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的大洋保不住了-《抗战:我是全军后勤大主任》

  李村长也没说多久。

  倒不是他不想说,实在运输任务重。

  安平县被抢光了,这多人等着救济呢。

  可不敢耽搁了。

  因此说了一会儿,便招呼乡里的后生与妇女,一起把东西给卸了下来。

  看到八路军又运来了大量的粮食,食盐啥的,排队的人也没那么焦虑了。

  很快,就轮到顾秀英了。

  她把粮票、油票、盐票、糖票一股脑儿地都拿了出来,递给了米铺门口的八路军。

  眼下也不清楚八路军到底怎么样,这东西还是先兑换出来比较安心。

  很快,所有东西就都被拿了出来。

  她背上面粉袋子,大娃儿背上油盐糖,母子俩转身就朝家走。

  这一路,两人都走得非常快,甚至都不交流。

  一直到家了,把门关上了,才敢打开袋子去看东西。

  白|花|花的面粉透出一股麦子香气。

  顾秀英与几个娃儿闻着这香味,不由咽了咽口水。

  别看家里有个铺子,甚至是做的香火生意。可这年头,光景太差,即便是这样的家庭,也不可能天天吃上细粮。

  细粮,那可真是补品来着。

  平日里都是吃粗粮,能喝碗小米粥,吃个棒子面,都算好的。大多时候就是土豆、红薯,哪天家里吃细粮了,那准是过节的时候。

  顾秀英伸出手,拈起一点面粉,放在指间细细摩挲了下后,又拿来新换的碗,把面粉从上到下的舀出来看。

  发现全都是上好的白面,连虫都没一个,她惊喜地喊了起来,“好面,都是好面!要换成粗粮,能吃一段时间哩!”

  “娘,这盐也好白,还有这糖!”

  大娃也惊喜地喊道:“这盐就能卖不少钱!”

  顿了顿,又道:“还有这油!这装油的瓶子是什么呀?透明透明的,这要怎么打开?”

  顾秀英从儿子手里接过食用油,只见透明的瓶子上还贴着一个花花绿绿的纸……

  不,她磨了下,也不像纸,光滑地就像绸缎一样。

  这是什么东西?

  她看了下上面的字,能认得不多,只能看出中粮两个字。不过上面有画儿,画着一朵葵花,她想了想,难道是葵花榨出的油?葵花能不能榨油她真不清楚,可这装油的瓶子都这么高档了,应该是好东西吧?

  然后,她就彻底犯了难。

  这要怎么打开?

  忙活半天,琢磨了好久,又找来剪刀,硬生生地把盖子撬开后,顾秀英又犯了难。

  怎么盖子打开还不能用啊?怎么还有个东西隔着?

  再用剪刀戳,忙了半天,都出一身汗了,这才把油瓶打开。

  她拿着油闻了闻,没什么味儿,心里纳闷:这到底什么油?怎么都没什么香味?

  想了下,她也不想了。

  这些都不重要了。

  有了油,有了面粉,他们就有吃的了。

  后院隔出来的小厨房这下热闹开了。

  顾秀英找了个木盆,倒了些面粉,看着娃儿们渴望的眼神,她狠狠心,又往面粉里加了两大勺糖。

  娃儿们受了惊吓,得弄点好东西补补,今天就做个糖饼吃!对,用油摊饼!

  临近中午的时候,一张张充满着香气的糖饼出锅了。

  小妮儿馋得口水直流,不停吸着自己的手指,顾秀英忙将一块糖饼盛出来,“妮儿,来吃。”

  小妮儿欢呼一声,上前接过好看的新盘子,拈着糖饼就往嘴里塞。

  “慢点,慢点,别到时把舌|头烫着了,又哭。娘今天做了好多个饼,咱们今天就吃个饱!”

  沉寂了多日的安平县终于又有了人间烟火气。

  到底是县城,条件比乡下还是要好些的。

  谁家里还没几个碗碟,家具的?

  换了东西回来,这些日子就暂时安定了。

  至于以后怎么办……

  说真的,也不敢细想。

  有人觉得八路行事做派不同,可能真有误会;有人一天就吃了两斤细粮,大有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生怕过几天,八路军好人装完了,再把粮食要回去。

  先吃肚子里头,别亏了嘴。

  上马打天下容易,下马治国却不易。

  民心,不是那么容易收获的。

  信任,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

  所有的一切,还要当下的八路军去继续努力。

  如此,又过了五六日,顾秀英看着渐渐少下去的面粉又发愁。

  因着八路军迅速稳定了局面,这几日她也打开了铺子。鬼子撤退还杀了一些人,倒也有人来买些香火送亡者。

  只是县城被洗劫一空,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有人甚至拿着从八路军那儿换来的盐来当香火钱。

  都是街坊邻居,顾秀英也不好意思趁火打劫,只稍微拿了一些盐意思下,便将东西卖出去了。

  因此,她这几日虽开店做生意了,但现金加起来,拢共就两个大洋。

  两个大洋可买不到多少粮食。

  她思来想去的,便想到了八路军换银元的事。

  一个大洋换一个银元不说,还给一斤盐。

  自己现在有两个大洋,去换了新银元,还能得到两斤盐。这盐她已经吃过了,那真是这辈子吃到的最好的盐。

  雪白雪白的,一点苦涩味儿都没有。

  若是换来盐,应该也能换些粗粮顶一阵吧?

  想到这里,她便拿出大洋,用布头包了,就准备去最近的兑换点换钱。

  可人才起身,便见两个穿着灰色军装的人走了进来。

  “是顾秀英家吗?”

  顾秀英抓着大洋的手一下就紧了。

  她下意识地将手里的大洋攥紧了,神情也变得相当紧张。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会儿来当兵的,肯定是要来收好处费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比起那些地盘上的高官,他们老百姓更怕这种“小鬼”。

  她垂下眼,眼睫不停颤着。

  完了,这两块大洋保不住了。

  “嗯……”

  她轻轻应了声。大娃靠近了自己娘,伸手握住母亲的手,将母亲挡在了身后。

  “老乡,莫要害怕。”

  陈三贵一眼看出了顾秀英的紧张。

  无它,这样的表情在他过往的人生经历也不曾缺席过。

  鬼子可恶,可这个时代的兵痞跟鬼子也没区别。

  真的是横行霸道,欺压良善,百姓被殴打都算轻的,没把人打死,没搞得人家破人亡,就算那个兵痞有良心了。

  一个只知道为军阀抢地盘的兵,能有什么信仰?

  想到这里,陈三贵就放轻了声音,“婶子,莫怕。俺们就确认下你是不是顾秀英本人,俺们是给你送东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