着这样的主子,不仅有前程,还能得实惠,远比在其他宫里混日子强。

  接下来的日子,沈静姝和晚晴一边小心翼翼地制作胭脂,一边通过小禄子与张老板秘密交接。张老板果然信守承诺,每次都按时付款,且订单越来越多,不仅有京城达官贵人的家眷,还有不少王府的姬妾慕名而来,甚至有人愿意出十两银子一盒,只为提前预定稀缺的藕荷色。

  沈静姝趁机扩大生产,又改良出一款唇脂——用同样的配方,加入更多蜂蜡,制成固体唇脂,装入小巧的螺钿盒中,颜色与胭脂配套,一套售价十二两银子,依旧供不应求。

  为了保证保密,沈静姝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原料由小禄子单独采买,且每次都从不同的店铺购买,避免引人注意;制作过程只由她和晚晴两人负责,偏殿平日里禁止他人靠近;交接时,小禄子需乔装打扮,用暗号联系,且每次交接的地点都不相同。

  短短一个月,她们便赚了三百多两银子。沈静姝将大部分银子妥善保管,一部分用于改善钟粹宫的用度,给宫女太监们提高月钱,让他们更加忠心;另一部分则悄悄用于打点——给皇后宫里的掌事宫女送些新奇的小玩意儿,给御膳房的管事太监塞些银子,让他们在日常起居上多照拂;甚至还通过小禄子,给一些在宫中不得志但有利用价值的宫人提供帮助,为日后培养势力埋下伏笔。

  这日,沈静姝正在制作新一批的唇脂,晚晴忽然进来禀报:“小主,张老板派人传话,说有位贵人想要定制一款独一无二的胭脂,愿意出五十两银子,问您是否愿意接单。”

  沈静姝心中一动,定制胭脂不仅利润更高,还能试探市场的接受度。她问道:“那位贵人有什么要求?”

  “说是想要一种渐变的颜色,从浅粉到桃红,涂在脸上自然过渡,且要带有珍珠的光泽。”晚晴复述道。

  沈静姝沉吟片刻,想起现代的渐变腮红,便有了主意:“告诉张老板,我接了。让他转告那位贵人,三日后取货。”

  她立刻着手研发,将珍珠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少量到胭脂中,增加光泽感;又将浅粉色和桃红色的胭脂膏分层装入特制的双层瓷盒中,上层浅粉,下层桃红,中间用薄纱隔开,使用时只需用粉扑轻轻一扫,便能自然融合,形成渐变效果。

  三日后,这款定制胭脂顺利交付,张老板传来消息,那位贵人极为满意,还说要介绍更多朋友来定制。沈静姝知道,她们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这小小的胭脂膏,不仅为她带来了银钱,更让她在后宫之中,有了底气——经济独立,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必再看他人脸色。

  但她也清楚,风险与机遇并存。后宫之中,耳目众多,一旦此事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更加谨慎,同时加快积累资金,培养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风波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