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阿尔法星,临时观测站的实验区已一片忙碌。李天胜正带领团队搭建 “灵脉能量集中利用” 的实验原型,桌上散落着水晶矿脉碎片、灵珠能量转化装置的零部件,以及根据远古调控装置符文复刻的小型能量引导阵列。
“根据马库斯分析的汇聚机制,我们用 3d 打印复刻了主符文的能量引导纹路,现在需要测试它对分散灵脉能量的吸引效果。” 李天胜将复刻的符文阵列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能量监测仪,“李娜,麻烦你用便携式灵脉模拟器制造微弱的分散能量场,模拟灵脉稀薄区域的环境。”
李娜启动模拟器,实验台周围立刻形成了能量强度仅为 3-5 单位的分散能量场。当李天胜向符文阵列注入微量灵珠能量时,阵列突然泛起淡绿色光芒,监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数值开始快速上升 —— 原本分散的能量被阵列牢牢 “吸引”,在阵列中心汇聚成能量强度达 12 单位的稳定能量团。“成功了!汇聚效率达到 80%,远超我们预期!” 李娜兴奋地喊道,手中的记录笔都差点掉落。
苏清瑶仔细观察着实验过程,提出了优化方向:“现在的阵列只能在小范围汇聚能量,如果要应用到实际场景,需要扩大覆盖范围。我们可以参考远古装置‘12 主符’的布局,将多个小型符文阵列组合成大型阵列,形成分层汇聚网络。” 团队立刻调整方案,计划在三天内制作出由 6 个小型阵列组成的分层汇聚原型,测试其在 50 米范围内的能量汇聚效果。
与此同时,马库斯带领的另一组科研人员在远古调控装置所在的山谷中,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石板下方的土壤中,挖掘出一块刻有奇怪文字的方形石块 —— 石块表面布满了类似符文的线条,但比符文更加复杂,更像是一种记录信息的文字。
“这些文字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星球文字都不同,很可能是建造调控装置的远古文明留下的。” 马库斯将石块带回观测站,用高精度扫描仪获取文字数据,“苏所长,我们需要你的帮助,结合古籍中的符文知识,尝试解读这些文字。”
苏清瑶立刻放下手中的实验,投入到文字解读工作中。她将石块上的文字与李沫前辈古籍中记载的 “灵脉古文字” 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存在部分相似的字符结构。“这个字符在古籍中代表‘守护’,这个代表‘平衡’……” 苏清瑶一边对照,一边在草稿纸上记录,“将这些字符组合起来,第一段文字大概是‘为守护星球灵脉,建此调控之器,维持能量平衡,滋养万物共生’。”
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解读出石块上的大部分文字。文字记录了远古文明的起源 —— 他们是一支从其他星系迁徙到阿尔法星的族群,发现阿尔法星的灵脉系统因星际碰撞受损,导致生态失衡。为了修复灵脉、重建家园,他们耗费百年时间,研究灵脉规律,创造了符文技术,最终建造了灵脉调控装置和水晶矿脉能量储存系统,还培育出能与灵脉共生的生物,形成了 “装置调控 - 矿脉储能 - 生物辅助” 的完整灵脉保护体系。
“原来如此!共生生物、水晶矿脉、调控装置,都是远古文明为了修复和守护灵脉特意设计的!” 苏清瑶看着解读出的文字,心中充满了对远古文明的敬佩,“他们的理念与我们现在的灵脉保护理念不谋而合 —— 不仅要修复受损灵脉,更要建立可持续的灵脉生态系统。”
文字中还提到,远古文明在完成灵脉修复后,因母星召唤选择离开阿尔法星,但留下了 “灵脉守护传承”,希望未来有智慧生命能继承他们的使命,继续守护宇宙中的灵脉系统。“这简直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李天胜感慨道,“我们的星际灵脉探索,不仅是在研究技术,更是在继承远古文明的守护使命。”
当天下午,团队召开会议,将远古文明的理念融入当前的研究计划:一方面,加快 “能量集中利用技术” 的研发,结合分层汇聚阵列和灵脉应急缓冲器,开发适用于灵脉稀薄区域的 “灵脉能量补给站”;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共生生物与灵脉的互动机制,尝试培育能在蓝星生存的共生生物,辅助蓝星的灵脉修复。
夜幕降临,观测站的灯光下,团队成员们仍在忙碌 —— 有的在优化符文汇聚阵列,有的在分析共生生物的基因数据,有的在整理远古文字的解读成果。苏清瑶站在大屏幕前,看着远古文明留下的文字记录和团队的研究数据,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阿尔法星的探索之旅,不仅让他们获得了先进的灵脉保护技术,更让他们继承了一份跨越时空的守护使命。她知道,未来的星际灵脉保护之路,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更要传承这份 “守护与平衡” 的理念,让每一颗星球的灵脉都能得到妥善保护,让宇宙中的生命都能在灵脉的滋养下,生生不息。
“根据马库斯分析的汇聚机制,我们用 3d 打印复刻了主符文的能量引导纹路,现在需要测试它对分散灵脉能量的吸引效果。” 李天胜将复刻的符文阵列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能量监测仪,“李娜,麻烦你用便携式灵脉模拟器制造微弱的分散能量场,模拟灵脉稀薄区域的环境。”
李娜启动模拟器,实验台周围立刻形成了能量强度仅为 3-5 单位的分散能量场。当李天胜向符文阵列注入微量灵珠能量时,阵列突然泛起淡绿色光芒,监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数值开始快速上升 —— 原本分散的能量被阵列牢牢 “吸引”,在阵列中心汇聚成能量强度达 12 单位的稳定能量团。“成功了!汇聚效率达到 80%,远超我们预期!” 李娜兴奋地喊道,手中的记录笔都差点掉落。
苏清瑶仔细观察着实验过程,提出了优化方向:“现在的阵列只能在小范围汇聚能量,如果要应用到实际场景,需要扩大覆盖范围。我们可以参考远古装置‘12 主符’的布局,将多个小型符文阵列组合成大型阵列,形成分层汇聚网络。” 团队立刻调整方案,计划在三天内制作出由 6 个小型阵列组成的分层汇聚原型,测试其在 50 米范围内的能量汇聚效果。
与此同时,马库斯带领的另一组科研人员在远古调控装置所在的山谷中,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石板下方的土壤中,挖掘出一块刻有奇怪文字的方形石块 —— 石块表面布满了类似符文的线条,但比符文更加复杂,更像是一种记录信息的文字。
“这些文字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星球文字都不同,很可能是建造调控装置的远古文明留下的。” 马库斯将石块带回观测站,用高精度扫描仪获取文字数据,“苏所长,我们需要你的帮助,结合古籍中的符文知识,尝试解读这些文字。”
苏清瑶立刻放下手中的实验,投入到文字解读工作中。她将石块上的文字与李沫前辈古籍中记载的 “灵脉古文字” 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存在部分相似的字符结构。“这个字符在古籍中代表‘守护’,这个代表‘平衡’……” 苏清瑶一边对照,一边在草稿纸上记录,“将这些字符组合起来,第一段文字大概是‘为守护星球灵脉,建此调控之器,维持能量平衡,滋养万物共生’。”
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解读出石块上的大部分文字。文字记录了远古文明的起源 —— 他们是一支从其他星系迁徙到阿尔法星的族群,发现阿尔法星的灵脉系统因星际碰撞受损,导致生态失衡。为了修复灵脉、重建家园,他们耗费百年时间,研究灵脉规律,创造了符文技术,最终建造了灵脉调控装置和水晶矿脉能量储存系统,还培育出能与灵脉共生的生物,形成了 “装置调控 - 矿脉储能 - 生物辅助” 的完整灵脉保护体系。
“原来如此!共生生物、水晶矿脉、调控装置,都是远古文明为了修复和守护灵脉特意设计的!” 苏清瑶看着解读出的文字,心中充满了对远古文明的敬佩,“他们的理念与我们现在的灵脉保护理念不谋而合 —— 不仅要修复受损灵脉,更要建立可持续的灵脉生态系统。”
文字中还提到,远古文明在完成灵脉修复后,因母星召唤选择离开阿尔法星,但留下了 “灵脉守护传承”,希望未来有智慧生命能继承他们的使命,继续守护宇宙中的灵脉系统。“这简直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李天胜感慨道,“我们的星际灵脉探索,不仅是在研究技术,更是在继承远古文明的守护使命。”
当天下午,团队召开会议,将远古文明的理念融入当前的研究计划:一方面,加快 “能量集中利用技术” 的研发,结合分层汇聚阵列和灵脉应急缓冲器,开发适用于灵脉稀薄区域的 “灵脉能量补给站”;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共生生物与灵脉的互动机制,尝试培育能在蓝星生存的共生生物,辅助蓝星的灵脉修复。
夜幕降临,观测站的灯光下,团队成员们仍在忙碌 —— 有的在优化符文汇聚阵列,有的在分析共生生物的基因数据,有的在整理远古文字的解读成果。苏清瑶站在大屏幕前,看着远古文明留下的文字记录和团队的研究数据,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阿尔法星的探索之旅,不仅让他们获得了先进的灵脉保护技术,更让他们继承了一份跨越时空的守护使命。她知道,未来的星际灵脉保护之路,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更要传承这份 “守护与平衡” 的理念,让每一颗星球的灵脉都能得到妥善保护,让宇宙中的生命都能在灵脉的滋养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