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伸出枯瘦的手,径直拿起那封未写完的信,随意折了两折,塞进自己宽大的袖中。
“此信,朕替你送。你,好好想想朕今日之言。”
话音落,他不再多言,转身便向外走,内侍连忙上前搀扶,背影依旧挺拔,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留下扶苏立在原地,反复咀嚼着“帝王之心,当如深渊”八字,心绪翻涌。
嬴政并未回阳泉宫,而是命车驾径直驶向丞相府。
当门房连滚带爬冲进书房,声音带着哭腔禀报“太上皇驾到”时,
赵高正对着辞呈副本沉思,指尖刚触到茶盏,便惊得手一抖,茶水泼出些许,烫在指尖也浑然不觉。
他慌忙整理衣冠,袍角都未来得及抚平,便快步迎出府外。
府门前,嬴政并未摆任何仪仗,只带了三个贴身内侍,静静站在灯下。
昏黄光影里,这位昔日威加四海的帝王,脸上竟带着一丝堪称和蔼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似柔和了几分。
“赵高啊,朕不请自来,叨扰了。”
嬴政的语气轻松得像串门的老友,却让赵高浑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陛下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臣惶恐不已!”
赵高躬身行礼,头几乎埋到胸口,声音恭敬得无半分差错,心中却警铃大作——
这位老皇帝,从来没有“和蔼”过,这般姿态,比往日的雷霆之怒更让人不安。
嬴政仿佛没察觉他的紧绷,径直踏入府中,在客厅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屋内陈设,随口问道:
“念安那孩子,近来可好?”
赵高心头一凛,连忙应答:“劳陛下挂心,幼子一切安好,只是顽劣得很。”
他小心翼翼应对着,脑子飞速运转,猜不透嬴政的来意——
深夜到访,不谈国事,只问幼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闲聊不过三两句,嬴政忽然从袖中取出那封残信,递了过去:“这是皇帝写给你的,朕顺路带来了,你看看。”
赵高双手接过,指尖微颤,展开绢帛。
扶苏的字迹恳切,字里行间满是歉意与安抚,可这信由始皇帝亲自送来,意味便彻底变了。
是新皇示恩?是父子联手敲山震虎?
还是太上皇亲自试探他的态度?无数念头在脑中交织,让他越看心越沉。
他尚未理清头绪,嬴政又开口了,语气依旧平淡:
“今日时辰不早,朕也乏了。你这府邸还算清静,今晚,便在此歇下了。”
赵高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陛下!这……这于礼不合!臣府中粗陋,恐怠慢了陛下!”
他急切劝阻,声音都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无妨。”嬴政摆摆手,缓缓站起身,仿佛在自己宫中一般随意,“你书房旁的暖阁看着不错,收拾出来即可,不必兴师动众。”
平淡的语气里,藏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赵高看着眼前这位与往日威严冷酷、深不可测判若两人的老者,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过分的和蔼、过分的随意,比直白的威压更让人心惊胆战。
一个极其大不敬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这就是放下权柄、颐养天年的政哥吗?”他连忙将其压下,额角却渗出细密的冷汗。
不敢再劝阻,赵高只能躬身应下,亲自引着内侍去收拾暖阁。
看着内侍们更换被褥、布置熏香,他退出房门时,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回到自己的书房,赵高反手关上门,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双手用力按着发胀的太阳穴。
始皇帝深夜到访、亲自递信、甚至执意留宿,这一连串举动看似随意,实则步步藏锋。是替扶苏安抚?
是亲自考察他的忠诚度?还是另有更深的图谋?
他想不透,只觉得自己仿佛坠入了一张无形的网,网丝密密麻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一个心思深沉却手段稚嫩的新皇,再加上一个看似放权、实则更加高深莫测的太上皇……”
赵高低声苦笑,声音里满是无奈与警惕,“这大秦的朝堂,可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今夜,注定无眠。
而太上皇留宿丞相府这件事本身,就如同一颗巨石,明日必将在咸阳城掀起滔天巨浪。
“赵高,快给我准备热水,赵高,给我准备小酒……………”
“我靠,咋感觉又回到了当小奴才的时候 ”
“哎呀,这…,我还是喜欢政哥你那高傲孤独的样子。”
翌日大朝,文治皇帝扶苏尚未从“父皇亲自送信、留宿丞相府”的震惊中回过神,殿下文武已先乱作一团。
“陛下!臣恳请彻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率先出列,叩首在地,声音嘶哑却铿锵,
“太上皇万金之躯,竟留宿丞相私邸!
此乃亘古未有之悖礼之举!置皇家威严于何地?置礼法纲常于何地?!”
他痛心疾首地捶着地面,额角泛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附议!”
另一位官员紧随其后,目光如刀直刺赵高
(虽赵高未到),“赵高权倾朝野,本就非议缠身,如今竟敢留太上皇于府中,其心必不轨!
臣怀疑他欲效仿伊尹、霍光,行挟太上皇以令陛下之事!”
“请陛下即刻请回太上皇!严查赵高不臣之举!”
“此事关乎国本,绝不可姑息!”
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派更是激愤难平,引经据典痛斥赵高,将其比作历代奸佞,言辞尖锐得仿佛下一刻大秦江山就要易主。
扶苏坐在龙椅上,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个头两个大。
他何尝不知此事不合礼法?
可那是他爹!是那个心思深沉、行事从无常理的父皇主动要去的!
他总不能派兵闯丞相府,把太上皇“请”回来吧?
正欲开口安抚,一名阳泉宫内侍匆匆上殿,高举帛书:“启禀陛下,太上皇有手书至!”
扶苏连忙接过展开,始皇帝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笔锋依旧遒劲,却带着几分潦草,只寥寥数语:
“朕觉丞相府清静,宜于休养,暂住些时日。
尔等无需挂念,亦不必前来扰朕。”
扶苏看着这短短一行字,简直哭笑不得,心中暗自哀嚎:“父皇!
您这到底是唱哪一出?这般任性,可把儿臣架在火上烤啊!”
手里的手书如同尚方宝剑,瞬间堵上了大半朝臣的嘴,但仍有几位御史面露不甘,还想争辩。
扶苏无奈叹气,摆摆手:
“太上皇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散朝后,随朕亲往丞相府请安便是。”
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丞相府外,通报后,出来迎接的却是一脸苦笑的赵高。
他躬身行礼,姿态低到尘埃里:
“陛下,诸位大人,太上皇吩咐了,他老人家正在静养,不愿见客,命臣出来应付一二。”
“应付?!”淳于越气得胡子直翘,指着赵高就要发作。
扶苏抬手制止了他,看着赵高那副“我也很绝望”的模样,便知是父皇的意思。
他对着府内朗声道:
“儿臣扶苏,率众臣恭请父皇圣安!
恳请父皇回宫静养,以免臣等日夜忧心!”
府内静悄悄的,连一丝回音都没有。
扶苏等了片刻,知道再僵持无益,只会更失体统。他叹了口气,对赵高道:
“既如此,便有劳丞相好生照料太上皇。
一应用度,皆按宫中规格供给,不得有半分差错。”
“臣遵旨。”赵高连忙应下,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握紧,又缓缓松开——
总算暂时过关,他暗自松了口气。
皇帝带着满心不甘的群臣铩羽而归,而“太上皇留宿丞相府”的消息,
如长了翅膀般传遍咸阳,成了新朝初立最荒诞也最引人揣测的谈资。
咸阳朝堂闹得沸沸扬扬时,远在淮阴的淮阴侯刘邦,正躺在后院的竹椅上,
眯着眼逗弄笼里的画眉鸟,嘴里哼着沛县小调,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直到萧何的加急信使闯进来,递上帛书,刘邦漫不经心地展开,
目光扫到“各地侯爵陆续赴咸阳朝贺,不可迟到”时,瞬间如屁股着了火,“噌”地从竹椅上弹起来,画眉鸟受惊得扑腾翅膀。
“哎呀妈呀!坏了坏了!”
刘邦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扯着嗓子喊:
“吕雉!夫人!快出来!收拾行装!咱要去咸阳见新皇帝了!”
吕雉闻声而出,看着夫君咋咋呼呼的模样,无奈摇头:
“夫君稍安勿躁,朝贺天子,仪容、贺礼皆需周全,哪能说走就走?”
“还周全个啥!”
刘邦抓耳挠腮,急得直跺脚,
“萧何说了,去晚了不好!快把我的侯爵礼服找出来!
看看有没有蛀虫!还有那柄御赐玉如意,赶紧包好!”
他转头又冲出去,喊来那帮老兄弟:
“樊哙!别杀猪了!周勃!别吹你的丧唢呐了!
夏侯婴!把车套好!跟老子去咸阳见世面!”
樊哙拎着沾血的屠刀,手里还攥着半扇猪肉,兴冲冲跑过来:
“大哥!去咸阳?好啊!听说那儿的狗肉比咱沛县的还香!”
“此信,朕替你送。你,好好想想朕今日之言。”
话音落,他不再多言,转身便向外走,内侍连忙上前搀扶,背影依旧挺拔,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留下扶苏立在原地,反复咀嚼着“帝王之心,当如深渊”八字,心绪翻涌。
嬴政并未回阳泉宫,而是命车驾径直驶向丞相府。
当门房连滚带爬冲进书房,声音带着哭腔禀报“太上皇驾到”时,
赵高正对着辞呈副本沉思,指尖刚触到茶盏,便惊得手一抖,茶水泼出些许,烫在指尖也浑然不觉。
他慌忙整理衣冠,袍角都未来得及抚平,便快步迎出府外。
府门前,嬴政并未摆任何仪仗,只带了三个贴身内侍,静静站在灯下。
昏黄光影里,这位昔日威加四海的帝王,脸上竟带着一丝堪称和蔼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似柔和了几分。
“赵高啊,朕不请自来,叨扰了。”
嬴政的语气轻松得像串门的老友,却让赵高浑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陛下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臣惶恐不已!”
赵高躬身行礼,头几乎埋到胸口,声音恭敬得无半分差错,心中却警铃大作——
这位老皇帝,从来没有“和蔼”过,这般姿态,比往日的雷霆之怒更让人不安。
嬴政仿佛没察觉他的紧绷,径直踏入府中,在客厅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屋内陈设,随口问道:
“念安那孩子,近来可好?”
赵高心头一凛,连忙应答:“劳陛下挂心,幼子一切安好,只是顽劣得很。”
他小心翼翼应对着,脑子飞速运转,猜不透嬴政的来意——
深夜到访,不谈国事,只问幼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闲聊不过三两句,嬴政忽然从袖中取出那封残信,递了过去:“这是皇帝写给你的,朕顺路带来了,你看看。”
赵高双手接过,指尖微颤,展开绢帛。
扶苏的字迹恳切,字里行间满是歉意与安抚,可这信由始皇帝亲自送来,意味便彻底变了。
是新皇示恩?是父子联手敲山震虎?
还是太上皇亲自试探他的态度?无数念头在脑中交织,让他越看心越沉。
他尚未理清头绪,嬴政又开口了,语气依旧平淡:
“今日时辰不早,朕也乏了。你这府邸还算清静,今晚,便在此歇下了。”
赵高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陛下!这……这于礼不合!臣府中粗陋,恐怠慢了陛下!”
他急切劝阻,声音都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无妨。”嬴政摆摆手,缓缓站起身,仿佛在自己宫中一般随意,“你书房旁的暖阁看着不错,收拾出来即可,不必兴师动众。”
平淡的语气里,藏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赵高看着眼前这位与往日威严冷酷、深不可测判若两人的老者,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过分的和蔼、过分的随意,比直白的威压更让人心惊胆战。
一个极其大不敬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这就是放下权柄、颐养天年的政哥吗?”他连忙将其压下,额角却渗出细密的冷汗。
不敢再劝阻,赵高只能躬身应下,亲自引着内侍去收拾暖阁。
看着内侍们更换被褥、布置熏香,他退出房门时,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回到自己的书房,赵高反手关上门,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双手用力按着发胀的太阳穴。
始皇帝深夜到访、亲自递信、甚至执意留宿,这一连串举动看似随意,实则步步藏锋。是替扶苏安抚?
是亲自考察他的忠诚度?还是另有更深的图谋?
他想不透,只觉得自己仿佛坠入了一张无形的网,网丝密密麻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一个心思深沉却手段稚嫩的新皇,再加上一个看似放权、实则更加高深莫测的太上皇……”
赵高低声苦笑,声音里满是无奈与警惕,“这大秦的朝堂,可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今夜,注定无眠。
而太上皇留宿丞相府这件事本身,就如同一颗巨石,明日必将在咸阳城掀起滔天巨浪。
“赵高,快给我准备热水,赵高,给我准备小酒……………”
“我靠,咋感觉又回到了当小奴才的时候 ”
“哎呀,这…,我还是喜欢政哥你那高傲孤独的样子。”
翌日大朝,文治皇帝扶苏尚未从“父皇亲自送信、留宿丞相府”的震惊中回过神,殿下文武已先乱作一团。
“陛下!臣恳请彻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率先出列,叩首在地,声音嘶哑却铿锵,
“太上皇万金之躯,竟留宿丞相私邸!
此乃亘古未有之悖礼之举!置皇家威严于何地?置礼法纲常于何地?!”
他痛心疾首地捶着地面,额角泛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附议!”
另一位官员紧随其后,目光如刀直刺赵高
(虽赵高未到),“赵高权倾朝野,本就非议缠身,如今竟敢留太上皇于府中,其心必不轨!
臣怀疑他欲效仿伊尹、霍光,行挟太上皇以令陛下之事!”
“请陛下即刻请回太上皇!严查赵高不臣之举!”
“此事关乎国本,绝不可姑息!”
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派更是激愤难平,引经据典痛斥赵高,将其比作历代奸佞,言辞尖锐得仿佛下一刻大秦江山就要易主。
扶苏坐在龙椅上,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个头两个大。
他何尝不知此事不合礼法?
可那是他爹!是那个心思深沉、行事从无常理的父皇主动要去的!
他总不能派兵闯丞相府,把太上皇“请”回来吧?
正欲开口安抚,一名阳泉宫内侍匆匆上殿,高举帛书:“启禀陛下,太上皇有手书至!”
扶苏连忙接过展开,始皇帝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笔锋依旧遒劲,却带着几分潦草,只寥寥数语:
“朕觉丞相府清静,宜于休养,暂住些时日。
尔等无需挂念,亦不必前来扰朕。”
扶苏看着这短短一行字,简直哭笑不得,心中暗自哀嚎:“父皇!
您这到底是唱哪一出?这般任性,可把儿臣架在火上烤啊!”
手里的手书如同尚方宝剑,瞬间堵上了大半朝臣的嘴,但仍有几位御史面露不甘,还想争辩。
扶苏无奈叹气,摆摆手:
“太上皇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散朝后,随朕亲往丞相府请安便是。”
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丞相府外,通报后,出来迎接的却是一脸苦笑的赵高。
他躬身行礼,姿态低到尘埃里:
“陛下,诸位大人,太上皇吩咐了,他老人家正在静养,不愿见客,命臣出来应付一二。”
“应付?!”淳于越气得胡子直翘,指着赵高就要发作。
扶苏抬手制止了他,看着赵高那副“我也很绝望”的模样,便知是父皇的意思。
他对着府内朗声道:
“儿臣扶苏,率众臣恭请父皇圣安!
恳请父皇回宫静养,以免臣等日夜忧心!”
府内静悄悄的,连一丝回音都没有。
扶苏等了片刻,知道再僵持无益,只会更失体统。他叹了口气,对赵高道:
“既如此,便有劳丞相好生照料太上皇。
一应用度,皆按宫中规格供给,不得有半分差错。”
“臣遵旨。”赵高连忙应下,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握紧,又缓缓松开——
总算暂时过关,他暗自松了口气。
皇帝带着满心不甘的群臣铩羽而归,而“太上皇留宿丞相府”的消息,
如长了翅膀般传遍咸阳,成了新朝初立最荒诞也最引人揣测的谈资。
咸阳朝堂闹得沸沸扬扬时,远在淮阴的淮阴侯刘邦,正躺在后院的竹椅上,
眯着眼逗弄笼里的画眉鸟,嘴里哼着沛县小调,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直到萧何的加急信使闯进来,递上帛书,刘邦漫不经心地展开,
目光扫到“各地侯爵陆续赴咸阳朝贺,不可迟到”时,瞬间如屁股着了火,“噌”地从竹椅上弹起来,画眉鸟受惊得扑腾翅膀。
“哎呀妈呀!坏了坏了!”
刘邦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扯着嗓子喊:
“吕雉!夫人!快出来!收拾行装!咱要去咸阳见新皇帝了!”
吕雉闻声而出,看着夫君咋咋呼呼的模样,无奈摇头:
“夫君稍安勿躁,朝贺天子,仪容、贺礼皆需周全,哪能说走就走?”
“还周全个啥!”
刘邦抓耳挠腮,急得直跺脚,
“萧何说了,去晚了不好!快把我的侯爵礼服找出来!
看看有没有蛀虫!还有那柄御赐玉如意,赶紧包好!”
他转头又冲出去,喊来那帮老兄弟:
“樊哙!别杀猪了!周勃!别吹你的丧唢呐了!
夏侯婴!把车套好!跟老子去咸阳见世面!”
樊哙拎着沾血的屠刀,手里还攥着半扇猪肉,兴冲冲跑过来:
“大哥!去咸阳?好啊!听说那儿的狗肉比咱沛县的还香!”