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江血战后的次日黎明,并未迎来预想中更为惨烈的厮杀。江面被浓重的晨雾笼罩,对岸魏军营寨的轮廓模糊不清,唯有隐约的号角与金鼓声传来,显示敌军正在积极备战。然而,预料的全面强攻并未立刻发生。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南岸的蜀汉军营弥漫着一种更加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氛。
中军大帐内,姜维一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高度集中。他与张翼、傅佥、张嶷等将领围在地图前,研判着当前诡异的局势。
“邓艾老贼,用兵向来诡诈。昨日受挫,今日却按兵不动,必有蹊跷。”张翼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傅佥指着地图上牂牁江上下游方向:“莫非是佯攻于此,暗遣偏师从别处渡江?或是等待后续辎重,准备长期围困?”
姜维沉默不语,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牂牁江与一条名为“枯泉溪”的支流交汇处上游约三十里的一处险隘——“鹰喙崖”。那里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本非理想的渡河点,但有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古道,可绕行至蜀军侧后。
“邓艾用兵,善出奇险。昨日正面强攻不成,他绝不会一味硬拼。”姜维沉声道,眼中精光一闪,“此处‘鹰喙崖’,看似天险,实则若有熟悉路径的向导,小股精锐或可攀援而过。若其遣一奇兵,由此潜入我后方,袭扰我粮道,甚至直扑味县……则我大军腹背受敌,危矣!”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皆惊。味县是流亡朝廷所在,兵力空虚,若被奇袭,后果不堪设想。
“大将军,是否立刻分兵回防味县?”张嶷急问。
姜维摇头:“不可。我军兵力本就不足,若分兵,正面防线顷刻崩溃。邓艾正希望我等自乱阵脚。” 他沉吟片刻,决然道:“与其被动防备,不如主动出击!傅佥!”
“末将在!”
“命你即刻挑选五百善攀援、精于山地作战的死士,多备弓弩火种,由熟悉此地山民为向导,秘密沿枯泉溪北上,潜伏于鹰喙崖对岸!若发现魏军企图由此偷渡,半渡而击之,焚其筏排,绝其后路!若三日内无异动,则相机袭扰魏军粮道,尤其是其囤积竹木、打造筏排之所!”
“末将遵命!”傅佥领命,立刻转身出帐准备。
姜维又对张翼道:“老将军,正面防务,仍需加强。多布疑兵,广设旌旗,夜间多点火把,做出大军严阵以待之势,迷惑邓艾。同时,加固滩头阵地,深挖壕沟,备足擂石,准备应对其可能发起的再次强攻。”
“诺!”张翼拱手应道。
安排已定,姜维走出大帐,望向北方浓雾深处。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他赌邓艾会行险,赌傅佥能成功,赌己方将士的坚韧能撑到转机出现。
就在姜维调兵遣将之际,味县城内,气氛同样凝重。诸葛瞻虽未亲临前线,但前线军报一日数传,他深知局势之危。与霍弋、廖化等人商议后,他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稳定后方,支援前线:一是加紧督促军屯秋收,尽可能向前线输送粮秣;二是动员城中民夫,加固城防,演练守城;三是派出多路细作,严密监控建宁郡内各夷帅动向,以防有人趁乱投魏;四是再次以刘禅名义,草拟措辞恳切的国书,派心腹使者绕道南中小路,不惜一切代价送往东吴,做最后的求援努力。
然而,后院并非太平。光禄大夫谯周等人,听闻前线战事胶着,伤亡惨重,悲观论调再次抬头,虽不敢公开劝降,但“劳师远征,终难持久”、“恐玉石俱焚”之类的言论仍在私下流传,影响着部分官员的情绪。诸葛瞻对此心知肚明,但此刻只能以强硬手段弹压,无暇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内部隐患如同暗疮,悄然滋生。
傅佥率领的五百死士,如同幽灵般潜入崇山峻岭。他们避开大路,沿溪谷穿行,跋山涉水,于第二日黄昏时分,悄然抵达鹰喙崖对岸的密林中潜伏下来。果然不出姜维所料!就在当晚,他们发现了对岸密林中的异常动静——隐约的火光,砍伐树木的声音,以及魏军士卒低沉的号令声!邓艾果然派遣了一支约千人的精锐部队,在此秘密打造简易筏排,企图趁夜偷渡!
傅佥心中凛然,暗道大将军料事如神。他命令士卒噤声,耐心等待。至后半夜,魏军开始分批渡江。由于水流湍急,筏排简易,渡河速度缓慢。
“将军,打不打?”部下低声请示。
傅佥目光冷冽,计算着渡河魏军的数量。待其先头约三百人已过江,正在南岸集结,后续部队尚在江心时,他猛地一挥手下令:“放火箭!目标,江中筏排和北岸木材堆放处!弓弩手,射杀登岸之敌!”
刹那间,数百支火箭如同流星般射向江心和对岸!干燥的竹木遇火即燃,江面上顿时火光冲天,魏军筏排接连起火,士兵惊慌失措,纷纷落水。与此同时,密集的弩箭射向刚刚登岸、阵型未稳的魏军,造成大量伤亡。
“有埋伏!快撤!”魏军指挥官惊骇万分,但退路已被火海阻断,登岸部队陷入混乱,被傅佥率军从林中杀出,分割围歼。北岸的魏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对岸的同袍被屠戮,无法救援。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几乎全歼了魏军偷渡的千人队,焚毁了其渡河器材,沉重打击了邓艾的奇袭计划。傅佥深知此地不可久留,在魏军大队反应过来前,迅速撤离战场,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
次日,当邓艾得知奇兵覆没的消息时,又惊又怒。他没想到姜维如此敏锐,竟能识破他的意图并抢先下手。更糟糕的是,打造筏排的主要木材储备点被焚,严重延缓了他后续的渡江计划。
“姜伯约……好手段!”邓艾咬牙切齿,但随即冷静下来,“然,彼粮草不济,久守必溃。传令各军,加强戒备,固守营垒,暂缓渡江。另,多派斥候,寻找其他可渡之处,并严密监视蜀军粮道!” 他改变了策略,意图利用兵力优势,拖垮补给困难的蜀军。
前线战事暂时陷入了诡异的僵持。姜维得知傅佥成功,心下稍安,但军粮日渐短缺的压力,却真实地压在每个士卒心头。战争的胜负,有时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取决于后勤补给的生命线。而一条从味县通往前线的狭长补给线,正暴露在危险的荒野之中,成为了双方下一个争夺的焦点。短暂的平静下,更致命的危机正在酝酿。
中军大帐内,姜维一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高度集中。他与张翼、傅佥、张嶷等将领围在地图前,研判着当前诡异的局势。
“邓艾老贼,用兵向来诡诈。昨日受挫,今日却按兵不动,必有蹊跷。”张翼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傅佥指着地图上牂牁江上下游方向:“莫非是佯攻于此,暗遣偏师从别处渡江?或是等待后续辎重,准备长期围困?”
姜维沉默不语,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牂牁江与一条名为“枯泉溪”的支流交汇处上游约三十里的一处险隘——“鹰喙崖”。那里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本非理想的渡河点,但有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古道,可绕行至蜀军侧后。
“邓艾用兵,善出奇险。昨日正面强攻不成,他绝不会一味硬拼。”姜维沉声道,眼中精光一闪,“此处‘鹰喙崖’,看似天险,实则若有熟悉路径的向导,小股精锐或可攀援而过。若其遣一奇兵,由此潜入我后方,袭扰我粮道,甚至直扑味县……则我大军腹背受敌,危矣!”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皆惊。味县是流亡朝廷所在,兵力空虚,若被奇袭,后果不堪设想。
“大将军,是否立刻分兵回防味县?”张嶷急问。
姜维摇头:“不可。我军兵力本就不足,若分兵,正面防线顷刻崩溃。邓艾正希望我等自乱阵脚。” 他沉吟片刻,决然道:“与其被动防备,不如主动出击!傅佥!”
“末将在!”
“命你即刻挑选五百善攀援、精于山地作战的死士,多备弓弩火种,由熟悉此地山民为向导,秘密沿枯泉溪北上,潜伏于鹰喙崖对岸!若发现魏军企图由此偷渡,半渡而击之,焚其筏排,绝其后路!若三日内无异动,则相机袭扰魏军粮道,尤其是其囤积竹木、打造筏排之所!”
“末将遵命!”傅佥领命,立刻转身出帐准备。
姜维又对张翼道:“老将军,正面防务,仍需加强。多布疑兵,广设旌旗,夜间多点火把,做出大军严阵以待之势,迷惑邓艾。同时,加固滩头阵地,深挖壕沟,备足擂石,准备应对其可能发起的再次强攻。”
“诺!”张翼拱手应道。
安排已定,姜维走出大帐,望向北方浓雾深处。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他赌邓艾会行险,赌傅佥能成功,赌己方将士的坚韧能撑到转机出现。
就在姜维调兵遣将之际,味县城内,气氛同样凝重。诸葛瞻虽未亲临前线,但前线军报一日数传,他深知局势之危。与霍弋、廖化等人商议后,他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稳定后方,支援前线:一是加紧督促军屯秋收,尽可能向前线输送粮秣;二是动员城中民夫,加固城防,演练守城;三是派出多路细作,严密监控建宁郡内各夷帅动向,以防有人趁乱投魏;四是再次以刘禅名义,草拟措辞恳切的国书,派心腹使者绕道南中小路,不惜一切代价送往东吴,做最后的求援努力。
然而,后院并非太平。光禄大夫谯周等人,听闻前线战事胶着,伤亡惨重,悲观论调再次抬头,虽不敢公开劝降,但“劳师远征,终难持久”、“恐玉石俱焚”之类的言论仍在私下流传,影响着部分官员的情绪。诸葛瞻对此心知肚明,但此刻只能以强硬手段弹压,无暇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内部隐患如同暗疮,悄然滋生。
傅佥率领的五百死士,如同幽灵般潜入崇山峻岭。他们避开大路,沿溪谷穿行,跋山涉水,于第二日黄昏时分,悄然抵达鹰喙崖对岸的密林中潜伏下来。果然不出姜维所料!就在当晚,他们发现了对岸密林中的异常动静——隐约的火光,砍伐树木的声音,以及魏军士卒低沉的号令声!邓艾果然派遣了一支约千人的精锐部队,在此秘密打造简易筏排,企图趁夜偷渡!
傅佥心中凛然,暗道大将军料事如神。他命令士卒噤声,耐心等待。至后半夜,魏军开始分批渡江。由于水流湍急,筏排简易,渡河速度缓慢。
“将军,打不打?”部下低声请示。
傅佥目光冷冽,计算着渡河魏军的数量。待其先头约三百人已过江,正在南岸集结,后续部队尚在江心时,他猛地一挥手下令:“放火箭!目标,江中筏排和北岸木材堆放处!弓弩手,射杀登岸之敌!”
刹那间,数百支火箭如同流星般射向江心和对岸!干燥的竹木遇火即燃,江面上顿时火光冲天,魏军筏排接连起火,士兵惊慌失措,纷纷落水。与此同时,密集的弩箭射向刚刚登岸、阵型未稳的魏军,造成大量伤亡。
“有埋伏!快撤!”魏军指挥官惊骇万分,但退路已被火海阻断,登岸部队陷入混乱,被傅佥率军从林中杀出,分割围歼。北岸的魏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对岸的同袍被屠戮,无法救援。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几乎全歼了魏军偷渡的千人队,焚毁了其渡河器材,沉重打击了邓艾的奇袭计划。傅佥深知此地不可久留,在魏军大队反应过来前,迅速撤离战场,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
次日,当邓艾得知奇兵覆没的消息时,又惊又怒。他没想到姜维如此敏锐,竟能识破他的意图并抢先下手。更糟糕的是,打造筏排的主要木材储备点被焚,严重延缓了他后续的渡江计划。
“姜伯约……好手段!”邓艾咬牙切齿,但随即冷静下来,“然,彼粮草不济,久守必溃。传令各军,加强戒备,固守营垒,暂缓渡江。另,多派斥候,寻找其他可渡之处,并严密监视蜀军粮道!” 他改变了策略,意图利用兵力优势,拖垮补给困难的蜀军。
前线战事暂时陷入了诡异的僵持。姜维得知傅佥成功,心下稍安,但军粮日渐短缺的压力,却真实地压在每个士卒心头。战争的胜负,有时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取决于后勤补给的生命线。而一条从味县通往前线的狭长补给线,正暴露在危险的荒野之中,成为了双方下一个争夺的焦点。短暂的平静下,更致命的危机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