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跨马游街-《姜家有女》

  柳春烟“要我说老夫人你就别等了。普通的包厢都没了,更别说天香楼了。那可是是京城第一大酒楼。我们都没资格去。”

  夏荷匆匆赶来,气还没喘匀,就听到这么一句话。“柳夫人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去不了,不代表我家小姐也不行。小姐让我来告诉老夫人,包厢已经订好了。在天香楼二楼的步步高升的包厢里。”

  “步步高升’这名起的好。很应景,如此,那我们快先走吧,免得误了时辰。”

  伯府一众老弱妇孺齐,坐着马车到了朱雀街。

  整条朱雀大街被围得水泄不通,来观看状元游街的群众。

  马车根本过不去,一众人下了马车避开拥挤的人群,进入天香楼。

  步步高升的包厢能容纳20几人,正对着朱雀大街,环境优雅。

  里面一应物件古色古香。

  柳春烟“怪不得这天香楼是京中第一大酒楼,没想到一个包间都布置的如此奢华。”

  除了座椅板凳,还有可以休息的软榻。旁边有燃着熏香的香炉。

  雕花壁窗,顶上吊的古色古香的八宝琉璃灯。

  桌子上放了一壶刚砌的雨前龙井。两盘天香楼的特色点心,荷花酥和芙蓉糕。还有一盘瓜果,一碟瓜子,一点碟生。

  柳春烟拿起来一块荷花酥递给姜老夫人“早听闻天香楼的糕点一绝。没想到今日咱们也能尝尝。老夫人,您尝尝这个荷花酥,这做的可真精巧。”

  姜老夫人“恩,瞧着是不错。做的很是精巧,不过比我在皇宫吃的御膳还是差了些。”

  众人感觉有一群乌鸦飞过头顶。!!!

  老夫人,你就别显摆了,你去皇宫参加宫宴,还是老伯爷活着的时候,这都多少年了?

  “这口感也不知如何,”姜老夫人说着咬了一口。接着闭嘴不说话,继续默默的吃。

  柳春烟“老夫人味道如何?”

  姜老夫人“嗯,勉强能入口吧?”

  众人:老夫人要不要听听你说的是什么,一共六个荷花酥你自己吃了一半。这还叫勉强入口。

  柳春烟拍马屁道:“那是,老夫人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天香楼虽是京城第一大酒楼,怎么能跟御膳房做的糕点相比呢?”

  姜老夫人“你们也别光看着了,坐下也一起吃些吧。”

  这糕点勉强入口,走的时候带两份吧。”

  “老夫人,您不知道这天香楼的规矩,天香楼的东西不外带。”

  “没想到一个酒楼规矩还这么多,既如此那一会儿再多点两份吧,你们每个人也都尝尝。”

  吴姨娘:感觉这点心,大小姐送给她的点心怎么这么像?

  就是不知道味道一样不一样。

  “状元郎跨马游街了,状元郎跨马游街了。……”

  “来了来了。行哥儿来了。”

  “这是今年的状元郎吗?长的也太俊了。状元郎也不知道说没说亲。正好我家有个年龄相仿的女儿。”

  “嫂子你想啥呢?人家可是状元郎呀,就您家那闺女能配得上人家吗?”

  “我开个玩笑怎么了?再说了,我闺女咋了?我闺女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她能干活呀。”

  ……

  楼下围观群众吵吵嚷嚷的声音不时传到楼上。

  少年公子一袭红衣,如烈火骄阳般熠熠生辉。

  面若端玉,头戴鸡翅帽。鬓边插着一朵红花。

  大宁朝,官员有插花的习俗,寓意簪花。

  骑在一头洁白如玉大马上相得益彰。

  “今年的状元郎怎生的如此好看,我这老婆子看了都心动。”

  “状元郎,看看我这,看我这里。”

  “状元郎,我要给你生猴子。”

  ……

  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颗蒙城的明珠,今日终于发光了。

  “啊状元郎看我了,状元郎看我了。状元郎会不会去我家提亲?”

  路过天香楼的时候,姜瑾行特意朝楼上看了一眼,因为他知道今日姜府的人也在。他想让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也看看,他终于走上仕途了。以后可以成为他想的依靠了。

  母亲今日穿了一身绛紫色的衣服。显然打扮过,比平日里绣美几分。只是怎么没见阿宁?

  姜瑾行心里有些失落。

  少年不知道姜以宁此刻正在天香楼对面的闲心茶楼和郡主几人喝茶聊天。

  “大哥这里”

  少年郎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望去,一张娇俏灵动的脸正望着她笑。

  姜瑾行低唤一声‘阿宁’,也不自觉勾唇一笑。

  这一笑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洒进洒进人的心房。

  “天呐!状元郎笑了。笑得可真好看。”

  “状元郎好像对着二楼那个姑娘在笑,这姑娘是谁?难道是状元郎的心上人吗?”

  “这姑娘长的也是人间绝色,这两人还挺般配。”

  “瞎说什么?这不是惠安郡君吗?这可是状元郎的亲妹妹。”

  ……

  三匹高头大马并驾齐驱。都看到了姜以宁,祁宣自然是认得的。

  方怀远虽不认识,却听过:这就是最近京中传说的那位惠安郡君吗?真是长了一副好相貌。

  “今年的探花郎和榜眼也长得好看。”

  “探花郎是宣平侯府的二公子。”

  “这榜也据说是南方的才子”

  “探花郎,看这里。”

  “三人时不时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绢帕,香包。还有银子。这咋中了怕是要出人命。

  古有郑果赢车,今有少女咂银。

  姜以宁感叹:“没想到我这大哥还挺受欢迎的。”

  “阿宁,你怕不是对你们兄妹俩有什么误解吧,以你们兄妹俩这相貌,以你大哥这才学,以后家府的门槛,怕不是被人给踏破了。”

  “只听说你大哥有才学,没想到人还长得这般风神迥朗。”

  “你大哥要是嫡出,怕是公主都能娶的。”一小姑娘说话有些口无遮拦。

  旁边小姑娘拉了拉她的衣袖,自觉食言。

  “对不起,阿宁,我不是故意的。”

  姜以宁还能说什么?事实就是如此,在这个万恶封建社会。嫡庶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你再出色,再有文采,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想找一门好的亲事还真是不容易。

  看来还得给大哥物色一门好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