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县主荣光,宫闱暗流,人脉深耕-《凤唳九霄!庶女惊华》

  册封圣旨颁下的第三日,丞相府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沈清辞以明慧县主的身份,宴请京中交好的世家贵女与大臣家眷,既是答谢众人此前的支持,也是借此时机,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京中的人脉与地位。

  庭院内早已布置妥当,红毯铺地,鲜花环绕,精致的宫灯悬挂于廊下,微风拂过,灯影摇曳,香气四溢。受邀的宾客们陆续抵达,皆是衣着华贵,谈笑风生,看向沈清辞的眼神中,满是友善与敬畏。

  苏婉清与林若雪结伴而来,两人一紫一粉,气质温婉大方,看到沈清辞,笑着走上前来:“清辞,恭喜你荣封县主,今日的你,真是光彩照人。”

  沈清辞穿着一身正红色的蹙金绣凤凰罗裙,头插赤金点翠凤钗,眉心一点朱砂痣,愈发显得明艳动人,周身散发着县主的尊贵与威严。她笑着回礼:“婉清姐姐、若雪姐姐客气了,今日能得两位姐姐赏光,我甚是欢喜。”

  三人相谈甚欢,很快便被其他宾客围住。沈清辞从容应对,言辞温婉,举止端庄,尽显县主风范,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

  席间,镇国公夫人拉着沈清辞的手,语气温和:“明慧县主,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谋略与胆识,实在难得。日后在京中,若有需要镇国公府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多谢国公夫人厚爱,清辞感激不尽。”沈清辞躬身行礼,语气谦逊。镇国公府是京中顶级世家,手握兵权,得到镇国公府的支持,对她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其他大臣家眷也纷纷上前示好,言语间满是拉拢之意。沈清辞一一回应,既不失分寸,又巧妙地维系着与各方的关系,展现出过人的交际手腕。

  宴会过半,宫中突然派人送来赏赐,是皇后娘娘赏赐的一对羊脂玉镯与一幅名家字画。送礼的太监笑着说道:“县主,皇后娘娘听闻您荣封县主,甚是欢喜,特意赏赐这些物件,以示嘉奖。娘娘还说,日后若有空,常入宫陪她说话。”

  沈清辞心中一动,皇后此前偏袒柳家,对自己态度冷淡,如今却突然送来赏赐,还邀请自己入宫,显然是因为自己荣封县主,又深得陛下信任,想借此拉拢自己。

  “劳烦公公替我多谢皇后娘娘赏赐,日后有空,我定会入宫探望娘娘。”沈清辞笑着说道,让晚晴拿出赏银,递给太监。

  太监接过赏银,笑着道谢,转身离开了丞相府。

  苏婉清看着沈清辞,轻声道:“皇后娘娘此举,显然是想拉拢你。如今你深得陛下信任,又荣封县主,已是京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皇后自然想将你纳入麾下。”

  “我明白。”沈清辞点了点头,眼神深邃,“但皇后心思深沉,与她交往,需格外谨慎。我们只需虚与委蛇,不得罪她便是,至于结盟,还需从长计议。”

  林若雪赞同道:“清辞说得是,皇后偏袒柳家的心思众人皆知,如今柳家倒台,她定然想扶持新的势力,你便是她眼中的最佳人选。但我们与皇后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风险太大。”

  沈清辞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言。她心中清楚,如今的她,已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但她绝不会轻易依附任何一方,唯有保持中立,才能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保护好自己与家人。

  宴会结束后,沈清辞送走宾客,回到自己的院子,刚坐下,秦风便走了进来,躬身禀报:“小姐,属下查到,前几日皇后娘娘赏赐的字画,并非普通的名家字画,画轴中藏着一封密信。”

  “密信?”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拿来我看看。”

  秦风将字画递了过来,沈清辞小心地拆开画轴,果然从中取出一封折叠整齐的密信。打开密信,上面的字迹娟秀,正是皇后的亲笔,内容大致是想让沈清辞暗中监视沈丞相的动向,及时向她汇报,若是配合,日后定会在陛下面前为她美言,扶持她与沈清晏的地位。

  沈清辞看完密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果然,皇后赏赐并非真心嘉奖,而是想利用自己,监视父亲,离间他们父女的关系。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将密信收好,妥善保管。”沈清辞语气冰冷,“这封密信,日后或许会成为我们的护身符。另外,密切关注皇后的动向,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

  “是,小姐!”秦风领命退下。

  沈清辞将密信收好,心中暗暗思索。皇后的拉拢与试探,只是宫闱暗流的冰山一角。如今她荣封县主,地位提升,必然会卷入更深的宫廷斗争之中。陛下年事已高,太子与几位皇子之间的储位之争愈发激烈,皇后作为太子的生母,自然想为太子拉拢势力,巩固储位。

  而父亲沈丞相作为当朝重臣,手握实权,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关键人物。皇后想利用自己监视父亲,无疑是想将父亲拉拢到太子麾下,若是父亲不从,便可能会借机打压丞相府。

  形势愈发复杂,沈清辞知道,她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拓展人脉,才能在这场储位之争中,保护好丞相府,保护好自己与家人。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一边打理府中事务,一边频繁出入京中各大世家府邸,与苏婉清、林若雪等贵女密切交往,同时也与一些中立的大臣建立了联系。她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温婉的谈吐,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支持,人脉网络愈发庞大。

  这日,沈清辞应皇后之邀,入宫赴宴。皇宫内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皇后的宫殿内,早已布置妥当,除了沈清辞,还有几位京中贵女,皆是皇后有意拉拢的对象。

  皇后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凤袍,面容温和,笑着说道:“明慧县主,今日邀请你来,一是想与你叙叙旧,二是想让你认识几位姐妹,日后在京中,也好互相扶持。”

  “多谢皇后娘娘厚爱。”沈清辞躬身行礼,语气谦逊。

  席间,皇后频频向沈清辞敬酒,言语间满是拉拢之意,时不时地提及太子的贤名,暗示想让沈清辞支持太子。沈清辞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巧妙地避开话题,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得罪皇后,应对得滴水不漏。

  其他贵女见状,也纷纷明白了皇后的用意,有的积极附和,有的则与沈清辞一样,虚与委蛇。

  宴会过半,皇后借口身体不适,让宫女将沈清辞单独请到偏殿。偏殿内,皇后坐在榻上,神色严肃,不再掩饰自己的意图:“明慧县主,本宫知道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如今太子正值用人之际,若是你能支持太子,日后太子登基,你便是功臣,丞相府也会更加兴盛,你与你弟弟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沈清辞躬身行礼,语气平静:“皇后娘娘,臣女只是一个女子,不懂朝堂之事,也不敢参与储位之争。臣女唯一的心愿,便是保护好家人,安稳度日。还请皇后娘娘体谅。”

  “安稳度日?”皇后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威胁,“如今朝堂风云变幻,储位之争愈演愈烈,丞相府身处其中,想要独善其身,绝非易事。若是没有强大的势力扶持,一旦站错了队,后果不堪设想。本宫这是在给你机会,也是在给丞相府机会。”

  沈清辞心中一凛,皇后这是在威胁自己。她知道,若是自己一味拒绝,定然会惹恼皇后,给丞相府带来麻烦。但她也绝不会轻易答应皇后的要求,卷入储位之争。

  “皇后娘娘的好意,臣女心领了。”沈清辞语气坚定,却依旧保持着礼貌,“只是储位之争事关重大,臣女不敢擅自做主,还需与父亲商议后,再给娘娘答复。”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却也知道,不能逼迫太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她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也好,本宫给你时间考虑。但你要记住,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臣女明白。”沈清辞躬身行礼,退出了偏殿。

  走出宫殿,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刚才的应对,可谓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回到丞相府,沈清辞立刻将入宫的情况告知了沈丞相。沈丞相听完后,脸色凝重:“皇后这是想将我们丞相府绑在太子的战车上,一旦我们答应,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若是太子登基,我们自然会荣华富贵,但若是太子失势,丞相府也会随之倾覆。”

  “父亲说得是。”沈清辞点了点头,“如今储位之争愈发激烈,太子虽然是嫡长子,但几位皇子也各有势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我们绝不能轻易站队,否则只会引火烧身。”

  “那我们该怎么办?”沈丞相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担忧,“皇后已经明确表态,若是我们拒绝,她定然会记恨在心,日后难免会给丞相府穿小鞋。”

  “我们可以虚与委蛇,表面上与皇后保持良好的关系,暗地里保持中立,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斗。”沈清辞眼神锐利,“同时,我们要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拓展人脉,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这场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我们可以暗中观察几位皇子的动向,了解他们的品性与能力,为日后的决策做准备。”

  沈丞相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此事事关丞相府的安危,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一边与皇后虚与委蛇,一边暗中观察几位皇子的动向。她发现,太子虽然是嫡长子,但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全靠皇后与外戚扶持;二皇子文武双全,性格沉稳,深得军中将领的支持,但母妃出身低微,势力薄弱;三皇子聪慧过人,善于谋略,拉拢了不少文官,但心机深沉,手段狠辣,让人难以捉摸。

  几位皇子各有优劣,储位之争愈发激烈,京中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沈清辞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这日,苏婉清突然派人送来消息,说镇国公府收到密报,二皇子与三皇子因为争夺一份军权,已经彻底撕破脸皮,暗中互相打压,京中不少大臣都被卷入其中,处境艰难。

  沈清辞得知消息后,脸色凝重。二皇子与三皇子撕破脸皮,意味着储位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丞相府想要独善其身,变得愈发困难。

  “秦风,”沈清辞召来秦风,语气严肃,“立刻加强府中的守卫,尤其是清晏的安全,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另外,密切关注二皇子与三皇子的动向,以及京中大臣的立场变化,及时向我汇报。”

  “是,小姐!”秦风领命,立刻下去安排。

  沈清辞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她知道,这场储位之争,已经不是她想避开就能避开的了。丞相府手握实权,无论站在哪一方,都会成为另一方的眼中钉、肉中刺;若是保持中立,又会被双方排挤打压。

  形势危急,沈清辞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她坐在书桌前,仔细分析着几位皇子的优缺点,以及各方势力的分布,试图找到一条既能保护丞相府,又能在储位之争中全身而退的道路。

  就在这时,沈清晏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天蓝色的锦袍,脸上带着几分担忧:“姐姐,我听说京中不太平,二皇子与三皇子闹得很凶,我们会不会有危险?”

  沈清辞看着他担忧的眼神,心中一暖,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放心吧,清晏,姐姐会保护好你,保护好丞相府,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我们。”

  沈清晏点了点头,紧紧握住沈清辞的手:“姐姐,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帮你,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承担所有的事情。”

  沈清辞心中感动,眼中泛起了泪光。有清晏的支持,有父亲的信任,有苏婉清、林若雪等盟友的帮助,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她都有勇气去面对。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储位之争虽然凶险,但也是一个机会。只要她能把握好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能保护好丞相府,还能让丞相府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夜色渐浓,沈清辞依旧坐在书桌前,灯光下,她的眼神深邃而坚定,如同黑夜中的星辰,充满了智慧与力量。她知道,一场关乎丞相府命运的重大决策,即将在她的手中做出,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